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社会学研究 | 姚星亮《污名:差异政治的主体建构及其日常实践》
【编者按】
“许多问题由此而来。例如,如果男女同性恋问题被忽视,分层理论将会怎样?女同性恋者的社会流动模式是怎样的?这些模式是如何与种族、年龄、宗教及其他因素交叉在一起的?如果将同性恋因素考虑在内,对市场结构分析会产生哪些影响?对消费研究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教育会产生什么影响?对社会老年病学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需要从性差异的角度重新考虑整个的研究领域。许多社会学研究视野的狭隘程度真是令人震惊!”(斯泰恩、普拉莫,2000:163)
2019年,性研究ing推出了“性社会学研究文献回顾”栏目,介绍了近年来发表在中英文期刊上的部分性研究文献以及中国大陆的部分性研究硕博学位论文,共计推出了4期Culture, Health and Sexuality英文文献编译、4期中国大陆期刊文献选编和7期中国大陆硕博学位论文选编。
2020年,我们将在介绍会议论文及其他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之余,继续着手资料库建设工作,希望能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检索便利,也方便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了解中文的研究语境。本年度,我们将着重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人员迄今为止出版(或未正式出版)的所有书籍(包括教材、文集、专著和译著等)。本系列往期内容详见公众号首页-正在连载-性社会学文献汇编。若无特殊情况,我们将以每周两次的频率更新上述书籍的基本信息、目录和精选内容。敬请期待。
本期介绍的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7年6月出版的《污名:差异政治的主体建构及其日常实践》,作者为姚星亮。
《污名:差异政治的主体建构及其日常实践》
作者:姚星亮
时间:2017年6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污名与研究困境
第一章 污名研究及其问题
一 埃利亚斯的内外群体与社会排斥研究
二 戈夫曼的受损身份与自我/社会管理研究
三 污名相关理论及其研究应用
四 研究概况与理论困境
第二章 污名之在及其挑战
一 无所不在的污名
二 污名的既有定义及其局限
三 污名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梳理
第三章 污名悖论及其症结
一 功能之悖
二 风险、代价与反讽
三 去污名与再污名之结
第二部分 差异与污名:一种主体建构的视角
第四章 差异之识
一 差异与类型化认知
二 不同、区别与差异
第五章 污名之辩
一 前污名化:标准认同与差异再生产
二 后污名化:污名的形成与再生产
第六章 污名的主体建构
一 认知即建构
二 认知与真相
三 主体与主体建构
第三部分 污名与政治社会
第七章 政治社会类型及其可能
一 社会类型的划分与政治变迁
二 权力与泛政治及其风险
第八章 污名批判理论
一 污名是一种泛政治
二 污名与非歧视导向的意向性政治
第九章 泛政治主体与政治文明社会
一 走出污名之可能
二 政治文明社会之可能
参考文献
精选内容
绪论
污名,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遭遇过,人人避之不及,却又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因为实际上,我们每个人不仅是其受害者,也是传诵者。也因此,换个角度而言,更为重要的,或许并不在于污名到底是什么,而是污名为何,以及如何成为日常生活中与我们休戚相关的主体“选择”,对于人及其赖以生活的社会而言,污名又意味着什么。
自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63年出版《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以来,污名,成为社会科学中一个日益凸显的概念和研究主题。其间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和21世纪以来的中国,与污名相关的各种研究可谓蔚然兴盛。这是西学东渐的学术传介或者巧合,还是有着一些根本性的内在原因呢?又或者,是否存在一种不因时代、社会而异的特质呢(只是在不同时代、社会中呈现为不同的形式和程度)?
五十多年来,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各个学科的研究者们对于污名的关注从未间断,偶有新的视角和发现,但对于污名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各自的学科视界,相应的理论研究一直足难前。近些年,污名概念在中国的使用已日渐寻常,但理论研究仍极为有限,对于污名的认识往往过于浅显、偏狭。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污名的既有认识大多局限于对缺陷特质和弱势群体的关注,一方面,将污名的缘起归结到某种生理或心理的缺陷特质;另一方面,将污名的动机与维持简化为(功能上)强者对弱者的社会控制、排斥,或者(心理上)自我优越认同需求的下行比较,从而将污名纳入一种强或优/劣二元对立的解释框架中。
导致这种境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污名与歧视的强相关预设,人们过多地被牵制于与歧视相应的严重污名及其案例具象,而忽视了污名本身更为重要的独立特性和根本诉求,从而对污名相比于歧视更为深远的影响熟视无睹。
究其根本,我们常囿于用抽象出来的既有概念或理论来剪裁生活,而在某种意义上忽视或漠视了对象的主体性、多元性与实存性——其不仅仅是历史的、文化的、心理的、情境的,更是主体的(有着广义的政治性)。能否以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发展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生活于其中并赖以生活的日常世界,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于人类自身及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一切现象或问题的认知与反思程度。
现实中,污名的日常呈现远比我们所抽离出来的认识复杂、丰富得多。污名的心理动因与日常实践、污名的应对与效应,也超出了诸多研究者业已指出的社会性学习或情境性互动的一般范畴。譬如近些年来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一些污名化标签,已强烈地挑战了既有的污名认知和解释框架。
污名呈现出日益泛化的趋势,且越来越超脱了缺陷特质的限制,也不唯是恃强凌弱或者强弱优劣的简单对立。我们不应该仅仅将此看作污名的推陈出新或歧义多变,也许是时候该重新审视我们所借以解释的理论框架与基本假设了。或者,能否将基于缺陷特质和强弱(优劣)的诸研究视角作为某个面向,而纳入一个更大的认知框架中呢?
犹如恩利(Ainlay)等人所言:污名(如果不是“污名热”),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备受争议而又易被误解和忽视的议题,亟须从一种跨学科的整合性视角进行深入探索。[1]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曾提出过“洞穴囚徒”困境,作为对人类社会与真知的一种譬喻,其所展现的四重局限和困境,也正是我们认识污名、摆脱污名的局限和困境——人类受制于“自然差异”(身体)的局限、“标准”建构(知识)的局限、认知(真相)的局限,以及自我维持(主体)的局限。因此,必首先认识到这四重局限,并对此尝试做出相应的回答,或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污名。遗憾的是,这在既有的污名研究中鲜有得到过真正的关注。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九个章节。第一部分,首先追溯了污名研究的缘起、发展脉络和理论流派的形成,深入地分析了既有污名研究的问题及其理论困境;然后,结合我国社会当前新形势与背景中所存在的污名现象及其发展状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梳理和总结,阐明了其中潜在的理论挑战与现实悖论:功能悖论、目的悖论、去污名与再污名悖论,由此为后续理论框架的建构和对话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从主体建构视角对差异与污名问题进行了辨析和论述。首先,从自然的多样性存在和认知局限出发,研究解析了差异的所谓自然本质和社会属性,通过还原差异建构的过程,尤其是通过对“区别”和“差异”之间关系的澄清,解析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个体、群体和社会层次的权力建构与政治参与。从而指出,“差异”是在“不同”和“区别”基础上的标准化分类,依据的不是客观性的“参照”(求同),而是主观性的“标准”(求异),其在实质上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意向性的差级分化认知——这种由于权力建构和“标准”垄断的差级分化认知,促发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自觉或无意识地)进行基于“差异”的自我维持和泛政治实践。而人类绵延不尽的社会性灾祸与悲剧,譬如污名与歧视、宗教仇恨、种族屠杀、文明冲突等,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差异政治的滥用。然后,将污名的形成过程与“差异”建构在日常生活中所对应的以“标准”为核心的泛政治实践相结合,从“前污名化”、“后污名化”和“污名泛化”三个角度对污名的生产与再生产进行了重新梳理,从而将通常容易混淆和在理论解释上存在争议的“偏见”“刻板印象”“标签”“歧视”等相关概念纳入一个相对统一的污名解释框架中。同时,在进一步拓展污名形成及其日常实践的主体性问题研究中,综合了与污名密切相关的差异建构、类型化认知和现象学社会学研究视角,强化了主体建构与社会建构相结合的理论探索,从而提出了“主体建构”理论及其分析框架,并归纳总结了“差异政治及其主体建构”新的污名理论视角。
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污名与政治社会的问题。在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论述了政治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类型划分的可能与时代背景,并阐述了相应的泛政治概念及其主体意识问题。研究提出从社会主体特征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将社会类型重新划分为等级社会、经济社会和政治社会,并对政治社会这一社会实体的核心问题展开了相应论述。同时,基于现象学研究的方法论视角和相应的案例分析,从主体性与政治性维度将污名研究与政治社会类型结合起来,从而将污名研究纳入一个更具解释性和普适性的理论框架中。差异与污名主体建构的泛政治视角,不仅能深化对于污名的既有认识,同时也对我们重新认识和审视其他社会问题拓展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进行更为自觉的社会科学研究,促进对日常世界更为切实的关注。而通过将一直被“大写”的社会主体、强势主体,纳入统合的主体框架中,强调主体和主体性的建构问题,指出不同主体在应然范畴中对等而不平等的地位、自我维持的意志和价值取向,有助于激发人们对习以为常得陌生化、疏离化了的实然现象产生“惊觉”,以及深思和反省,从而推动在对人与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不断强化“人为目的”的总体性认识及其理论关怀。最后,研究梳理了污名的负面效应与社会危机,探讨了走出污名之可能与政治文明社会之可能。
* * * * * *
注释:[1] S. C. Ainlay, G. Becker, L. M. Coleman (eds.), The Dilemma of Difference: A Multidisciplinary View of Stigma,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6.
* * * * * *
往期
回顾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黄盈盈《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等《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
性社会学研究 | 赵军《边缘的权利:女性性工作者被害问题经验研究》
本栏目更多内容详见:
公众号首页-正在连载-性社会学文献汇编
内容整理:王沫 祝璞璞
图文编辑:陈锐
性研究ing
你想要的性研究
都在这里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