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萨提斯·库玛2018年访华实录(四)

Schumies 舒米学苑
2024-08-04



萨提斯·库玛2018年访华实录(一)

萨提斯·库玛2018年访华实录(二)

萨提斯·库玛2018年访华实录(三)



【论坛】30日(农历二月十四)星期五 


上午,由永春县生态文明研究院主办、永春县生态文明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张兰英女士主持的《生态文明国际高端论坛预备会暨永春全域生态综合体建设研讨会》在永春县大羽村的白鹤拳史馆正式举行。舒马赫学院创院院长Satish Kumar、永春生态文明研究院秘书长邱建生、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研究部主任胡勘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立、古经古字研究专家张介福、浙江外国语学院讲师汪明杰、 河南诺亚方舟农场创办人梅红伟、清华大学教授常镪、前台湾省政府财政厅长和绿色经济学教授陈金发、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王松良等参加了此次高端论坛。 





古经古字研究专家张介福在拆解“永春”二字的古字之生态文明启示



Satish以生态文明的国际视角为题目作了演讲。他说,他提出的“土壤、灵魂、社会新时代的三位一体思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所提出的主题思想是相似的,即老子崇尚自然,佛陀心性解脱,孔子社会和谐。 


人类总是从土地上不停地索取,但我们给予土地什么了呢?农民保护种子就像保护自己一样,我们也要像保护种子一样保护自己的灵魂;就像农民会培育种子一样,我们要培育自己的灵魂。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和自己的心灵相处。

因此,
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生态政治学,也是一个生态心理学。生态文明是一个精神系统,需要从爱护自己开始,给予自己时间。生态文明带给人快乐和喜悦,这是生态文明的精神维度。

在社会维度上,就是要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和行为。不要什么都是我、我、我,我自己、我自己、我自己。(I,I,I;Me,Me,Me)

生态理论建设只走了半途,我们需要把理论落实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
在舒马赫学院的经验认识之中,行动是先于理论的。在中国,自上而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幸运的;另外,我们要有自下而上的行动。真正的领导力不仅来自北京政府或是大企业,更重要的是来自每一个个体。

 

【转变】31日(农历二月十五) 星期六 


在离别之际,张兰英女士邀请Satish和James交流了此行的感想。Satish说,他非常感谢这次行程,他认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具有世界性的引领意义。从未来工作来看,他认为如果是纯粹地举办各个主题的会议和讨论是远远不够的,讨论要邀请具体领域的行动者参加。因为,生态文明是一种范式,他需要所有社会部门从生态思维方式到具体工作上的转变;从社会工作、教育、建筑,到学术界、商业、政策制定等等的参与。所以,我们不仅需要邀请各个领域的人参与讨论,同时召开行业内的会议也很重要。举办工作坊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和手段,这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维应用在具体事务上。另外,生态文明不应该仅仅是政府和学者的倡导,根本上需要每个个体的努力;真正的建设是从个体开始的。

James 希望能够邀请中国的官员和民间组织去欧洲参观了解他们的工作。他也可以带着他们“塑料”工作的领导与中国相关利益方进行深度的沟通。


总之,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来推进。实际上,永春县生态文明研究院已经就这次论坛所探讨的内容,讨论了下一步的工作,其中包括举办国际生态文明论坛的内容和时间表,也包括如何落实永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实施计划等内容。



以下是Satish发言的实录:


所有伟大的运动都需要一个三位一体的思想。法国大革命的三位一体思想是“自由、平等、博爱”。如果你想为生态文明创作一个整全的视角,就需要一个新的三位一体的思想。在中国,你们已经有了。中国的三位一体思想其实是三位伟大的人物。我们都知道,他们是老子、孔子,我想再加一位,那就是佛陀。老子代表着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佛陀代表着我们与自己和谐相处,而孔子则代表着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这也是我要和大家探讨的“土壤、灵魂与社会”。

 

土壤(Soil)是生活的基础。我们的身体是由土壤构成的。我们所吃的食物是由土壤转化而来的。我们所穿的衣服也是来自土壤。当你把一颗种子放入土壤中,土壤给予这颗种子身体,长大成一棵大树。所以树也是由土壤转化而来的。但是,就目前西方科学的思考方式看来,土壤是没有生命的。所以在生态文明时代,我们需要欣然接受土壤基础性的重要地位。我们现代社会经常谈论技术、人工智能、科学进步,但是没有人去谈论土壤。如果你阅读报纸,听广播或是看电视,没有一个词是关于土壤的。什么话题都有,就是没有土壤。其实,我们就是土壤。

 

为了给予新的生命,土壤需要补充营养。每天我们都需要把一些物质还给土地。我们从土壤中获取房子、食物、一切,我们不断地索取、索取、索取,我们返还给土壤什么了吗?没有。因此,这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只要你吃了饭、穿了衣服、住了房子,你就有责任返还一些物质给土壤。如果你读老子还不够,再读一遍。阅读《道德经》,再读一遍,每天都读。触摸土壤,播种,制作堆肥。每一家餐厅、每一家旅馆都需要有一个堆肥桶。这是为了实现生态文明的一个实操性的计划,生态文明需要堆肥。

 

我可以一整天都谈论土壤,不过,我将探讨下一个话题—灵魂(Soul)。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宏观世界中的微观世界;整个宇宙都在你心中,就好比整棵大树都在小小的种子中。我们的心灵是宇宙的种子。就像我们保护种子一样,就像农夫为了庄稼保留种子一样,我们也需要关爱自己的灵魂。这意味着你自己的心灵品质经过了陶冶。好比你耕种土壤,你也要耕种自己的心田。所以你需要培养慈悲、友善、爱、喜悦、庆祝和美丽,这些都是心灵的品质,就像你每天花时间在你的身体、你的房子上,你也需要花时间在自己的心灵上。生态文明不只是经济系统,或是政治体系,它也是精神系统。每一个个体都有责任去关爱整个地球。如果个体不快乐,我们是无法创造一个快乐的社会。所有伟大的转变和运动都是从个体开始的。

 

因此,我们有责任去照顾自己,才有能力去关爱我们的星球。灵性与宗教无关。并不是说我们必须成为佛教徒,或者必须信奉上帝,才能获得灵性。你不是一定要信奉或跟随任何宗教。灵性是你可以与自己合一,这样你才可以与这个世界合一。所以,拿出勇气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禅修、去打太极、去练习瑜伽和去照顾自己。这是我的三位一体思想中的灵性维度。

 

第三个是社会维度。现在我们是非常自我的,我、我、我,我自己、我自己、我自己。今天我们所拥有的文化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主义的文化。我们必须思考我们与其它个人不是分离的,我们是人类社区和地球社区的一员。我们必须照顾好本地社区的每一个人。我们需要把整个地球社区看成一个人类大家庭。目前世界是被划分为不同的国籍、被区分为不同的政治观点等等,但我们必须首先看到人性,人性是在所有这些宗教、国籍、政治体系之前的。

 

这三个S,土壤(Soil)、灵魂(Soul)、社会(Society),在今年6月即将在中国出版的书中会阐述得更清楚。在我的这本书中,有更多关于整全视角下的3S理论的细节。我希望生态文明能接受这个整全的视角,通过拥抱自然、与自然、与灵魂、与我们自己、与整个社会和谐共处,来建设一个整全的文明。这三个维度需要融合在一起来讲解,而不能将这三个维度分开看,我只关心我自然,或是我只关心自己的灵性,或是我只关心社会,我希望这个三个维度可以一起出现。

 

为了获得这种整全的视角,我们必须设立实践的计划,实操的项目,我们怎么做到这些,在接下来的2年中,在接下来的5年,10年时间里,我们能够为我们自己、为社会、为自然提出什么样的计划。学术研究、书籍、想法,这些都很棒,但是光有理论是不够的,没有实践的理论还只走在半路中,甚至都没有。理论必须付诸实践。

 

事实上,在舒马赫学院,我们常常会说,实践必须走在理论之前。当你做某件事情,比如种地、做饭,然后你为之创造一个理论,但是仅仅是头脑中的理论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条实践的路径去建设生态文明,这样我们才能活出生态文明。如此,生态文明才能成为一种活生生的经验,而不只是学术性的理论。把理论带进实践计划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我确信中国能够迎接这个挑战。

 

正如我昨天所说的,为了实现生态文明,中国有着自上而下的官方护佑,现在也要有自下而上的民间探索。我们必须创设这项运动,来自基层人们群众的运动。如此,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交织在一起。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负起责任来。领导力不只是来自北京,或是来自大的企业,或是来自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将会从草根中诞生。

 

我确信中国和中国人民将会迎接这个挑战,并为世界树立榜样。西方世界已经在工业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方面犯了大量的错误;而中国和印度不要重复他们的错误。我们必须认清楚西方国家所做的,以及他们所犯的错误,希望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不要重蹈覆辙。

 

此刻,西方世界被人造的智慧所驱使,但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真正的智慧,我们为什么还需要人工智能呢?西方最大的错误就是走向人造(Artificial)和肤浅(Superficial)。工业文明已经在暗中侵蚀着真正的智慧和真正的想象力。我们必须珍爱和庆祝真实的智慧与真实的想象力,而不是人造的东西。真实的智慧与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种智慧。

 

甲壳虫乐队的约翰·列侬写过一首非常美的歌曲,叫“想象”,我们必须想象一下,我们能够创造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想象力,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我们都在一场伟大的旅途中。中国向前跨出了一大步。我祝福你们拥有好运,我与你们同在。非常感谢!

 

 Q&A环节


问: 城市农耕中有无土栽培,立体农业等,均被看成是可持续的,有机的,其实都不需要土壤。但是Satish说土壤是基础,那似乎有一点矛盾,不知道Satish先生怎么看?

 

Satish:土壤除了我们看到的土,它还是一种载体和比喻。对于我来说,整个自然世界就是土壤,土壤包括了水。荷花生长在水中,但是水底还是有土层,甚至海洋里的鱼,水底世界还是有土壤的。微生物也存在于水中,阳光和热量也在水中,空气也在水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可以独立存在。在我的身体里,我同时有水和火元素。所以认为水和土壤可以独立存在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土壤里头总是有水,水里面也总是有土壤。

 

在我们的语言中,我们把不同的元素单独罗列,但现实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独立于世。所有的元素都在一起。所有的元素都在树之中,要不然,如果树里没有火元素,它就无法被点燃。所以木里也存在火元素。水里也是有一定的土元素,这样,植物才会生长。土壤是自然所有面向的比喻。




日志撰写:何龙翔

发言翻译:张鹏辉

编辑校对:张兰英

感谢活动参与者提供的照片


<完>



Satish:“中国的朋友们,咱们明年再会!”






关于舒马赫学院的更多资讯,欢迎点击:

《舒马赫学院-—生态教育界的霍尔默茨》|《整全科学硕士》|《转型经济硕士》|《生态设计思维硕士》|《生态学与灵性硕士》|《可持续园艺学徒项目》《不丹国民幸福大师班》|《舒马赫创始人萨提斯香港演讲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舒米学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