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巨说|风尘喧嚣的内蒙沙漠 GH6拍摄飞车和骏马的故事
乌达木 & 特日格乐
👇🏻 GH6测试片
Q:为什么会想到要来拍摩托车跟驯马这个主题?
是这样的,我们刚开始构思的时候是想拍野生动物之类的,比较有冲击感的画面,但是因为疫情我们哪都去不了,只能在本地拍摩托车和驯马。其实这部短片的主题就是「骑士」骑摩托的骑士和骑马的骑士。
摩托车是偏现代化的产物,而骑马是内蒙当地的传统要素,它是自古以来有的。我们在短片中设想这样一种画面的对比,看能否展现一种现代文明跟民族文化的冲撞概念。摩托车是很现代的,有很多人喜欢摩托车,但骑马也是一种很久远值得追溯的文化。
Q:驯马是蒙古族的一项传统运动吗?
现在已经很少了,骑马的骑手都是很难找的,因为这边比较现代化的东西多了以后,包括驯马这些传统运动都越来越少了……
Q:这部作品里面都有很强的民族元素,可以看成是你们对民族文化的传递和保护吗?
其实我们也很想拍一些更有创意的、更不一样的东西,但是我们所在的地区周边缺少影视创作的影棚或影视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而民族的东西是离我们最近的文化,加上我俩都是蒙古族,所以拍这些民族元素就比较得心应手吧。
如果对这种充满民族气息的画面感兴趣的朋友们,也想拍摄或体验的,我们的家乡内蒙古鄂尔多斯永远欢迎各位朋友们的到来;因为我们的家乡需要对外的宣传,而摄影的爱好者和从业者们就是最好的创作者。
Q:你们在表现生活中常见元素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拍摄技巧可以给我们分享?
拍摄这一块的话我谈不上太多技巧,片子拍的时候我是这么想的:摩托是比较酷的,一定要做一个很酷的片头;并且跟音乐的关系也很大,先找好音乐,然后尽量的就是配着音乐去做,要不然一个片子,你音乐和画面分裂太多的话,看起来就不伦不类了。
Q:如果去拍摄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化的场景,怎么样沟通比较好,比如说跟蒙古族如何沟通才能让我们之间更好地理解导演的意思?
大部分的牧民是会汉语的,和导演沟通是完全没问题的。尤其是比较年轻一点的牧民,基本上没有沟通不了的问题,而且,我们这边比较好的一点就是他们也不注重钱,把感情谈好了就可以谈!
Q:在幕后花絮里,我们注意到拍摄时现场的工作人员并不是很多,你们这么少的人是如何完成这种庞大的项目的呢?
现场拍摄其实只有两个人,那就是特日格乐和阿木木,其实从拍摄的素材量或后期的工作量来说不算很庞大。真正需要花费精力的是在沙漠里怎么把这么多摩托车运过去,再就是怎么组织这些骑手,拍摄到你想要的画面。
再就是因为是初春,沙漠里其实有冻土或有冻雪层的存在,对于所有骑手来说这个是绝对不允许的问题,骑手们给我们的回答都是冻土不骑车,安全隐患太大。可我们还是“顶风作案”去拍了,幸好没出什么安全问题。
Q:你们从拿到GH6到最终你们交片用了多久?
这次我们是每个场景都跑了两趟,都拍了两次,因为第一次拍的都不满意,然后改天又拍了一次,就前前后后有10天左右。
Q:平时在这种环境下补拍的次数多吗?还是说只有这次补拍了?
没有,平时补拍的次数是很少的,这次是因为我们拿到了GH6,所以对片子的要求会更高一些。
Q:如果不补拍的话,按正常的进度来讲,像这种项目的话,你们大概多久能交片呢?
三四天就可以交片了,但是如果你对片子要求高的话,肯定会延长时间的,而且这个周期还可以,不是那么紧,所以我们尽量的就能重拍就重拍了
Q:短片中驯马的这一部分有很多逆光拍摄的手法,对于现场的光线要求应该比较高,能跟我们讲一下你们是怎么控制画面曝光的吗?
驯马逆光拍摄的镜头是一开始就定下的了,这是必须要拍下的一个镜头,所以我们也下了很大的准备去拍摄这个镜头。我们是带着发电机和灯组去拍摄这个逆光镜头的,因为大逆光的拍摄能够很直观的表现出摄影机的宽容度。
由于太阳落下时的黄金拍摄时间就那么点儿,加上驯马的镜头还不能100%确定,被驯的马到时候能不能给你很好的表现,这些都是不定数。
被驯的马,因为是第一次有人试图征服它,所以反抗是一定的,但是每匹马的个性不一样,有的干脆不反抗认命的,有的反抗的激烈点,但也就跳两下就没力气在反抗了,所以拍摄的时间很短。
这次找的这匹马它只有两岁,比起成年马体力很有限,马主人爱马如命,驯马师也不能让它太激烈。总之说这么多的意思就是:开拍前一定要拜拜~哈哈。
的确,在这种转瞬即逝的场景,实时的控制曝光就很重要。好在,GH6的素材后期的空间还是蛮大的,现场控光的微小的失误可以在后期进行调整回来,比如暗部细节的拉回等。
Q:日落的时间应该会很快,你们是分了几次拍摄吗?还是说一次就拍完了?
这个只有一次机会能拍到就拍到,拍不到就没有了。
Q:你们在拍摄的时候是向右曝光还是向左曝光?
我们使用V-Log拍摄的时候就尽量的向右曝光了一档。
Q:这部短片单帧的构图都非常的精美,两位之前是有从事过平面摄影的工作吗?
说到画面方面,要注意拍摄时的环境光和在后期调色。比如这个短片调色方面的问题,因为是自然光,又是下午 5-7 点区间拍摄的,所以前后镜头的沙漠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匹配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太阳角度的变化导致的沙漠和天空的颜色变化会很明显。
雪地拍摄,因为涉及到大量白色,要想拍到雪白的感觉就要格外注意白平衡的正确,和太阳光线的状态。再就是在调色的时候是尽量使用减法去调色,而不是加法。尽可能的将不需要用到的颜色去掉或把不需要的颜色的饱和度减掉。
Q:片子里面有很多运动场景,然后还有很多跟随马或者跟随摩托车的一些场景,那么你们用的是手动对焦还是自动对焦?为什么会这么选。
自动对焦,因为摩托车的速度非常快,正常手动对焦是跟不上的!使用GH6的自动跟焦时都比较顺利,基本上没有丢焦。
Q:在沙漠里边用脚架的话有什么技巧,你们是怎么维护和保养的?还有就是脚架在沙漠里撑起来的话,会不会陷到沙子里去?
我们使用的是烈龙的三脚架,基本上没有出现进沙子的情况,也没有卡住过。脚架在沙漠里肯定都会陷进去,但是现在是冬天,下面的土会冻的硬一点,所以拍摄时还是比较稳当的。
Q:片中看到了大量的慢动作,怎么构思让它们合理的出现?
我们的初衷是尽量的表现出机器的最好画质,所以帧率上也尽量克制。
但在拍摄中发现,每个镜头都要调一次帧率,和调整机器的参数会错过很多抓拍镜头,加上在第一次摩托车拍摄后,后期的时候发现,其实 GH6 的 4K 120P 的素材在后期的表现上依然很出色,能够同步录制声音,自动对焦,后期可以按照正常帧率的素材来用,也有高达 120P 的慢动作去使用。
所以后面 的画面就无忧无虑的使用 4K 120P 去拍摄了!
Q:某些主机的升格模式(高帧率模式)会影响画质,这次拍摄是全程使用升格模式拍摄的吗?如果不是的话,又是怎么平衡画质与帧率之间的取舍的呢。
这个就取决于所拍摄的内容了。这次的拍摄也不是全部都是 4K 120P 这么拍摄的;细心朋友们能发现,第一个镜头是 4K 30P;摩托车突然冲出来的瞬间 是 4K 60P;等到第三个切到侧面的画面的时候是 4K 120P。这么做的原因就是能够直观的看到不同帧率之间的素材到底有没有明显区别。
我自己的看法是,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不同帧率之间匹配都没问题,包括在后期调色时候。除非你需要放大几倍去观察,那样的话画质肯定会给帧率让步的。如果你的内容是注重剧情,固定的场景,讲故事的话,肯定要优先考虑画质,而不是高帧率。总之高帧率在像我们这次以抓拍为主,现场不可控的内容较多的时候非常有用。
Q:你们拍摄的场地其实是在沙漠那边,然后GH6的话它本身是有散热的设置,所以它不是一个完全密封的设备,那像是在沙漠这种多沙的场景下还是比较恶劣的,这对主机的防护性会不会有压力?
对于机器的压力肯定有。但是我们通过 CMG 的外拍活动见识过 S1H 的极热、极寒天气下的表现后,对于松下机器我们就没考虑过温度问题了。沙漠拍摄,加之拍摄当天的风也算不小,飞起的沙子也很多。我们受到沙子 的困扰的是换镜头的时候怎么避免沙子进传感器,没考虑过因为机身进沙而导致无法拍摄的问题。
关注&留言 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