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视界 | 阿斯塔纳遐想

刁鸣生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刁鸣生 曾任外交部国际司参赞、中国常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代表处代表、中国驻德班总领事、驻贝宁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等职。


阿斯塔纳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第二大城市,1997年取代阿拉木图成为这一中亚国家的新首都,面积约为952平方公里,建都时人口不足20万,至2020年已达120万。2019年3月,为纪念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依然健在),哈萨克斯坦议会正式将这座城市更名为努尔苏丹。我曾于2006年、2007年分别来到过该国的前首都阿拉木图、新首都阿斯塔纳,出席在那里举行的国际会议,尤对阿斯塔纳这座城市印象深刻。

飞机航班从新疆乌鲁木齐机场起飞向西,到达巡航高度后,放眼机舱弦窗外,眼下起伏的山峦白雪皑皑,冰峰在阳光照射下发出耀眼光芒;从空中俯瞰,横亘2500公里的天山山脉也只是一片片白色的雪堆,无边无际,宁静而圣洁。飞行约一个半小时后,终于穿过雪山和云雾,来到一辽阔的大草原上空,紧接着飞机开始下降,平稳降落在看上去很普通、显得有些陈旧的阿拉木图国际机场。





• 阿拉木图国际机场


我独自一人取了行李,缓步走出机场。在出口处,我与其他几位旅客被一群出租车司机围着,争先恐后地问“要出租车吗?”“你要去哪里?”我感觉就像八九十年代在国内机场一样,有可能会被黑车司机“宰一刀”。我停步问道:“去希尔顿酒店多少钱?”司机答:“100美元。可以优惠到80美元。”闻罢,我用俄语说:“谢谢!”便头也不回继续向前寻找东道主派来接机的工作人员。

走了几步就看见一位美丽的哈萨克姑娘手举写着我名字的牌子站在那里,过去自我介绍后,她热情地将我带到停在附近的一辆小车旁,司机接过行李放入后备箱后,我们便上车驶向希尔顿酒店。我上车后还问:“酒店远吗?”姑娘答:“不远,几分钟就抵达酒店。”果然,很快就抵达了入住的酒店。我暗自思忖:幸亏没有乘出租车,免得了被宰一刀。

入住房间放下行李时,晚餐时间已过,我便来到餐厅,点了一份烤牛排和一份蔬菜汤。吃完结账签单,账单上的消费金额是130多美元(折合当时人民币约1100元)。当然,也幸亏是东道国招待,否则,一餐饭就这么贵,仅靠我的出差费是不够的。



• 阿拉木图市内的大教堂。作者供图

• 阿拉木图盛产苹果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最大的城市,在1929年到1991年间曾作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府;苏联解体后,1991年至1997年间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而宣告苏联解体的《阿拉木图宣言》也正是于1991年在该地签署。

这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水草丰茂,盛产苹果,阿拉木图即为“苹果之城”的意思;这里靠近我国新疆和吉尔吉斯斯坦,与我国商贸交通便利,加之中哈两国关系良好,东道国政府对我们这些前来参加国际会议的代表照顾有加,热情款待。但是,我依然明显感觉到这座城市在当时并未完全摆脱苏联时期高度计划经济留下的烙印,城市的管理服务功能也明显落后,一般居民的生活并不富裕。





• 阿拉木图市内最大的广场——共和国广场。作者供图


在会议工作闲暇,我独自走出酒店,来到城市中心的商业街。傍晚的大街上人烟稀少,冷冷清清,马路上的汽车也不多,小轿车也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甚至更早时期的苏式汽车;许多建筑物显得陈旧,有着非常明显苏联时期建筑特点;中心附近有几幢五六层的商业大楼,门前有不多顾客出入。

走进一家食品商场,一下子就让我见到了国内七八十年代商场的模样:货架上货品种类很少,有些罐头、饼干、牛奶,啤酒、饮料瓶摆满货架,面包也都是大列巴样的,苹果、土豆、胡萝卜是商店的主要物资,顾客在排队购买,而牛羊肉货架很少有人问津,走进细看:价格不菲;售货员三三两两在一起聊天,或打量着一个个顾客,显得轻松无聊。我当时想,这几家商店可能还是国营商店,“大锅饭”特有的表象已经十分清楚地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在这里尚未得到彻底改变。

天色渐晚,路灯昏暗,商业街上还是可以看见几家装饰有霓虹灯的楼房,走近看,有的建筑还是有些现代气息,但谈不上高端时尚,虽建成的时间不长,却让人感受到与周围的原有建筑物明显不搭配。返回酒店途中,所经过的路边大多是上世纪或更早苏联时期的宿舍住房、街区建筑,宽大空旷,居民寥寥,仿佛使人来到了俄罗斯某个城市的郊区。





• 俯瞰阿拉木图市区


次日晚,一位在当地工作的国内记者朋友请我品尝阿拉木图烤肉。在当地一家著名的餐馆里,鲜嫩的羊肉经过用料浸制和炭火的洗练,本已香气四溢,再撒上椒盐辣酱,在火上发出滋滋声响,热油滴滴落下,令人垂涎欲滴,这地方的烤羊肉果然名不虚传。朋友告诉我,长期以来,这家餐馆始终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即使是在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困难时期,食客们依然趋之若鹜。当然,价格却比5年前涨了5倍。

自1991年这个国家独立以来,经济下滑,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失业率在上升,最高达7.5%以上。虽然近年已有所改善,但困难尤在。中央政府在着力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以提高市场投资吸引力,估计经济社会可逐步开始回暖并稳步发展。

阿拉木图位于该国南部,政府迁都到了近千公里外的北方城市阿斯塔纳,这座故都的发展必然不如从前作为首都那般享有种种优惠,所以,难免让人感觉有些衰落。但是,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储量位居全球第七,铁矿储量全球第六,铀产量全球第一,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镍和钴等新能源也很丰富。这个全球国土面积第十位的大国,应该不会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落后。

我在喝着啤酒、吃着美味羊肉的过程中,对这个国家和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后几天里,每天忙于工作,没有参观这座城市的景点,带着对哈萨克斯坦美好的祝愿,离开阿拉木图回国了。





• 阿斯塔纳一瞥。作者供图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多后,我再次出差来到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首都,这座城市在历史上曾是一座军事要塞,其名字也是多次变更,十八世纪从亚洲前往欧洲的商贾们将此地作为中途休息站,是欧亚大陆上的一个重要商业中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时期大批青年到此地垦荒,当时的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将其改名为切利诺格勒,意为“垦荒城”,试图将哈萨克大草原建成为麦田之海、无垠粮仓,但该计划最终是一枕黄粱,竹篮打水。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又将其名字改回为阿克莫拉。由于原首都阿拉木图地处边疆地区,城市扩展余地有限,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及其政府1994年决定迁都阿克莫拉;待政府各部、议会等国家机构全部从阿拉木图搬迁完成,1997年12月起,阿克莫拉正式取代阿拉木图,成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然而刚到了1998年5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决定并宣布将阿克莫拉改称为阿斯塔纳,因为哈萨克语意为“首都”,而阿克莫拉则意为“白色坟墓”,不利于首都形象。

阿斯塔纳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发展中心后,开启了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和扩建工程,交通、通讯、能源、政府行政等各种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据说是采用了一日本设计师的总体设计方案。市内遍布草坪花坛、微型公园、城市广场,各种建筑拔地而起。

石油天然气美元滚滚而来,豪气夸张的投资将阿斯塔纳建设得颇有现代气息:大街上车来车往,伊西姆河岸两边宽阔的大理石街道、一座座造型各异、充满时代特色的建筑、高楼大厦、雕塑映入眼帘,既有欧式建筑,也有伊斯兰风格建筑,与欧洲一些优美的城市相比毫不逊色。初来乍到,着实让我耳目一新。





• 阿斯塔纳市区一隅


我们的会场是在一座巨大的现代化大楼内,类似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地方,据当地人说是“纳扎尔巴耶夫国家会议宫”,建筑宏伟高大,光彩照人,气势磅礴;会场内部及会议设施相当完备,适合各种会议人数的大小会议室难以尽数,整齐清洁,条件完善一流;会场内音响、讯号、翻译、传输、照明等设备均为德国西门子公司产品,比当年我们国内顶级国际会议会场设施更加先进。会议期间的服务非常好,会间茶歇提供咖啡及各种饮料、点心、水果非常丰富,超过五星酒店服务水平,也堪为一流。我从一个侧面感受到阿斯塔纳作为该国新首都的发达程度。

会议期间一天晚上,我们应当地朋友邀请,来到阿斯塔纳一座大楼内的中餐馆“北京饭店”,品尝当地的中餐。毕竟出国连续几天顿顿都是西餐和当地饮食,而习惯并充满中餐味蕾的我们都想来吃一顿地道的中餐。然而,吃了才知道:这家当地最好的中餐馆厨师做的“北京菜”原来都是充满麻辣味道的川菜。我们要了一盘清炒大白菜,味道尚好。

结账时我们才知道,一盘炒白菜的价格是30美元!朋友说,当地通货膨胀严重,物价奇高,在高档饭馆更是如此,因为国家靠卖石油天然气和各种矿产而富了起来,老百姓收入也在逐步提高 ,似已习惯了高涨的食品价格。于是乎,朋友从大白菜价格开始讲,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国家的时政和经济社会发展。





• 纳扎尔巴耶夫


朋友说,哈萨克斯坦总统老纳(原话称呼)是出生在阿拉木图附近农村牧民的儿子,当过工人,苏联时期担任过苏共的州党委书记、哈共中央第一书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相当于省委书记)等职。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独立,老纳当选为首任总统,至2007年已三次连任总统,预计他还会继续连任,如果不出意外,老纳会终身担任总统,由他来统治和管理这个国家。(注:2010年5月哈议会通过法案,赋予老纳“民族领袖”地位,他的总统任职时间不受限,成为实际上的终身总统。)

老纳对哈国内政治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管治严格,一言九鼎,保持绝对权力和威严。他的对外政策也很有特点,首先与俄罗斯及中亚邻国保持密切关系,再与中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欧盟保持着正常国家关系,但从不公开得罪美国,以独立自主外交为主。

老纳执政以来一直高度集权,社会各界如众星捧月,哈国内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学、图书馆、广场、博物馆星罗棋布,广受关注。虽民间私下对老纳重用宗亲等贪腐问题颇有微词,但难以动摇他继续执政、以他的意志带领哈萨克斯坦走向未来的决心。

朋友上述这番话,让我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了哈萨克斯坦。这次阿斯塔纳之行有了新的认识,再加上那几天我们与当地的中资企业负责人、华人华侨们的接触交往,对这个国家当时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有了更多更实际的了解。我祈盼我们的这个邻国能够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从阿斯塔纳回国后,我无论在哪个国家工作,也都在关注着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的发展,为它的经济腾飞、社会进步而感到高兴。





• 托卡耶夫


2018年7月,哈萨克斯坦通过《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安全会议法》并建立国家安全会议,由时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担任国家安全会议主席。2019年3月,已被宪法确认为终身总统的纳扎尔巴耶夫突然宣布离职,并将总统职权交给在此前普遍不被看好的上议院议长托卡耶夫,自己则只担任国家安全会议主席;将部分总统权力让渡给政府和议会,提高了立法和行政机关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削弱了总统职权。稍后,纳扎尔巴耶娃(老纳的女儿)出任议会议长。

还是在2019年3月,老纳一纸命令,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决议,为纪念老纳对国家的贡献,决定将首都阿斯塔纳更名为努尔苏丹。老纳的全名是:努尔苏丹·阿比舍维奇·纳扎尔巴耶夫,努尔苏丹是他的名字。这一充满个人崇拜色彩的更名,引发了哈国内外越来越多人的思考和担忧,更在普通民众和社交网络上引发消极反应。从此,阿斯塔纳这个名字只留在了我的脑海里,努尔苏丹成了哈萨克斯坦的首都。

我想起那次在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政府时任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在会见我们代表团时,愉快地用汉语与我们交流,尽管我知道他是曾在北京语言学院和武汉大学留过学,懂汉语、英语、俄语、阿拉伯语的博士,但在如此正式场合使用汉语,确实鲜见,也可谓绝无仅有。在世界范围内担任国家总理职务者,能够讲汉语并可以直接用汉语交流者,马西莫夫可谓是佼佼者。他2016年9月卸任总理职务,改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 阿斯塔纳的傍晚。作者供图

2022年1月,哈国内爆发大规模骚乱,南部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的抗议活动尤为剧烈。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治国30年期间颇有建树,虽政局稳定、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看似威信崇高,但任人唯亲,亲属大肆捞钱,特别是长女和二女儿损公肥私,其女婿执掌哈国有资产管理基金会的资产总额超过哈国家GDP一半,富可敌国。老纳内部治理失当,祸起萧墙种下导火索。示威群众就公开要求老纳彻底退出政坛,表达并发泄出已积累多年的不满。至于油气价格上涨,只是一颗火星而已。

总统托卡耶夫以铁腕果断出击,平息骚乱,免去马西莫夫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一职,以叛国罪等罪名加以逮捕;解除了数名前总统老纳亲信们的职务。现年81岁的老纳此时也只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对托卡耶夫表示坚定支持,他在逐步退出哈萨克斯坦的权力中心和人们的视野。

据从哈萨克斯坦回国的朋友说,阿斯塔纳的居民群众在生活中依然使用“阿斯塔纳”,一般不用“努尔苏丹”来指他们国家的首都。近期,哈国内还发起了将首都努尔苏丹重新改回原名“阿斯塔纳”的联名请愿活动。希望在未来日子里,我还能有机会实现重返阿斯塔纳的美好遐想。


——本文写于2022年4月



-End-

文字 | 刁鸣生 

图片 | 除标注外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