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他,反复腹痛、黄疸、肝脾大,为何出现精神症状、自杀倾向?
患者,男,28岁。
患者有强光过敏史,有少量饮酒史。
因间断乏力、纳差、腹部剧痛2年,加重半个月于4月18日入院。
患者2年前开始乏力、纳差、尿黄,全腹剧烈疼痛、阵发性加剧,向下肢及腰部放射,当时查ALT、AST、TBil均明显升高,肝脾进行性肿大,检查甲、乙、丙、戊肝抗体均阴性,肝胆脾胰彩超、CT、核磁共振均未发现占位病变,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未见异常,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予肝细胞生长素、茵桅黄注射液、人血白蛋白、脂肪乳等及中药综合治疗3个月,黄疸渐退,腹痛消失。
间断复查肝功能多次正常,B超示肝脾正常。
此次入院前因劳累后症状复现,性质同前,仍按原治疗效果不住,并在治疗过程出现一过性高血压160/95 mmHg、一过性心动过速160次/min、一过性下肢感觉减弱。
体格检查:
面色晦暗,表情痛苦,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正常,腹平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或肌紧张,肝右肋下可及4.0cm,质硬,表面光滑,触痛(+),脾左肋下可及2.0cm,质中,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时:
血、粪常规:无异常。
尿胆原:(+)。
电解质、肾功能:正常。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82%。
血糖:4.6mmol/L。
ALT 364U/L,AST 269U/L,TBil 209.6 umol/L,DBil 74.5 μmol/L。
肝胆脾胰CT、彩超、核磁共振:未见占位。
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
在治疗过程中,腹痛加剧,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向腰部放射,腹平软,无腹肌紧张,双肾压叩痛,尿常规潜血++/HP,白细胞10-15/HP,红细胞5-8/HP,考虑泌尿系结石、对症治疗无效。
多次B超、腹部平片检查未发现泌尿系统结石影。
自腹痛加剧后恶心、尿便潴留,黄疸迅速上升,并有显著的精神症状,时而躁动时而抑郁,出现2次自杀倾向。
腹痛加剧后肝脾明显增大,总胆红素最高达760 μmol/L,血清铁及铁饱和度、转铁蛋白及血清铅含量均正常。
患者到北京***医院、***医院检查尿粪卟啉(+),肝穿检查在偏光镜下检查血卟啉颗粒--“Maltese”十字架颗粒,最后确认急性间歇性肝卟啉病。
给予高渗糖、大剂量维生素C等治疗,黄疸逐渐下降,腹痛减轻,精神行为正常出院。
本病为青年多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资料报告发病率为1.5/10万,临床罕见,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对此病缺乏认识。
注:HMB,羟甲基胆素;ALAD,ALA脱水酶。
图 AIP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AIP是由于卟啉合成途径的第三个酶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MBS,又称PBGD)缺陷而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导致卟啉前体δ-氨基乙酰丙酸(ALA)和胆色素原(PBG)的蓄积,其毒性作用可致腹痛、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
与AIP发病情况类似的遗传性卟啉病还有ALA脱水酶缺陷卟啉病、遗传性粪卟啉病、变异性卟啉病,这四种亚型统称为急性肝卟啉病(AHPs),其中AIP是最常见的类型。
AHPs的共同发病机制是血红素合成减少,对关键酶ALA合酶1(ALAS1)的负反馈抑制消失,导致ALAS1的表达明显上调,而造成ALA和PBG的代偿性增加。
研究证实,ALAS1是控制AHPs急性发作的合理靶点。
由于本病无特定临床症状,旦出现腹痛、黄疸、肝脾肿大者,多考虑为常见病。偶而想到此病,又因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而延误诊断。
因此,对原因不明腹部剧痛、黄疸、肝脾肿大及植物神经功能损害者,在排除常见病后要高度警惕此病的可能,到综合性医院会诊,明确诊断及治疗。
参考来源:
1.刘河涧, 石晶. 急性间歇性肝卟啉病误诊为慢性活动性肝炎一例 [J] .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3, 21(3) : 183-183.
2.李茹, 任毅, 王建红, 等.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的治疗及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 37(11): 2728-2731.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