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低血容量性休克诊治流程
低血容量性休克诊治流程
休克是多种病因引起, 最终共同以循环血容量减少, 组织灌注不足, 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按照病因学可以分为:
低血容量性休克(消化道大出血、中暑、严重呕吐等);
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包填塞、急性肺栓塞等);
感染性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
过敏性休克(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
神经源性休克(疼痛、麻醉等)。
按照休克时病理生理学循环状态改变可分为:
低血容量性休克(有效循环容量的丢失);
心源性休克(心泵功能障碍);
分布性休克(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导致相对有效循环容量不足);
梗阻性休克(循环通路梗阻导致心排血量减少)。
低血容量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容量丢失而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与心排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
低血容量休克的主要死因是组织低灌注以及大出血、感染和再灌注损伤等原因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
临床工作中,往往休克的病因寻找需要一段时间,休克的病因治疗亦需要一定时间,故休克的治疗需要把病因治疗与支持性治疗有机结合。
脓毒症休克的早期血流动力学复苏:2022的SSC指南提供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