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心目中的“人民外交”

穆斯塔法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穆斯塔法·萨法日尼 1969年开始,在中国进行政治、军事培训;1971-1975年,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京办事处工作,任副主任;1992-2002年10月20日,任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中国的外交政策,便会发现它同中国的经济发展政策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复兴经济和服务于人民,不仅仅是为了建立外交关系、加强政治文化交流和参与国际事务,而是将服务于经济发展放在了首位。

比如说,中国驻外大使一直在努力推动经济发展,向驻在国介绍中国的企业情况、部委职能、经济政策、贸易条件、投资环境和社会情况等,让驻在国了解中国经济取得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个任务已成为中国驻外使馆和大使的重要任务之一。

但中国外交政策根本没有任何改变,仍然是独立、自主、和平的政策,只不过是越来越灵活和务实,更加重视服务于人民,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其政策的基础。很多事实都证明,中国的外交政策是意在服务于人民的人民外交政策。因此,在我的心目中把中国外交称为“人民外交”。

中国外交部像蜜蜂窝一样,夜以继日地、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每个人都坚守自己的岗位,各负其责,个人为集体,集体为个人。他们是从全国各地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出来后,再经过各种形式、各种不同科目的严格考核,才得以进入外交部工作的。晋升的标准具体而清晰,鼓励人才发展,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李肇星部长居无定所,时而在空中,时而在地上,时而在国内,时而在国外,穿梭式地到处走动。2004年11月5日,我和部分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坐在一起就阿中关系交换看法和意见,我们谈到了李部长在当天和一位外国客人举行的会谈。



△ 李肇星外长前往阿联酋,吊唁已故总统扎耶德。


想不到,他作为吊唁阿联酋已故总统扎耶德的中国政府特使,当天晚上已抵达了阿布扎比。次日,他又在德黑兰和伊朗外长举行官方会谈,然后从那里飞往纽约去参加另外一个国际性的活动。同一天,他会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域,搞得我们几个人谁也说不清楚他究竟在什么地方、下一站到哪儿。

他频繁出席各种地区性和国际性会议,参加多边活动。他为人谦和,具有高超的口才和极强的活动能力,知识面广,说话言简意赅,切中要害。遗憾的是,我和他共事的时间不算长,但在我担任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时,曾与他有过多次富有成果的接触。在他主持外交部工作时期,阿中关系有了质的飞跃和明显进展,中国政府任命了中东事务特使,启动了阿中论坛。



△ 外交部办公大楼


中国的外交是真实生动的,在中国外交中有一种新东西,我将它叫做"中国外交的新领域",那就是中国外交部和有关国家外交部之间每天的外交热线。这条热线在几年前已经开通,中国领导人和世界各国领导人之间的电话往来频繁,几乎每天电话不断,在双方最高层面上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意见。

中国的外交政策维护了人民的利益,反映了人民的希望,也得到了人民的支持,这是事实。大国有大国的担忧,不少大国常常有为反对政府的外交政策而举行的游行。中国的外交政策则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不和任何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或利益的国家合作。



△ 公众代表走进外交部,在外交部“公众开放日”活动中现场见证了驻外大使宣誓仪式。


民意是外交工作和外交活动的晴雨表。随着国家的发展,中国的外交愈加有声有色,人民群众可以参与对它的指导和监督。中国外交部经常向群众介绍外交政策和执行情况,从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中汲取力量。中国外交部已对各阶层公众开放,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由普通群众组成的参观团定期前往外交部参观,和部长对话。部长除定期向中央政府提交关于外交工作的报告之外,还必须对公众在因特网上就国家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动提出的问题和质询作出解释和回答。这被称之为“网上外交”。

“人民外交”始终是中国外交的主线和宗旨。每个外交官在活动和工作中都应时刻牵挂人民的利益,维护中国公民——其中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公民的境外合法权益,关注他们的安全是外交官的首要任务和责任。

中国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已经顺利处理了分别发生在以色列、巴基斯坦、阿富汗、南非、美国、英国以及在其他地方的多起中国公民的人身、财产受到侵害的事件。当任何一个公民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遭遇不幸时,中国领导人和主管机构总是连夜处理,在事情没有处理完毕之前,他们的工作总是处于戒备状态。

中国作为一个领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具有一定国际地位的大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国际社会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义务。在中国有160多个大使馆,几十个区域性和国际性代表机构,每天要接待和派出各种级别的代表团,召开和组织许多区域性和国际性会议。



△ 外交部领导人邀请阿拉伯使团游览考察山东。图源:《在中国的日子里》


在这种情况下,外交部的官员要忙成什么样子是可以想象的。我们和这些官员之间的关系是业务关系,充满了官方色彩并受到刻板礼仪的约束,双方就具体问题交换意见大约不超过三十分钟。但是,中国外交部组织的驻华使节的工作旅行和考察活动,却给双方建立有助于加深相互了解和彼此合作的个人关系打开了方便之门。连续三四天,大家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工作,白天一道参观和考察,晚上在一起锻炼身体,进行乒乓球比赛。这是何其融洽和愉快!



△ 12月27日,正在埃及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在沙姆沙伊赫拜会埃及总统穆巴拉克。


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先生是一位柔中带刚的外交官。2001年12月下旬,他访问了埃及、黎巴嫩、叙利亚和约旦四个阿拉伯国家,于12月30日回到北京,第二天他就邀请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在钓鱼台国宾馆共度元旦。客厅里摆好长桌,放着许多麦克风,我很荣幸地坐在他的对面。

当全体落座之后,客厅里一片寂静。突然,唐外长用中文对我说:“老穆,你以前来过这个大厅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部长阁下,我知道这是16号楼,阿拉法特主席每次来华访问时都在这里下榻,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首脑也在这里下榻过。”

他又问:“你发现大厅里有什么变化没有?”我回答说:“有变化,布置得更加精美,女服务员都换上了漂亮的新服装。”实际上,一个长相漂亮、穿着我从未见过的新服装的女服务员正站在唐外长的身后。唐外长接过话说:“大厅里的一切都很美,尤其是我们的女服务员。”这句话刚一翻完,举座即刻洋溢起欢乐的气氛。

就是在这样轻松和充满友好气氛的宴会上,唐外长谈到了他此次出访阿拉伯四国的情况及成果,谈到他坚持要和阿拉伯国家的外交使节在一起度过这个辞旧迎新的夜晚,以对他们在推动和加强阿中关系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谢意。席间,我们还谈到许多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

宴会将要结束时,我向唐外长提了一个问题:“宴会刚开始时你向我提到关于女服务员之美的问题,她站在你身后,但你本人并没有看见她,那你的评价是从何而来的呢?”唐外长笑着说:“你回头看看就知道了。”于是我回过头去,发现一个同样漂亮的姑娘站在我的身后,顿时引起哄堂大笑。是的,这次宴会既是为了庆祝在过去一年里所取得的成绩,也是为了在来年作出更大努力,使阿中关系结出更多的硕果。



△ 1999年,作者(站立者左边)作为阿拉伯大使委员会的新闻文化委员会主席组织阿拉伯使节参观访问中国外交学院。图源:《在中国的日子里》


我永远都忘不了在我担任巴勒斯坦驻华大使期间中国对待巴勒斯坦问题的立场和给予的关心。中国外交部,无论是钱其琛外长,还是唐家璇外长,还是李肇星外长,前后三位部长都积极探索中阿关系的发展前景,同我们一起推动这种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和阿拉伯世界之间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却有着相同的历史,都曾遭受过大国的侵略和压迫。现在,我们应该集中力量推动经贸关系向前发展,加大投资的力度。

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已成为世界上一支有影响力的经济力量。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存在、地位、实力以及同世界各国间的友好关系,以对话和协商的方式对联合国机构进行改革,建立一个保障所有国家安全的机制。如果改革成功,联合国的决议就变得更有效。公正的国际秩序能使世界各国从中受益,就像邓小平先生所说的那样——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




-End-

文字 | 《在中国的日子里》 

作者 | 穆斯塔法·萨法日尼

图片 | 除标注外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