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疗法正当火热,来看看有哪些最新政策丨医麦新观察
本文由医麦客原创,欢迎分享,转载须授权
2020年8月31日/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细胞疗法是指来自自体、同种或异种活细胞在体外经过加工或处理后,再输注给人体,以达到修复病变细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的细胞和组织的治疗过程。
细胞治疗主要以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为主,后者主要集中在肿瘤的免疫治疗,如CAR-T疗法、TCR-T疗法等。在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遗传病、自身免疫病、损伤再生医学等领域。细胞治疗被视为最有潜力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我国,干细胞按药品、技术管理的“类双轨制”管理模式监管。企业的干细胞制剂鼓励按药品申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监管;医疗机构主导的生物医学新技术,即医院制剂可按医疗技术进行管理,由卫健委监管。因此,谈及我国干细胞治疗的临床进展,可以从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和干细胞新药临床研究两个角度出发。
推荐阅读:国内最新73项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汇总丨星耀研究院
2017年发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稿)》明确指出细胞治疗类产品可以按药品进行注册上市,紧接着《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颁布,更加明晰了细胞治疗作为药品申报的标准。
2018年6月至今,国内相继有13款干细胞新药的IND申请获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受理,除了江西省仙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REGEND001细胞自体回输制剂为自体肺基底层上皮细胞外,其它12款均为间充质干细胞。
而截止目前,受理的13款中有12款干细胞新药IND已经获得临床默示许可,除REGEND001细胞自体回输制剂外,其余获得临床批件的分别是胎盘、脐带、牙髓、异体/自体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12款获准临床的干细胞产品中,有8款是获准于今年。
另外,间充质干细胞在此次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探索上也表现出极大的潜力。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王福生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研究展开应急攻关,其中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I期临床研究结果刊登在Nature子刊上,初步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对于普通型和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益处。研究中所使用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由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制备提供。
7月,来自西班牙的研究团队在EClinical Medicine 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表明,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T-MSC)治疗对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益处。
2020年8月3日,Calidi Biotherapeutics宣布,其合作伙伴Personalized Stem Cells提交的IND申请获得美国FDA批准,允许通过干细胞疗法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2020年4月25日,Mesoblast Limited宣布,在一项针对COVID-19的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研究中,两次静脉输注该公司的实验性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Ryoncil(remestemcel-L)存活率为83% 。
推荐阅读:Mesoblast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呼吸机依赖性新冠肺炎患者生存率达83%丨医麦猛爆料
2020年3月20日,Athersys公司开发的间充质干细胞疗法MultiStem,被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开发管理局(BARDA)评价为,与治疗COVID-19 “高度相关” 的疗法。
CAR-T疗法的开发正如火如荼
国家大力支持细胞疗法发展
2015年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下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71 号),正式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
2016年5月,发生魏则西事件之后,体细胞治疗的临床收费应用被叫停,统一纳入临床研究范畴进行规范管理。
2016年底,CFDA出台了《细胞制剂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对细胞制品的开发及研究予以规范指导,并提出按药品评审原则进行处理。
2017 年 10 月,CFDA 发布《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试行)》,要求将细胞治疗或者 CAR-T 治疗技术按照治疗性生物制品进行申报。
就在前不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接连发布《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及《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期为药品研发注册申请人及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南。此外,各省市也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细胞治疗行业的蓬勃发展。
详情请参照下表:
参考出处:各监管机构网站
★ 王福生院士团队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 I 期临床研究在Nature子刊上发表!丨医麦猛爆料
★ Nature子刊: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根除疱疹1型感染丨医麦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