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京戏里的音乐:“指一指有声音,动一动有风云”

老桐 梨園雜志 2022-07-30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本刊


 许多人以为皮黄的音乐非常的简陋,尤其对于那一件声可裂锦的胡琴,抱着一百二十分的不满意,所以研究音乐的人们总不会往旧剧场中走走。他们以为这些音乐没什么听头儿。这里面没有什么。这话诚然不错。要是根据着新的音乐的理论来分析皮黄的音乐,皮黄音乐里面实在没有多少东西。不要说是皮黄,就是千百年来积成的南北曲里面又有多少东西。不过我以为这是音乐一方面的单独评论,这只是因为中国音乐一切的不健全而蔑视到皮黄的本身。若是单独立在音乐批评者的立场,笔者认为是非常正确而同时具有相当同情。不幸皮黄音乐是依附皮黄戏而产生的,那么我们要批评这里面的音乐,似乎要根据一部分音乐的原理,而同时不要忘了戏剧的原理才对,因为皮黄里面的音乐是离不开剧本的。皮黄的音乐要离开剧本他的音乐自然也就非常单调了。现在我们简单的把皮黄中所用的音乐先写出来比较一下:


庙会演戏


 (一)声乐……(甲)引子歌唱。(乙)道白。(丙)哭头和叫头等。

 

 (二)器乐……(甲)胡琴。(乙)鼓板。(丙)二胡。(丁)南弦。(戊)唢呐海笛。(己)铙钹。(庚)大小锣。(辛)乐琴挑子。(壬)笙或其他。

 

 (三)腔调……(甲)二黄——立板,倒板,摇板,快三眼,原板,反调。(乙)四平调——快慢二种。(丙)西皮——倒板……正板,快三眼,摇板,快板,二六,反二六。(丁)南梆子——倒板,原板。

 

 (四)点子和牌子甚多,因篇幅所限,不便写出。

 

 在以上所举四种以外,尚有其他腔调如探亲、打樱桃等多为老弋阳腔等。至于思凡、水斗、夜奔,则为昆腔,不能和以上所举四项相提并论。以上四项是用归纳方法作根据的。但在一出皮黄中音乐的进行他们并不有一定的规矩。他们原可以共同合作的,但每一个戏应用以上四项的成分颇不一致。如同武戏里面所用的锣鼓点子,牌子居多。文戏道白和歌唱居多。设如我们用不同的色线将他们共同合作进行的质量画出来便可以明了他的状况。由这种用色线分解研究的结果,就能够知道皮黄中有许多是锣鼓戏。这些锣鼓戏要是把他的锣鼓去了便无所谓戏了。


李万春之《夜奔》


 一般反对中国旧戏音乐的,以为大锣那件宝贝是万万要不得的,吵人吵的人脑袋疼,拥护锣鼓的人们也许说谁叫你生了那么嫩的耳朵,锣鼓的存废到今日可以说已然到了一个最紧要的关头。

 

 已往一般人说中国戏场上的音乐是原始社会野蛮民性所造成的。他们说在野蛮时期观众不懂屏息静气的听,故此不得不先用粗大的锣鼓把他们扰嚷的声音震摄下去。这种音乐的用法正像妙峰山的香客们所作的一样。你要把清音细乐如弦管笙箫在野地里弄起来,令人听着便不起劲儿。设如更换一下,你弄些大锣大鼓,马上四野的人们都围起来了,而且听着很觉兴奋。要是把这种宜于野地里的音乐搬到戏场以内,当然他们不会合适。既然今日皮黄戏是多演于戏园以内,所以这种音乐也就有改造的必要了。看那开戏的三通鼓,那不是明明的和从先在村庄中大庙前演戏的办法一样吗?

 

 任何不利的批评都含有不少爱护的性质,而并且给要被批评者以反省和努力的机会。所以是批评都是善意的,都是帮助人的。都是使社会倾向于进化的。都是使鱼目不得混珠的。故此已往的皮黄音乐的批评,实在指示了我们前面应该进行的步骤。诅咒皮黄音乐的,原不妨任其诅咒,但要知道皮黄音乐在已往的皮黄戏中到底作了些什么事,他的存在于皮黄中的特别性质是些什么,然后不妨诅咒。

 

 单就皮黄中的锣鼓和干牌子而论,也好像有许多的用处,并不像饭馆中的炒杓叮当乱响,他响的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时只用了一样乐器,有时候用了好几样乐器。他的功用可以暂时说在下面:


长城公司灌制唱片场面


 (一)节奏的功能——皮黄中的音乐最大的效能,就是他能够表示出节奏来。节奏是舞蹈中必具的条件。中国的武戏虽然其中包了不少武术的套子,很像耍百戏的,但其中有不少跳舞的姿式。表示出立体雕塑的美感,而这种雕塑的美感,又是些非有中国乐队武场协助不足以成功的东西。像那些垛泥,好看的亮像,和武术的出手,起霸的那些手的形式,那些足部、胫部动作的形式,真是缺不得这旧式皮黄音乐的。因为这种旧式皮黄音乐的效能是帮助了他动作上的节奏。

 

 (二)增加戏剧的情绪——皮黄中打乐常常是辅作剧本情绪往前进行的。从表面上看皮黄剧不像有很多情绪的存在。这原故是因为有许多读剧本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从不到剧场的文学家是看不出剧本中情绪,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得锣鼓是怎么一回事。在我们看在叫头中有锣鼓,在哭头中有锣鼓,在慌乱的时候有锣鼓,在想事的时候有锣鼓,在……有锣鼓,等等,等等。这些乱锤都是使情绪紧张的。设如我们把这些音乐免了,我们就知道剧本中的情绪紧张的如何利害。设如我们把这些音乐免了,我们就知道剧本中的情绪什么也没有了。

 

 (三)代替了一部分布景——中国旧剧本来没有布景。他的布景曾经被一些砌末给表现了。但是有一部分布景确是叫音乐给代替了。如同进门出门等都有锣鼓随着。如同挪一块石头,关两扇门,以及洗马,上楼,这都是用了时间艺术代替了空间艺术。这尤其是一般所最难了解到了的地方。

 

 (四)帮助效果——旧剧中的锣鼓还有一部分是帮助作成效果的。如同跳下水去,就有阴锣。摔倒了也用一锣。雁子叫就用唢呐。马走就用长锤等。这是旧剧音乐帮助了一部效果的地方。如同在急切中寻思妙计。如同在怀疑中加一小锣。这都是中国旧戏中音乐表示内心的东西。这些利用音乐效果的地方是许多不大容易用其他办法所能作到的。

 

 中国的打乐既然如此玄妙,要想改他实在很不容易。这就是皮黄音乐上的特质。在归纳起来我们可以把他分作声乐,器乐,腔调,点子等,其实他们是一套事,以实现皮黄音乐上的能力他们彼此并不能相离。他们的进行是和剧情一同进展的。那么我们再论一论腔调。

 

 反调宜于悲剧,二黄也宜于悲剧,南梆子也宜于悲剧,二六和原板宜于轻快的情节或歌舞,西皮正板宜于喜剧,快板宜于急剧的情节,四平调悲喜均宜,这些理由都非常的对。不过我们觉得这些板名最好活用,没有一定的规矩。要在熟能生巧。而且有时能够觉察出来有许多戏所安的板太不合适,必要改过才能好听。如同同是摇板何以在剧情紧张的时候和随便的时候不一样。足见在音乐调子以外在剧本情绪之中有不可蔑视的价值。所以单论以音乐上某种板宜于某种剧情是不妥当的,因为同时不要忘了剧本情绪,情绪原本是可以统制一切的。

 

 总之,我们设若详细考究起来,就知道皮黄演出上一切可谓玄妙至极。无一处无道理。真可谓指一指有声音,动一动有风云。中国皮黄音乐的特质除音乐本身以外,与剧本中的情绪和动作有莫大的关系,是很清楚的事。不过现在打算改造他音乐方面的主张空气异常浓厚,他们想把打乐的声音变更。把腔调加多。把点子牌子等利用其他音乐的方法加以改正。把剧本的组织改变,加添布景,灯光,道具,特制服装和舞台的机械。这样一来便走到新型乐剧的产生,而基本的条件要建设在音乐成分上面。这种新的趋势不外另外制谱替代已往的腔调,改编乐队配置复音及和声。这种办法惟有赖于富有天才的大制曲家才能作到,而且同时社会方面必要给予特别经济时间和其他方便才能使这种理想实现。不过设如一切点子,牌子等,都已然用其他方法给实现了,或者有些人认为满意了。这些新的办法就许失去皮黄音乐上特有的特质。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事情。在笔者以为设如把皮黄的音乐改变了,就是另外一个新型乐剧了,但一切旧的演奏形态依然有保存和整理的必要。


(《剧学月刊》1936年第5卷第6期)


- 历史推荐 -


改进中国戏曲:谈锣鼓之存废(1934年)

京戏为什么要有锣鼓

北平皮黄戏前途之推测

欧阳予倩:再谈京剧的改革

余上沅:“旧戏的唱,我们让它去自生自灭”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