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读《场所设计》:建筑师与景观师的平等对谈

炎炎 yanyan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2024-08-30

★ ★ ★
这是YanYan公众号的第085篇文章
你好,我是YanYan,欢迎回来

今天我要和你精读的书是《场所设计》,作者一共是两位,日本建筑师槙文彦和日本景观设计师三谷彻

首先介绍一下作者,槙文彦这个名字可能你不是很熟悉,但实际上,他是日本响当当的一位建筑大师,1928年生人,师从丹下健三,曾在哈佛大学、东京大学建筑系任教。1993年,槙文彦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另外三位获得此奖项的日本建筑师,分别是丹下健三、安藤忠雄、与妹岛和世。

三谷彻,也算是公众号的常客了,此前多次介绍过他的设计作品(风之丘葬祭场品川中心花园)。三谷彻于1960年生人,早年曾跟随皮特·沃克学习,后就职于SASAKI任首席景观设计师,现为studio on site事务所合伙人,并任东京大学造园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槙文彦与三谷彻的合作,始于1992年的德国竞赛,此后在许多项目中都有交集。本书并不是一本理论著作,而是本对话集,主要以槙文彦与三谷彻合作完成的设计项目为线索,二人各自阐述自己的理念、交换彼此的看法,有点类似于项目结束后的复盘。谈话中许多观点的流露,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设计师很有启发。

在我看来,本书最独特的价值,正是在于建筑师与景观师的对谈,在理解对方工作的同时也确认着自身的价值

仔细想想,这个场景可一点都不多见。

当今,建筑与景观常常是分离的。三谷彻回忆说,到目前为止,他与槙文彦合作发表过的项目中,设计图纸将建筑与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表现的几乎没有。建筑期刊一般会将建筑平面或剖面刊登出来;景观类的期刊,也大多将建筑简化,只留有一个轮廓。日本长久以来,并没有将建筑外环境的营造,作为独立设计作品的意识,这些被称为“外构”或“修景”,是属于建筑的附属品。国内也是如此,建筑与景观的地位并不对等,那些知名的网红建筑,其外环境常常是一笔带过,反正绿了就好。

槙文彦作为建筑大师,他对景观的要求,绝不是简单的绿化,只要衬托建筑即可,而是希望从创造风景的高度,基于景观的价值观视角,追求与建筑形成一个整体的外部空间效果。所谓“场所设计”中的“场所”一词,指的肯定不单是内部或外部的某一区域,而是协调的整体,因此只有建筑与景观平等地交流沟通、互换意见,才能碰撞出有价值的思考。

由于本书是一本对话集,因此不存在清晰的逻辑结构,所以接下来的精读,我会梳理两方面我个人比较受启发的内容,和你做一些分享。

首先,我们聊一聊建筑师和景观师是如何对待“场所”的,有何差异?

然后,我们来谈谈更具体的话题,也就是营造场所的方法。




01 

对待场所

如果将“场所”视为内外部空间统一的整体,我们会发现建筑师的场所感往往是很弱的,或者说是不完整的,他们更在意的是内部空间以及站在外部对建筑造型的观赏。

尽管这样说有些绝对,可它的确就是当前的主流,建筑以非常强势的姿态凌驾于空间之上,接受着人群站在地面向它投去仰视的目光。比如前段时间重庆来福士广场的建成,美丑暂且不论,至少看上去很高端,但高端背后的代价是,超高层建筑彻底改变了重庆山城的天际线轮廓,同时一笔抹去了朝天门码头珍贵的历史记忆和生活的痕迹。

以上倒不是想要批判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也是无意识的,因为从现代建筑起源之时,就被植入了这样的设定。槙文彦也承认,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昌迪加尔城市中的那些建筑都是以雕塑感的形态,被置于开放空间之中,再互相平衡配置形成街道。建筑是主体,环境景观,只是作为展示建筑的空间而已,所以,建筑都拥有很强的雕塑感

我想你肯定知道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其实不难看出,整栋建筑是漂浮在绿地之上的,周围环境景观只是纯粹的背景。

萨伏伊别墅

所幸槙文彦并不是这样的建筑师,他非常注重建筑在场地中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从楨的早期作品“丰田鞍池纪念馆”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对待景观的态度。

纪念馆南侧有一片开阔的水面(鞍池)及一连串风景,但由于丘陵地形的阻挡,建筑用地内的大部分空间都无法望见水池。于是楨在建筑设计之初就提出,要将南侧的丘陵地形切削掉一部分,将其改造为斜面,这样一来建筑就可以借景鞍池,与风景建立视觉上的联系,整个环境就会变得充满活力。

真正优秀的建筑师,都不会忽视外部环境,仅关注内部的营造。许多大师的作品,我们只有将内外空间结合到一起,才能得到完整的认识。

比如密斯·凡·德罗的经典作品“巴塞罗那国际展览会德国馆”,如今大多数分析基本都是集中在建筑本身,探讨其少即是多、简洁的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但却忽视了建筑师更为用心良苦的,对场地环境的回应。密斯有意用现代主义建筑,去消解古典主义对于轴线、对称的固守。

建筑故意选址在了一个长条广场的端头,广场所在位置也算是整个展会场地的轴线之一,密斯故意要在轴线上放置自己的建筑,设计时不停地画着从展馆平面中穿过的这根轴线,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建筑,通过不对称性来抵抗这根轴线。展馆背后是一跑台阶,通向斜坡上方,任何一个人站在台阶顶部的时候,都会看到沿着广场的轴线景观;然而,走下台阶来到近景,眼前见到的却是密斯设计的飘浮、错位的屋顶和墙面,非常有戏剧性。

在密斯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建筑和周边景观环境是一体的,建筑的造型就是为了(批判性的)回应景观的存在,如果脱离了所在环境,建筑本身的合理性便会遭到质疑,像是悬浮在空间中一样。今天我们看到的德国馆,是1980年复建的,周围环境已与当年展会时完全不同,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人们更关注建筑,而忽视它与环境关系的原因吧。

说完了建筑师,我们再来看景观师对待场所的态度。我想,这一点不用我多说什么你也能意识到,景观师所应对的外部空间设计,本身就衔接着建筑与更广阔的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天然就处在一个协调者的角色,要去了解建筑师的理念风格、熟悉周围街道或自然的环境特征、考虑附近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还包括要去处理历史的信息和生态的问题,最终平衡各项条件因素,容纳进场地的方案设计中。

顺便插一句题外话,我个人在判断一件景观作品的优劣时,有个很简单粗暴的标准,那就是看它究竟是在努力实现协调者的使命,还是在“圈地自萌”。这个标准可以过滤掉很多看上去很精彩,但实际上却没有太多研究空间的项目,你也可以试试。

以上,我们分别了解了建筑师和景观师对待场所的态度,那如果我们想通过设计,营造一处和谐的场所,有哪些方法可供使用呢?

书中提及了很多方法,比如对道路细部的处理、对不同景观尺度的把握、对内外空间联结区域的关注等等,但由于本书是对话集,所以很多方法都是“点到为止”,没有展开论述,也不成系统。不过这些内容都是很精炼的,而且是结合具体案例提出的,推荐你阅读原书。

作为精读呢,没办法面面俱到,接下来我只能介绍两点我自己比较受启发的内容,并与你分享一些感受。

一个是相同点,一个是不同点。



02

造场所:“原风景”与“时间观”

先说相同点。

书中反复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原风景”。槙文彦和三谷彻都认为,在构思景观时,相比于用地客观的自然条件、地理特征,更加影响设计者的其实是他们心目中的“原风景”

“原风景”一词来源于评论家奥野健男的著作《文学的原风景》,“原风景”,指的是我们记忆中在儿童时期存留下的心目中的风景,“从出生到七八岁,根据父母的家、游戏场以及亲友们的环境,在无意当中形成,并固定在深层意识中”。这些风景会对我们以后的精神结构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

奥野健男对东京出生、东京长大的人,心目中的原风景是如何建立的,用文字表述了出来,他小时候感受到的东京的原风景是下町的街道、山手的原野,那时候原野上有很多空地,小孩子经常在那里打棒球、游戏。

这本书在文学界之外,对设计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专门有一节在阐述“原风景”概念,对于街道设计的启发。这本书此前已经精读过了,你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精读《街道的美学》:街道如何变得像“家”一样?

由于“原风景”一词是日文直接翻译的,如果你觉得理解起来比较生硬的话,我觉得不妨可以把它等同于我们常说的“记忆的风景”“文化的风景”

如今很多设计都会强调对生态的科学回应、对地域特色的观察和提炼,这些当然都是很好的做法,但是还不够。原因就在于看到、观察、记录风景本身是容易的,但想挖掘出深层的“原风景”却很难,它属于生活在这片地区的人们所共同拥有的集体潜意识。

这样说有些抽象,咱们举个栗子。三谷彻有一个经典作品“品川中央花园”,此前我也解读过,简单描述就是,三谷彻在长达4、500米的高密度写字楼的夹缝中,以阵列的形式种满了樱花树,从而创造了一片浸没的都市森林,缓解了城市的紧张感和压抑感。

那么问题来了,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处理方式?一定要种满树吗,这样岂不是更压抑吗?我相信一定是有的,但这些不重要。三谷彻解释说,重要的是,在日本人心目中,只有用树木将空间围合起来才能安心,这种意识是以森林文化为前提的,是大多数日本人心目中的原风景。在树木围合的空间中,人们仿佛真的来到了自然山林,从而在心理上抵消掉了城市的高密度,哪怕实际上空间的密度变得更高了。

其实不只在日本,中国也一样,知乎上有一个浏览量很高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古典园林里没有供人晒太阳的大草坪?咱们一直都有植物广场和草坪广场的争执,而最后往往都会更偏重植物。我猜如果是西方人来设计品川花园的话,会选择更为开敞通透的方式,兴许也会是一个优秀的作品,但它离“原风景”就相距甚远了,可能未必会有很高的接受度。

再比如,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阴翳美学”,有本特别经典的著作叫《阴翳礼赞》,极其精准地概括了日本的传统生活美学特征。所谓“阴翳”,指的是一种在幽暗环境中,含蓄、模糊、暧昧的状态,虽有空缺但留有余味。阴翳之美体现在日本园林绿化中,就是设计者会有意将庭院地面,处于建筑的阴影之中,以便形成潮湿的苔被,隐蔽在角落里。对于阴翳氛围的偏好,同样也是日本人心中的“原风景”。

写到这里,我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了,咱们中国的“原风景”是什么?

一提起设计中式风格的景观,我们不自觉地就会想到古典园林。说它是文人的心中的“原风景”,我没意见,但它不能代表全体国民。相对应的,俞孔坚老师一直在倡导的乡土景观、野草之美,我个人觉得会更接近“原风景”。但问题在于,“乡土”目前还是个未经淘洗的概念,混有大量杂质,没有提炼出诸如“阴翳”、“侘寂”、“物哀”等美学关键词,也难怪很多人会排斥“乡土”,不认同它,觉得是落后的象征、“不够洋气”。

总之“找寻自己”是个无比艰难的过程,日本也是在文学界、艺术界先掀起波澜,再一点点传导到设计圈,然后慢慢渗透进百姓的生活,最终形成集体共识。我们可能连第一步还没有完成吧。

扯远了,我们再说回本书,优秀的建筑师与景观师都会非常重视“原风景”在设计中的呈现,这是他们相同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说点不同的

建筑师与景观设计师,对场所、空间、自然,以至于内外空间的界面的处理等,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思考和处理方法。但这些主要是技术层面的,毕竟二者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设计对象。

更深层的差异是观念上的,槙文彦认为,他与三谷彻最大的差别,是“时间”概念的不同

建筑天然追求永恒性,建成即巅峰,而后经过时间的冲刷,会老朽、废弃、甚至拆除。虽有些建筑大师善于捕捉一天中的光影随时间的改变,用以塑造不同氛围的内部空间,但这都只是局部融入时间的处理方法,不影响整体。

然而景观却是不断变动的,可以随着四季更替而改换面貌,并不存在所谓的最佳时刻或完成时,哪怕荒芜了也不意味着废弃,现在不是流行“城市荒野”的概念嘛,“衰败”的景观也有另外的美感和功能价值。

时间观念的不同,导致建筑师与景观师的设计有着迥然不同的气质。当然声明一下,这种不同落在个人身上,肯定不是绝对的,大家都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只不过从两种职业的特质、思维方式来看,这种差异的确是存在的。

书中谈到了一组案例对比,屈米的拉维莱特公园与瓦肯伯格的欧多西亚公园,从中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其中的差异。

如果你是景观专业的朋友,拉·维莱特公园的大名,相信你不会陌生,当年还为此举办了大型的国际招标竞赛。(它太有名了,我就偷懒不介绍了)

最终结果是,建筑师屈米获得了胜利。其实当我第一次学到这个案例时,我的直觉反应是,这个设计有点怪异,这样也算景观吗?但我说不出怪在哪里。三谷彻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屈米方案的“问题”:这项设计的逻辑,本质上是将建筑的空间构成,原封不动地搬到了景观设计之中。人为的东西过多,而自然的东西几乎没有。所以现在看到的方案,是理念上的空间造型,这是现代主义建筑所追求的、纯粹的可塑空间

简而言之,屈米这是在用盖房子的方式建公园,一切都是人为控制好的造型、构筑,而我们刚才所说的景观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特质,在方案中根本没有呈现。

拉·维莱特公园

如果这样说还不够明显的话,我们拿它和瓦肯伯格的设计做个对比,就更清楚了。

瓦肯伯格设计的公园,虽然看上去也很有造型感,可事实上他是在舍弃形态上的创造,而着意表现空间结构和氛围随时间的变化。园中央以绿化形成的圆圈形态,在夏天会淹没在万绿丛中;而到了秋天,鲜艳的红叶会将圆形空间表现的十分醒目;到了冬天在雪景中,树木已然落叶,圆形空间又被隐藏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常绿树构成的方格网空间。欧多西亚公园尽管看上去结构分明,但随着时间推移,圆形与格网结构会交替出现,组成不同的空间效果。

公园并未建成,只在展会上展出了图纸

三谷彻认为,这才是景观设计的内在特质,将时间轴拉入到场所空间形态的营造中,用景观记述着时间改变的进程,这种设计方法,建筑师几乎是做不到的

不过话说回来,人们在内心中还是会渴望稳定与秩序的,不会一直“沉迷”在变化中,所以当象征永恒的建筑与随时光变幻的景观,恰当地融合在一起,整处场所才是有持久生命力的。




最后想说:

好了,以上就是《场所设计》这本书,我想和你分享的全部内容。

作为一本谈话集,我很难从中梳理出清晰的逻辑结构,所以只好散乱地和你分享一些我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的启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并激起你阅读本书的兴趣。

其实我有纠结过要不要精读这本书,因为说实话,它教给不了我们太多干货。虽然我们知道了“原风景”这个概念,但要怎么运用呢?面对一个项目,不仅是做大量考察调研、熟悉当地文化、人们的生活习惯就够了,这里面还需要很多知识和阅历的积淀,否则我们是提炼不出“原风景”的,书中甚至都没说要怎样提炼它,我们只是单纯地知道了一个名词而已。这就好像是语法,你知道了,很不错,但是如果你单词量很少的话,语法就根本用不上。

但转念想想,本书还是有点价值的。

首先,它虽然没办法补足我们的下限,但能拔高我们的上限

大师之间的对话总是非常精炼的,即便是一笔带过的某些观点,我们稍加研究和扩展,都能从中悟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我们的学习和思考,少走很多弯路。透露个秘密,我以前解析过三谷彻的风之丘葬祭场、和品川中央花园两个项目,很多关键线索就是在这本书中找到的。

第二,我们需要去了解那些与景观紧密相关的兄弟专业

以往所受的教育,很少会告诉我们该如何与建筑、规划、城市设计、生态、环艺等专业的人员融洽地协作,我们几乎不了解他们的专业内核,他们思考问题的切入点与景观有何不同?各自的长处是什么?都不清楚。本篇精读的第一部分,我详细描述了建筑和景观对待场所态度的差异,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太新奇的结论,可如果不明明白白地讲出来,我们脑海中未必能清醒地意识到,进而在合作中就会产生许多隐匿的摩擦。

本书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槙文彦与三谷彻两位合作多年,且相互尊重的设计师,深入地交流想法,这个场景是不太常见的。至少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还没有遇到同类型的书籍,我们亟需补上这一课。哪怕只是感受一下他们交流的氛围,你都会觉得很羡慕,相互理解是很有必要的,懂的都懂哈哈。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喜欢这篇内容的话欢迎点赞、分享,拜了个拜~~

“  管见论之,见仁见智,各取所需  ”

---

低产狡辩声明:由于目前学识有限,为了搞清楚一个话题,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论文,力求让自己的“现学现卖”显得稍微“专业”一些,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