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 unsplash.com
读书会的第一次分享开始前,我们在群里做了一个小调查。参与调查的66位小伙伴有62位读完了全书。66位都愿意把书推荐给身边的女性朋友。
问卷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全书一共15个建议,读完后,你现在能回忆起几个?
关于书的内容,完整的十五条建议,大家可以看读书会一位小伙伴(布)制作的思维导图:
我以自己读这本书的过程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应用从《Make It Stick: The Science of Successful Learning》这本书中学到的学习方法的:
我们过去在学习、读书的过程中,非常强调熟练。比如,我们会反复读课本,读得次数多了,说到内容就知道这段在哪里。但是实际上流利度是不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你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这种熟练有时候会掩盖你并不理解的事实,反而是坏事。在读《亲爱的安吉维拉》这本小书的过程中,每读完一个建议,我都会测自己理解了多少。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我们在读书会中引导大家讨论的问题主要也就是从以上几点出发,帮助大家理解作者想表达的内容、让大家跟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通过大家的分享,加深彼此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Active Retrieval 指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时不时停下来,回忆到底书上说了什么。与这个相对应的旧的学习方法是划重点,划线或者高亮文本,然后复习的时候只看重点。《Make it Stick》的作者认为,划重点并不高效,而且是一种非常舒适的方式,没有挑战自己的大脑。所以应该合上书,问自己,这段说了什么,用回忆的方式来抓住书的重点,自己考一考自己。我自己第一次读完全书的时候,就试着从记忆中抓取信息,回忆作者都给出了哪些建议。然后自己掰着手指头,数一数能回忆起几个。有的人习惯一个东西不熟练就用大段时间反复操练同一个东西。在这本书里,作者强调了应该在学同一个技能的中间插入一些别的东西。在我看来,这个有点类似于浩宾斯遗忘曲线的作用,就是你需要隔一段时间再操练一下,把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在读完《亲爱的安吉维拉》后,我第一次回忆作者的15个建议肯定是不成功的。后来过几天重复读原书,继续回忆,最后得到的版本如下(读的是英文版)。大家可以看到,我不是严格按照作者列出的顺利来回忆的。我的基本方法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关键词把同类归纳到一起。
在我看来,书的编排是为了叙述的需要、作者认为这样的顺序更容易帮助你理解她想表达的东西。作为读者你理解了之后呢,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记下来,当然,也就可以打乱顺序了。我并没有刻意去背,但是会刻意考自己:考自己理解了多少,记住了多少。考几次,发现自己的不足,重新读的时候就会更留意之前被自己忽略掉的,考几次就都存在大脑里了。自己去处理读到的内容这个过程很重要。上面读书会小伙伴的思维导图也是一种处理。当然,也不是每本书都值得这么做。可是,如果一本书不值得你仔细读,又何必读它呢?(纯粹为了享受阅读的过程、为了娱乐的除外,这里谈的是用读书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Elaboration,把你学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遍(跟费曼技巧差不多)。大家可以看到,我和李老师把我们对这本书每一条建议的理解,都写了出来,做成对话的形式。预计分成六期分享完毕。以下是第一期的链接:女性成长读书会《亲爱的安吉维拉》第一期。Think You Can,其实是一个思维工具,也就是说,在学一个东西前,你必须坚信自己是能学会的。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学会,效果就不会好。
从以上我读书的过程,大家应该也能看出来为什么我和李老师要做自己的读书会。因为我们觉得市面上那种告诉大家听音频就够了,不去读原书的读书会是有问题的,对大家其实是一种误导。没有经过你自己思考的知识,最多就是信息。你知道别人说了这个,这么说的,别人认为是这样的,且不说你能记住这个信息多久,那你知道别人为什么这么说吗?你理解对方这么说的理由吗?对方的论证过程你都不知道,又怎么能说服你?如果你连对方的论证过程都不关心,就轻易接受了对方的观点,那么你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从哪里来?更不要说通过阅读、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增进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不断自我成长,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等等。当然,我也知道,那样的读书会的受众跟我们的目标受众不是同一群人。那我们就试着做做看,做出这样一种存在,在做的过程中把理念传达出去,影响一小部分人,也就心满意足了。
喜欢就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