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谭派”?
今日推送之《谁是“谭派”?》录自《立言画刊》1940年第97期,作者署名四戒堂主人。谭派是中国最早创立的京剧流派之一,唱腔以委婉古朴而著称。一些著名的京剧艺术流派都是先学习谭派艺术后逐渐形成自己的流派。
在报纸广告上看伶人之头衔,可谓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姑以同一标榜“谭派”之须生为例,其广告上头衔即有种种不同,曰“谭门本派嫡传”者,所以表示血统上有关系也;曰“旧谭派首领”者,所以自别于后生晚辈也;其余最普通之类,则曰“谭派正宗”、“真正谭派”等等。
谭鑫培便装照片
窃尝佩服此类广告作者,真是绝顶聪明。每一头衔居然同时具有两项功用,所谓一手操戈、一手执盾,戈者所以攻人,而盾者则所以自卫也。曰“谭门本派嫡传”,则余子之非“本派”者,“传”亦非“嫡”矣。其或偶来异议,则“本派嫡传”若是,毕竟又多一层保障也。曰“旧谭派首领”,则他人之以“谭派”号召者皆新进耳;间有訾评,则又曰此“旧谭派”之所以为“旧”,不足以语新进也。其余“谭派正宗”等等,亦皆有进退两面之解释,毋庸多赘。
其实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名医之子不恒为名医,艺术之优劣初不与血统之远近成正比例也。且既曰“谭派”,更何来“新”、“旧”之分?畛域不清,将何据以评其优劣?职是之故,广告上头衔愈多,愈令人怀疑其真实之估价。正如《五花洞》之潘金莲,此曰:“我是真的!”彼曰:“他是假的!”究竟谁是真的?此非借重于包公之“照妖镜”不可!
王凤卿学汪,时慧宝学孙,高庆奎“杂拌”,马连良久已别成“马派”,凡此诸人皆应抛开毋论。居今之日而言“谭派”,第一当余叔岩莫属。然而叔岩之学谭,议者亦殊是是非非,见仁见智各有不同。吾人持平而论,姑不问叔岩学谭之距离何若?其成绩已非余子所及则是事实。学余者男如杨宝森、陈少霖,女如孟小冬,则与其谓为“谭派”,毋宁谓为“余派”之为恰当。假定叔岩之“谭派”能够七成,则此辈再传弟子充其量不过二三成而已。至于李少春,虽亦挂籍余门,目前功力尚差,谭余一派相传之人物如是如是。
李少春拜师余叔岩之合影
其次当论言菊朋。菊朋之于“谭派”,早年确下相当功夫,唱念两者其造诣皆较叔岩为不弱。不过此所言者,未下海与初下海时代之言菊朋也。嗓败以后之言菊朋,则已大谬不然。所谓数四季花之《二进宫》,带“长亭”之《骂曹》,人辰辙之《上天台》等等,只好谓为以谭“说事”,老谭昔年岂真如是?尤可怪者,菊朋之嗓子愈坏,而奇腔怪调亦愈多。或谓菊朋之唱,“唯意以为板,无往而不够板”,语虽谑虐,却是实情。今日之言菊朋,事实上已渐趋没落,“旧谭派”亦好,“言腔言调”亦好,盖皆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也!
再次为谭富英。富英虽系老谭之孙,而以年龄计,绝对未受乃祖之亲炙。现时富英所宗,十之七仍是富连成传统而来之老路唱法,因有一条好嗓,加以十余年自己之经验,间亦有所变化,仍居少数。其另外十之三之一部,则毋宁谓为宗马。试听一出《借东风》,只以“望江北”一句而论,老谭何来此腔?谓为“谭派”无乃笑话!再老谭昔以“嘴里”见长,咬字清切有力,今富英则不然,口白之糟无以复加,“身上”亦毛病甚多,不堪指摘。此“嫡传本派”人物之成绩亦复尔尔!
谭富英便装照
再次则奚啸伯。啸伯之戏路本来完全“马派”,然尚不肯公然如是自承。虽尚未自居“谭派”,却亦未尝不如是希望。现时啸伯既已成名,又有一条好嗓,于是在唱上就马派路子略加花哨,白上更多加若干“咿呀啊哪”之字眼。虽然意在弃旧营新,其实是愈来愈糟,仍逃不出明眼人之犀利观察。近在广播中屡听啸伯之戏,如《二进宫》二黄内“吓得臣”一句竟加“哪啊之尾声。《珠帘寨》中如“什么新闻”一类口白亦多尾加“哪”字。诸如此类,迹近孤行,言菊朋之前车,实应引为殷鉴也!
其余须生,老派如贯大元等,不过墨守成规,谓为“谭派”尚有相当距离。后起之辈如李盛藻、管绍华、贾少棠、迟世恭等,虽各自程度不同,其戏路率皆趋向于“马派”,此《四进士》、《甘露寺》一类戏之所以时髦一时也。
京人谈须生每曰“谭派”,而时至今日,实是“马派”天下。真“谭派”者何在?细一考究,便足令人嗒然若丧!果有非听“谭派”不可者,只好听听孟小冬。虽戏无几出,尚真有七八成近余;便有两三成近谭,亦即“难乎有于今之世矣!”
(《立言画刊》1940年第97期)
- 阅读链接 -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