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走进小学课堂是什么模样?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 243 篇文章
作者:郝燕,著名儿童艺术活动策划人;
米粒,稚得其乐工作室的首席戏剧教师。
来源:稚得其乐工作室(ID:familyfunbj)
郝燕老师写在前面:
去年底,一个缘分,跟有趣的一诺姑娘成了群友,又认识了小月校长,聊啊聊,聊到校内戏剧课。虽然戏剧进校园非常热门,据我观察,很多仍然停留在选拔优秀苗子排节目冲击比赛或集中表演,并非是能敞开接纳所有孩子的教育实践。
我跟一土的教务人员说,我们想做的戏剧课,希望是可以生长的课,在专业的游戏引入、节奏把控,教师观察孩子后与孩子深度互动的基础上,并不知道最后呈现的是什么成果。这个成果是孩子们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我希望孩子们表演的节目,是他们自己愿意演的,参与编排的,台词是他自己认为这个角色此刻该说的。
像画画,不要画本子里的竹子,画眼里心里的竹子。
于是就有了这个学期的尝试,米粒老师走进一土,担任了两个班的戏剧课老师。
这一学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米粒老师
米粒老师是稚得其乐工作室的首席戏剧教师。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米粒老师性格阳光,亲和,特长是带领5到10岁儿童的戏剧教育项目,是的,大家都认为极其困难的幼儿剧,是她尤其擅长的。
三月
花开两朵
3月的四节课是一个互相了解磨合的开始。课程内容以戏剧游戏为主,以个人为单位,以组别为单位。
两个班的第一次课差别很大。
蜻蜓班容易亲近人,也更容易放得开,需要花力气去控制。怎么引导这么活泼的孩子的注意力呢?
小荷班则展现出另一种“气质”,能感受到娃们想要表现自己却又害羞退缩矛盾的小状态,可爱的小心思在课堂的空气里涌动。
第二节课后,似乎仍然蜻蜓班比较散,在郝老师建议下,决定果断建立权威。态度亲切是要的,然而得建立工作感,戏剧课不是玩,是要去完成目标。
四月
给晚开的花儿一点耐心
小荷班进展顺利,4月初进入排练。郝燕老师为情感细腻的小荷班选了日本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的短篇小说《去年的树》。介绍故事那节课,我们请郝老师来当嘉宾,给孩子们读。讲故事并不是简单读出来,一边读,我们一边就提问,提示,交流。有细心的小妹妹感人处悄悄抹了抹眼睛,也有孩子提出,为何树林里没有别的动物?
我们跟着故事中所出现的场景的自由组合,自发创造场景。第一个场景是树林,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树,身姿妙曼的瑜伽树,树根扎很深的树(一个蹲在地上当作是树根,另一个劈开腿立在树根上是大树),鬼脸树,还有枝干缠绕在一起的双人树。
第二个场景是在木材厂。先是有几个同学组建将木头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机器,只有几根木头在机器下经过,边上有其他同学看见也迅速加入,一根根木头整齐有序的进入机器被切割,一个流水线的架势,太棒了!很自然的成为集体一部分!有几个女孩不愿意加入切木头,悠然地做了流水线的下一步,给火柴点火检验的小组合,模仿火苗,袅袅地摇摆手掌。
一土的孩子确实具有教学目标所推崇的“内驱力”,这些才七八岁的孩子,会自然地立即分组,调整状态,没有人被拉下,过分突出自己的有时还会被别的孩子批评。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他们像一堆小兄弟姐妹们。
又一节课,我们接着探讨故事,是照搬故事到舞台上就可以了吗?对故事我们有疑问吗?比如“小鸟和大树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小鸟为什么一年后回去找大树?小鸟和大树是怎样认识的,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问题是故事里面没有告诉我们,它是作者给读者的留白,我们需不需要给这片白填上色呢?经过探讨之后,我们决定添加了一个故事里面没有的角色—猎人,以此加深小鸟和大树的友谊。
蜻蜓班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在读故事前已经有了好些自己想要搬上舞台的作品,比如有的女孩想排《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鉴于这个班整体性比较弱,准备了两个故事,让他们分组排练。这样可以降低排练难度,从简单配合开始进入。于是请来了另一位男老师木马老师进班跟我一起,他介绍了故事《咕咚来了》,我自己也选了一个故事《老鼠嫁女》来竞选。读完两个故事后,分成了两个组,一个组排咕咚,另一个组排《老鼠》。
下一节课,孩子们的主意有了变化,合并为一组排《咕咚》。可是,在做相关练习的时候,班上比较能起带头作用的娃显然没有兴趣,连带着其他的娃都平平的表现,我能感觉到,他们仍然对这个选择没有归属感。于是我给了最后的通牒。既然大部分同学都不愿意排《咕咚》,给大家一个星期的时间选一个自己想要排的故事或者绘本,下周的戏剧课上我们一一讲出来,投票决定来拍啥。
很快,我期待会有很多故事砸过来的那堂课到来了,结果只有一个孩儿找了故事,并带了绘本来到课堂。绘本很可爱,《耗子大爷,在家吗?》内容幽默讽刺,讲述的是老鼠对战猫咪的故事,最终大家一致通过,就排这个!虽然耗在“找故事”这件事情的时间有些长,可是这也是教育的一个环节,为自己做决定和为集体做决定是不同的,经历过反悔的孩子们,朦胧懂得了责任的意思。后面发生的让我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给我一个反馈,课堂上孩子就算没有看着你,没有回应你,他的心也在对你开放,给晚开的花儿一点耐心。
两个班在同一时期做着不同阶段的事情,我心里想:“还有时间,不急”。不同班级不同态度不同的对待方式。
五月
没有剧本的排练
小荷班在组建场景的练习中已经将剧的骨架搭了起来,我们接下来做的就是要让它有血有肉变成活的。这一次,我没有像以往一样写好有着明确台词和舞台提示的剧本,一切都是在反复讨论反复尝试中一次又一次的往下进行着。
我们组建树林场景的时候,一个孩子对着整齐的“大树”们说,“你们不要站那么齐,分散一些,像一个真正的树林一样!”。在排到小鸟为大树唱歌的时候又说:“我觉得如果大家一起唱,树枝慢慢摇摆就更好了!”多棒呀,是孩儿们在自己排,我只是一个辅助他们的人而已,只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出现一下就好。我们不是一只鸟,而是一群鸟。我们不是木材厂的工人而是木材厂的生产流水线。一切就像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样。
蜻蜓班很迅速的进入了排练的状态,“耗子家族”的耗子们分别给自己的角色起了名字并设计角色性格。“鼠包子”是一只胆小怕事听见猫叫就尖叫,看见猫咪就晕倒的耗子。一只叫做“鼠小龙”的鼠,是鼠界李小龙,承担起保护同仁的重任。还有“鼠武士”、“鼠踢猫”、“鼠闪电”、“鼠导弹”,这些名字一听就是鼠小伙的。鼠姑娘的名字有“鼠花花”、“鼠蝴蝶”、“鼠萌萌”、“鼠小萌”,萌萌和小萌是双胞胎。你肯定没想到,前面说的“鼠包子”也是一只鼠姑娘。三只猫也要说一说,分别是“吃鼠”、“抓鼠”、“踢鼠”,哈哈是不是很有趣,能根据名字猜得到他们的角色性格嘛!
接着,连故事都脱离了原来的轨道!活跃的蜻蜓班孩子们最有感觉的就是猫和老鼠的斗争,不约而同地,孩子们都希望老鼠聪明,老鼠厉害。我在想,这是不是年幼的创作者们对世界的回应呢?他们内心设定,弱小的才是主角吧。
一个好的老师就是一个敏锐又耐心的引导,一个建议的提供者,只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有说教师是园丁,园丁的责任是修剪除虫,改善土壤,园丁并不能决定这是棵什么树。我乐呵呵地配合他们,把绘本猫鼠故事演绎成了追逃游戏。
六月
紧凑排练+焦虑的我
首先要说“焦虑的我”,大部分的校本戏剧课都只有一周一次的60分钟时间,60分钟感觉刚开始就结束了。往往都是这节课修改的词或者调度,下节课就忘了。展示日定在7月5号,所以我真!的!很焦虑!幸好在初期讨论课程安排的时候我们要求了课外6小时的排练,分在两个周末完成。
周末排练,主要做的是将戏的细节铺开,连贯场次与场次的衔接,还有就是试道具,试节奏。对于周末到校参加戏剧排练,两个班的娃们尤其兴奋,我要使出平时2倍的力气来hold住大家。同时一大堆的问题也迎面扑来,为什么这些问题在平时没有解决呢?显然两个班第一次的3小时连排都是一个“车祸现场”,看到哪里都是一半、不完整的感觉。连排结束后,迅速整理问题,做出调整,在第二次的3小时连排中做出调整。第二次的连排,娃们真的超级给力哦,做出的调整和改动完全都记了下来。总结:如果只是体验戏剧方法,60分钟合适,但如果需要结果的呈现,戏剧排练还是需要集中的时间让娃们吸收和反馈的。
第二次连排临近结束蜻蜓班的果果同学还要求排彩蛋:“一亿年后,猫和老鼠成了好朋友,他们同时住到了新的主人家中。”我将这个排彩蛋的任务教给了发起人果果在周内来完成,然后我来验收。结果到最后展示日的时候也没能完成,我们约定下一个戏必有彩蛋。
在排练阶段,我们工作室的大吉老师来支援,男老师的组织能力体现得更为果断,关键内容又可以实现分组完成,大吉老师还为小剧编辑了简单音效,现场播放。心灵手巧的木马老师则支持道具服装部分,木马老师手工为孩子做了一块好真切的奶酪,孩子们乐得一拥而上帮奶酪穿绳子。小荷班的火柴厂有个环节是火柴加上个红色的脑袋,木马老师准备的红色游泳帽,跟孩子反复练习如何手势才能使上劲瞬间套上。
就这样,历时4个月的时间,我们一起发展的剧本才算定稿。过程虽然百转千回,结果终究是如心所愿。
七月
我们演出啦
分享一下展示日的照片吧~~哈哈
▲ 蜻蜓班《猫鼠大战》
▲ 小荷班《去年的树》
不难看出,我们的戏剧汇报非常的成功!4个月的变化如此明显,每个娃都很投入,每个眼神都很专注,我们的戏剧课在茁壮成长!
后记 — 郝燕
汇报演出在一土开放日如期举行。
蜻蜓班的猫鼠游戏逗得家长嘎嘎乐,情节曲折,个性鲜明,娱乐效果很棒。老鼠精明机灵,猫则笨笨地,时不常撞墙。还有家长感动地说,从来没见孩子这么开放过。平时嘻嘻哈哈的蜻蜓班在演出中非常认真,小小肩膀也懂得承担责任,从化妆到收拾东西,都有互相帮助和收拾现场的意识。
小荷班的《去年的树》也顺利完成。尤其是伐木工厂段落,让家长们乐不可支。最后小鸟和火柴一起唱了温情的歌Remember Me。请观众交流的时候,一位姥姥还是奶奶评价道:“我觉得猎人演得好,特别招人恨。”
米粒老师是个做事认真的实在人,汇报时候总往后躲,被我严肃批评了。哈哈,在演出后我特意跟家长说了几句话,并要求孩子们鼓掌感谢老师这一学期的帮助。建议仪式感,也应该是戏剧教育的一部分。
每次看教学笔记,都让我想起春天的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些细微的讲究,也许对目前大多数学校和家长来说,仍然没有注意到,却是工作品质的一种自我标准。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提供帮助引导,并将孩子们推动向目标,在这过程中将文学性和艺术性渗透进去,让兴趣自由生长。
- END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