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我们还在吃“塑料”
原本以为「塑化剂风波」(包括西凤酒塑化剂超标事件、台湾塑化剂非法加入食品饮料中)已经距离我们很远了,不检测不知道,原来,部分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还是存在漏洞。
从基层食品生产者牺牲质量换取利润的惨痛记忆,到如今并非蓄意添加而是无意出现的偶发现象,无论主动投毒或是被动受毒,暴露在被塑化剂污染的环境当中,我们始终是不知情的大多数。
👇点击观看「紫苏油塑化剂检出」
一个多月前,我们发布了一条《紫苏油检测不通过》的视频,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那是一款出口日本的紫苏油,各项营养指标都非常出色,但是检出了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简称DBP)28.6mg/kg,远高于国家卫生部办公厅发布的《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关于塑化剂最大残留量为0.3mg/kg的规定。
这款紫苏油的DBP 超标了9433%。
塑化剂是环境激素,另一个名字是干扰内分泌的物质。2012年刊载于中国《现代预防医学》的论文指出,塑化剂与卵巢癌细胞的增殖直接有关。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可以肯定的还有塑化剂与幼儿生殖系统病变和成人精子质量降低有关。
现代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塑料制品的运用。
塑化剂是一类化工产品,最重要的用途是加入塑料中,改变其硬、脆的不良品质,增加塑性,从而制成柔韧的管道或是输送液体的工具。
塑料中的塑化剂会迁移到与之接触的溶剂中,酒精、脂类等都是塑化剂的良好溶剂。这些溶剂与塑料接触的时间越长,或是在受热、光照的情况下,溶出的塑化剂就越多。
DBP不得存在于接触性脂肪性食品
理论上,只要使用塑料设备去处理保存食品,食品中就有可能存在塑化剂。不过,不是所有的塑料都使用了塑化剂,也不是只要有塑化剂溶出,塑化剂就一定超标。国家严格规范了食品工业中的塑料制品,从生产到包装,都有相关标准。
从2009年开始生效的中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DBP在脂肪性食物中“禁止测出”,只要不超过“特定迁移量”就可以。
这个标准在2016年的《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使用要求》中得到更为严格的修订,DBP“不得用于接触性脂肪性食品、乙醇含量高于20%的食品和婴幼儿食品”。
国标把门槛钉死了,那门里的情况又如何?
2006年,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厉曙光教授,带领科研小组采集了当时市场上不同品牌、不同出厂日期的塑料桶装食用油,以及市场上销售的散装豆油、某快餐店煎炸食物的固体起酥油、居民厨房抽油烟机收集的冷凝油等检测样品。测定后发现,几乎所有品牌的塑料桶装食用油中,都含有DBP。
2011年,国家疾控中心已确认,油烟机的废油中含有塑化剂。
2019年,香港消委会检测了60款食用油,其中41款检出塑化剂,49款检出环氧丙醇,42款检出氯丙二醇,9款检出苯并芘,完全未检出以上有害物质的仅有一款。
同年,某品牌风险自查中发现,所代理的婴幼儿辅食品牌核桃油,不同批次的产品存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成分超标与残留情况,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调查。
结论是:食用油脂中发现塑化剂微量存在,不是蓄意添加,而是因为在生产、物流、包装等环节中接触到一些塑料制品。
紫苏油检出塑化剂,也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塑料制品有关。如果这些塑料制品,如包装容器、运输管道等不符合食品包装安全规定,就会出现DBP被溶解的现象。
国家禁止DBP用于接触性脂肪性食品,但并没有将增塑剂列入食品检测的理化指标中。所以,关于塑料制品的生产标准有了,塑料生产厂家与食品生产厂家的执行情况却无从得知。
我们应尽可能选择无塑化剂检出,符合安全规范、不含有害塑化剂的塑料包装油。
采购新鲜的,来源有保障的油品,并在买回家后,更换到家用玻璃、不锈钢、陶瓷等质地的容器中保存。尽可能避免靠近灶台。
需要注意的是,铁桶、玻璃瓶包装的油,并不代表不会存在无塑化剂,因为分装前的加工环节,还是有可能接触含有塑化剂的容器与管道。
点击下方链接
阅读过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