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维教学(五):例说解题三境界

谈志国 数学大思维 2022-07-17

解题的三境界“偶然、必然、自然”可以比拟禅宗修道的三个境界:

第一境: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此境见到的是山水的外相直感,形态各异,互不相关,在解题是就题论题,只知其然,是偶然层认知。

第二境: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此境所见是山水的内在解构,山有山质,水有水性,在解题是寻找规律,求其所以然,是必然层认知。

第三境:山仍是山,水仍是水。此境见到了山水的本来面目,山自成山,水当是水,在解题是直见本质,知其何以所以然,是自然层认知。

下面探讨南京市鼓楼区的一道模拟题,可以看出思维层次不同,会导致解题效率千差万别。

题目:如图,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放置,其中∠A=30°,∠CDE=45°。若三角板ABC的位置保持不动,将三角板DCE绕其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一周,当△DCE一边与AB平行时,∠ECB的度数为             。

一、偶然境:画出所有存在可能情况的图形,分别计算各个角度,这种做法思考无序,过程复杂,速度慢,容易漏。如下图6种情况:

∠ECB=120°

∠ECB=60°

∠ECB=30°

∠ECB=150°

∠ECB=165°

∠ECB=15°

二、必然境:探求平行与旋转的性质与规律,求∠ECB的度数即是求旋转角的大小,过C作AB的平行线MN,只要△DCE任意一边落在直线MN上或与MN平行即可,因此转化为求△DCE各边与直线MN的交角,显然各边与直线MN的交角是互补的两个角度,这种求法简洁直观清晰有序,逻辑严谨不会遗漏。


三、自然境:看得再深一层,求旋转角即是求各边初始位置与最终位置的夹角,最终位置是与AB平行,平行关系可以看成夹角为0度,那么角度的变化值就是各边初始位置与直线AB的夹角,这样转化成求△DCE的各边与直线AB的夹角,不用画辅助线,直接看原图即可。显然,BC与AB的夹角为60°或120°,CD与AB的夹角为30°或150°,DE与AB的夹角为15°或165°,直接秒杀完毕。这种解法直达本质,直接了当,简易自然。

同样完成一道题,得到同样的分数,却存在思维层次的云泥之别,以及思考效率的巨大差异。可以看出思维层次越高,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越强,这两种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核心能力,对此的训练和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解题时不能满足于得到题目的答案,还要致力于思维层次的提升,高层次思维需要通过不断的深度学习和深入思考进行长期训练。


通知:本文所著《中考数学思维方法与解题策略》基本售罄,好评率100%,不管是教师读者还是学生读者,大家一致反映书中所述思维方法视角独特站位颇高,学后获益非浅。目前只剩几十本,售完后可能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出版再印,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可以在文后留言。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扫描下面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中考数学思维方法与解题策略》,或加微信“tzg5236”联系.



参考阅读:

《中考数学思维方法与解题策略》

站得高,望得远,想得透,看得明

思维教学(一):思维是教学的核心

思维教学(二):策略与方法

思维教学(三):比标准答案更好的解法

思维教学(四):诸法归一一以贯之


扫码关注“生长数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