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寄生虫感染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寄生虫感染
摘要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常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寄生虫感染是引起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常见的病因之一,但是往往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
常见的寄生虫感染包括肺吸虫、包虫、血吸虫、丝虫、阿米巴原虫、蛔虫、钩虫等,主要通过激活辅助性T细胞,释放白介素-5等炎症因子导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其临床表现根据寄生虫类型及寄生虫累及部位不同而呈现多样性,无明显特异性。
治疗上主要是去除病因及对症治疗,口服驱虫药,重症患者可予激素治疗,生物制剂仍需更多证据支持。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常常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给临床带来了很多挑战。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指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5×10^9 /L。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分为遗传性(家族性)、继发性(反应性)、原发性(克隆性)和意义未定(特发性)四大类。
临床常见的主要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原发性主要为血液系统疾病,继发性则原因多样,包括
本文主要探讨寄生虫感染所致的继发性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一些临床特征。
1 我国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
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各异。
本类疾病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可见到,但以贫穷落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多见,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多,因此狭义的热带病即指寄生虫病。
非洲、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发病较多,感染的人群主要是接触疫源较多者及免疫力较低的儿童。
在我国,由于包虫病、肝吸虫病、黑热病、钩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寄生虫病,我国国家卫生疾控中心在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中将这几类寄生虫规划为重点寄生虫管理。
包虫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主要流行于我国西部农牧区的350个县,约5000万人口受威胁,高原地区人群包虫病平均发生率为1.20%,局部高达12%以上。
吸虫有30余种,我国常见的有肝吸虫、肺吸虫、日本血吸虫等。
肺吸虫分布广泛,全球均有报道。
在我国,肝吸虫流行区主要分布华南和东北两大片区。
我国最新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重点寄生虫感染率大幅降低。
2 寄生虫感染发病机制
在发病机制上,目前已知促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细胞因子有白细胞介素(IL)-3、IL-5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IL-3和GM-CSF除作用于血嗜酸性粒细胞外尚可作用于其他骨髓细胞系,而IL-5只刺激血嗜酸性粒细胞生成。
血嗜酸粒细胞对小型寄生虫具有吞噬作用,对大型寄生虫的作用主要依赖细胞毒性作用。
机体受寄生虫感染刺激,激活T细胞,特别是辅助性T细胞,释放IL-5及少量GM-CSF刺激骨髓,生成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嗜酸性粒细胞亦能分泌IL-3和GM-CSF,使血嗜酸性粒细胞进一步增多。
血嗜酸性粒细胞虽然不能直接吞噬细菌或其它颗粒性抗原,却能结合寄生虫靶目标,由沉淀在寄生虫表面的抗寄生虫IgG、IgE抗体或CR3b介导杀死寄生虫。
血嗜酸性粒细胞特异性颗粒包括过氧化物酶、主要碱性蛋白(MBP)、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乙二醇二硝酸酯(EDN),以及血嗜酸性粒细胞代谢过程中生成的氧化性产物,均有细胞毒性。
MBP、ECP和氧化产物也可产生蠕虫毒性,进而杀死寄生虫。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中有一种可被IL-5抗体中和的IL-5样物质,可延长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生存。
血嗜酸性粒细胞还能产生多种引起炎症及纤维化的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α、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IL-lα、IL-6和IL-8等,以上这些因子联合作用引起机体的器官损害。
3 临床常见寄生虫感染特征
由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可以使单一器官受累,也可累及全身多个组织系统器官,因此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
常见的与呼吸系统息息相关的寄生虫感染包括肺吸虫、包虫、血吸虫、丝虫、阿米巴原虫、蛔虫、钩虫等,下面将逐一介绍常见寄生虫感染的临床特点。
3.1 肺吸虫
3.2 包虫
3.3 血吸虫
3.4 丝虫
3.5 阿米巴原虫
3.6 其他
4 诊断
寄生虫病诊断时不仅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是辅助诊断依据之一,还需和其流行特征(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临床表现密切结合,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通常从血液、尿液、大便等标本中找到虫卵即可确诊,也可送检寄生虫相关抗体。
5 治疗
除以上传统治疗外,近年来,生物制剂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如抗IL-5生物制剂,有许多试验和临床病例证明抗IL-5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中的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反应的免疫调节,使患者获益;
以及一些针对其他生物途径的药物正在研究中,包括针对IL-4、IL-13、唾液酸黏附素(Siglec)-8和右旋普拉克索的药物,未来可用于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治疗选择,对于重症寄生虫感染患者可酌情考虑使用新型生物制剂。
寄生虫感染的患病率有所下降,但全球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却逐年增加。
有研究报道,急性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刺激2型辅助细胞(Th2)免疫反应,上调细胞因子IL-4、IL-5和IL-13介导的IgE和肥大细胞产生,促进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然而,长期患有寄生虫感染的患者可导致替代性巨噬细胞激活和T调节反应,这种调节系统降低了慢性寄生虫感染患者的过敏发生率。
因此,来源于寄生虫的排泄分泌物和细胞外囊泡成分的治疗手段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过敏所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免疫调节新方法。
6 结语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随着多学科交叉发展与探讨,各科室临床医生,尤其是呼吸科临床医生亟需提升对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认知水平,在临床实践中对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相关疾病的诊治过程进行规范化。
目前,我国血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疾病也已经积累了一些临床资料,包括伴有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增加为特征的一些气道炎症性疾病,但尚不足够,我们需要积累更多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数据资料、加强发病机制等相关基础研究,尤其亟需加强医院内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规范化临床工作、学组指南制定工作等,不仅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规范化诊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还能增进国内外的多学科学术交流,意义深远。
作者:郑梦凝,叶贤伟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12):1007-1011
知识宝库,欢迎加入
点击图片进店了解详情
好文推荐:
点击原文阅读,可查看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