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京剧为啥不景气:胡乱吹捧、劣质产品、剧目贫乏、胡改乱丢

刘嵩昆 梨園雜志 2022-07-30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优戏”育我成“戏痴”

 

 北京,这个古老的城市,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太多了。别的不讲,只谈京剧。它虽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剧种,但它发源于北京,流传国内外,是雅俗共赏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超群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全国性剧种,是我国三百多个剧种的老大哥,是中国在世界舞台的代表剧种,被国际戏剧界推崇为“最难得的一种写意派艺术”。京剧,不知迷醉了几代人,不知倾倒了多少国内外观众,当然更包括我这名“戏痴”。

 

 回忆童年时代,老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听到有人唱着“一马离了西凉界……”,哼着“杨延辉坐宫院……”的唱腔。戏园子里不少人眯着眼睛轻手拍板,尽情地享受着京剧艺术的魅力,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高庆奎、雪艳琴之《四郎探母》


 半个多世纪前,刚刚四岁的我,就由戏迷的父亲带领着我和我的哥哥,经常出入前门外的“华乐”、“广和”、“三庆”、“庆乐”、“广德”和“中和”等戏园子。儿时的我,就被舞台上那五花八门的脸谱,脍炙人口的唱腔所吸引,尤其是华丽的服饰,炽热的武打所迷住。简直看的我眼花缭乱,目瞪口呆,那真是过瘾极了。


 待上学后,尤其是中学时,有了点儿文学,知道了点儿历史,就更加迷上了它。每天的早点钱,坐电车钱,几乎全省下来,用来买票看戏,当然坐“兑儿爷摊子”的时候最多。赶上刮风下雨天儿,大家都赶紧往家跑,可我们哥俩却往戏园子奔,筒直跟中了魔似的。


 参加工作后,有了经济条件,就更来劲儿了,每天看报纸,首先寻找有什么戏可看,赶上两、三个剧场同时“撞车”时,只好挑选一处了。看戏的最高纪录高达一星期九场,这其中包括早场、日场甚至剧团彩排,有时一个月竟无一天休息,一年之中看一百三十多场,真可谓到了“废寝忘食”“风雨无阻”的地步。饭可以不吃,戏不能不看,认为看戏是一种享受,是最开心的事。


张君秋之《玉堂春》

 

 随着岁月的增长,逐渐的由看热闹到看出点门道,由听戏发展到票戏。年轻时亦曾粉墨登场,既俊扮过也丑扮过。同时,也回过脸,既穿过薄底儿也登过厚靴,既穿过褶也扎过靠,还能将就打个“幺、二、三”、“漫头”、“过合”,甚至“走边”、“起霸”,摔个“抢背”什么的。当然,那纯属过过戏瘾而巳。

 

 由听戏到票戏还觉的不过瘾,于是发展到攒戏单,买剧本,集戏书,集唱片,收剧照,拍照片,几十年如日,日积月累,资料多了,就按类别、行当归类剪贴、装订、分册、立档。形成了日常必不可少的“工作”,其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它却是“雷打不动的”。

 

 若问为什么“京剧”能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那是因为它确实有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它集中国戏曲表演之大成,熔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像一株美丽而古老的大树,它具有民族色彩的古色古香的风度,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国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做为中华儿女我当然要热爱它。

 

“戏痴”焉能不“忧戏”

 

 正当京剧向前发展的黄金年代,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使这株根深叶茂,浓郁苍翠的奇花异葩,受到了严重摧残,很多老艺术家被迫害致死,带走和损失了好多珍贵的财富,致使“京剧”元气大伤。不仅毁了一代名家,而且耽误了一代演员,同时也耽误了一代观众。


程砚秋影片《荒山泪》

 

 当前不仅仅是京剧不景气,凡是严肃的戏曲、音乐都是如此。固然客观上受到了“歌星走红”、“电视普及”等多种外界因素的冲击。但也有很多主观上的原因:


 一曰:主演倒挂,过去主演是班主、是团长,艺高者说了算,利于演戏和出戏,但现在即使是主演、艺术名家,再有强烈的演出愿望,无职无权也只得听侯“令下”,实为“倒挂”现象。

 

 二曰:胡吹乱捧。有真能耐的唱不上正戏,能耐一般的却能唱主演,为抬高自已,于是剧场内拉人乱鼓掌胡叫好,剧场外托人求情赐稿题词,“座谈会”上发“红包”,无非是好话多说,“摘毛”不要。胡吹乱捧的文章应运而生。明明观众甩闲语,楞说反映如何好;明明观众少的可怜,却胡说什么爆满;明明技术一般,却说“青出于蓝胜于蓝”,什么其父再现,什么胜似乃师,什么第一、王子皇后,活这个,活那个。前辈艺术家若就这水平,那京剧就流传不到今天了。就不可能出现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了。今天这个家那个家的桂冠简直太不值钱了,甚至某些人在名片上,竟自己为自己加冕桂冠。但是台上认艺不认人,一动真格的就原形毕露了。

 

 三曰:劣质产品。有些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不知自己究竟是“吃几碗干饭的”。本来演旁边的还不出色呢,楞要唱中间的,结果是“荒腔岔调又走板,笑场忘词常出现,大带脱落翎子折,丢盔卸甲把头掭。刀枪乱飞险伤人,箭射自己脚下边。靠旗飘带系一起,箭衣挽袖实难堪。功夫不到活受罪,莫怪观众不来观。”看戏本来是种享受,可您看现在:长头发、大鬓角,胡子拉碴,甚至穿便鞋、戴手表、戴耳机上台,实在令人生厌,就连一边个一边三的笑料也重返舞台。演出质量的低劣,竟连老外都蒙不了啦,本来青年人就不爱看,偶然一观,噢!这就是“国粹”呀!这位就是艺术家呀?!对不起,拜拜了您哪!看来消费者协会也该考虑过问一下了!

 

 四曰:剧目贫乏。查阅近年演出的剧目,真是屈指可数,简直都快成“样品戏”了,京剧剧目有一千几百出,号称“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秦、唐、汉”,过去的演员,不会一、二百出戏,就难以应付。一个剧团两、三月不翻场,不足为奇,演来演去都是这几出,就连过去极平常的开场戏也无人演出了,更不要说行将失传的戏了。不去千方百计挖掘,抢救继承传统,却不惜耗资几十万排那没有艺术魅力的戏,结果是演员不合意,观众不买账,那怎么能立得住?结果是河漂子一冒儿,打个冷儿,真是劳民伤财,这样的教训还少吗?

 

 五曰:胡改乱丢。“戏不离情,情不离技,技不离戏”。这是非常关键的。决不能为了卖弄技巧,不顾剧情和人物,胡加乱套。比如,曾出现过堂堂的巾帼元帅,居然从高山上翻入水中的奇怪场面,甚至妖怪也披挂上阵、靠旗出手了,难道这些技巧就不能用在别的戏上吗?每出戏有每出戏的特点和特色,就跟宴席上的佳肴一样,每道菜有每道菜的味道,决不能全一个味儿,看一出都是看百出了。戏应是越看越精越合理,决不能因自己这出戏不实授或根本不会,都美其名曰“整理”,这儿不会“去掉”,那点来不了“砍去”,避重就轻,把挺好的一出戏,改的面目皆非,那可真是“改一出毁一出”,“改一出丢一出”了。若照此改下去,前辈艺术家辛辛苦苦留下的宝贵财富不就完了吗?

 

 总之,要振兴、要改革,必须从本身做起,这样才能使这享誉国内外的古老艺术再焕发青春。


(《我看京剧》)


- 历史推荐 -


梅兰芳谈京剧编剧:“紧凑不等于拥挤,通俗不等于粗鄙”

刘振修:我为什么把昆曲翻译成简谱?

说《打花鼓》:“余觉汉剧演来,优于京剧”

俞平伯谈昆曲的保存:“即谓中国文化全部在崩溃中,亦非过言也”

沈从文:“我对于京戏,简直是个外行”

京剧中“男扮女”的问题:“女子扮旦,得先把自然的动作整个去掉”

“京剧的程式突不破,突破了,就失去了京剧”

“京剧的封建意识非常浓厚,最明显是把女人写成丈夫的财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投稿请戳菜单“关于投稿”一栏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