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的再思考——读《孩子与学校》有感
最近在读日本心理学者河合隼雄的三本书,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孩子与学校》。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作者对日本学校教育的反思,相信国内的家长老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会感慨良多。读书时,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个TED演讲。
Ken Robinson在他的演讲《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说过一段话,大意如下:
为什么体育就没有数学和语言重要呢?印象中小学的体育课虽然课时不多,还是能保证的。到了初中,一周两次的初中体育课如果遇上下雨天,就常常被其他所谓的主科占领,我对高中的体育课几乎没有印象。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教育体系里,体育、数学、语言、艺术同等重要会怎样?
学科之间存在等级制,这是价值观单一的一种体现。这种等级制其实在我们的社会里无处不在。比如,在学校里,最受老师喜欢的肯定是成绩好的孩子,毕竟“高考指挥棒”在那里。家长也认同这样的观点,“别人家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呢?说到底就是成绩好的孩子。
到了大学会不会有些不一样?答案是否定的。《孩子与学校》一书中提到,日本大学也存在着等级制。在这一点上,“中日韩”又再次手牵手了。韩国有SKY(首尔大学,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国内有Top2、C9、985,211等等说法。我们不仅仅是走着按部就班的程序去考大学,大家的目标也出奇地一致,盯着最好的大学去。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一流的大学不一举扩招三五倍的话,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依旧无法避免。“内卷”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我们的大学和人一样,没有个性。一方面,如果大学都有各自的特色,一元的价值观也很难把他们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另一方面,大学和人一样,即使有个性,在这样“一元性”的排名里,个性也被彻底忽略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忽略了人本身的个性,教育就看不见“育”,看不见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本身的内在力量,学生本身的独特性,我们考虑的仅仅是怎么“教”。我们考虑的是怎么教才能让孩子挤上那个独木桥,考上好大学。但考上好大学之后怎么办?
整个社会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的标准太单一,就是为了考上好大学,进入社会找个好工作(好工作的标准也很单一,要么挣钱多要么稳定)。能走的只有高考这条路,家长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想法,所以课外补习班才会如此火爆。老师也不例外,看到学生考到一定的分数,就想到应该读什么大学什么专业,如果选了别的大学或者别的专业,大概率会感叹一句:太可惜了。
但是,我们一旦把目光转向学生本身,我们就会意识到这个体系有多么可笑。教育不应该是仅仅为孩子考大学做准备的,教育应该是为孩子的人生做准备的。考同样分数的一群孩子,就有着一样的兴趣和志向吗?我们会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志向吗?更何况,如果我们紧盯着考大学,那么我们必然会忽略那些考不上大学的孩子,甚至在中学时代,他们就是教育系统里被放弃的那部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中学是他们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受教育的阶段,我们的教育是否给他们提供了进入社会必备的准备?
在河合隼雄看来,教育分为“教”和“育”。顾名思义,教就是“教导”。而“育”又有两层意思:“培育”和“发育成长”。
一直以来, “教导”都是备受重视的,我们会强调: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学有大纲,指导老师要教什么,要怎么教。现代社会,人要作为社会中的一员生存下去需要大量的知识,要了解社会规范,要有维系关系的能力,所以大人热衷于“教导”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仅仅有“教导”也是不够,并且有些孩子对一般的“教导”并不感兴趣。这种纯粹的输入让我想起学生时代的课堂,所谓的“满堂灌”,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学生们忙着记笔记,也就是下图所示中的“lecture”。
我们有时候也会强调“培育”的重要性,强调要给孩子提供合适的环境、充分的条件。但是这样的时候似乎太少了。而且就国内的大环境来说,似乎也是一种奢望。当一个班级有五六十个孩子,甚至七八十个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很难要求老师去关注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前不久和在小学任教十年的好友聊起来,发现她现在工作的市区小学,整个学校光是学生就有五千人。她教不同年级的若干个班级,开学几个月了,学生还没认全。
至于学生本身的“发育成长”,在小土豆幼儿园我看到老师们非常重视这一点。开学前的家长会,各阶段的反馈中,老师都会强调每个孩子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有的快一点,有的慢一点,在进步就好。但是到了小学、中学,学生本身的“发育成长”是否还会被老师们考虑在内,还是说,就是一把尺子要求大家整整齐齐?如果是后者,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相关文章:
《私立小学闯关记》,揭开日本精英教育的面纱
完
转发和点“在看”是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