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ECMO导管维护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ECMO治疗期间ECMO导管维护的相关缩略语、基本要求、评估、操作要点、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开展全程ECMO导管维护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43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WS/T 509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WS/T 510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oxygenation:一种经驱动泵将
静脉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氧合器氧合和排除二氧化碳后,再将血液回输
体内的循环辅助技术,用于部分或完全替代患者心肺功能。
2 静脉-静脉模式体外膜肺氧合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一种经驱动泵将静脉血液由腔静脉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和排除二氧化碳后,回输到右心静脉系统的循环辅助技术,用于部分或完全替代患者肺功能。
3 静脉-动脉模式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一种经驱动泵将静脉血液由腔静脉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和排除二氧化碳后,回输到大动脉(通常是主动脉)的循环辅助技术,用于部分或完全替代患者心肺功能。
4 泵前压pump inlet or pre-pump pressure:驱动泵前面的引流管压力。
5 膜前压pre-membrane pressure:驱动泵和氧合器之间的管路压力。
6 膜后压post-membrane pressure:氧合器后的回流管压力。
7 跨膜压力梯度pressure drop across membrane:氧合器前后的回流管压力差,△P=Ppre-Ppost,是反应氧合器内的凝血程度指标之一。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BI: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CV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ECMO: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oxygenation)
MA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NIRS:近红外光谱仪(Near Infrared Spectrum Instrument)
Pinlet:泵前压(Pump inlet or pre-pump pressure)
Ppre:膜前压(pre-membrane pressure)
Ppost:膜后压(post-membrane pressure)
VA-ECMO:静脉-动脉模式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oxygenation)
VV-ECMO:静脉-静脉模式体外膜肺氧合(veno-venousextracorporeal membraneoxygenation)
△P:跨膜压力梯度(Pressure drop across membrane)
5 基本要求
1 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 手卫生应符合WS/T 313规定。
3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应符合WS/T 509和WS/T 510规定。
4 应接受过ECMO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实际操作及应急处理能力
6 评估
6.1 ECMO置管前评估
1 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2 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
3 评估全血细胞计数,基础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因子III),血生化和血气分析。
4 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
5 病情允许,建议应用超声评估血管条件:穿刺血管的直径及通畅情况,有无血管硬化、血栓等。
6 患者需要的辅助流量,选取与之适应的插管形式和型号。
6.2 ECMO置管中评估
1 患者生命体征,镇痛镇静的管理等
2 ECMO管路连接与预充,确保连接紧密。
3 无菌技术执行情况。
6.3 ECMO置管后评估
1 ECMO插管的管口方向和尖端位置。
2 ECMO插管的型号、插管方式和深度、管路固定、敷料、氧合器前后导管内血液色差、整个管路的完整性和密闭性。
3 ECMO管路不受压、无扭曲、无重力牵拉。
4 ECMO机器运行参数,报警范围、转速、血流量、气流量、氧浓度和压力运行等。
5 水箱的运行状态,尤其是设置温度、实际温度、水位和水质。
6 ECMO的电源运行模式。
7 管路阻断钳、手摇泵处于备用状态。
8 穿刺侧肢体末端循环情况、双侧肢体皮温和腿围。
9 有远端灌注管的患者,应观察远端灌注管的颜色、血液有无分层及堵塞、导管无扭曲。
7 操作要点
7.1 管路连接与预充
1 电源固定连接,确保处于交流电模式。
2 开机自检。
3 检查ECMO套包外包装、有效期,套包条形码应粘贴在操作记录单上。
4 连接管路,严格无菌操作,确保连接紧密。
5 正确安装管路。
6 连接水箱,设置适宜温度,进行水循环,检查氧合器变温系统是否有渗液。
7 连接预充液,按管路→驱动泵→氧合器(确保氧合器排气孔开放)→管路顺序预充排气,检查整套管路内无明显气体。
8 预充结束,撤离预充侧支管,管路自循环备用。
9 理顺整个循环管路,并固定于适当位置。
10 连接空氧混合气管路(气源→空氧混合器→氧合器),设定氧气浓度和气体流量。
11 待置管成功后,夹闭循环,打开无菌导管包装盒,医生连接管路,运行
ECMO。
12 ECMO管路连接与预充,严格无菌操作。
7.2 管路固定
1 管路固定前,应确认插管的尖端位置合适。
2 宜保持导管与血管走向平行。
3 宜对插管进行外科缝线固定。
4 股静脉或股动脉插管患者,除了外科缝线,宜沿着股骨线上至少固定两个位置。
5 应记录置管日期、部位、方式、置入长度(外露长度)和插管型号。
6 宜采取高举平台法、绳系法或其他固定装置固定,固定位置避开关节活动处。(见附录A)
7 宜在床沿和ECMO仪器支架上分别固定一个点。
8 管路固定在床边时,应保持一定的活动空间,防止过度牵拉。
9 应密切监护ECMO管路的完整性和密闭性,尤其是插管与管路之间、驱动泵、氧合器、气体连接管、水箱和附加装置。
10 宜适当限制穿刺侧肢体活动,必要时对其进行保护性约束。
11 应根据患者病情及配合程度,遵医嘱落实镇痛镇静个体化方案。
12 多人协作翻身时,宜专人固定管路。
13 ECMO套包管路手动连接处宜用扎带固定。
14 穿刺端肢体带管期间,肢体宜处于功能位,防止关节强直。
7.3管路运行监测
1 应密切监测并记录患者意识、瞳孔、心率、MAP、体温、氧饱和度、
CVP和尿量等。
2 应动态进行管路检查(见附录B),记录ECMO的治疗参数(转速、血流量、气流量、氧浓度、压力运行和水箱温度等)
3 应动态监测出凝血指标及抗凝药物用量,根据监测结果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调整ECMO抗凝方案。
4 应常规观察氧合器前后导管内血液色差,管路是否有抖动及转速、流量的变化。
5 可监测Pinlet、Ppre、Ppost、△P(见附录C)。
6股动脉置管患者,应常规监测、对比和记录双侧下肢动脉(如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双下肢腿围和肌力,可进行近红外光谱仪(NIRS)监测血氧饱和度或采用多普勒方法测量每个手臂和每个踝关节的收缩压,通过踝肱指数(ABI),来评价肢体缺血情况,便于及早发现
缺血迹象。
7股动静脉置管VA-ECMO的患者,应在右上肢留置动脉测压管、采样血气分析标本和放置脉搏血氧监测仪。
8VA-ECMO的患者,应常规建立远端灌注管,观察内容详见6.3.9。
8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8.1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
1 操作人员应经过管路维护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专业培训且考核合格。
2 宜建立ECMO管路维护的专业团队。
3 管路维护应执行手卫生,按照WS/T 313规定。
4 置管前,宜评估置管环境。
5 置管前,穿刺处宜最大面积皮肤备皮。
6 管路预充时,严格无菌操作。
7 置管时应遵守最大无菌屏障要求。
8 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适的皮肤消毒剂,按照WS/T 433规定。
9 应采用无菌透明敷料以穿刺点为中心覆盖穿刺部位,无张力固定,可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
10 敷料更换应按照WS/T 433规定。
11 避免添加附件装置,应尽量减少对ECMO管路的操作,保持管路密闭性。
12 宜使用75%乙醇棉片机械摩擦接头的横切面及外围至少15秒。
13 可采用2%的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管路的体外暴露部分。
14 可采用2%的葡萄糖酸氯己定擦浴,尤其是导管周围皮肤。
15 怀疑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应留取血培养送检,宜穿刺点拭子培养,拔管时可进行导管尖端培养。
16 可逐步开展ECMO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
8.2 出血与血栓的预防
1 应动态监测出凝血指标及抗凝药物用量,详见7.3.3。
2 应定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早期识别有无颅内出血,必要时查CT、脑诱发电位和脑部超声。
3 应定时观察患者全身出血症状,包括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穿刺置管处及全身皮肤黏膜等。
4 宜减少有创性操作。
5 严密观察ECMO管路系统内有无血栓,可用听诊器听驱动泵的声音,用强光源照射ECMO整个管路,尤其是管路连接处和氧合器。
6 维持ECMO有效流量。
7 如果凝血影响ECMO治疗效率时,应更换组件或整套管路。
8.3 溶血的预防
1 应密切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和直接胆红素,观察尿液及皮肤黏膜的颜色。
2 宜维持Pinlet不低于-50mmHg。
3 应定时评估驱动泵运行状态,是否有异响、血流量不稳定等情况。
4 严密观察ECMO管路系统内有无血栓,详见8.2.5。
5 出现溶血后,应查找原因,及时遵医嘱输注血制品,必要时更换ECMO
管路。
8.4 气体栓塞的预防
1 应保持ECMO管路的密闭性,尽量避免对驱动泵前管路的操作。
2 对于ECMO联合CRRT患者,宜采用氧合器后引血、氧合器前回血的方式连接(见附录D)。
3 出现气体栓塞后,应立即钳闭回血管,停止驱动泵,并检查整个管路,找到空气进入的原因并处理,清除管路内气体后再恢复治疗。
8.5 导管脱出的应急处理
1 立即夹闭脱出的管路,同时呼叫医生和其他护士协助。
2 立即下调ECMO驱动泵转速至0。
3压迫穿刺点止血。
4 在重建ECMO之前,协助医生给予患者必要的呼吸或循环支持。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籍宝库,用完记得收藏哦,下次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