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欢听古典音乐,无非只为心的自在

2017-04-24 Ming 温度古典音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386bxxgy0&width=500&height=375&auto=0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弦乐四重奏版




音乐和读书


一个朋友知道我爱听古典音乐,正好她的父亲最近又迷上了古典音乐,就问我怎么样听?我一听就笑了,这哪有什么奥妙,就是听,正如格伦·古尔德所说的:“去聆听,去喜爱,不说一句话”。后来想想好像有很多东西没有交代,但实在来说归根结底就是这么句话,没有别的。因为近来看书有许多深刻的教训体会,所以在这里就串起来一块儿说了,恐怕又要大说一通。



说老实话,对一个过去从未接触古典音乐的爱好者来说,开始的时候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放又放不下,拿又拿不起,真有鸡肋的感觉。这时无非就是两件事情:

  1. 第一件就是问自己要听古典音乐干什么?当然以此谋生,是不用说了,对爱好者而言如果希望有一个陪伴自己终生的爱好,那就对自己下个决心,我听音乐就是出于喜欢,不管亲戚朋友说什么,附庸风雅也好,臭显什么的,随便他们说什么,我就只听我的,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管我。

  2. 第二就是相信贝多芬,巴赫等这些大师的作品的确实杰作,尽管有许多作品我无法接受,但我相信他们能被人广为传颂不是没有理由的,同时我也相信历来听众和演奏者的品位,当然,他们的品位是他们的,正如他们吃饭饱了,不等于我也同样吃饱了,可以不吃了。我还是要听我的贝多芬,我的巴赫,不管其他,要有这样的魄力。



说真的,我听古典音乐,看书都是在一个自由的氛围里,我的父母和同学从来都没有说东到西过,都随便我折腾。但这并不表示心态上没有问题,毕竟有时候我们还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的,如果别人说不好,我当然可以把他们当作粗人忽视,解脱很容易。但还有一层意思我没有告诉过我的朋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想起来说,就是如果别人称赞的话有时候反而会有大问题,那时会无形中给自己一个枷锁,总觉得自己不听出点或者看出点什么名堂,别人一问我们些什么东西,我无言以对,就会觉得手脚没地方放,结果还是在意别人的眼光,心不得自由。这个偏差还是从我翻看《首楞严经》里阿难和佛祖的对话才解开的,那时阿难因为被淫女勾引差点失身。所以佛祖问他为什么发心出家?他说佛的色身太美,所以他觉得出家好。所以文殊菩萨才说:“因地不真,果遭纡曲”。本来听音乐就是为了自己开心的,是自家事情,哪有因为别人毁赞而听的道理?《首楞严经》接下来说阿难并不怎么用功修行,因为一直以为释迦牟尼既然是佛,自己又是佛最宠爱的弟弟,随便怎么样,佛到时候帮一把,成个佛也没什么难的,所以长久以来才得个初果。因此佛就呵斥阿难,问他那些大阿罗汉和我都用过饭了,你刚才一折腾,饭也没有吃,既然我们都吃了,那你也可以不吃,以后都这样行不行?那当然不可能。如此一来阿难才知道修行和吃饭一样,都是自己知道饥饱,别人帮不上忙。所以,别人笑也好,哭也罢,读书,听音乐就是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到那一刻才把心态修正得差不多,从别人的眼光中解脱出来,真正开始为自己做事。直到现在在自己开始做一件重要事情之前都会先内自观察一下自己的心态,正不正先不做判断,总之先弄清楚,心里知道怎么想法,然后才动手,如果遇到问题,就会想想是否是开始的心态有偏差,没有的话,就是失败了也能坦然接受。所以别人再有疑问的时候,真的就是孔子的那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别人怎么想我不管,但自己知否饥饱总不能骗自己,这就是心得解脱最简单的一个方法,音乐和看书都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现在看到许多人说儒家虚伪,感觉很不好,不过以前自己也和他们一样想法,说到底,还是乌巢禅师对白居易说的“(那些道理)三岁小孩识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就这么简单,看书那么多年,西方的摸摸,东方的瞅瞅,才发觉祖先一直强调脚底下这个根的重要,真是一生立命之本。现在的教育,不知道能说什么。



回过来讲那个“信”字。迷信古典大师在现在这个时代听上去多少有点不合时宜,现代人基本上都是聪明人,傻子才是奇货可居,而聪明人都是讲怀疑的。我是从苏格拉底的那句名言中获得教训的:“我所知道的唯一事情就是我一无所知”,这也是我当初选择出国的重要理由,因为感觉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回过来讲音乐欣赏方面,我不能读五线谱,但有一点我和其他人一样,我能基本上知道一段调子中听与否,听流行乐这就够了,但对古典乐,不行。正因为如此我更迷信巴赫,贝多芬那些音乐家。首先我是从那些耳熟能详的曲目进入的,最早的时候是贝多芬的第五和第九交响曲,所受震撼无以形容。也没有想到专门去听古典音乐,那时候港台的流行乐也很风靡,但是不耐听。后来电视里有专门的古典节目,大多放卡拉扬指挥的交响曲,柴可夫斯基和贝多芬的居多,很适合初入门者。渐渐开始留意起来,也逐渐注意唱片方面的信息,说起来很好玩,那时家里不知道中什么邪,买了台激光唱机,开始认为浪费,没想到后来都成为我个人专用,直至听坏为止。由于电视里常常就放这么点东西,也渐渐有点厌烦,就开始注意报纸杂志各方面对于作曲家和演奏者的介绍。于是开始自己攒钱买点唱片来听,当然一切都很谨慎,就怕买来不中听。记得那时我哥哥买了一张克劳迪奥·阿劳演奏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选来听,PHILIP公司出品,曲目是贝多芬中期的代表作《悲怆》、《热情》和《华伦斯坦》,最初一放,完全不知道所以然,所以很快关了。大学的时候,读书无聊,心闲下来,偶然打开电视,正好是电视里在放电影《贝多芬》的介绍,里面就拿老贝的曲子做为背景音乐播放,记得最清楚的场景是少年仰身躺在漫天灿烂银河的星空之中,背景放的是贝多芬的第九,还穿插放了其他的曲目,如《悲怆》等,但印象最深曲子还真是《悲怆》,完全被感染了。于是立刻把阿劳的CD拿出来放,一听不得了,尤其是阿劳那充满力度却又不失节制的声音从唱机里流出时,真是醉了。所以后来才会发疯一样攒800多块钱去买一套施纳贝尔演奏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EMI出品的。由于是早期的单声道录音,音质很糟糕,但很奇怪,就是那个质地播放出来的《月光奏鸣曲》是我个人感觉演奏最好听的一版,沙沙的背景噪音,反而有“蝉噪林逾静”的感觉,或者说深深夏夜,卷着裤腿,拿着凉鞋,光脚踏着沙地在月光下漫步。其他曲目开始还是不能接受,和音质也有关系,但是可能心疼钱的关系,就一直放,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放他晚期的作品,就像喝茶一样,随着时间拉锯,味道也开始逐渐释放出来,至今我都不知道如何形容那种感觉,尤其在炎炎夏夜,那时是玩通宵都不怎么累的年纪,就在很晚,开很小的音量放老贝晚期的钢琴奏鸣曲,沙沙的声音,好像看到施纳贝尔就在眼前,穿着晚礼服,坐在钢琴前,所能用的只有两个字——境界!所以后来其他钢琴家演奏别家钢琴作品也能开始慢慢聆听,就是贝多芬给打的底子。事实上,如果贝多芬的室内乐作品能进入的话,就会发觉他在这方面的成就远高于他的交响乐。可以说部部经典,没有败笔。能做到这一点的,还有一个德国人就是勃拉姆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367d3tmme&width=500&height=375&auto=0贝多芬《弦乐四重奏》 No.3 Op.18



由此才开始真正喜欢上古典音乐,后来工作后就花钱又买了一套意大利弦乐四重奏组演奏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因为从老贝的钢琴奏鸣曲上手绝对信得过他,所以买来听,开始当然还是做牛,不知他老人家写些什么,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一次突然闲下来,正好在听其中一首晚期作品(第几号忘了)中的一个过渡乐段,小提琴那略带哀愁的声音先是断断续续,如一个女人低声抽泣,后似乎慢慢挺起胸膛,声音渐渐扬起,盘旋上升,正往下个乐章的高潮上转,就是这段才不过30来秒的调子抓住了心,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安静下来,眼泪不知怎么就流出来,真是侧耳倾听,手边一切都放下。总之,直到现在我都对老贝的晚期作品爱不释手,每个音符都层层叠叠,似有不尽的味道,有悲苦,但不沉溺,不像柴可夫斯基,旋律是很动人,但太腻,贝多芬却是有种刚毅的性格,他会发出哀叹,悲伤,但很快就能转出昂扬的调子,使人盘旋上升,直入天堂。由于迷恋他的四重奏,所以在德国又买了阿尔班·伯格演奏的《四重奏全集上集》,那个版本是现场演奏版,一直被评论说,一时冲动就买了,但也是我最后迷恋的古典唱片,以后就再也没有买过新的,爱好还在,但就听听广播,因为已经不怎么迷恋演奏者了,所以不再追求演绎的好坏(好版本都是国际大唱片公司拥有版权,所以价格不菲,不过现在国内都有引进版,或者网上有拷贝,真是吐血)。之所以要说这个版本,是因为在这里学习紧张,胃口被坏了很多,闲心一下子没有了,但出于习惯还是放,但好音乐就是这样,记得最清楚的是一天下午在边放其中的第10弦乐四重奏作品第47号边做事,在放到第一乐章末尾的时候,四把提琴的音色织体交缠在一处,相互穿插缭绕,眼花缭乱却井然有序,真是到此才知什么是古书上讲的“纵有百口不能鸣其一也”,四肢加上嘴巴都不够用了。那时正好隔壁的德国小姑娘卡罗琳娜回来,正好听到这段,也连忙叫好,问我是什么曲子,我就告诉他是贝多芬的,把唱片借给她听,也算是给德国人做了一次德国传统文化教育。哈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83unzxs7&width=500&height=375&auto=0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羽管键琴(Robert Hill)



喜欢巴赫的经历和这个差不多,也是从看到一部巴赫的传记电影开始,当然穿插许多巴赫的著名音乐作品片段,但我这里要说的是另一件事。那时电视里正好在介绍加拿大著名钢琴大师格伦·古尔德,他是以演奏巴赫的《歌德堡变奏曲》出名,说来很诡异,也是以该曲终结自己生涯的。现在公认的两个最好演奏版本都是他的,就是1955年的年轻版,和1980年的晚年版本。当初自己也和追星族没有区别,疯狂的找有没有他演奏的《歌德堡变奏曲》的唱片,一直找了很久,没有就买他演奏的巴赫的其他作品来听。应该说古尔德演奏的巴赫很合我这个初入门者的口味,对从未接触巴赫作品的人而言,总以为他的作品是让人昏昏入睡的,但听古尔德演奏就有精神亢奋的感觉,他的处理速度和节奏把握在钢琴界来说无有第二者,个性实在太鲜明。所以很疯狂的搜集他的一切信息,差不多算小半个粉丝,后来终于让我买到了88年的那个版本,那张唱片是我听过次数最多的,外套都差不多磨花了。记得当时偶然在学校图书展上买到一本北大中文系翻的计算机界的科普著作《哥德尔,埃舍尔和巴赫——GEB之大成》(商务版),里面对巴赫的音乐做了数学上的说明,很奇妙的感觉,加上古尔德的个性,由此开始了巴赫之旅。当然开始的时候很排斥其他钢琴家演绎的巴赫,总觉得少点节奏感,太拖沓。但还是老办法,时间解决一切,心慢慢放平之后,才体会到为什么说巴赫的音乐以任何速度诠释都可以。由于那本书的关系,以后又开始陆续弄来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最喜欢的是前苏联钢琴大师里希特的版本而非古尔德版,当然也是到德国后开始喜欢上的),音乐的奉献,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等等唱片。巴赫的音乐神性方面多一点,有时候他是直接把你带入天堂。巴赫现在共留下了3000多首作品(很遗憾散失了三分之二),也有许多很世俗化的,比如《勃兰登堡协奏曲》就很轻快。由于接触了最重要的两个大师,后来才开始慢慢扩展到其他作曲家,比如勃拉姆斯等。尤其是勃拉姆斯开始根本无法接受,那个调子太怪了,后来心静下来,才接受了他的一些室内乐作品。之所以还要说他,是因为能够接受他的作品还是近两年的事情,不算太远。那时自己一个人在深夜赶功课,收音机调在古典频道(德国有这点便利,有专门的古典音乐频道24小时不停),正好夜深人静,就听耳中突然涌入收音机里放的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的第二柔版乐章,如潮水一般,人的内心也唰唰地被洗了一遍,很自觉地把笔放下,等该交响曲全部放完后才继续工作。自此才信做为德国的三B之一的勃拉姆斯之所以能和巴赫,贝多芬比肩不是浪得虚名的,在自己所听过所有的作曲家里面,只有勃拉姆斯的情感最沉,最厚,最深也最持久。总之,我开始是迷,是信,就是迷信巴赫,迷信贝多芬,这最重要,然后迷信版本,那个要花点钱,可也没办法,对初入门者,好的诠释有时候很要紧。当然只要挑一些重要作品的好版本就可以,否则也太浪费,然后就是不停地听,不停看,不发表个人意见,如同开头说的,就是喜欢,没别的。慢慢的自己会从要求好版本和作曲家中慢慢解脱出来,达到随意的状态,就是喜欢,无非只为心的自在。

往期内容精选:1、如何伪装成一个小提琴家丨“狗娘养的铬钢E弦!” 2、马勒因何而伟大丨聆听《第二交响曲“复活”》;3、阿多尼斯丨遗忘有一把竖琴,记忆用它弹奏无声的忧伤;4、你未曾读过布考斯基的《苦水音乐》,“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 5、电影配乐大师莫里康内的十部经典配乐;6、巴赫的”神性“在亨德尔那里成了英雄气概,”尘世之宏伟“是亨德尔的招牌特色;7、韩少功丨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8、塞尔金的全套《哥德堡》返场;9、亨利·詹姆斯丨“生命中总是会有连舒伯特都无言以对的时候!” 10、巴伯的柔板,哀叹破败的爱情和苦难;11、村上春树丨舒伯特的音乐热情地把我们迎进门去!12、纪念莫扎特丨命运对莫扎特比对贝多芬更残酷;13、贝多芬的自我实现丨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自我实现理论来分析贝多芬;14、Schubertiade丨舒伯特的“朋友圈”;15、书是最抽象而又具体的;音乐是最具体而又抽象的;16、对于我,音乐就是巴赫!不是情感,不是人的欲望,是从虚无中升起的纯净的声音!17、《海上钢琴师》丨对物质世界微弱的反抗;18、广大乐迷所缺乏的是一座将文学与音乐沟通起来的桥梁;19、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或许音乐也往往是旧的好?20、莫扎特赶在最后一刻完成了哪部歌剧的序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