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幅油画引起的报复

徐贻聪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徐贻聪 曾任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中国驻厄瓜多尔、古巴、阿根廷大使;曾获得厄瓜多尔、古巴和阿根廷政府颁给外国使节的最高荣誉勋章(大十字鹰级勋章、友谊勋章和大十字大功勋章);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公共外交网》特邀高级顾问;著有《结缘拉丁美洲》《我与卡斯特罗》《轻走天下》《雅园拾趣》《余温犹存》《加勒比绿鳄·古巴》等书。


1988年8月8日至11日,我曾以外交部美大司负责拉美事务的副司长的身份,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随同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朱启祯访问基多,出席厄瓜多尔当选总统博尔哈的就职仪式。随后,我又陪同朱副外长对乌拉圭、智利进行了工作访问,并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作了短暂停留。那次访问往返都经过美国,目睹了美国的一次霸权表演。

朱启祯

8月6日上午,我们一行4人按预定计划和行程,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办完泛美航空公司飞往基多航班的手续,准时登机。

起飞后不久,机上突然通知说,飞机要在迈阿密停留,全体旅客必须携带全部物品下机,等候新的通知。我们以为出现了什么技术问题,也没有在意。后来,航空公司又告诉大家,飞机在降落迈阿密后将不再前行,下一段航程由各人自行解决。这个通知马上引起了机上众多旅客的不安和骚动,但大家仍然不明白原因何在。

在迈阿密机场,面对数十位旅客的质问,机场人员既不答复,也不给大家办理退票手续,摆出完全不屑一顾的态度。泛美航空公司的这种无理做法,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大家的愤怒和交涉,谴责声、抗议声充满了整个候机大厅。

其间,我和朱副部长的秘书霍明武同志参加了全体旅客的交涉活动,还多次找到泛美公司人员,说明我们是中国政府代表团的组成人员,身负重要责任,而且从纽约就办好了直达目的地的全程票,航空公司有责任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如果继续对我们采取这样的态度,将会形成外交事件,中国政府必然要向美国政府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在与航空公司的交涉过程中,我们还几次给中国驻美国和驻厄瓜多尔使馆打电话,向他们通报情况,并请他们与有关方面紧急进行联系。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反复交涉,泛美航空公司的人员终于告诉我们,他们的航班到此终结,没有理由相告,但可以给我们开具从迈阿密至基多的机票证明,余下的问题由我们自行解决。我们感到,与泛美公司再交涉也难有其他结果,只得另寻他法。

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们立即与厄瓜多尔航空公司等有去基多航线的公司联系。幸运的是,厄航于当天午夜就有航班,且有空座。我们如释重负,请他们为我们办理续航手续。但是,新的麻烦又出现了:泛美公司已将所有旅客的行李送进了库房,需要自己去寻找并动手把它们搬运出来。我们只能一个一个库房去找。好在未费很多时间,我们就找到了全部行李,将它们用几辆小推车拉到厄航柜台。不知厄航是否得到了什么指示,对我们非常客气,不仅很快为我们办理了登机手续,还为朱副部长免费提供了一个旅馆套间,以稍事休息。

办完一切手续并把朱副部长送进房间后,我和霍明武等人才想起已经六个多小时水米未进了,赶快在机场的一个小吃部买了些饮料和面包,一边吃一边喘口气,同时打发飞机起飞前的四个多小时时间。闲聊中,我们对泛美航空公司这种不可理喻的做法都感到莫名其妙,弄不清楚他们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深夜12点多,也就是8月8日凌晨,我们由厄航在迈阿密的负责人的陪同下登上飞机。此时,我们才完全放下一直悬着的心。次日清晨飞机抵达基多机场时,同样焦急和疲惫不堪的王钢华大使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终于到了!”

瓜亚萨明(右二)和女儿维蕾妮西(右一)到中国大使馆做客。左二为王钢华大使,左一为汤铭新。

后来,在基多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才得知,在那架飞机上不仅有我们中国的政府代表团,还有欧洲和非洲几个国家的代表团。航班的延误满含政治因素,起因是美国对厄瓜多尔议会大厅里新挂出的一幅含有反美内容的油画不满,其交涉又遭到冷遇,故而以给前往参加该国总统权力交接仪式的外国代表制造麻烦的手段进行报复。

厄瓜多尔的总统权力交接仪式的好几项活动都是在议会大厅举行的,因而我们得以多次看到这幅挂在主席台上方的油画。画上确实明显地画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字样,据说其含义在于表示美国是造成如今拉美贫穷、落后和饱受欺凌的根源之一。

徐贻聪(右)作为第四任驻厄瓜多尔特命全权大使向博尔哈总统递交国书。

1991年5月至1993年9月,我担任驻厄瓜多尔大使,曾有机会与这幅画的作者、颇有盛名的厄瓜多尔画家瓜亚萨明多次交往,还成为要好的朋友。

奥斯瓦尔多·瓜亚萨明

一次,我去他家做客时,我同他谈起了此事,并请他给我介绍这幅画的内容和含义。尽管时隔数年,瓜亚萨明谈起此事还余恨未消,依然是义愤填膺。他说:“在美国总有一些人始终不忘到处搞霸权。不少美国人都公开著书撰文,承认美国欺凌、剥削过拉美。那么,我们拉美人为什么就不能如实反映我们对历史的一点看法呢?美国人不是天天都在高喊言论自由吗,我就为什么不能有这种自由呢?”


此事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但我却始终未能忘怀。也许,是这件事情体现出的两个世界、两种不同的人在我的心中留下的反差过于鲜明了吧。

-end-

文章来源 |《外交纪实(二)》

作者 | 徐贻聪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