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景深:《红梅记》与《红梅阁》

赵景深 梨園雜志 2022-07-30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看过芳华越剧团青年演员们尹小芳、戴忠桂、李金凤等演出的《红梅阁》以后,引起了我到合众图书馆阅读《红梅记》的兴趣。明周朝俊的《红梅记》传奇刊本比较不大容易看到,因为这书是在《六十种曲》以外的。

 

 抗战期间,沙梅曾据此改编川剧,可惜我不曾看到过。

 

 京剧《红梅阁》比较著名,一般只演《谋刺》《脱难》这两节。小翠花演得较多,也只加上一个《泛湖》的冒头。一般观众只看到片断,可能误会裴生所住的贾似道的书房为红梅阁,并且,李慧娘头戴鬼面,手拿阴阳宝扇,一片阴森的鬼气,也实在不足为训。


筱翠花之《红梅阁》


 盛燮、陈曼这次改编的越剧《红梅阁》,至少在这两点上是比原来的京剧进步的,它让观众能了解《红梅记》大致原来的样子,“红梅阁”原来是在卢昭容家里的,并且删除了迷信的部分。

 

 越剧前半几乎都照《红梅记》编写,只是将裴舜卿的好友郭穉恭改名为郑虎臣,来减少头绪:扬州也改成漳州,为后来木棉庵作伏线。为了删去迷信部分,添出一个沈兰娘,让她演出李慧娘被杀的部分,而李慧娘却作为活人来向裴生报信,并且引他走到后花园,以致被廖莹中杀害,裴生却趁此机会逃走。

 

 《红梅记》后半主要的情节,正如《曲海总目提要》卷七所云:“卢携家避扬州曹姨处。初,曹姨子亦欲聘卢女,卢不允,而使往临安探信。遇裴即给云:‘女已字曹姨子矣。’裴未毕场事,无暇访也。会榜放,裴擢探花,即诣扬州探卢。卢女惧曹姨子相嬲,改易道服,示将焚修。值裴至,姨子讦于江都县,县令即(裴友)李子春也。乃潜送卢母女返故居,为裴执柯作合云。”越剧编者将曹姨子改成正面人物,就更使得贾似道的罪恶集中而又显著,这一点也是改得好的。


尹小芳

 

 《红梅记》共上下二卷三十四齣,因此可以有篇幅写元兵入侵。如第六齣《虏围》、第二十三齣襄阳《城破》、第二十五齣《劾奸》、三位学士乞诛似道等都是。可惜郑虎臣在木棉庵杀贾似道却用的是暗写,如今越剧《红梅阁》改用明写,这不仅大快人心,并且非常有意义。这最后的一场既符合史实,并且也可以唱出人民的声音。一般越剧合唱都在后场,像这样台上的群众合唱,我是希望他们能够更激昂地唱出人民对于卖国贼的愤恨来的!

 

 我个人以为,这戏里的人物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特别是李慧娘,原书第二齣《泛湖》评语云:“慧娘不避似道,竟顾裴生,大有胆量!”她不怕强暴,胆敢送信给裴生,并且在廖莹中追逃的时候,她还咬了廖莹中一口,这就是直接的战斗;虽然在当时情势之下,李慧娘是免不了一死的。裴舜卿也能不怕权势,敢于自承是贾似道所看中的卢昭容的丈夫,也可以说是“大有胆量”(原书写裴到贾府后“无一言排解,就恋馆事”,这一缺点,在越剧中是没有的)。卢氏母女虽然逃走,究竟不曾屈服!


李玉茹、黄正勤之《红梅阁》

 

 越剧本也有缺点,我以为有两个:第一是不合史实。例如,廖莹中是个文官,知书识字,并且作过知府;虽是贾似道的党羽,却不是个武家伙。《红梅记》还称他为廖书记,要他行刺,他的灯被吹灭,回去取灯再来,花园门已大开,就不再追,那末,他还类似谋刺董卓的曹操。


 京剧使廖莹中持刀追赶,大打特打,那就失去廖莹中的文官身份。越剧再承袭京剧的跌扑,也不相称。只须将廖莹中的名字换一个就可以了。漳州知府应该是赵介如,也不是王斌。抢亲的举动我以为可以不必,这一场删去,反倒可以使结构紧凑一些。贾似道被打死后倒可以与赵介如去哭,郑虎臣不许他哭。如照原来的越剧,王斌的儿子抢亲,结果竟无下文,反而不好;虽然贾似道势倒,此事不了了之是可以想象的。其次,两次寻访减去一次,也可以避免重复。

 

 第二是暴露不够。贾似道害死郑虎臣的父亲,虽然不一定是事实(事实似是贾似道阻梗郑虎臣中举),却可以用明场来写,仅由郑虎臣口中叙述,观众一滑即过,留下的印象不深。其次,原书第二十四齣《恣宴》倒可以插在第五场后。讥讽贾似道贩盐和公田两桩罪恶的诗,不妨就由郑虎臣送去。贾似道做寿正做得高兴,忽报襄樊城失,再加上报称三学士弹劾似道,更可增加紧张气氛,后来再演出贾似道被贬职,方不显得突兀。

 

 虽然这越剧是有缺点的,但基本上仍不失为一个好的剧本。就陈曼的创作路线看来,从《琴瑟缘》和《蓝桥记》到《杨宗保》和《红梅阁》,也是一个进步。从婚姻问题来看,《琴瑟缘》中潘必正、陈妙常这一对是逃走,裴舜卿、卢昭容这一对也是逃走;但潘、陈所反对的只是作为家长的姑母,裴、卢所反对的却是“强娶良家女子、恶极罪重”、炙手可热的权相,两者的分量是可以权衡得出来的。


 其次,《蓝桥记》中的裴航的爱情坚固,不惜为了爱而去经历各种困难,自有可钦之处,但他除了恋爱以外,好像什么事都不会做,一天到晚只谈恋爱(潘、陈也是如此),杨宗保、穆桂英却不止于恋爱,他俩还成了同御外侮的战友,两者的意义,哪一个更重要,也可以看得出。


 陈曼能够脱出一般反封建的恋爱戏的框框,使得恋爱以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仅只这一点,我觉得就很有意思。


 回顾两年以前,倒还有一些《李闯王》《巾帼英雄》《彩虹万里》之类的戏,后来就借反封建的婚姻为名,大翻其唐宋传奇集和《六十种曲》;我虽不是躁进,也希望能稍有纠正,因此就更觉得《杨宗保》和《红梅阁》可喜。

 

 《红梅阁》和《杨宗保》附带也替京剧改编做了一点工作,像《辕门斩子》一场把杨六郎怕媳妇的丑态改正过来,还他一个堂堂的中国元帅本相,这一点也值得称赞。

 

 《红梅记》开场关目四句云:“坏宋室江山贾似道,娱朱门风月李慧娘。成百岁良缘卢氏女,冒一时女婿裴家郎。”我以为这四句可以利用为开场前的幕后合唱。


(《赵景深文存》)


- 历史推荐 -


梅兰芳:摄制《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的准备工作

刘厚生:把周信芳称为“做功老生”并不公正

说《失街亭》:“无儒者气派不能演,无名贵气派不能演”

顾颉刚:四大徽班时期的梨园行与相公堂子

谈《捉放曹》:吕伯奢一定要亲自沽酒吗?

故都梨园三大名妈:梅兰芳的岳母、尚小云与吴素秋的母亲

谈《一捧雪》:梅兰芳“浓妆淡抹总相宜”

梅边小记:“我谈梅兰芳先生琐事不过是花边新闻而已”

王瑶卿说旦角:“戏饭绝不是容易吃的”

谈旦角扮相:“今日觉得好的,多少年后也要被人笑话”

漫谈京剧的男旦现象:“不主张完全废弃”

吴祖光:“大锅饭”培养不出程砚秋,“铁饭碗”害了人

汪曾祺:“京剧的机体已经老化,不是得了伤风感冒而已”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