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 | 杜昌华:开学季,报道贫困学子时这些错儿别犯!
点蓝字关注我
导读
新学年即将开始,媒体争相刊播有关捐资助学的内容,这是早秋八月媒体四季歌的必赛项目。
关于救助穷困学子的报道不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扶危济困的道德高地上刮下来的不一定都是暖风,也可能是寒风。怎么在彰显情怀的同时,提高这类报道的品味?
《传媒茶话会》特邀自称“首席穷人”和“穷总代”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记者杜昌华,剖析现有报道中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我写过《你不懂穷人》《穷人思维》等作品(点击蓝字阅读原文),在全国催下了几吨眼泪。作为“首席穷人”和“穷总代”。救助穷困学子的电视节目看得不少,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救助穷困学子的节目过于暴露受助者的隐私,有“暴力救助”的嫌疑,可能对受助者造成伤害;有些节目对穷困现象简单展示,视角贫乏,内涵浅显,对贫困这种复杂社会现象缺少正确的解读;有些节目求助的意愿太过直白,简直类似街头铺一块白布、写满求助哀告的乞讨者。
救助穷困学子,可以显示媒体的情怀,但站在道德高地上,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挥洒文笔。在涉及到身处弱势、脆弱敏感的人群时,任意挥洒的笔,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伤害他人的鞭子和刀子。
救助穷困学子的节目有哪些常见问题?
▲ 过于暴露学生的隐私。
容易对他们造成伤害,这在道德和法律上都有不妥之处。 医生治病也要顾及患者的隐私,不能因为有救助的神圣名义,就可以登堂入室,将报道对象的所有生活暴露在镜头下。
▲ 只说苦不说乐,对生活的理解比较偏狭。
作为饱受苦难的过来人,我深知再苦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也会有生活该有的酸甜苦乐的全部内涵。我在《我的牛兄弟》(点击蓝字阅读原文)中描写了儿时长达十年的放牛生活,我与牛的温情互动是没有放过牛的人很难体会的,这些经历很难简单地说是苦或是乐,它就是彼时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积累,好与坏更取决于在以后的人生中怎么处理这段经历。
用媒体的视角去替代被描写者的视角,简单评判生活,这对生活是一种曲解。基于这些不全面的理解提出的改进方案,科学性当然也会打折扣。
▲ 说物质救助的多,讨论精神救助的少。
贫困不仅是一种物质现象,更是一种精神现象,物质匮乏相对来说较容易改变,贫困在精神层面的创伤更为深远,更难救治。有些穷人的世界是灰暗的,缺少阳光,他们更容易悲观胆小,更容易抱怨和焦虑。穷人也更难了解财富的秘密,不知道怎么抓住机会、利用资源。有些人老想侥幸致富,想在别人帮助下一夜致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一个穷人好不容易挣了点打工钱,最后被传销、炒股、赌博骗得干干净净!穷人不是财富的主人,财富对他们来说,更像是别人家的狗,看着不错,很难养家。
关注贫困学子,在关注物质的同时,同样应该关照到他们精神层面的建设。
▲ 一味迎合同情,缺少批判引导。
人是环境的产物,穷人有穷人的无奈,我们不忍苛责。但我们既然抱定介入和改变他们的生活的态度,有些该批判引导的东西也不应该过分迁就。比如说,现在有些人在求助时,不考虑助学金,怕欠贷,宁愿去借私人的钱。借私人的钱,欠人情也是很高的成本,公积金贷款政府贴息,成本最低。有些人只看眼前,不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腾出本该学习的时间去挣钱,与其以学习时间为代价,不如借款或贷款,学到的本事价值远远超过自己挣的那些钱。
▲ 解决方案不尽科学。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虽然同是贫困,但各人的具体贫困原因、后果不一样,解决的方案也应当不一样,这也就是我们强调扶贫要“精准”的原因。有些人精神强大、拥有专业技能,脱贫首先需要的是工作机会;有的人能力低下,精神萎靡,对他们的救助需要扶贫先扶志、脱贫先脱愚;有的穷困是资源缺乏,我们需要优先考虑引进资源。
不少救助穷困学子的节目基本上把救济之道放在送钱上,下药不够对症,疗效也就会打折扣。
造成缺憾的原因是什么?
☆ 媒体展示情怀心切,求功心切,对涉及弱势群体题材的敏感性重视不够,没有采取足够措施屏蔽那些可能的伤害。
☆ 作者缺少相应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对穷困现象的理解片面,容易用媒体人的视角去替代当事人的视角
☆ 创作理念和技术上的准备不足,无法驾驭这些内涵敏感复杂的选题。
☆ 专业研究不充分,对穷困现象的成因、伤害机制和救助办法缺少研究,提不出足够有效的办法。
怎么解决?
“敌人在哪里出现,我们就在哪里消灭它。”
☆ 媒体在做相关报道前,要重视弱势群体题材的敏感性和复杂性,从法律、道德、人情层面做好充分准备,开列出报道内容的“负面清单”,在节目采制中筑好“防火墙”。
☆ 深入研究贫困现象,研究中国国情,研究党和政府有关扶贫的政策举措,掌握好解构贫困现象的理论武器。贫困是疑难杂症,一定要辨证施治,我们的报道虽然主旨是帮助穷困生,但它从属于扶贫的大主题下,大画面一定要正确。
☆ 帮助穷困学生就学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在教育和慈善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拓展救济的渠道,我们可以从其他角度关注这类问题,减少过多关注贫困生的风险。
☆ 要在理念和方法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驾驭这类题材的能力。
这方面我们要多借鉴文学的方法,文学对人性、对生活的解构往往更为客观、全面、平衡,高明的作品无需过多的评论,仅仅用白描就能展示复杂敏感的内涵。
一些记者把握生活的功力不够,经常用廉价的主观表述来补救内容的苍白,这是非常危险的。
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曾经做过一期南方血吸虫猖獗的报道,这个舆论监督题材也有一定的敏感性,女记者王亚丹是摄像出身,她的不少节目是用电影级别的画面说话,无需评论,甚至无需解说词。比如在一个清晨,一位小姑娘挎着篮子来到河边洗衣服,雾气蒙蒙,风景如画,小女孩也很漂亮,但是在这美丽的风景下到处潜伏着杀手,水里布满血吸虫,只要皮肤接触水体,血吸虫就可以钻入人的身体。记者问小姑娘:“你不怕吗?”小姑娘淡淡一笑:“不怕。”在这如画的场景和轻悠悠的对话,血吸虫的恐怖,村民的无知和无奈,让人心悸。
文学首要的任务是刻画人物性格,在人和环境的互动关系中展示主角的精神世界的构成。救助贫困生的报道,人是主角,从改变环境来影响人的命运也是一种主要的思路,这里的理念和方法与文学相通甚至相同。很多报道贫困生的节目人物和环境两张皮,人物性格脸谱化,一些节目把人物和环境的复杂互动关系简化到了失真的程度,说是表现励志,镜头下的人物简直就是“三突出”的英雄,一顺边,见不着任何“毛刺”。
记者如何把握贫困题材?
理念是生活的儿子,技巧是理念的儿子。对人性、对社会、对生活的复杂性理解不够,我们就抓不到有足够表现力的细节。
比方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既可以从穷困生和富裕同学的交往中看到他容易自卑的原因,也可以从他和那些更穷困、更少运气的小伙伴交往中,看到他心理能够自我修复的一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文学是人学,新闻至少一半是人学。救助贫困生的节目,一定要以人为本。很多穷困生的故事都少不了打工的情节,由于“目中无人”,很多节目只是把打工过程变成了挣钱过程。对一个从没参加过工作的人来说,参加一个工作应该有很丰富新鲜的感受。比如,知道父母挣钱是如此不易,知道每门工作都需要态度和技能,这对他今后规划人生、选择职业都可能有影响。
穷困是一种物质现象,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现象,努力用穷人的视角去看生活,才能挖掘一些不为人知的穷人的感受、穷人的故事。我上高中时没有被子,跟别人共被子。同学好卷被子,大冬天我就露在外面。这样的感受,没有经历过,怎么能想象?
可能有人会说,救助贫困生,是在做善事,做这样的节目还需要这么费劲吗?媒体对每一个题材都要有敬畏之心,尤其是以写人为主的题材,没有可以自动省劲、自动免检的好题材。
站在道德高地上,本意是播撒春风,但如果功力不济,没有“春姑娘”的能量,刮出来的也可能是寒风。
作者简介
杜昌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记者。1989年到2000年间,任中央台对台湾广播部记者,参与过汪辜会晤等重大历史事件采访。
兼职担任央视多个栏目策划和评论员;独著和主编的著作有《老杜有话说》、《中国电视专业频道发展研究》、《财经风暴眼》、《央视财经密码》;独立撰写有1500万字的节目测评报告。
自封“资深穷人”,对世界保持好奇,对生活永远乐观。以笔为刀,解剖生活。文笔幽默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个人公众号“杜具只眼”,以新闻的笔法写旧闻,以旧闻的透彻看新闻,只说真话。
(本文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记者杜昌华为《传媒茶话会》独家供稿)
近期热门文章
1.专稿|杜昌华:我给央视写了近2000篇评论,总结起来就这四招……
5.从《战狼2》和人民日报《我的军装照》,媒体人能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