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逗了!党建报道也能喜闻乐见?
点击“传媒茶话会”关注我们哦
导读
党建工作是各类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党建工作政治性强、内容严肃,造成了党建报道采写难度高、内容呆板枯燥的局面。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新形势下,如何传播好党建工作声音,增强党建报道吸引力,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媒体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儿有几条实战经验仅供参考。
小切口、向下做:社会视角切入软化硬新闻
一个好的视角是决定党建报道吸引力、感染力和引导力的关键。当前,由于党建报道规定动作多,导致不少报道都是“文件来、文件去”,工作味道浓,不接地气。破解这一问题,要树立读者意识,从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问题或事物入手,避免生搬硬套,从而使得硬邦邦的党建报道被软化。
要避免大而全,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党建报道要少点工作总结气息,多点生活味道。为此,要突破传统的大而全的工作总结形式,积极用发散性思维,将党建工作选题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大背景,审视各种内在联系,寻求与社会的最佳切入点。如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车巴沟里来了“好亲戚”》一文,记者跳出长达近60年的草场之争本身,以最近牧民牧场迁徙平稳有序为由头,从细微处入手进行报道,很好地展示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重大成果。
甘肃日报《车巴沟里来了“好亲戚”》报道
寻求党建报道的社会性,还要用向“下”的视角,建立与百姓的心理关联。党建工作的主体是各级党组织,如果报道只是将目光停留在体制内对象,难免会显得高高在上,自说自话,与百姓距离较远。为此,党建报道落脚点必须是基层的发展变化,这样才能跳出“只缘身在此山中”工作本身,报道才能有可读性。
见人见事、倾注感情:有温度增强贴近性
增强党建报道的贴近性,必须让群众当主角,通过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反映他们的感知、体悟,报道才能个性鲜明、血肉丰满。近年来,《中国组织人事报》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报道为例,《中国组织人事报》确立了从人物故事入手的思路,策划推出了“他们眼里的‘两学一做’”系列报道。通过各行各业基层党员群众来讲述身边变化的典型故事,以人见情、缘情叙事、因事明理,增加了新闻的贴近性和穿透力,受到读者们的好评。
中国组织人事报“两学一做”报道
好故事不是简单举例,必须要有温度。记者要怀有对人民深厚的情感去采访报道,动真情去捕捉典型细节、典型事例。党建报道中的故事要想接地气、有人气,记者必须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体会群众的所思、所想,打捞出的弥漫着烟火味和散发着泥土味的故事,才能真正地引起人们心底的共鸣,使党建好声音入脑入心。
做靓标题、活化语言:降低报道的理解成本
党建报道不能只是把党建工作内容简单地大声宣传,而是要致力于把党建领域中的特定话语及其概念转译为受众能听懂的语言。
做靓标题。在标题上,字数尽可能精短、简洁、通俗易懂。由于党建工作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在制作标题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尽可能地突出一事。此外,要多用精确语言少用模糊语言、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这要求记者、编辑对党建工作要有一个比较深的认识。只有记者、编辑眼界高、视角宽、看得远,才能提炼出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生动传神的好标题来。
转化语态。党建报道之所以硬,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理论色彩浓、专业词汇多,比较抽象。因此在报道中,要注意软化掉专业术语,避免文件词汇堆砌。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替代等修辞手法以及群众的词汇,包括俗语、歇后语、谚语等,使深奥的制度政策浅显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繁杂的数据简单化。同时,在报道行文时,要贯通官方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多讲管用的短话,多讲淳朴的实话,多讲富有活力的新话,使报道尽可能“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这样才能使党建报道内容好看、百姓爱看。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略有删改 。
作者单位:中国组织人事报社
郑重声明:本文已获《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和作者本人独家转载授权,其他公众号严禁转载。
“
近期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