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书院72】领略读书之妙 汲取教育之智——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李晓雪
个人介绍
李晓雪,合肥市行知学校学苑校区生物老师。
教育主张
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2》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是作者从自己看过的500多本书中挑选出50本教育类著作,阐述从中得到的收获,常局长带领我们领略书中的教育智慧。阅读是个人成长的必要途径。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漫长的阅读之旅,是一段艰苦而欢喜的修行。书的封面是一句特有诗意的文字:“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与最美景致一次次的邂逅。”作者把这本书分为五个专辑: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这五点都是精髓、核心。书中每个小专辑通过一个个教育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怎样运用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技巧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领略读书之妙 汲取教育之智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2》
有感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毛
初拾《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2》一书,我对“修行”一词在网上进行了查阅,我觉得最为全面的解释是“指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和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
长期坚持读书,对于教师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说“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恰如这本书封底所写“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名教师热爱阅读,他就能不断汲取各领域的前沿知识,扩大认知范围。如果他能把阅读所得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就能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累个人见解与创意,成为优秀的教育者。”这本书中的内容正是作者从自己坚持十多年阅读的近800本书中精选出的50本书籍,主要从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出发,涵盖了教师需要阅读的不同方面的专业类书籍,作者通过阐述自己从书中得到的诸多收获,带领读者领略读书之妙,汲取教育之智。合上书本,静心沉思,带给我如下感悟:
一、让阅读成为一种爱好
作者常生龙先生从40岁开始选择将读书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阅读了近800本书籍。他热爱读书,专注于读书,沉浸于读书的美妙之中,享受着书籍带给他的智慧,正因如此,他才能为大家呈现出这样一本“教师阅读地图”。作为教师,要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就需要有专业精神,而这种专业精神带给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教育大家们的书籍,与伟大的心灵进行对话,建立起自己的教育信仰,构建自己的专业精神,感受忙碌教育生活带给我们的职业幸福感。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若是教师没有坚持阅读的习惯,就不能立足于学科知识的前沿,就无法深刻理解先进的学科教学理论与思想,就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念。
这本书所选择的内容涉及教学技巧、教育方式、学校理念、教育理论、未来教育变革等五个方面,所选书籍涵盖国内外多部优秀作品。通过这本书籍,能够让我们穿越时空、跨越空间,向教育界的前辈们学习教育真谛,借鉴外国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读书,是一个人成长路上最好的导师,只要愿意行动,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
二、让思考成为一种本能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强调了一边读书还要一边思考,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有通过思考才能走进作者的思想,才能够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作者所读的每一本书都写了读后感,累积超过300万字。这本书,既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一小段阅读经历,也可以说是一部浓缩型的教育精粹。正是作者对这些书进行深入阅读,深刻思考,才能在近800本书籍中挑选出这样50部作品,进行分类整理呈现。
教师需要有一种专业智慧,而专业阅读则是教师智慧实践的重要来源。每每读到教育大咖们的教育、教学专著,总会感叹于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巧妙,叹服于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其深厚的文化修养主要来源于长期阅读、思考。每当我们读到一些与自己教育、教学有关的内容时,总会懊恼自己怎么就想不到呢?有时进行模仿实践时,又会觉得不尽人意。原因主要在于,我们进行深度思考不到位。在第二辑《教育即生活——名师成长之路》这篇文章中,作者多次引用教育专家的观点,反复强调名师的成长并无捷径可寻,唯有坚持阅读、反思和实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疑难杂症,通过读书并联系实践进行分析、思考,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常言道:“读有所思,以生智慧。”在日常阅读中,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在读后领会著作者的意图,并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思考,时刻保持专业阅读的研究状态,不要漫无目的地全面阅读,可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日常困惑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三、让记录成为一种常态
俗话说:“好记性不烂笔头。”只是一味地读书、思考,何谈积累?记录读书笔记是将读、想、写联系起来的纽带,若本书作者只读、只思,哪来的300万字的读后感?又怎么会有这样一本优秀的书籍面世?在纷繁复杂的众多书籍里,我们该如何取舍?如何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呢?《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这本书给了我们明确的方向,无论是这本书,还是书中详细阐述的50本书及推荐的一系列书籍,其内容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由书籍开篇《让学生喜欢的诀窍》,让我想到了《教海漫记》一书,这本书厚达4厘米左右,主要以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手记为主,集中呈现了他几十年教学生涯的点滴思考和智慧。做笔记的目的除了能够帮助我们记录瞬间灵感,更能帮助我们消化所读书籍中的核心观点,使之真正内化为一种自我思想。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阅读观》中反复告诉我们:“一流的教师应该是一流的读书人, 只有一流的读书人,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漫长的读书之旅,其实就是一场艰苦而又充满享受的修行过程。教师通过读书,能够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专业智慧,建构专业精神,是我们滋养内心、提升内涵的重要途径,让我们一起手捧万卷书,于文字之间开启我们的修行之旅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