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特劳斯家里做客
作者简介
王殊 历任苏皖边区教育厅编审室编审,华东野战军卫生部医学院教员,新华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记者,新华社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分社记者,新华社国际部南亚组副组长,新华社驻巴基斯坦、几内亚、加纳、马里、古巴、联邦德国分社记者,驻联邦德国大使馆参赞、大使,《红旗》杂志总编辑,外交部副部长,驻奥地利大使兼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1975年3月初,施特劳斯邀请我们夫妇到他在慕尼黑附近的乡间住宅去做客。一早,MBB航空航天公司的一架小飞机把我们从波恩接到了慕尼黑机场,然后换乘一架这家公司生产的直升飞机在市内外转了两圈,还飞过了施特劳斯的住宅。之后直升飞机就降落在公司的大草坪上。公司的一位董事带我们参观了生产直升飞机的车间,午饭后又参观了制造人造卫星的车间。我不懂技术,但同董事商定以后由有关的技术人员再来考察。
大使夫妇应邀到施特劳斯家访问(右一为作者)。
傍晚,我们从旅馆乘车到了在慕尼黑以南三十公里的施特劳斯的家里。这是一所典型的巴伐利亚农家住房,白色的墙壁,小小的窗子,拱形的、宽大的可以走马车的大门。客厅又高又大,装饰和陈列都很简单,一圈大沙发背后,大壁炉里燃烧着大块的木柴,熊熊的火焰使人感到温暖。
施特劳斯给我介绍了先来到的MBB航空航天公司的董事长和巴伐利亚联合银行的董事长。他们都是巴伐利亚财团的主要人物,大家经常在报刊上和电视上看到他们,但我同他们还是初次相识。施特劳斯是这家公司和银行董事会的董事,说今后如果我有需要,不仅可以找他,还可找这两位先生。施特劳斯一再向我表示,对他的中国之行非常满意。他说,中国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很有道理。同中国领导人直接会见和交换意见,十分有益,也极为有用。今后重要的是要办一些具体的项目,他准备再去中国几次,就一些可能合作的项目同中国的经贸和科技部门交换意见。MBB公司的董事长表示,他们准备接受中国的科技人员到公司考察和培训。
我们谈了一会后,施特劳斯的小女儿在餐厅里摇起了开饭铃,催我们去吃饭了。他的夫人做了非常丰盛的巴伐利亚农家饭菜,有牛肉丸子、腌鳟鱼、烤小猪等。他的女儿还在中学上学,是专门回家来帮助妈妈招待客人的,勤快地来回给我们上菜加酒。
施特劳斯在餐桌上谈兴很浓,讲了很多他在中国访问的趣事,特别是同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会晤。他说:“这次访问真是富有戏剧性,使我终生难忘。中国领导人的谈话很风趣,很含蓄,不像有些领导人那样喜欢长篇大论。”他的夫人也已参加到饭桌上来。德国慕施特劳斯说,下次一定要带他夫人和女儿一起去。他又说:“我们已经有了政治上的接触,今后还要开展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政治关系才能不断加强。”
第二天,施特劳斯夫妇陪我们去参观了距他住宅不远的他夫人出生的小村子。当时,这个小村子只有五十多户人家,都是农民。
施特劳斯夫人的家里也是农民,她回忆说,当时农民种地很辛苦,没有农业机器,完全是手工操作。她小学毕业后,到附近的小镇去读师范学校,来回走很多的路,回家后还要帮助家里做农活。后来,她在小镇上当小学教师,直到同施特劳斯结婚后生了第一个孩子。
他们两人都是在这一带出生和成长的人,认识的人都很多,沿途不断同行人打招呼问好。他们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已在慕尼黑的律师事务所工作,小儿子在大学的工商管理系读书,小女儿还在读中学。施特劳斯说,两个儿子都已表示不愿从政,只能寄希望于小女儿了。
慕尼黑风光
中午时分,施特劳斯亲自开车把我们带到黑森林中的一个小镇去。黑森林是巴伐利亚靠近阿尔卑斯山的一个有名的景点,散布在森林中的一个个古色古香的小镇以及周围宁静的景色和生活使游客乐而忘返。车子停下后,他们夫妇带我们走进了一家饭店,吃了巴伐利亚有名的烤牛肉。这个饭店是这里常见的彩绘的有着倾斜大屋顶的三层楼格子房,大屋顶倾斜得几乎成了90度的角,因为冬天雪大,倾斜的屋顶积雪容易掉下来,不致压坏屋顶。这种格子房比较特殊好看,墙壁是用交叉的木板做成一个个格子,再在格子内砌砖刷上白粉而成的。这种房子在山区和农村特别是旅游景点中还常见,在大城市里就很少了。
饭后,我们在镇中心用小石块铺砌的路上散了一会儿步,两旁都是一两层的格子房,出售小商品、纪念品、当地山区居民的服装和饰品等,还有不少出售巴伐利亚有名的油煎矮胖子白香肠和啤酒的小店铺。施特劳斯听说我们到德国多年还没有到过阿尔卑斯山觉得奇怪,一定要我们多住一天,明天一早要人陪我们到那里去住一夜,看看山区的大好风光和牧民的生活。
我同施特劳斯多次交往,对这位欧洲政坛上有名的政治家的性格和作风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思想保守,是一个欧洲派,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对国内外的局势很熟悉,有独立的见解,说话很尖锐,从不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同这样的政治家谈话,不管你是否同意他的意见,都能引起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我同其他的不同党派和倾向的政治家交换意见,也都有这样的感觉。我感到,我们外交外事工作的同志都要努力开展对外活动,广泛交友,注意做上层的工作,不管是右派还是左派都要接触,同他们交换看法,才能把工作做深做透。像周总理所说的,要把情况摸透。
-end-
图文 |《五洲风云纪》
作者 | 王殊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