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王噶玛巴 | 对佛教徒修法者的棒喝三问

所谓「佛教徒」的修持法,

是借由佛法而得到心的力量,

了解人生的精髓与实义,

这才是修法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获得究竟利益,

让自己如愿达到究竟的幸福与利益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噶玛巴-

邬金钦列多杰



《离四贪执修心法》 

若贪此生非行者,若执轮回非出离,

若求自利非菩萨,若生执著非正见。


听闻佛法的误区


此四句偈文总集了大小乘、内外教法和三士夫的次第修持,因此虽源于萨迦派,但各教派行者都会不分教派的去修持。


根本颂有许多解释文,此处讲解的,是这四句根本偈颂,希望大家听完能铭记在心,并时时思维、敦促自己如是修持。


一般而言,无论是修持或听闻教法时,「讲解」和「听闻」两者,都须具备清楚明确的动机和目的,讲法者需具备,闻法者亦需如此,并非仅是前往听闻即已足够,需先具备清净发心和明确目的,才能得受法益。


「讲解佛法」是极为严谨之事,说法者需在佛法上有高深修为及功德,以我而言,虽有修法之心,但尚无法依所想去修持的、我这样的一个士夫,相较于往昔的大德,讲法上可能会逊色很多。


但「讲法」有多样的讲解和引导方式,今次我不会在逻辑学上做太多解释,而会以自身经验和体受,来向大家阐述,希望以我的清净发心,将我对佛法的体会和经验讲给大家,希望可以带来些许帮助,利益到大家的日常生活。


现今在举办课程前,会四处张贴很多告示、广为宣传,很多人并未具备清楚明确的动机或目的,看到告示后,基于好奇心,就想过去看一看、听一听。


然而对于此次课程,希望大家不要如同看待世间寻常课程一般,仅抱持着好奇、来瞧一瞧的心态,希望能让此课程利益你的身心,这样才会具足实义。


在讯息传播面上,佛教圈也是与时俱进的,有各式吸引人的宣传和广告方式,来吸引信众参加课程,我之前也曾听闻过,例如一位高僧要来传文殊菩萨灌顶,宣传讯息上就会写着「有一位非常伟大的具德法王高僧,将为大家传授非常殊胜的文殊菩萨灌顶,将让你考试稳拿高分,愚者可广开智慧,变得敏捷聪颖…」等等,有各式吸引人的文辞。


大家看到后,会觉得,「若能在此短时间内,获得此伟大高僧的教法,且有如此明显的功效,那我当然该去求一求。」就这样懵懂的去参加灌顶。


但迷迷糊糊的参加完灌顶后,一旦发现自己没有变聪明,考试也没拿到高分,又会心生埋怨,觉得高僧、灌顶、佛法不管用,而对佛法生起邪见。


就如同现今很多产品的广告宣称功效良多,但消费者一旦拿到产品时,才发现名不符实,若你以此心态去修法,则佛法将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利益。



探究发心三问


因为许多人为来此听法,已长途跋涉、所费不赀,但若连自己都不知所为何来,一无所知的来到现场,当我在台上讲著「要改善自己的心,要有清净的发心」时,连此最初的「发心」都无,则无以为继,希望大家能在很轻松的状态中,去探究自己的发心。


这次所讲的主题,是萨迦派的「离四贪执」

首句:若贪此生非行者。

首先希望大家扪心自问两个问题,

第一,

「你觉得自己是佛教徒,是修行者吗?」,


第二个问题,

「如何才能称为是修法者、是佛教徒?」

不知大家是否曾如是思维,也不知道大家是否曾问过自己,若不曾如此,你又从何得知自己是「佛教徒」、是「修法者」?


来到这里的各位,都一定自认是「佛教徒」,是「修法者」,而对我们而言,除了修学佛法,生活中仍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会将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世间法上,而用于修学佛法的,最多仅有两、三个小时,这样是否符合一个佛教徒、一个修法者的标准呢?



 修法的目的 


而谈到所谓「修法」,是否又应将全副心力放于修法,而不顾世事,将自己的工作、事业、生意、家人都抛在脑后?


或将家人、工作等都视若无物,仅将佛法当成最重要之事?


大家是否有如此想法?或除佛法外,将其他都视若尘土呢?


若想放弃一切地去修法,对一位修法者而言也非易事,因为我们去找工作、做事,都是希望自己和家人有安稳幸福的生活,若连此都做不到,想借由修法去救度一切众生,令他们幸福可能也是成效堪虑。


因此,是否要如同往昔高僧大德一样放下一切呢?


对我们一般凡夫而言,确实相对难以达到。但这并非代表抛弃一切、将全副精力都放在佛法上,是难以达成之事。


所谓「佛教徒」的修持法,是借由佛法而得到心的力量,了解人生的精髓与实义,这才是修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究竟利益,让自己如愿达到究竟的幸福与利益,而非得到外在物质或生存条件等暂时性的帮助。


因此,对于一位佛教徒而言,修法并不是为了满足外在五根所执的贪欲之境,而是为了达到内心的安乐,心的安乐才是究竟的安乐与幸福,将此视为修法目的,为此长远目标与利益,去精进努力。



 正确的发心 


第一句教授到,「贪恋此生非行者」,所谓的「行者」、「佛教徒」,必定要思维来生,为利益来生去努力,希冀因此自己来世能得到幸福。


若一心只挂念今生去修持佛法,虽然也能得到暂时利益,但很难得到究竟的幸福,也很难称得上是「佛教徒」。


若仅为五根贪念、暂时利益而去修持佛法,则你不够格得到「佛教徒」的名号,我们必需要具备高深的目的和理念,为来世、为众生去修持佛法,这种发心是长远而究竟的,这才是佛教徒应去追求的安乐。


当讲到「思维来世」时,会谈到「前世/今生」的因果关系,但由于无法亲眼得见,要打从内心、百分之百相信前世来生者,其实可能有些困难,以康巴方言来说,只是表面上假装相信而已。但若不具备对「前世来生」的确信,而要为一个看不见的来世放弃看得见的今生,确实会有些困难。


 究竟利益 


因此,我们真的应善加寻思,我们都说著「自己信佛」,虽然可能不够格,但仍是位佛陀的追随者,以这样的定位,我们究竟为佛法、为众生,作了些什么?


真的如同我们对佛陀、对佛法的信心一般,而对众生、对佛法做出了贡献?


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曾实践了什么呢?


印度有很多神,密乘中也有很多本尊,我们平常都声称在修法,但我们又作了什么呢?


我们总在遇到困难的时刻,生意亏本、家人病痛、自己遇到障碍时,才会去祈请本尊救护,并将此「自己面对困难时的祈请」,视为是「修法」,希冀获得本尊加持。


透过祈请本尊,让生意顺利、让眼前的困难被化解的同时,是否也让「你」得到帮助、一劳永逸?其实并没有,你并未得到任何改善。


因为即使这一波问题化解了,但当下一次生意又来时,又要来祈请,而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可说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且不说由此餍足,还会变得更为贪心。


总是想着「这次祈请本尊相当顺利,希望下一次也同样过关,下下次时如何如何….」等等,无穷无尽,永远在祈求着未来的事情,心中总是充满了贪念、贪执。


此处并不是说「遇到困难时,不许去祈请本尊、去求神」,这是可以的,但若将祈求本尊的目的,仅聚焦于生意兴隆、升官发财等暂时性的利益上,那本尊对于你终将面对的死亡,将毫无帮助。


因为当死亡时分来临时,我们并不会由于富贵满盈,就足以无怨无悔的死去。


因此若修法仅是为了满足「生意顺利」等片刻追求,就是让佛法也沦为一种暂时的工具而已。


总而言之,「暂时安乐」并非不重要,但「永久的安乐」更为重要,因此,不要将全副精力都投注于暂时的安乐、利益上,而需考量到未来及究竟的利益。


因此,修法目的不应只着眼于暂时的解困之上,「究竟的利益与满足」同样应被视为修法目的,这是至关重大的。


以我个人经验而言,从我七岁被认证为大宝法王噶玛巴起,至今已过多年,期间遇到了种种困难,而之所以能在经历诸般困难,还能不被击败的主因,就是因为我有一个究竟的信念:「我要为众生和佛教的大业努力」。


这信念让我可以化险为夷,化解一切困难,并对抗暂时的一切不如意。


如此一来,渐渐的,由于究竟利益不会受暂时利益所侷限,自己的性格也慢慢变好,心态逐渐乐观,心境也日趋向善,就不会被暂时困难打倒,而能坚守究竟理念。


反之,若一心只牵挂着眼前的障碍,就会心胸日益狭窄,一遇不顺,就了无生意、寻死寻活,而因此遇到更多的困难。




虽然心中想要为未来利益去修持,但当今生遇到问题时,

是否应排除万难去继续(修持),或先暂时放下?



之前我也说过,我们佛教徒要心胸辽阔,具备广大深远的目标,若能如此,「暂时性的困难」就不再会是个困难。


因为对于目标高远者而言,「暂时的违缘」并不能算是困难或障碍,「不达到目的」才是障碍。对于修持者而言,暂时性的任何困难,都为你提供了修心的机会与修持的时机。


因此,对于佛教徒而言,真正的障碍是「失去信心」,「自暴自弃」才是佛教徒的最大障碍、真正困难。因此,我们佛教徒一定要坚定,不能失去「达到目的」的信心。


当然,「信心」和最初的「发心」息息相关,若最初发心非常坚稳,那修法道中遇到的任何障碍,都不会被定义为「困难」,你也不会因此受到阻碍。


因此,当遭遇困境时,如何能不失去信心?最关键的就是「最初的发心」。



修持利益来世的佛法时,

要如何才能利益今生?




我们所谈的「利益来世」,是建立在「今生得到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借由自身的修持,而能不浪费今生。


在临终时,即使谈不上欢喜,但最少能无怨无悔的话,也是让今生得到利益、让今生具足实义。通过今生得到的利益,我们也可以想像到,未来也将会受到如是利益。


因此,所谓「思维来世、利益来世」,是建立在「利益今生」的基础上,当今生受到如此利益后,来世亦将如此; 当然,我们在讲到「思维来世」时,并不代表着「不去追求今生」,而是指「今生不去追求暂时的外在物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若不具今生,如何谈追求来世?因此「今生」同样非常重要,但「以今生去追求外在物质」则是不重要的,不要将这两者混淆了。



愿大圆宗传承之光流布寰宇

愿如母有情悉皆解脱

愿佛法永远住于世间

愿与有缘者皆得利益

愿六道轮回究竟空尽


推荐阅读

全球免费恭请解脱资具!!!

当轮回的生命与圆明事业相遇【生死超越】

如果有轮回,你准备好了吗?—— 【生死超越】

成佛并不遥远——因有佛陀【生死超越】

忆念伟大的上师——顶果钦哲法王【生死超越】

真实的场景告诉你:人的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即便这个世界一切如你愿,又能怎样?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是生命,不是生活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圆明生死超越|优雅的离开,最后的嘱托

圆明《般若号角 》| 唤醒沉睡的心灵,用梵音传遍世界

般若号角世界巡演正式开启,有你所在的城市吗?

宗萨钦哲仁波切:佛土在哪里? 《维摩诘经》

读《西藏生死书》: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想要爱,为何变成了伤害|圆明公益,签动你我,让爱醒来!

听天籁,不止王菲,他把260字的心经变成心灵音乐会

自他交换|利益一切众生,则是献给佛陀的无上供养。【顶果钦哲仁波切】

宗萨钦哲仁波切 | 【秋阳创巴仁波切以及佛法的在地化】

法王噶玛巴 | 在繁忙的工作中如何修持佛法?

电影《因果启示录》|6月8日上映,每个人都应该看看

宗萨钦哲仁波切:检查一下自己,我们真的是一个金刚乘修行者吗?或仅仅只是“听闻”者?

该是我们吹响《般若号角》的时候了

佛陀是印度献给这世界最伟大的礼物【宗萨钦哲仁波切】

佛陀教言|唯一不会褪灭的美,就是慈悲和已得解脱的心。

真心的悲伤 | 创巴仁波切

宗萨仁波切 | 走进金刚乘 生米煮成熟饭之前

殊胜日恭诵|普賢王如來祈願文

宗萨钦哲仁波切:可悲的是,人们经常被仪式冲昏了头,而不去真正追寻智慧...

每个人迟早都会死去,轮回中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的【明就仁波切】

宗萨仁波切:生命本身是圆满的,为什么我们却常感到孤独?

第16世大宝法王 | 透过纯正的佛法去利益众生

宗萨钦哲仁波切问答集:如何判断自己是走在正确的觉悟道路上或是迷信?

捨離一一捨去自己與他人之間的藩籬【创巴仁波切】


全球免费、免邮恭请

陀罗尼经被、念佛机、佩戴咒轮、金光明沙


没有一种布施

大过于帮助临终者

扫码随喜    备注姓名

                     

扫码关注-选择宗教关怀-

    我要恭请 -填写收件人信息-完成恭请     

                   

关注订阅号  

了解生命实相  中阴救度  超越生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圆明佛行事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