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行业有这样一种说法:汽车的普及改变了广播电台的命运;5G将给长视频领域带来春天。
实际情况是,中国最好的企业都在拥抱5G、拥抱AI,那么,作为音视频内容生产者,需要思考的应该是怎样把内容更好地接入到家庭、车载、通勤等场景中。
《传媒茶话会》作为第八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深度合作媒体,带来业内大咖对视听行业场景创新的洞察。
《2020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01亿,网民使用率95.8%。其中,网络音频的用户使用率为29.3%,用户规模为2.75亿。曾经作为车场景最常见的收听方式,大多数用户已经养成收听广播的习惯,受到新媒体冲击后,传统电台受众大量减少,使用场景式微。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党委书记、台长葛向阳并不避讳,电台自制优秀节目因为平台限制,难以实现效益转化,“网络打破了音频传播的边界,如果(我们)没有高质量的内容产品,受众离开的速度会更快”。截至2020年6月,中国汽车保有量约2.7亿辆,并以每年2000万辆的速度增加,车载收音机日活高达1.3—1.4亿。“这么多人在用相对传统方式听音频,他们最终都会迁移到网络音频上,就像从电视到网络视频已经发生过的转移。”蜻蜓FM创始人张强预测传统音频用户迁移至互联网,或将助推音频行业渗透率达到80%。更令人感到紧迫的是,除了蜻蜓FM等头部网络音频平台纷纷布局,百度、小米、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也积极下水车载音频市场,传统广播电台难道真的只能“等死”?“车场景下用户对音频的使用行为和需求行为,与手机端截然不同。”张强认为,手机端的核心特征是搜索、寻找,而车载端的用户则更希望直接收到想要的内容。因此,网络音频平台想在车载端发力就需要和传统广播合作,学习他们在车端的内容组织、内容体验。葛向阳坚信传统广播不会完全消失:“传统电台必须守住车场景这个主阵地,通过与互联网音频平台进行快速的、深度合作寻求破局。”今年,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着力布局的播客内容,将电台节目按照互联网需求改造成播客,如《唐瑶说体育》栏目在蜻蜓FM上持续更新。此外,随着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和车联网等AIoT终端的迅速普及,音频的全场景趋势也值得传统广播电台关注。全场景生态下用户对音频内容的需求显著增加,不仅能够助推流量变现,还能激发新的内容创作。而不断细分的场景和需求,将成为开启音频内容创新的钥匙。以《国家人文历史》为例,作为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大型时事人文类半月刊,已发展出图文、音频、视频和活动四大类产品。《国家人文历史》新媒体中心主任周斌介绍了小程序“果粒历史”,以官方微信公众号为入口导流,销售“杂志”“小课”“好书”三类产品,其中包括上千万字的杂志电子版、300多期音频节目。光明网自主研发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3卷)》语音陪伴套装,借助多接口U盘,配合套装内的学习笔记、蓝牙耳机等配套学习工具,实现了手机、电脑、车载音响、iPad等多类媒介读取,方便用户利用休息、散步、乘车等时间收听音频节目。
《2020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5G在互动内容领域落地最受关注,互动内容技术应用已到位,但内容创作却还未跟上步伐。这正是看似红海的音频行业却仍然不断涌入新玩家的原因,包括传统媒体,也不乏互联网巨头。今年4月,酷我音乐推出长音频产品“酷我畅听”APP,正式从渗透率超过70%的音乐行业强势插足音频赛道。很快它就吸引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国家人文历史》等传统媒体入驻。5G带来的最大改变是重塑音频行业场景,所有的硬件都可以连接上网,这个时候媒体对音频的理解需要转变成对场景的理解。在酷我音乐副总裁肖轶看来,音频最大的优势是具有无与伦比的伴听性,而“伴”这个字在某种程度也表明相比长短视频等更需要注意力的赛道,音频处于次生位置,“音频想要突破伴生场景有两种方法,一是可视化,二是互动化”。以酷我自制的《雪中悍刀行》广播剧为例,邀请《哪吒之魔童降世》原班人马进行角色配音,并在广播剧的基础上将文中描述的场景以画面呈现,加上动画特效和对白,使音频产品实现了可视化。同时,用户还可通过弹幕实现互动。如果说传统媒体时代一种媒介决定一种场景,融媒体时代融合播放技术将打破场景边界,形成类可视化效果——将音频与字幕、对白、动画特效等相结合,用眼睛看音频成为可能。
“音频可视化值得尝试。不止有声书,在其他领域都可以尝试,甚至可以探讨图文、音频、短视频等多种媒介混合带来的创新效果。”肖轶说,用户兴趣和沟通需求驱动音频可视化和互动化的新未来。漫改广播剧、沉浸式弹幕得到用户认可就是最好的证明。
向互联网转移几乎是传统媒体的必选动作,不同的是,以怎样的方式转移阵地,更关键的是如何在冲击中重新自我定位。周斌在大会上介绍说:“我们把《国家人文历史》定位为CP的角色,即内容提供商。”一方面,内容提供商强化了媒体的传播力——借助互联网平台的触达能力,把媒体的内容传播得更深更广。另一方面,内容提供商也强化了媒体市场竞争力,进而锻炼出比较健康的媒体内外生态。“一家媒体,特别是垂直媒体,着力于内容的打造,是相对容易的成功路径”。对光明网而言,则希望带着对主流价值与市场传播的融合理解,以具体产品和项目为抓手,成为连接主流价值与市场化内容的桥梁。路径就是他们已经走通的“跨界取经+本地适配”。光明网副总编辑高赛告诉《传媒茶话会》,“借鉴其他领域成熟经验,结合本行业典型特征,再加上一些灵感,就可以孵化出更具有应用价值和传播属性的融媒体产品”。一度风靡两会的“钢铁侠”多信道移动直播云台就是光明网作品。目前光明网正在筹备的“36小时极限短视频创作大赛”,将通过“百亿流量扶持计划”节目输出形式,将主旋律与市场化大面积黏合,以“意识形态+传统文化”两个关键词为创作元素,让拥有巨大流量的商业平台,更加精准有效地找到主流价值内容传播的正确“打开方式”。“创新成本很高,试错成本更高,对于新媒体从业者来说,快速、高效、准确地借鉴和修缮其他领域成熟产品,更为切实可行。”高赛说。葛向阳则希望发挥广播电台优势,在有声小说、有声剧和高端音频产品的生产方面,和网络音频平台合作,打破传统广播电台仅覆盖一定区域的边界,从而在互联网上分得一杯羹。他认为传统广播可以从节省成本、提升节目质量、全媒体人才培养、与网络音频结合四个方面,推动与内容生产、传播、分发等方面的共创共赢。
文中视频由酷我畅听提供
关注“传媒茶话会宠粉号”,热点文章及时送达
传媒茶话会宠粉计划正在进行中!我们会在每周一公布前一周
茶茶阅读最多、分享最多、精选最多、留言最多的
前十名茶粉,送出独家“茶”礼~
心动不如行动,快来参与吧!
添加小编微信请标明:单位+姓名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3TKRKWJB】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