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建华:激发师生成长的活力,从解放心灵开始

周建华 海教思维 2022-07-15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海教思维”

  

教育从解放心灵开始,一定会激发办学的活力。办学的活力一定来自“人的活力”,来自不同主体的共同激发和相互链接。激发师生活力,既是学校办学活力的源泉,也是推动师生成长的不竭动力。为激发师生活力,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打造多元成长平台

激发学生成长活力



学校供给的成长平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质量。有平台,才便于学生选择;有选择,就要学会负责;在负责基础上进行的选择,才更有价值。


01 加强德育,突出学生人格培养


从德育角度出发,学校注重突出完善人格、丰富情感和责任担当的培育。在德育工作中,学校注重使学生心灵的生命场、能量场、情感场共同发挥作用,进而提升心灵品质、优化社会关系和彰显生命价值。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必须培“根”育“心”,以体验为基础,与学生心心相应、同感共鸣。人航的开学第一课是“火箭模型前话初心”。学校请航天专家介绍中国航天的伟大成就,诠释中国航天人的初心、使命和几代人凝聚而成的航天精神。学生通过聆听英雄航天员刘洋遨游太空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认真观看火箭发射瞬间以及亲身参与水火箭发射活动,引发了对航天知识的渴望、对成为航天员的向往、对探索宇宙的憧憬,进而激发了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兴国的使命感。


学校将德育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积极开发德育课程,构建多元德育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德育目标、内容和形式的重新整合,形成了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题讲座)、活动实践课程三个“板块”的德育课程体系。


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准备人才,并为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做好准备。我们学校是一所十二年制学校,帮助学生顺利地从儿童走向成人阶段,使其更好地社会化以参与成人社会的生活,是其义不容辞的使命。为此,学校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活知识的社会化;二是行为规范的社会化;三是价值观念的社会化;四是理想目标的社会化。




02 构建“三三三”课程,突出智慧生成


教育从解放心灵开始,课程是最主要的载体。教育的目标价值、学生智慧的生成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


课程结构决定课程功能。为有效发挥课程功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校构建了“三三三”课程结构:一是以育人目标为轴心、关注学生需求和学科逻辑的“三足鼎立”的课程主线;二是面向全体的启航课程、面向群体的领航课程和面向个体的荣誉课程的“三个层级”课程;三是每个层级的课程都包括自主发展、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三大板块”。同时,学校形成“启航—领航—自航”的课程体系:启航课程,重在基础和习惯的培养;领航课程,重在潜能的发现与发掘;自航课程,重在特长的形成与发挥。


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优化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心灵的解放和智慧的生成。例如,学校努力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独特的使命与价值,探索以项目学习方式开启学生的活力假期。“智立方”是学校为学生取消了寒暑假作业而特别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每次“智立方”活动,学校都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题、范围和建议,学生则根据选题的范围自主选择以小组合作、亲子合作或独立完成的形式来开展,最后的“智立方”作业需要呈现选题的由来、研究过程、主要内容、收获思考等环节。像“智立方”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和“进入世界”,加强学生与自然、社会、自我心灵的对话,促进学生快乐学习、愉快成长,使其身心获得和谐发展。


学校注重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淡化评价选拔与甄别功能。例如,为检验小学低中年级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学校精心设计了“期末快乐闯关”活动。该活动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以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励学生追求卓越为目标,在关注学生学习起点的同时兼顾未来学习的可能性。这种基于“尊重”“选择”“激励”,在夯实知识和技能基础上让学生扎实掌握智慧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追求创新和创造的评价方式,无疑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造条件培养“硬核教师”

激发教师发展活力



解放心灵、激发教师活力的重要抓手是打造一支“硬核”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01 打造愿景,凝聚精神内核


从学校建校至今,笔者一直引导全体教职工思考与讨论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培养什么人?我们要办怎样的学校?我们实施怎样的管理(制度/文化)?我们要提供怎样的课程?我们要开展怎样的教学?我们要做怎样的教师,实现怎样的发展……


经过不断的研讨,学校确定了发展愿景,近期目标是尽快办成一所新优质学校,远期目标是办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名校;确立了“人文立校、科技强校、学术名校”三步走的办学策略;确立了“团队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学校精神内核等。教师高度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愿景等,将其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促使学校朝着办学理念指引的方向发展。




02  为教师制定不同培养计划


学校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培养计划,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学校推出并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骨干教师优才计划”“专家教师卓越计划”,逐步形成由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专家教师及名师为主体的骨干教师梯队。例如,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团队,几乎都是毕业于名校博硕士,很年轻,充满活力,知识储备好。学校鼓励他们构建共同体,探索科学课程体系的建构,经过团队共同努力,建构了结构优化、内容多元、进阶清晰的科学学科课程体系,并为学校发展科学与工程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3 为教师量身定做发展平台


岗位不同,教师需要的发展平台也不同。学校美术教师张昱,在任教小学一二年级时,学校就放手让她牵头构建中小学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鼓励她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和美术社团活动模式创新,并让她设计“人航娃”系列LOGO及学校重大活动的背板,展示学校文化。学校大胆让她作为美术学科负责人,带头团队成员共同进步。几年来,张昱老师自身和美术学科均取得突出的成绩。




04 请来专家引领教师发展


学校聘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与学改进项目”首席专家、北京教育学院创新协同项目特聘专家温思涵,为二、三年级合作学习项目组的教师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指导。温思涵博士和教师每学期进行2~3次集中培训研修,每月至少一次深入课堂研究。专家引领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欢迎您在下方发表感想或给作者留言哦~


作者:周建华(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人大附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编辑:海教思维


 推荐阅读 


人大附中校长刘小惠:拼出来的教育人生

清华附中的学生为何能力出众,学校用的是这一招

芬兰教育最全面深入的全景分析,看这一篇就够了

北大哲学系毕业,却教了29年语文!她说:用心“观”,语文有滋有味

看了班主任的这9个班级创意活动,忍不住想当她的学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