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永恒【创巴仁波切】






永恒


——创巴仁波切



年轻王子对生命境遇的探索,和某种永恒之意息息相关。探索生命的境遇就是与世界为友,而与世界为友则必须能够看待世界是值得信赖的,因为当中有着某种永恒的东西。


谈到所谓的「永恒」时,此处并非意指某个特定实体的永恒性不断延续下去,就像是恒存主义者所主张的哲学信念一样。就此而言,连「中断」的状态都是永恒的一种表现。但在讨论永恒之前,先探讨「死亡」应该更好。


死亡是一种孤寂的经验,死亡时,我们的习性无法依照自己所希望的继续存在下去,习性会停止运作,一股新的力量,新的能量接管了我们,这个新的能量就是「死亡的状态」,或中断。


无论从任何角度,都不可能接近那个中断状态。你无法和那个中断状态沟通或妥协,因为那股力量完全无法被取悦,也无法和它套交情,你骗不了它,也无法劝说它做什么。它是如此猛厉且毫不让步。这个无可妥协的状态也阻挡了对未来的期待。我们有计划,企划著各式各样的目标。


即使我们对生命厌倦了,仍旧希望可以弥补那个无聊厌倦。我们无时无刻都希望从生命的痛苦境遇中生出什么更好的东西,或者期待会发现某种延长快乐境遇的方法。



但是,死亡的力量是那么巨大、有机且真实。大限来临之际,你的医生、家人或密友可能不会老实告诉你,你就快死了,他们可能会觉得难以启齿。但是他们会表达出某种无声的怜悯,这背后隐藏着某种意义。在这个世间,大部分人都不想与濒死的朋友有所接触,不愿意把朋友的死亡经验视为个人的经验,而是将死亡视为一种共有的难堪窘迫,一种大家无意谈论的共有的悲剧。如果我们所处的圈子比较超世俗,我们或许会去告诉一个即将踏上黄泉路的朋友:「你快死了。」但同时我们也会试图说服他:「这其实没那么糟糕,你没事的。想想那些关于永生或永恒的教言,你已经听过很多了,多想想这些,多想想上帝和救赎。」再怎么样我们都不想一针见血说出重点,不想去谈地狱或中阴的受苦经验。我们努力想要面对事实,但所采用的方式却是那么难堪。虽然我们有胆说出某人要死了,却又说:「不过你会没事的,大家都很正面看待这件事。我们很爱你,带着我们对你的爱,让我们的爱帮助你好好离开这个世界,好好死去吧。」这就是我们对死亡所抱持的﹝回避﹞心态。


我之前解释过,死亡的实际经验就是停止存在。你日常生活中的例行公事停止运作,然后你变成另一个东西。无论你信或不信轮回投生,这个经验的基本影响都不会有所不同:死亡就是「你正在做的一切事情中断了」。你即将远离现在的伙伴,你还没读完的那本书读不完了,正在上的那些课程也上不完了。或许相信来世的那些人会告诉你:「你再回到世间时可以继续读完那本书,你会回来跟我们在一起,或许你会成为我们之中某人的孩子,想象这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他们通常会说这些话,信誓旦旦地说,你会回到上帝身边,或再次回到世间完成未竟之事。这些话语之中有些悬岩而不宣的意味儿,即便我们相信永恒或再生,其中依然含有某种恐惧,一种共有的恐惧。


面对死亡,我们感到恐惧或难堪,它总是令我们感到不愉快,即使你正在为你那弥留的朋友念《西藏度亡经》①等书的某个章节也一样。你可能会告诉朋友:「虽然你正在经历的过程很可怕,但更棒的事还在后头。现在你将会实际经历到《西藏度亡经》描述到的经验,我们会在一旁协助你!」但无论我们尝试什么,无论试图描绘出什么正面的写照,总是有什么感觉不太对劲。


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人,特别是西方人,初次读到《西藏度亡经》时都觉得十分振奋。根据这个现象,我的结论是,因为书中内容作了大量的「保证」,让人感到一阵精神抖擞。大家迷醉于《西藏度亡经》所作的保证,这样的迷醉几乎抹灭了死亡本身。


长时以来,我们不断在寻找某种方法来抹灭自己的苦恼,包括死亡本身。富有的人为买棺材掷下重金,以化妆品和上好衣饰来打扮尸首,举办昂贵的葬礼,试尽一切方法来泯灭与死亡有关的难堪尴尬。这就是为何《西藏度亡经》如此受到欢迎,被人们奉为圭臬。大家对轮回转世的概念同样也抱以鼓舞和兴高采烈的心情。


几十年前,当轮回转世的概念初次(在西方)成为潮流时,大家都很兴奋。这其实就是另一种抹灭死亡的方式。「你的生命将会延续,你还有业债要还,还得回来与老友相聚,或许你会投生成为我的孩子呢。」但就是没人想到他可能会投生为一只蚊子,或是宠物狗、宠物猫。我们一直以来谈到的面对死亡的方式,非常奇怪,极端奇怪。


在讨论到金刚总持的所发现的「永恒」,这莲师的下一个面相时,我们并非将之视为击败死亡的胜利,它也不是对死亡的苦恼的某种替代品,或其他类似的状态。


「永恒」在此处的意思,与对生命真相的真实观照息息相关。痛苦存在,快乐存在,世间的负面状态也存在,然而你仍旧可以与之互动交流。根本上,发展或培养这种永恒之心就好比交朋友,我们可能会不管某人的恶劣品格而将他视为挚友,而事实上,这其实也是彼此会成为朋友的原因。


以这种态度与永恒互动交流,就是成为生命之王,生命的统治者。如果生命的统治者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统治者,那么他的疆土也会拓展到死亡上。所以,生命的统治者就是生与死的统治者,而这位生命统治者亦即我们所说的「金刚总持」。



从自己的王国流亡出来的年轻王子,忽然决定前往荒凉的尸陀林,修持「永恒」的根本教理,也就是一般所熟知的「大手印」法门。此处的大手印体验是去体验现象活生生的品质,这意思是说,尸陀林的场景全都是「写实」的,地上散落着骨骸、尸块,那儿还有各种野兽、乌鸦、豺狼虎豹等。


在尸陀林,年轻王子发现了生命的新道路;更确切的说,是生命的新道路找到了他。我们可以说,在这个阶段,莲师正式成为一个实在的人或老百姓,因为永恒之力带来了无可毁灭性,这种无可毁灭的意思是,没有什么能够造成威胁,也没有什么能产生慰藉。


这就是此处所说的「永恒」,死亡不再被视为威胁,莲师面对死亡的体验,即是生命其中一个层面的体验的体验。他并不在乎要不要延续自己的个性身份或存在,我们可以说,这条道路胜过瑜伽士或成就者的道路,它更像是佛的道路,因为这些经验并不被视为什么成就——它们不是什么新发现,不是胜利,也不是某种复仇的形式。这些经验只是发生了,因为就这么发生了,莲师融入其中。


于是,莲师这个金刚总持成为生死之王、金刚的持有者——也就是不可摧灭能量的持有者——报身佛。莲师接下来的旅程,让他变得渴望探索各种不同的教法,想要接触当时世界的伟大导师们。他前去拜见大阿底传承的顶尖上师之一,师利星哈(Shri Simha),据说刚从泰国(即锡安Siam)?来此,当时住在另一个尸陀林的山洞中。莲师的报身面向金刚总持,前去请示师利星哈大师,如何将经验感消除。大师将莲师缩小成一个吽字,这代表着洞察或洞穿。我们并不企图消融我们的经验,或将之视为颠倒错谬的状态,而是去洞穿这些经验。


各种经验就像是一个到处都是洞的容器,意思是,这个容器并不能提供适当的庇护,适当的慰藉。洞穿它就像是刺穿了树下舒适的吊床一般,过去躺下时,接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狠狠摔到地面上。这就是种子字「吽」的洞穿。把莲师缩小成一个吽字之后,师利星哈把他吞下喉咙,然后从肛门把他们排出来;这把莲师引导至化身的体验,也就是能够彻底完全地洞穿现象世界,将信息传动到现象世界。


在除灭自己的存在感且证得「永恒」之后,莲师现在发展出洞察的能力。(当然,他并不是真的在发展什么能力,而只是在经历各个阶段,现在所说的莲师生平故事,是相应于我们所造作出来的他,并不是要表达他真的做了这些事)。


这时,莲师成了为人熟知的,能够掌控时间、操控日夜和四季的大瑜伽士。莲师的这个瑜伽行者相,即称为「日光」(Nyima Öser)。


日光上师洞穿了时间、日夜、四季的一切概念化造作,此相的画像中,他手中以光线作为栓绳,握住太阳。这里所要表达的观念,并不是在说,某种微妙体验的成就能把你带到完全的禅定之中,让你完全感受不到日夜和四季的差别;而是在说,对日夜和四季、抑或对苦乐等等的概念化心态,已经被洞穿了。


通常,日夜和四季带给我们某种慰藉,因为这给我们一种与实相有所互动、与四大元素有所互动的感受:「现在正在经历夏天,现在正在经历秋天,现在正在经历冬天,现在正在经历春天,活着真好!生在这地球上真好,这真是人类的最佳居处,是真正的家!喔,现在时间晚了,晚餐时间到了。健康的早餐是一天的开始。」诸如此类等等。


我们的生活形态被这些概念所统治,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各种活动,而处理这些就好像在在吊床上游泳一般,好一张漂浮在开敞空间里的舒服的床。但是日光上师却刺穿了这张床;现在,你不能再安逸浮游,享受美好时光,在空中舒服打盹了——这就是此处所说的「洞穿」的品质。




愿大圆宗传承之光流布寰宇

愿如母有情悉皆解脱

愿佛法永远住于世间

愿与有缘者皆得利益

愿六道轮回究竟空尽


推荐阅读

全球免费恭请解脱资具!!!

当轮回的生命与圆明事业相遇【生死超越】

如果有轮回,你准备好了吗?—— 【生死超越】

成佛并不遥远——因有佛陀【生死超越】

忆念伟大的上师——顶果钦哲法王【生死超越】

真实的场景告诉你:人的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即便这个世界一切如你愿,又能怎样?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是生命,不是生活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所有的人类都未曾找到世界的真相,佛陀说他找到了,请围观,请辨析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从分别心当中我们有很多的分别,从感恩心当中我们就不再分别【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圆明生死超越|优雅的离开,最后的嘱托

唐玄奘: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金刚经》

心性游戏

宗萨钦哲仁波切:你的业障,让你对上师生起邪见!

圆明公益携手《甜蜜的旅程》家庭减压公益专场 第85期

纪录片《寻找莲花生大士》入围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

电影 ——《 三摩地》,启发你直接去发觉你自己的真实本质

听大师们论述宗教信仰和迷信的区别

央视、中纪委都号召学习的《了凡四训》有多神奇?想改变命运的人一定要看看

听大师们论述宗教信仰和迷信的区别

狮子吼|我们喜欢陷入迷惑,实际上并不喜欢明智或证悟。【创巴仁波切】

乔美仁波切极密传记--心性修持

转轮圣王与优昙婆罗花的故事:错过最后救度,恐怕哭都找不到地方

全球免费、免邮恭请

陀罗尼经被、念佛机、佩戴咒轮、金光明沙


没有一种布施

大过于帮助临终者

扫码随喜    备注姓名

                     

扫码关注-选择宗教关怀-

    我要恭请 -填写收件人信息-完成恭请     

                   

                 

关注订阅号  

了解生命实相  中阴救度  超越生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圆明佛行事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