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减负、孩子早放学怎么办?看看美国都是怎么做的
最近国内热议教育部给孩子减负的事情,很多朋友问:美国公立学校什么情况?
答复是:美国公立学校大部分2:30放学。
这就奇怪了,美国怎么竟然没有因为早放学而抗议呢。要知道,作为民选政府,如果政策不符合民心,早早就改掉了。那就是大部分民众没有意见喽。
好吧,先看看国内大家对教育部减负的看法:
两种观点泾渭分明。
一种认为:教育部是错的,纯粹是为了迎合有话语权的富有家庭的利益。1)大部分平民家庭父母都是双职工,孩子早回家既没人接、更无人管;2)这种情况除了增加家庭负担、滋生更多托管班,孩子和家庭都不能获益;3)孩子学习时间短了,学到的知识总量降低。
另一种则认为:教育部做的对。孩子在学校学习知识,只是其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应该在学校之外给孩子更全面的培养。
当然,和以往所有类似政策调整一样,前者声音铺天盖地,然并卵。
但仔细看,反对教育部减负的质疑,其核心都是
1)“孩子不能早放学,家庭负担重”,
2)“平民孩子本来就指望通过在校学习改变命运,这下不公平了”。
再观美国,富家子弟多去了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大都是平民家庭。美国大众怎么解决这一负担?他们不想孩子多学知识、从而改变命运?难道这真是美国富人设的阴谋:“你们都别学,不要和我们竞争名校;最好你们天天快乐教育。”?
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先一起来看美国社会阶层的变动趋态,从中窥得一斑。
在对美国家庭多代教育和收入变化的调查中,数据显示:美国高收入家庭中,白人、亚裔和其他族裔的下一代收入和接受的教育没有差别,都很高;但是在低收入家庭中,亚裔和其他族裔的下一代差别巨大,低收入亚裔的下一代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收入远远高于其他族裔。也就是说其他低收入族裔的下一代,改变命运的比例很低。
究其原因,亚裔家庭不管穷还是富,都更重视教育,更知道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实际上,其他族裔的精英群体中,对孩子的教育甚至比华裔更甚。我自己邻居家的白人小女孩,每周有8个after school(课后班);天天忙得不可开交。但是有些族裔的低收入人群,则很多崇尚享乐主义,比如觉得开一天出租,回家大吃一顿烤鸡翅加啤酒,爽爽地睡一觉,挺好啊;加上美国福利相对好,所以还有一些,一代代都吃着低保,也没有觉得这种生活很差。
当然,所有公众都觉得自己在同样有尊严地生活。
出现差别的根子到底在什么地方?
家庭意愿。以我们华裔和印度裔为例,都是最有危机感的一族;因为母国人多没有啥福利啊。所以一代代教育孩子: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犹太人更甚,认为只有学到的知识才是永远不会被抢走的。相比,希腊有最好的民主体制,有很高的福利,民众没有太强的奋斗意愿,经济持续下滑,国家逐渐沦陷。
对,我们的第一个结论是: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且家族要坚信并执行。千万不要听那些读书无用论,那些是真的阴谋。
说了这个美国的例子,再来看美国怎么解决早放学问题的。
首先,美国很多高收入家庭并不入公立学校,而是去更符合孩子个性的特色私立学校。
其次,有公立课后班(after school)。美国公立学校是2:30-3:30放学,但并不是就不管了,而是有公立的after school,可以看孩子到6pm,象征性地收一点点费用;公立学校7:30-8:30到校,需要早来?有课前班(before shool),6:30就可以送来。我们自己曾经提前两年排队申请公立的after school,但是排到了却放弃了。因为还有后面的选择
第三,家长老师协会(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 PTA)项目。这是鼓励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非常好的方式,在学校放学后开展。一般1个小时到1个半小时。我们报的课程有:足球、国际象棋、篮球、我的世界(minecraft)、机器人和戏剧表演等。因为公立的after school就是看着孩子,不教什么东西。而PTA课程也不贵,半学期每门课大概150-250美元。所以大部分学生家长都是一个早上班(接孩子放学)、一个晚上班(送孩子上学),这样接送孩子基本上没有问题。(美国大部分公司和机构也都是弹性工作制,一天干够8个小时就行。编者注)
第四,校外课后班统一接送。如跆拳道班,或者其他儿童看护学校,也会根据课程选择,在孩子放学时来接孩子。
第五,孩子的其他选择。如游泳、舞蹈、绘画、滑冰等等,这些需要家长自己接送去。
第六,家长联合组队轮流看护。经常看到一个家长接走一堆孩子。
第七,直接回家。这是绝大多数家庭的选择,但并不意味着回家就不学习了。
所以,回答中国国内正在发生的所谓教育部减负中的两个核心质疑之一,“孩子不能早放学”。需要考虑的不是能不能早放学,而是对于早放学的问题如何解决。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问题是属于术的范畴,不难解决;美国这些能做到,中国行政执行力这么强大,只会做的更好。
如果说,“孩子不能早放学”的问题其实可以通过国家再出一文,通过行政手段和社会手段解决的话。第二个问题,“平民孩子本来就指望通过在校学习改变命运,这下不公平了”,解决起来不容易。因为这真正触及了所有人的利益。
在公众号“雾满拦江”的这个话题底下留言中,支持率最高的是“支持,让穷人家的孩子多减减负,这样就能让他们的下一代仍然是穷人家了”。
其实,在美国,这种阴谋论未尝不存在。英国的社会阶层一直就最为固化,而美国有著名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 (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WASP)体系,从19世纪早期起便牢牢占据着美国的上流社会。子女从私立中学直接升入常春藤盟校,学习上流社会的习俗、礼仪、举止,与其他名门望族建立关系,掌控着美国的财经、文化和政治等重大领域。族内通婚防止遗产外流。WASP从教育体系、舆论宣传等多个维度维护自己的利益,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其他不同族裔的下一代出现了严重分化,比如犹太人,二战后在美国的犹太人受到的歧视非常严重,几乎没有多少大学接受他们的学生,但是犹太人是最爱学习和勤奋的民族之一,一点点耕耘,通过一代代努力逐渐拱进并占据了美国核心部门的话语权;而还有一些族裔在自甘消沉,得过且过,一代代徘徊在低收入阶层甚至一代代吃福利。
那么,美国的高收入阶层有了这些先机,孩子轻松么?不,一点也不。美国高收入家庭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有些苛刻;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美国是真正的拼爹社会:父母花了多少时间在孩子教育身上,孩子就会成长成对应的样子。美国公立学校负担的教育义务比中国少很多很多。
那么,对在国内新出现的第二个问题,个体怎么做?
强化家庭教育。绝不能放弃追求更好的教育,否则意味着一代代沉沦。
教育分两部分:授业,育人。
学校教的,主要是传授知识,也就是授业。但只以在校学习知识来考察能力,只适合约50%的孩子;其他孩子不擅长这种学校体系知识的学习,他们却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并不小于其他孩子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太多的在校学习,是对这些孩子的不公平。这是学校知识传授的局限,也是需要改变全部依赖在校教育的原因。
家长该做的,是育人。教育的目的是:1)教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2)教导他做人的道德底线,3)尽可能发现孩子的天赋或爱好,并努力给其最好的发展环境。这三个方面,都是家长的责任。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地告诉孩子,怎么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是中国家长最该做的。
教育部目前在做的,只不过是把原本大家都该做的还原回去而已。
所以,我们的第二个结论是:社会层面能够、也需要负起课后部分孩子管理的义务,但家庭必须要承担育人的责任。
对于部分孩子,降低在校时间,让孩子更充分地体会不同的东西,尽可能找到其天赋,是必须的。
而同时,对于有困难的家庭,国家、社会和学校也应该承担起责任,采用课后看护等多种形式,解决这些人群的后顾之忧。
由此,因材施教,才不再是一句空话。
而对于老百姓,去做自己能做和该做的事情吧: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并坚定地执行。
本期编辑:Daniel;图片来源于朋友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微信号:xiefengyis
email: cccgw8@gmail.com
来自美国华盛顿的
美好生活、创业和移民社区
往期部分推文
这个小学时被老师认定为“低能儿”并撵出学校的孩子,是怎么成长为世界发明大王的?
Elizabeth Blackwell - 美国第一个获得医学学位的女性
美国FBI自动关注加入中国“千人计划”的旅美华裔科学家?!!
几乎所有初到美国的中国男性游泳时都会犯的错误 – 不知道就会尴尬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