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 SaaS 和单位经济学的一些阅读笔记

Ponge Yestoday 2023-02-03

阅读的起因是 Todd Combs 曾经提到过,在分析企业时,要从微观入手,建立单元思维,重点分析每一个业务单元,了解每一个业务单元的获客成本(CAC)和客户生命周期总价值(LTV)

在交流时,Max Wang(Max Wang 对 newsletter 的评论)推荐了《SaaS Metrics 2.0》一文。在阅读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我又顺便把 David Skok 发表在 ForEntrepreneurs[1] 上的相关文章都读了一下。

本篇阅读笔记相关文章:

  • SaaS Metrics 2.0 - A Guide to Measuring and Improving what Matters[2]

  • SaaS Metrics 2.0 – Detailed Definitions[3]

  • What’s your TRUE customer lifetime value (LTV)? – DCF provides the answer[4]

这些文章除了《SaaS Metrics 2.0》可以在网上找到翻译版外,其他系列文章好像没有特别好的翻译,时间所限,我没有做全文翻译,如果需要阅读的朋友请自行借助相应工具阅读。

经纬创投关于 David Skok 的介绍:

David Skok 是经纬美国的管理合伙人,亦是美国最知名的 SaaS 领域投资人之一,主导投资了 Zendesk、Hubspot、Xero、Namely 等一系列行业内领先 SaaS 公司。其 ForEntreprenur 博客,也是美国 SaaS 从业者的必读圣经之一。


1. SaaS 业务与传统软件业务的差异


传统软件业务只需要向客户销售产品,而 SaaS 产品的收入分布在整个客户生命周期(the customer lifetime)中。因此,销售不仅要实现获客,还要实现留存
SaaS 业务成功的关键:获客(Acquiring)、留存(Retaining)、货币化(Monetizing)。

2. SaaS 业务的现金流特点


有点像固定资产投资,期初需要进行资本支出,收入在后续创造。但与固定资产投资又不完全一样,体现在未来收入的确定性没那么强


在这种模型下,意味着,如果业务发展得好,用户增长得快,那么现金流恶化会更明显,但现金流转正以后,理论上上限更高。


但是,故事没有那么美好。SaaS 业务往往具有比较好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手册》笔记《网络效应圣经》笔记),具备「赢家通吃」的特点,因此,一旦现金流可以快速转正,这可能意味着这种商业模式是成立的。在这个前提下,企业往往会选择加大投入,尽快抢占市场份额,以确保自己是所在领域的赢家。所以,真正的现金流曲线可能是这样的:


这意味着,一旦现金流转正,因为再投入的原因,从财务数字上看,企业会经历更大的现金流赤字(第二个低点比第一个低点还要低)。
这里面存在一个经营者和投资人之间的矛盾:投资人按照传统的估值模型,肯定希望能够尽快看到正向现金流,但是经营者却需要在这个时候继续扩张,而导致现金流恶化,甚至需要继续向投资人进行融资。
那么,投资人如何判断,这到底是无底洞,还是黎明前的黑暗呢?作者认为,这里需要引入一个强大的工具:单位经济学(Unit Economics)

3. 单位经济学:LTV 和 CAC


单位经济学,是指要对每个客户的单位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能否从我的客户那里获得比获得他们的成本更多的利润?
这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
  • LTV:典型客户的终生价值(the Lifetime Value of a typical Customer)
  • CAC:典型客户的获客成本(the Cost to Acquire a typical Customer)

3.1. CAC

CAC 的计算方式如下:将给定期间内的全部销售和营销成本(包括工资和其他与员工人数相关的费用)除以该期间获得的客户数量。
企业家往往会低估自己商业模式的 CAC,因为他们往往高估了客户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喜爱程度。
更精确的 CAC——区分 CAC 和保留和扩展成本(Cost of Retention and Expansion,CORE):在 CAC 的计算中,往往将全部销售和营销成本考虑在内,但事实上,如果能在拿到数据,销售和营销成本中有一部分是为了维护现有客户的,需要将其从 CAC 中剔除,并计入成本(从而毛利率会降低)。

3.2. LTV

LTV 是计算在客户整个生命周期内能够从客户那里赚取的价值。计算方式如下:
1.0 版本
假设:
  • 所有客户的 ARPA 大致相同;
  • 不考虑成本;
  • 客户生命周期内收入不变,不会增加。
  • ACL:客户生命周期(the Average Customer Lifetime)
  • CCR:客户流失率(Customer Churn Rate)。客户流失率如果是以月为单位,那么客户生命周期的单位也是月。如果是年,同理。比如,如果每月客户流失率为 3%,那么客户生命周期就是 33 个月;如果每年客户流失率为 20%,那么客户生命周期就是 5 年。
  • ARPA:单用户平均收入(the Average Revenue per Account)
2.0 版本
假设:
  • 客户的 ARPA 并不相同;
  • 考虑成本;
  • 客户生命周期内收入不变,不会增加。
  • ACL:客户生命周期(the Average Customer Lifetime)
  • RCR:收入流失率(Revenue Churn Rate),或称美元流失率(DCR,Dollar Churn Rate)。在客户群中 ARPA 差异很大的情况下,仅仅考虑客户流失就不太准确了。
举例:
假设期初有两个客户,客户 1 ARPA 小,客户 2 ARPA 大。图中的 MRR 指的是每月经常性收入(Monthly Recurring Revenue)。
当客户 1 流失后:客户流失率和美元流失率出现了差异,而且这种差异说明,留住大客户比留住小客户更重要。
  • 客户流失率(CCR):50%;
  • 美元流失率(DCR):17%
  • GM%:毛利率。收入并不能够直接计算用户价值,还要考虑成本。毛利才是客户终生价值的组成成分。
2.5 版本
假设:
  • 客户的 ARPA 大致相同;
  • 考虑成本;
  • 在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每个月的收入都以大致固定的金额增长。
因此
  • m:每个客户每个月增加的收入金额。
3.0 版本
假设:
  • 客户的 ARPA 并不相同;
  • 考虑成本;
  • 考虑有可能存在的负流失率;
  • 考虑时间成本;
  • 在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每个月的收入都以大致固定的金额增长。
这个版本的公式几乎是最贴近事实的,也是最复杂的。首先了解一下负流失率:
在上面那个例子中,客户 1 虽然流失了,但是客户 2 的收入没有增长。但如果此时,客户 2 的收入增加了:即使客户流失率依然为 50%,但是美元流失率会转负(即「负流失率」)。具有负美元流失率的业务往往是最好的 SaaS 业务。
  • 客户流失率(CCR):50%;
  • 美元流失率(DCR):-16%
在这种情况下,2.0 版本的公式就失效了(因为客户生命周期不能为负)。
此外,由于在未来,存在市场变化、新竞争、技术平台变化等风险,我们在计算时应该以某种方式考虑这些风险,因此需要将未来的现金流按照一定的折现率进行折现。
因此
  • G:未流失客户的增长率;
  • K:
  • R:折现率,一般选择公司自己的平均加权资本成本(WACC);
注:经过我反复推导,也没有搞清楚这个公式是怎么得出来的,只能意会了。基本上就是在 2.5 版本中,将分母的 CCR 改成了
3.0 的 DCF 版本
假设:
  • 客户的 ARPA 并不相同;
  • 考虑成本;
  • 考虑有可能存在的负流失率;
  • 考虑时间成本;
  • 在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每个月的收入都以大致固定的金额增长。


4. 判断商业模式是否成立的经验法则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他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法则,一般满足这个标准的商业模式都能够成立:
  1. CAC 的投资回收期(Months to recover CAC)小于 12 个月。
其中,CAC 的投资回收期(Months to recover CAC)的公式为(精确版):
如何运用这个经验法则?
  • 这里的 LTV 不考虑时间价值,不使用折现率;
  • 具体数字没那么死板,关键是要关注这两个指标。如果这两个指标表现出色,那么哪怕财务数据不那么好看,也应该扩张,而不是收缩;
  • 对于实际业务来说,考虑不同渠道、不同市场、不同用户客群的这两个指标,有助于更好地做出决策;
  • 逆向评估获客成本是否过于高昂

5. 重要数据的日常跟踪


作者建议企业建立一个日常跟踪的数据库,这里面涉及了获客、留存、收入漏斗等多个数据,更多相关数据及图表可以在原文查看。


日常跟踪的四个关键指标:
  • CAC 的投资回收期;
  • 净新增年度经常性收入(ARR)(Net New Annual Recurring Revenue):由三部分构成:当年新增 ARR、流失 ARR、扩展 ARR(现有客户 ARPA 增加)
  • 燃烧率(Burn Rate);
  • 净留存率(Net Retention Rate,NRR):续签合同金额占需要续签合同金额的比例,但是考虑客户续签是合同金额增加的情况,也就是说,选择一个特定时期,看这个特定时期签订合同的所有人的总金额,这个金额做分母,然后还是这一批人,第二年签订合同的总金额做分子(如果客户流失了,那么流失客户第二年的合同金额为零)。








参考资料
[1]

ForEntrepreneurs:https://www.forentrepreneurs.com/

[2]

Guide:https://www.forentrepreneurs.com/saas-metrics-2/

[3]

Detailed Definitions:https://www.forentrepreneurs.com/saas-metrics-2-definitions-2/

[4]

LTV:https://www.forentrepreneurs.com/ltv/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