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粤宿规划丨广州:《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二):推动文化和旅游场所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民宿等极具岭南特色示范工程项目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东民宿发展研究院
2024-08-31


《规划》关于民宿要点摘录


①.推乡村旅游和民宿旅游的发展,形成民宿发展新格局。

组织编制了《广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广州市民宿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有效推进了乡村旅游和民宿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产品丰富、特色各异、集聚效应、规范发展、品牌突显的发展新格局。民宿产业快速发展精品民宿、网红民宿不断涌现。

来源:一、“十三五”发展回顾;(一) “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5. 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快速,新兴业态蓬勃涌现


②.打造一批智慧民宿等岭南特色的示范工程和项目。

推动文化和旅游场所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一批智慧博物馆、智慧图书馆、智慧文化馆、智慧景区、智慧旅游饭店、智慧民宿、智慧乡村游、智慧旅行社等极具岭南特色的示范工程和项目。

来源:五、主要发展任务;(十)加强现代新技术应用,提升智慧文化和旅游服务力;1. 全面推动实施信息化“1+1+N”工程建设



规划发布


规划全文

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目 次

一、 “十三五”发展回顾

(一) “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服务效能持续领先

2.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活化利用创新发展

3. 文艺精品创作取得新辉煌,社会与经济效益获得提升

4. 广电行业战略转型升级,迈入智慧广电新时代

5. 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快速,新兴业态蓬勃涌现

6. 全域旅游稳步推进,服务品质持续提升

7. 市场推广有声有色,城市形象明显提升

8. 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对口支援持续发力

9. 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有效推进,市场经营稳定有序

10. 安全生产和市场管理规范开展,预防与治理双重保障

(二) “十三五”期间存在的问题


二、 “十四五”发展形势

(一)发展新形势

(二)国家新战略 

(三)城市新导向 

(四)产业新趋势 

(五)市场新需求


三、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发展路径


四、空间布局

(一)以珠江为水脉连接大湾区,打造珠江文化旅游廊道

(二)构建三大特色文旅分区,建设文旅融合集聚地

1. 构建三大特色文旅分区

2. 建设文化和旅游融合集聚地

(三)做强做精岭南文化中心极核,增强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

(四)建设文化和旅游发展带,开辟特色文化和旅游游径

1. 延伸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带

2. 开辟多种主题文化和旅游游径


五、主要发展任务

(一)文化引领城市综合实力发展,发挥文化导向力

1. 弘扬广州城市精神,推动人文精神融入城市血脉

2. 实施文艺攀峰行动,彰显岭南文化凝聚发展力量

3. 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增强市民文化幸福感获得感

(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扩大文化感召力

1. 实施红色文化传承工程,建设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

2. 打造红色文化教育高地,塑造“英雄城市”品牌

3.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与管理,促进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与宣传推广

4. 推出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创作红色文艺精品力作

(三)强化岭南文化中心地位,增强文化认同力-

1. 加强广州市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片区)建设

2. 加强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

3. 促进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振兴

4. 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资源

(四)构建海丝文化交流门户,发挥文化沟通力

1. 挖掘展示海丝文化遗产及其精神

2. 促进海丝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

3. 加强海丝文化旅游内外交流合作

4. 打造广州海丝文化旅游特色名片

(五)聚焦现代创新文化发展,发扬文化创造力 

1. 做好创新文化发掘整理,推动创新文化研究与传播

2. 加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促进科创成就数字化展示

3. 推动文化和旅游休闲融合集聚,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业态

4. 引导产品服务融合科创文创,提升产品服务附加值

(六)高质量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夯实服务支撑力

1. 持续织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升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辐射力

2. 持续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打造完善一流服务体系

3. 扎实推进广州“博物馆之城”建设,彰显广州历史文化

4. 繁荣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

5.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推动公共文化共建共享

(七)做强做大广播电视舆论宣传主阵地,把握正确引导力

1. 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开创舆论宣传新格局

2. 推动广电惠民工程建设,开创广电公共服务新局面

3. 加快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形成智慧广电新优势。

(八)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力

1. 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培育新兴高端文化业态

2. 增强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聚力推动优势产业主导

3. 增强核心平台综合吸引,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体系

4. 壮大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构建优势产业发展链群

5. 增强广州文交会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

6. 提振文化和旅游持续消费活力,打造文化和旅游消费标杆示范

(九)推进全域旅游创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1. 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构建有效保护利用体系

2. 整合全域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格局

3. 提供便捷旅游公共服务,促进接待服务提质增效

4. 提升智慧旅游引领水平,促进旅游公共服务升级

(十)加强现代新技术应用,提升智慧文化和旅游服务力

1. 全面推动实施信息化“1+1+N”工程建设

2. 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

3. 科学构建信息化运行管理、标准与安全体系

(十一)共建“人文湾区”与“休闲湾区”,增强湾区协同力

1. 建设大湾区共建共享文化和旅游合作平台

2. 创建大湾区岭南文化交流传播平台

3. 推动大湾区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4. 构建大湾区全域旅游协作共赢机制

(十二)建设全球文化传播体系,提升国内外影响力

1. 创新文化“IP”,讲好“广州故事”

2. 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输出

3. 突出主体文化,塑造鲜明形象

(十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发挥体制保障力

1. 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2. 深入推进文化发展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3. 健全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管理

4.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六、发展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统筹推进

1. 加强党的领导,加快职能整合

2. 创新体制机制,创造动力活力

3. 推动部门协作,推动行业自治

(二)强化发展要素保障

1. 加强项目用地支持

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

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三)强化法规政策保障

1. 落实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2. 完善发展政策及行业标准

(四)强化安全应急保障

1. 加强项目安全应急评估

2. 加强单位安全应急检查

3. 加强资源环境安全保护

4. 加强新冠疫情防控管理


附1:各区重点项目库

附2:“十四五”主要任务及项目库(2021-2025)





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


【说明:第一点至第五点的第(六)点请查看本号今日推文主文】


(七)做强做大广播电视舆论宣传主阵地,把握正确引导力


1. 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开创舆论宣传新格局


加快构建主流舆论新生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做大正面宣传,做强主流舆论,做优宣传实效,构建网上网下、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不断增强主流媒体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着力抓好新兴媒体的运用和管理,始终用主流价值观引导网上舆论。一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2年党的二十大、2024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做强主题主线宣传,唱响新时代主旋律最强音。二是积极推进创新理论传播工程,引导鼓励广播电视媒体加强理论节目栏目制作播出,做亮理论节目品牌,打造理论宣传全媒体矩阵。三是配合总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质量提升计划”,推动市属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增强议题设置能力。


全面落实移动优先策略。主动适应媒体服务泛在化、移动化、交互化、个性化的趋势,建设好移动传播平台,管好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一是发展新闻客户端,推动移动媒体建设,创新移动新闻产品,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二是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专业采编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媒体品牌优势,强化用户意识,优化使用体验,最大限度吸引用户。三是推动优质资源配置向移动端倾斜,增强移动传播覆盖面、影响力,让广播电视媒体服务“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真正变为现实。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快广播电视媒体和视听新兴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融合步伐,不断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实现优势互补、此长彼长。一是推进市区广电媒体协同联动,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传输渠道,重点建设广州区域性传播平台,打造特色新媒体品牌。二是充分利用数据分析、情景感知等先进技术以及社交媒体手段,形成“随需而变”的传播方式,提供特色鲜明、专业权威、贴近百姓的媒体服务,推出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产品。三是加强对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内容支撑、技术支撑、平台支撑,统筹区级融媒体中心的广播电视审批管理,夯实基层广播电视宣传阵地,打造全国区级融媒体建设新标杆。


2. 推动广电惠民工程建设,开创广电公共服务新局面


全面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由粗放式覆盖向精细化入户服务升级,由传统视听服务向多层次多方式多业态服务升级,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常态化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继续做好中央和省市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运行维护工作、户户通工程运行维护工作。继续推进全市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开展“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应用示范点建设推广工作和智慧广电乡村振兴专项行动。


建立市、区两级应急广播平台。适配对接广播电视播出系统,完善传输覆盖网,部署应急广播终端,连通对接省级应急广播平台,提供应急部门接入端口,依托市、区级应急节目制作平台,统一、准确、及时地收集、共享、发布公共突发事件事态和应急处置工作动态信息,为城乡居民获取灾害预警应急广播、政务信息发布、法规政策宣讲等提供优质服务。


完善应急信息发布体系。综合利用现有应急广播资源,通过部署应急广播适配器,升级、改造村村响大喇叭,公共场所信息发布终端等方式推进应急终端相互联通,预留技术升级、业务增加和容量扩展能力,实现应急广播消息的接收、验证、响应和自动播出功能。


有力支撑现代文化服务。适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加速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现代文化服务体系。基于有线电视网络和平台设施,发挥视频传输服务、发布渠道的优势,积极参与城乡社会治理,提供面向垂直领域的专网服务。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区级融媒体中心贯通发展,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互动平台,广泛征集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构建“点单派单”式精准化服务模式。


3. 加快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形成智慧广电新优势


提升超高清视频制播能力。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统筹推进超高清视频制播能力建设。加快超高清频道建设,持续提升4K超高清节目制作能力,打造适合融媒体传播的粤语文化传播平台。开展以超高清视频、跨屏互动、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融合创新应用,推动超高清视频与文化、体育、影视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搭建超高清视频版权交易平台,促成作品播映权与版权交易,逐步完善超高清视频产权服务体系。

擦亮超高清视频产业园区品牌。按照《广州市加快发展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方案》部署,推动超高清视频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5G+超高清”内容制作能力,聚拢超高清产业集群效应,持续推进“一山一港”(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广州国际媒体港)建设,力争在全国树立起超高清视频产业应用引领标杆。支持南方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289艺术PARK)、1978电影小镇等平台的影视业务做大做强。


加大高新视听内容供给能力。强化艺术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运用AR/VR/MR、互动、超高清等技术手段,发掘创意空间,创新节目形态,深耕内容制作,增强节目内容的受众体验,让个性化定制、精准化生产等更好为正面宣传服务。积极推动高新视听节目制作和播出,加大视音频节目、短视频、竖屏节目等移动端内容产品制播力度,构建互动视频应用场景,提供全息化、沉浸式、交互式视听体验,增强节目吸引力。


打造智慧广电新型智能终端。构筑广电视听服务、行业服务和社会治理服务的统一入口,打造智慧广电新型智能终端,支持传统视听业务的媒体处理、业务呈现、设备互联、资源共享、多屏协同和安全防护等功能,支持广播电视业务、宽带互联网业务、物联网业务、智慧社区/智慧家庭业务等。推进广播电视业务终端软件化,助力软终端跨平台跨网络的适配和可管可控,强化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阵地建设和终端管理。


(八)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力


1. 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培育新兴高端文化业态


支持跨界文化创意项目研发,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挥广州信息科技与制造业的传统优势,鼓励文化+、创意+、设计+、互联网+的跨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发展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发展内容产业,注重优势产业或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形成数字出版、数字视听、数字学习以及数字娱乐领域等全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带动新的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出新的消费人群,并带动传统文化产业实现数字化更新换代,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数字文化产业链建设,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能产业链体系。推动文化大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和服务等环节产品开发,发展数据驱动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文化数据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快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文化新业态,加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游戏交互引擎、全息成像、裸眼3D等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应用。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强数字文化技术标准应用,推动虚拟现实、交互娱乐等领域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研究制定。


鼓励发展“AI+文化”新业态。发展“AI+媒体”,利用AI技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创新内容生产和信息服务。鼓励文化企业和知名的AI企业开展技术、业务、资本等多种形式合作,将岭南文化元素注入到AI产品中。推动“AI+文化产业”项目落地,依托中科院广州IAB100价值创新园等重要平台,策划实施一批具有产业拉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的“AI+文化产业”项目。发展文化和旅游“网红经济”和数字互动娱乐产业。发展文化和旅游“网红经济”,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头部网络直播和网红经济运作(MCN)机构。建设中国数字互动娱乐产业高地,积极发展健康向上和技术先进的数字互动娱乐方式和业态,鼓励广州数字互动娱乐企业在湾区连锁经营,扩大数字互动娱乐产业发展空间。借助5G发展风口,以短视频崛起为契机,大力发展直播、短视频行业。加快建设数字互动娱乐产业教育培训、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品展示、信息交流、体验等中心,整合资源,快速构建集创意、研发、产品制造、市场推广为一体的数字互动娱乐产业人才培训、生产创作、市场运营体系。


2. 增强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聚力推动优势产业主导


推动数字文化发展战略,建设大湾区数字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动漫游戏产业之都,鼓励优质原创网络动漫和网络游戏作品生产,扶持原创精品项目,推动网络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与演艺、旅游、教育等融合发展,培育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广州原创网络动漫和网络游戏团队、企业和品牌。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漫画节,将中国动漫金龙奖(CACC)办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动漫领域顶级专业奖项。大力支持人工智能、VR/AR和5G技术与网络游戏、电竞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好现有设施,以电竞场馆建设为依托,积极谋划产业园区建设,建设全国电子竞技中心、电竞产业综合体、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电子竞技中心。发展数字音乐产业,加强与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阿里音乐、微信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合作,建设中国流行音乐数字产业基地。筹建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博物馆,建设集影视制作、商业、娱乐、文化、度假、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国际一流影视制作与音乐体验基地,打造世界级数字音乐产业平台。


巩固文化装备产业地位,建设全球文化装备产业集聚基地。支持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建设全国文化装备产业集聚基地,积极申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化系统装备设计与研发”重点实验室,支持广州企业制定和发布全国文化装备类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加快灯光音响、舞台演艺、游艺娱乐、印刷、文化教育、影院、影视装备等优势行业集聚发展。推动内容和技术装备的协同创新,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新型文化消费的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沉浸式体验平台及应用软件研发,鼓励研发智能化舞台演艺设备以提升艺术展演效果,支持文物和艺术品展陈、保护、修复设备产业化及应用示范,加强以产品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文化和旅游装备作为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旅居车、邮轮游艇、人工智能装置、户外游憩装备、沉浸体验装备等旅游装备产业发展,积极吸引旅游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广州,完善研发、制造、租赁、销售产业链,扩大广州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发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作用,支持文化和旅游装备企业打造综合性展示基地和品牌项目,推动建设文化和旅游装备产业集聚区。


3. 增强核心平台综合吸引,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体


 推动核心资源景区升级,打造文化和旅游休闲体验平台。积极推动各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梳理旅游资源景区,遴选核心资源景区,以国家4A级以上景区、省级国家级公园或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匹配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接待服务要素,打造文化和旅游休闲体验平台,吸引相关业态集聚,营造体验场景,带动购物消费,形成文化和旅游休闲发展示范区。


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综合体,构建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依托高级别景区吸引力,拓展景区外围相关产业园区(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产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健康产业园区),并进一步发展产业服务综合体,推动文化和旅游相关产业融合创新集聚,形成基于核心景区的现代农工商文旅体康教融合的产业体系,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产业链群。在产业集聚区域,积极推动工业旅游、科普旅游发展,结合服务中心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综合体,将工商文旅创融合为一体,形成共享文博或科技体验中心,重点推动黄埔区广州科学城的共享科创馆、中新知识城的共享智创馆、永和镇奶业共享文创馆,海珠区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共享数字科技馆建设,以及花都高新区、天河高新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自贸区创新文化体验馆建设,从而为产业集聚区提供市场信息、创新引领、品牌形象、行业管理、文化和旅游体验等服务。


优化文化和旅游产业服务环境,加强消费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旅游景区、公园、街区、特色小镇、特色乡村、文体场馆等资源设施消费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文化和旅游休闲公共服务设施、接待服务要素,营造消费体验场景,提升消费服务质量,通过适应并引领市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重点加强4A级以上景区、省级国家级公园或旅游度假区、大型场馆等文化和旅游空间消费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行业协会、专业协会,以及有关学会及研究基地建设,打造文化和旅游行业服务管理平台,推动行业产业发展研究、形成行业标准、突出行业特色、增强行业优势、推进行业自治。


4. 壮大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构建优势产业发展链群


发展壮大文化和旅游龙头企业。鼓励文化和旅游龙头项目、企业做大做强,在建设用地、投资融资、人才落户、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予以支持保障,并依据税收、就业、行业带动等方面的贡献程度予以奖励补贴。鼓励龙头文化和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对外输出品牌、管理、文化。鼓励龙头文化和旅游企业联动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构建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形成文化和旅游产业集聚区。


引导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集群发展。鼓励特色优势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做精做细,与龙头文化和旅游企业形成产业链群关系,在建设用地、投资融资、人才落户、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鼓励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通过直营、加盟方式实施品牌、管理、文化输出,形成连锁品牌。


推动旅行社与旅游饭店业稳定持续发展。推动旅行社转型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行业影响力的骨干旅行社和一批特色化、品牌化中小旅行社。引导旅行社与旅游饭店业适应市场变化,优化调整业务,保障持续运营,优化住宿供给,支持旅游饭店创新发展,推动旅游饭店与文化结合,加快文化主题旅游饭店的建设。推动以龙头、重点企业为核心的旅行社与旅游饭店行业协会建设、企业联盟发展,促进抱团发展。鼓励旅行社与旅游饭店业连锁经营,对外输出品牌、管理、文化。加强对旅行社与旅游饭店企业在税费减免、服务采购、品牌营销、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助力健康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园区规模化发展。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百园提质计划,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园区规范化管理,开展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评定,推荐一批创建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支持利用历史建筑和旧民居、旧村落、旧厂房、旧仓库等发展文化产业园区,鼓励园区开发公共文化空间、旅游休闲空间、A级旅游景区。到2025年,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达到50家。


5. 增强广州文交会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


提升广州文交会办会层次。进一步提升广州文交会的规格和规模,由广州市政府主办,逐步将广州文交会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文化产业交易会,提升广州文交会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推动广州文交会建成国家级平台。


创新办会形式。进一步突出“文交会”的交易性质,整合优质资源,集中组织实体展会。在“十四五”期间,在原有“文交会”的规模基础上,统筹中国国际漫画节、艺术博览会、文化旅游新业态成果展示会,打造一年两季,展览面积超过100,000m2的大型展会,并同期举办高端论坛和投融资对接活动。


6. 提振文化和旅游持续消费活力,打造文化和旅游消费标杆示范


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以满足市民、游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深化文化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扩大消费有效供给、加大文化和旅游惠民力度、培育消费新兴业态、打造红色文化和旅游品牌、加强消费场所建设、提高消费便捷程度、提升入境旅游环境、推进消费试点示范等任务,推动景区、公园、场馆、街区、特色小镇、特色乡村等文化和旅游休闲消费空间场景建设、氛围营造,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打造国际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塑造广州世界文化和旅游名城品牌、广州“不眠之夜”品牌。


加强夜间文化和旅游休闲消费场景营造,激活城市夜间经济。有序开放城市夜经济消费空间,营造城市夜间文化和旅游休闲消费场地场景,充分释放市民游客消费潜力,发挥一日除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外的“8小时”休闲消费功能。在商业中心区、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体娱乐功能区等重点区域,打造一批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以珠江为轴线,结合30分钟生活圈布局打造若干个独具特色的夜间活动区,增设文化休闲设施和餐饮、购物等商业设施,增加烟火气、城市味。鼓励食、住、行、游、购、娱等领域市场主体推广夜间延时服务,不断创新和丰富“YOUNG城YEAH市”(羊城夜市)等夜间消费品牌活动形式。打造“夜宴”餐饮品牌、“夜游”文化和旅游线路、“夜赏”城市节点、“夜购”消费商圈、“夜旅”特色景区、“夜演”视听剧苑、“夜健”休闲运动、“夜品”文化场馆、“夜读”学习书吧、“夜宿”精品旅游饭店等“夜经济工程”。加强政策配套,保证消费有秩序、营业有底线。通过延长营业时间,试点24小时营业,促进市民和游客夜间文化和旅游休闲消费,活跃城市夜经济,丰富“广州不眠之夜”内涵。


加强线上线下整合,实体与虚拟消费互动。搭建广州各特色文化和旅游空间虚拟场景平台,推动线上景区、公园、场馆、街区、特色小镇、特色乡村发展,加强顾客虚拟体验以吸引实体体验。推动文化和旅游商品特别是广州手信、文创商品的网络直播销售。加大旅游年票和一卡通发行力度。加大旅游宣传推广促进消费。


激发文化休闲活力,鼓励文化消费创新空间建设。鼓励建设包括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体验型主题街区等多种业态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新建“互联网+”“电影+”“音乐+”“书店+”“演艺+”“艺术+”等文化消费创新空间,融入街区、社区、园区,并依据规模效益给予相应支持。


(九)推进全域旅游创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1. 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构建有效保护利用体系


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推动各区文化和旅游部门联动相关部门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专项资源普查,针对不可移动文物资源、非遗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发掘整理,进行全域联动,分类分级分区评价整合,形成调研报告与数据库,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及全域旅游联动整合开发奠定数据资源基础。


构建有效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加快构建文化和旅游资源有效保护利用体系,一方面依托数字技术,分类分级分区构建文化和旅游资源图、文、视频数据库及其展示平台。另一方面依托建筑技术、生态技术,加强文化和旅游资源本体保护,科学划定保护范围红线及景观控制线,建立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保护体系,防止进一步被破坏。实施产品、服务延伸衍生开发战略,对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形成包括各类公园、景区点、度假区、特色街区、特色小镇、特色乡村,以及博物馆、展示馆、体验馆等利用体系,并进一步联动整合,形成文化和旅游融合特色主题线路、发展示范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宜闲宜游宜业宜居”空间区域。


2. 整合全域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格局


推动景区点创新升级及组合联动,打造示范引领集群。贯彻落实《广州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打造六大旅游发展高端示范板块和七大世界级旅游精品。引导消费升级,加强资源开发创新,重视资源价值挖掘、保护利用、活化展示、体验创新,融入文化和旅游新业态。对标A级标准,加强老景区改造创新,丰富内涵,拓展项目,优化升级,焕发文化和旅游新活力。加强资源景区点整合创新,围绕龙头、重点资源景区及旅游集散中心,实施文化和旅游联动整合试点工程,推动极点组合、游线联动、片区融合,引导平台服务、融合集聚,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大型景区、文化和旅游融合主题线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并融入文化和旅游相关产业,形成开放式的文化和旅游产业集聚集群,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各区重点打造1-2个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全面整合广州北(花都、从化、增城)和清远南(清城、清新、佛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构建“一核引领、三轴联动、一带串联、四区共建”的总体空间布局,形成区域协同、优势互补、产业联动的整体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广清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以“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为核心,推动各类城乡要素跨界高效配置,重点开发自驾游、绿道骑行、山地观光及农耕文化、古村韵味等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健康养生、房车营地、乡村研学、民俗创意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构建一体化的区域旅游市场体系,积极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打造具有广泛知名度、美誉度、向往度的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


推动市区、省内外、大湾区滨海、海岛、海洋旅游联动发展。依托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契机,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等海洋文化资源,促进邮轮、游艇、海潜、帆船运动等新兴旅游业发展,打造多层次海洋文旅产业体系。服务广州南沙副中心城市建设,融入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滨海、海岛、海洋旅游发展整体布局,大力发展广州滨海、海岛、海洋旅游。以南沙邮轮母港为基地、黄埔国际邮轮城为始发港,推动邮轮游线与内河游线有机对接,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实验区)。推动广州珠江江岛旅游资源特别是海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形成珠江口海丝文化旅游走廊“珍珠链”。以珠江口海防炮台遗址为基础,内联南沙、番禺、黄埔,外联东莞、珠海等大湾区城市,推动珠江口海防遗址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并进一步联动省内外海防遗址资源景区点,争创海防遗址国家文化公园。以十九涌南沙湿地为核心,联动周围资源景区点,如水鸟世界、百万葵园等,争创国家5A景区。强化与海南的旅游资源共享,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与海南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联动合作,打造“穗琼港澳”游艇自由行新模式。


促进“+旅游”融合创新、融合集聚。实施“+旅游”战略开发,大力推动各行各业积极发挥传统行业、现代产业资源优势,创新产品、业态,促进融合升级,形成文化和旅游新增长点,如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科普旅游、康养旅游、婚庆旅游等。实施“旅游+”战略升级,以旅游景区、休闲公园为平台,加强区域龙头、重点资源景区、旅游度假区,以及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和旅游特色小镇、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开发建设、等级提升,促进农旅文、工旅文、商旅文、科旅文、康旅文、体旅文等产业融合综合体建设,打造集文化和旅游消费、品牌、创新、中介、信息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引领有关产业融合集聚链群发展,形成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区,其中以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国家级公园或旅游度假区为重点。



推动文商旅融合创新,提升“时尚商都”品牌。推动广州岭南历史文化发掘整理、活化展示、传承传播,以及文商旅融合,以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推动文商旅融合创新,地方文化推陈出新,激发老城市新活力。引导新城区现代创新文化、时尚文化融入,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重点是CBD(中央商务区)、商业综合体融入文化和旅游休闲元素,打造RBD(休闲商务区)、文商旅综合体、特色街区,提升新城区吸引力,重点打造广州塔“岭南文化之窗”和“羊城广场”。


推动文化和旅游休闲与休闲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相结合。以北部花都、从化、增城区为重点,加强“农业+文化和旅游”战略引领,推动农业向观光、休闲、创意农业升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特色农业,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建设北部乡村旅游景观公路,将美丽乡村和生态景观串点连线成面。以郊区村落为重点,城乡融合为方向,推进“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以“洁化、绿化、文化、美化”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从“干净整洁村”向“美丽宜居村”再向“特色精品村”升级。重点实施“古镇古村”活化行动,打造一批古镇古村旅游品牌,如番禺区大岭古村、潭山村,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花东镇高溪村,黄埔区九龙镇莲塘村等。各区积极打造精品乡村旅游路线,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路线”。在特色农业基础上,积极挖掘乡村自然生态、文化遗产、聚落景观、行业产业资源,加以活化展示,发展“产业特色村”,逐步升级为“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并通过联动整合,推动连片发展,形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积极开展“共建、共享、共治”行动,在生态保护、产业振兴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要求,建设“文明幸福村”。经过美丽乡村、产业特色村(含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文明幸福村“三部曲”而达到乡村振兴目标——“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构建起村落共同体、城乡共同体、区域共同体。



3. 提供便捷旅游公共服务,促进接待服务提质增效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推动各区旅游景区、休闲公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打造品牌旅游景区、休闲公园、特色主题线路,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各区4A级以上景区、省级国家级公园或旅游度假区及其引领的特色主题线路、全域旅游示范区为重点。


以“广式服务”促进旅游接待服务提质增效。以“优质旅游”为导向、“广式服务”为目标,推动“食、住、行、游、购、娱、教、养”旅游“八大要素”创新提质增效,重点以荔湾、番禺为基地搭建“国际美食”平台,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塑造“食在广州”品牌。推动新老城区发展文艺沉浸式旅游饭店(如荔湾区、黄埔区)、商务休闲式旅游饭店,以及文商旅综合体、品牌休闲商圈等融合创新型文化和旅游项目,城市郊区则发展研学旅游、度假康养、户外游憩,以及现代科技游乐等大型文化和旅游项目。


推动文化设施宜游化、旅游景区文创化发展。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为重点,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为导向,推动有条件的文化资源及设施向A级景区化、文化公园化发展,完善基础的旅游休闲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游道游廊游径、服务中心或驿站、停车场、公共厕所、标牌导览、购物点、智慧云服务等,以及基本的旅游休闲接待服务要素,提升文化服务效益。推动旅游景区、休闲公园融入主题文化元素、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包括文化价值精神、文化节事活动、文化景观小品、文化体验场馆场景等。


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设施空间共享。推动各区、镇街、社区(村)树立全域旅游意识,自觉将文化强市、体育强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有机融合,文体卫资源成为旅游吸引物,文体卫公共设施成为旅游公共设施,通过“文体卫资源设施+旅游”实现全域文化旅游体育卫生公共设施空间共享发展目标。


完善旅游集散与问询服务体系。加快旅游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交通标志系统。加快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集散中心,形成汇集岭南特色和人文湾区精品的横向多元化旅游体系。加快旅游问询服务体系建设,在城市共享空间、旅游景区景点、公共交通站点等地方配备智能旅游问询服务系统。


落实导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着眼导游从业需求,注重增强培训效果,运用在线培训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免费培训。实施“百名金牌导游讲解员”培养项目,举办广州市“金牌导游”和“金牌讲解员”大赛,共选拔培训100名“金牌导游”和“金牌讲解员”,通过现代有影响力的传播平台传播,正面宣传我市导游的良好形象,提升导游职业价值,推广我市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来穗旅游。


4. 提升智慧旅游引领水平,促进旅游公共服务升级


加强人工智能服务,推动旅游业智慧化升级。坚持创新在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深化“互联网+旅游”“人工智能+服务”发展,推进“限量、预约、错峰”常态化,增强数字化体验与智慧化服务,推动智慧旅游城市街区、特色小镇、特色乡村、旅游景区、休闲公园,以及酒店酒家建设,发展一批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旅游产品,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品牌企业与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智慧旅游街区、乡镇、景区。推动线上与线下结合,促进传统旅游企业转型。引导云旅游、云演艺、云直播、云娱乐、云展览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网络体验+消费”等新模式,推广基于网络平台的定制化旅游产品服务。


加强信息处理服务,推动旅游公共服务智慧化转型。推动旅游道路、旅游服务中心驿站、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导览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创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模式。提供旅游集散咨询服务、智慧旅游平台服务,加强实时监测、预警调控和信息推送服务,构建智慧旅游营销管理系统。推进旅游市场信息化、智能化监管,建立健全线上旅游投诉与处理机制,依法依规推动政府与企业间有关数据共享,提高旅游治理现代化水平。



(十)加强现代新技术应用,提升智慧文化和旅游服务力


1. 全面推动实施信息化“1+1+N”工程建设


推进“1套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智能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泛在感知网络建设,在全市主要文化和旅游场所构建集物联网、RFID、WIFI、智能终端等一体化的泛在感知网络。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和旅游场所实现5G信号全覆盖,推进文化和旅游各单位全光网络建设。积极引入背篼、GPS、BIM、CIM等空间信息技术,推进新型城市时空设施应用。


构建泛在“智慧文旅融合平台”。推动公共数字文旅转型发展,迭代升级广州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一码畅游公共文旅融合平台,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智慧服务格局,提供智慧化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政务管理和数据服务。整合文化和旅游平台资源和产品服务信息,开发市民游客文旅服务小程序,为市民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的“全景式、全业态、全程化”的一站式服务,打造文旅统一门户,提供文旅融合预约服务,实现文旅融合智慧导览,为文旅融合行业提供智慧支撑。完善政务统一服务门户,通过数据标准接口整合其他政务管理相关服务应用,为全市文旅管理提供统一的应用入口,实现多应用集成、单点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共享、标准统一的目标。做好文化和旅游项目数字化建设,构建产业项目数据库,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重要信息数据维护与建设。推进旅游舆情监测系统建设,实时采集互联网关注的旅游数据、监测社交媒体数据,对接厅局、各级旅游部门大数据与旅游行业基础数据,对重点舆情信息进行告警。提升数据治理及服务能力,加强数据整合、互联互通、数据开放与共享,推动文化旅游与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的数据对接和信息共享,实施对突发事件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全程预警应急处置。


推进智慧文化和旅游特色示范项目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场所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一批智慧博物馆、智慧图书馆、智慧文化馆、智慧景区、智慧旅游饭店、智慧民宿、智慧乡村游、智慧旅行社等极具岭南特色的示范工程和项目。建立健全媒体信息传播机制,加强网络营销投入。挖掘文旅资讯网站和“两微”新媒体官方平台作用。探索发布短视频,通过短视频等时下流行的新型线上媒介,挖掘广州特色文化和旅游元素,多维度呈现广州文化活力和旅游魅力。探索开设主直播间,推动文旅企事业单位在各类直播平台上开设“文旅广州”主直播间,分设博物馆、景区、旅游饭店、文艺、美食、图书馆等专场直播间。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利用数字营销、活动营销、互动营销、直播营销、口碑营销等方式包装广州旅游,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


2. 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


提升文化和旅游智慧管理效能。深入分析文化和旅游公共管理和服务需求,创新信息化管理方式。打造文化和旅游管理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窗口,依托全市统一身份认证中心平台支撑体系,实现全市文化和旅游空间“一个账号,全市通用;一次登录,全市通行”。利用政务大数据共享平台,联合公安、交通、气象、银联、通信等单位和企业,为广州市“智慧文旅大数据中心”提供数据资源支撑。按照省“数字政府”总体规划对政务网的规划要求,建设统一的文化和旅游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创新文化和旅游智慧服务模式。聚焦数智场景,通过对用户信息、产品的采集与分析,形成用户画像和产品热力图,生成用户画像标签系统、数据服务系统、用户感知系统、文旅产品可感知管理和服务系统、个性化和智能推荐系统,实现广州文旅融合发展的综合可视化管理。与公众的健康档案、职业领域、兴趣爱好、家庭状况、信用信息等实现互通共享,通过关联规则挖掘、情绪分析、推荐系统,为用户推送需要的文旅产品,实现文旅服务智能化、个性化。


提升数据治理和数据共享。统一全市文旅数据统计口径和规范,摸清文旅数据家底,形成可溯源、可信度高、准确标准的数据资源。建立全市统一高效、互联互通、质量可靠的文旅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形成文旅数据治理长效机制。提升数据质量,挖掘数据价值,建立覆盖文旅全业态的数据资源库,全面支撑顶层文旅业务应用。推进全市文旅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推动分散隔离的各类政务专网向市电子政务外网整合,推进文旅信息资源融合,形成统一的文旅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国家、省、市旅游数据交换平台的逐级平台间的“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完善全市一体化文旅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与应用,构建市、区、景区三级一体化的文旅信息覆盖各部门,促进重点主题信息资源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的全市共享与应用。构建全市文旅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依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编制完成全市文旅信息资源目录。构建文旅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包括文旅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接入规范、命名规范、信息资源标识编码规范、基础库建设、数据共享绩效评价等。


3. 科学构建信息化运行管理、标准与安全体系


构建文化和旅游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结合广州市实际,可采用服务外包和自主管理的运作模式,制订标准化的文档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实施办法等运维规范。成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信息化工作方向及信息化工作相关人员工作职责。建立涵盖资产管理、变更管理、知识库管理、文档管理等运行维护服务管理体系,按照统一管理、统一目标、统一调度、统一流程、统一评估定义等“五统一”目标不断优化完善。


建立信息化制度规范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立文化和旅游信息化管理标准化工作机制,成立工作组,制定标准体系框架,协调广东省文旅信息化相关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技术归口。成立专家咨询组,提供标准化工作技术方面的咨询,提出标准化工作重大问题建议。建立标准体系,确立文旅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的总体标准、应用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遵循“积极、防御、综合防范”原则,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构建数据存储环境、平台系统环境、运行管理机制和文旅资源信息化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完善数据共享、开放、利用等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文旅资源的数据安全和合法应用。


(十一)共建“人文湾区”与“休闲湾区”,增强湾区协同力


1. 建设大湾区共建共享文化和旅游合作平台


探索人文湾区合作机制。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为契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构建大湾区城市文化资源整合、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平台。围绕演艺人才交流与节目、文化资讯、文博、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交流,广泛开展大湾区公共文化活动合作项目。提升广州、深圳公共文化服务“双城联动”水平,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管理服务协同机制,实现湾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发起成立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专业联盟。深度融合、发挥所长,共同致力为大湾区民众分享公共文化资源、参与公共文化交流和开展公共文化合作提供更多机会、平台和服务。积极参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实验室项目,加强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传承的专业合作,打造“金融产品+公益资助+专业保护”的合作平台。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合作,调动大湾区学者共同研讨、交流的积极性,共同推进湾区文物保护利用、考古发掘、考古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海丝申遗以及岭南文化研究和传承等工作。联合开发“粤港澳文化生活电子地图”,将当地特色文化与科技相结合,在电子移动终端上提供直观、便利、丰富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信息,使大湾区民众直接通过手机分享文化资源、获得更加便利的跨境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升文化引领功能,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更好发挥对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支持作用,更好发挥广州对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支撑引领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拓展公共文化和旅游领域深层次合作,携手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建设广佛同城公共图书馆。推进“公共图书馆广佛通”项目,通过广佛两地图书馆的通借通还,将广州图书馆和佛山市图书馆建设成为文献互通点,从而达到读书证互认、市民互认、资源互通的公共文化资源分享效果。不断发展扩充公共文化资源共享范围,使之成为惠及大湾区所有市民的互通体系。


2. 创建大湾区岭南文化交流传播平台


升粤港澳文化交流便利度。大力弘扬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将广州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交流创新示范区,对接香港创意之都和澳门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设,吸引国内外文化企业汇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推进中西文明互鉴,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和岭南地域特色文化走出去。创建大湾区岭南文化交流传播平台,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多层次提高文化交流的便利度。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协调机制,研究制定穗港澳文化交流“特别政策”,畅顺三地文化交往、人员往来机制。建立健全湾区各城市文化协同发展政策体系,加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政策衔接,共同研究制定文化市场监管“负面清单”,优化文化产业营商环境。建立大湾区演艺联盟,简化港澳个人和企业来穗举办演出、赛事、展览活动的审批程序,便利艺术院团在大湾区内跨境演出。建设具有岭南色彩、融合多元的现代文化交流体系,推进文化人才培育、内容创作、演展交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支持三地社会各界、民间团体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从民间层面推动文化交流合作。推动大湾区居民文化素养与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


加强湾区岭南文化交流。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深入推进大湾区博物馆资源整合,形成大湾区博物馆联盟,提升广州地区博物馆在博物馆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大湾区各城市相应的特色博物馆进行结对发展,加强大湾区文博机构交流,支持博物馆合作策展。支持广州与香港、澳门联合举办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推动广州、香港、澳门联合举办世界潮流音乐艺术节,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博物馆,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美食博物馆、粤港澳大湾区美食研究院等湾区展陈研究机构。


加强与粤港澳青少年的文化交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共建共享,支持大湾区青少年来穗交流合作,为在穗港澳青年人提供创业、就业、实习和志愿工作等机会,推动青年人交往交流、交心交融,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建设广州国际青少年多元文化交流中心、广州国际青少年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青少年游学基地、粤港澳青少年短视频制作中心与粤港澳青少年文化旅游教育传播平台。开展“青年粤剧交流计划”和“青年粤剧艺术交流营”等多项活动,助力粤剧的传承与创新。加强大湾区青少年的文化交流与联系,积极与文旅部青少年文化交流,中华文化传承和弘扬计划相对接,突出穗港澳特色;继续办好“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活动,与香港互办文化周。推动在番禺莲花山建设粤港澳文化艺术中心,打造港澳青年来粤第一目的地。组织穗港澳粤剧周、岭南武林群英会、粤食粤有料等活动,推出一批岭南文化、粤菜美食、非遗民俗等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将传统非遗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开设“广府学习”文化体验计划和“岭南文化”高级研修班等活动。促进大湾区青少年在互通交流中学习、体验岭南文化,涵养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不断增强港澳同胞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凝聚力。


3. 推动大湾区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合力拓展文化产业价值链。深化区域文化共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产业载体支撑,打造湾区文化产业合作典范,形成布局合理、互为支撑、差异发展的文化产业集群。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整合三地优势,着力促进穗港澳数字文化产业价值链升级。建立数字文化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构建以资源配置为基础的全球文化产业交流平台,促进大湾区数字文化产业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进一步提升广州文交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逐步将广州文交会打造成大湾区重要文化产业交易会。利用港澳自由贸易港的优势,将区域内优秀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打通文化产品贸易通道,促进文化产品走出去,提升区域文化产业国际地位。


推动构建湾区共同文化市场。深化穗港澳文化产业合作,有序推进市场开放,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消费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区域发展、政企关系、产业发展、行业配置等领域做好协调统筹,实现大湾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的机制创新。优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为跨境文化交流和市场活动提供便利,鼓励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联合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加强与港澳合作,探索金融支持和推动文化发展的新路径,为港澳文化艺术人才内地创业就业营造良好环境。


4. 构建大湾区全域旅游协作共赢机制


推动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全面合作。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共享、品牌共创、人才共育的合作发展新格局。发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专项小组作用,建立常态化穗港澳文化和旅游部门高层互访机制,有效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联盟、演艺联盟、公共图书馆联盟、动漫游戏产业联盟、文化和旅游融媒体传播联盟牵头城市(或轮值城市)作用,深化穗港澳、广深珠、广佛肇、广清韶、广中江等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推动制定便利化政策,简化港澳企业及个人来穗文化和旅游活动审批程序,引入港澳优质旅游企业入驻广州,参与文化和旅游项目及平台建设。建设大湾区影视后期制作中心,丰富大湾区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为打造大湾区标志性文化品牌贡献广州力量。推进以广州岭南文化广场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澳门旅游学院、岭南集团三方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广州合作中心),重点联合开展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合作,旅游饭店产业研究,推动举办粤菜师傅培训、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MORS)等两地产学研交流活动,探索建立产业联盟,邀请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产业或专项领域研究。


构建大湾区旅游协作机制。推动大湾区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强旅游信息、数据和业务管理互联和共通。完善“一次查验,一次放行”“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新模式、新政策,简化繁琐、耗时的通关流程。加大技术推广,通过智慧应用程序整合身份证、回乡证和港澳通行证等多项信息,通过“扫码+人脸识别”的方式通关全程。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旅游推广平台建设,推动湾区城市相互参与支持各地节庆活动,共同开拓国际客源市场。规划城市联游特色路线,一站式体验各城市地区不同风光,推出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路线,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春节嘉年华之旅、粤港澳大湾区美食文化之旅、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之旅。共同推进旅游市场规范化、旅游服务标准化、旅游人才国际化建设,加强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和联合监管,共同打造创新型国际化旅游环境。


促进休闲娱乐与人文体验深度融合。构筑休闲湾区,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建设。将三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串联沟通,努力构建极富特色和历史底蕴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系统。以历史为纽带,以游径为“线”,将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共同记忆和文化情感的历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通过挖掘强化文化遗产的关联性,共同展示文化交融性和岭南文化特质。打造大湾区旅游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在产品设计、关系维护、渠道传播和内容生产等多方面加强深度合作,满足游客在文化体验、商贸会展、美食佳肴和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一体式体验,通过联合经营建设成为国家级的区域旅游品牌。


推动邮轮游艇旅游健康发展。以黄埔国际邮轮城、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等为重要依托,有序推动国际邮轮港建设。协同推进穗港澳邮轮旅游、物资配送、商品交易、邮轮制造维修全产业链发展。制定完善邮轮疫情应急处置方案。推动穗港澳游艇自由行有效实施,加快完善软硬件设施,共同开发高端旅游项目。


(十二)建设全球文化传播体系,提升国内外影响力


1. 创新文化“IP”,讲好“广州故事”


培育内容原创精品。提升内容原创水平和产品质量,实施岭南文化原创精品扶持工程,丰富优质IP资源。建设优质IP项目库,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原创IP、精品IP,打造知名文化品牌。推动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超高清视频、电竞、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内容精品化发展,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博、非遗IP活化与创新,实现价值传播和文化普惠。鼓励基于岭南文化的创新创作,鼓励积极申报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国家动漫建设和保护计划项目。构建以IP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关注IP的文化价值构建,通过数字技术实现IP塑造的方式升级。


加大IP运营。优化IP内容表达,支持在绿道、广场、公园、街区等公共空间融入IP元素,在旅游景区内植入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IP场景。基于IP合作,在游戏、音乐、动漫、电竞、超高清视频等领域开展跨界融合创新实践。在生产制造领域,发展基于精品IP形象授权的品牌塑造和服装、玩具等衍生品制造。鼓励头部企业建设IP授权中心,打造版权交易平台和版权运营中心,推动版权保护、交易、流通和增值。培育或引进一批游戏、动漫、电竞、超高清视频发行运营平台企业,发挥渠道推广、流量导入等资源优势,帮助中小原创企业IP价值变现。培育自主IP文化创意产品,支持举办主题化、品牌化的文化创意活动,融入岭南文化元素,以及休闲、娱乐等流行时尚元素,培育稳定的观众群体和独特的项目文化。


讲好“广州故事”,深化品牌营销。积极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品牌,梳理、整合广州的文化资源优势,准确把握城市的个性与优势,增强广州“美丽花城”“活力之城”“美食之都”等城市IP国际显示度,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岭南文化中心”城市IP,树立IP形象,讲好广州故事。实施城市品牌塑造工程,打造“文化广州”“胜景广州”“商都广州”“美食广州”“休闲广州”“旅居广州”“会展广州”“邮轮广州”“服务广州”等城市旅游品牌。打造国家旅游宣传推广精品建设工程,推进“广州欢迎您”品牌营销活动,持续强化“广州过年·花城看花”迎春系列城市文化活动品牌影响, 支持打造“广州之路”航空服务品牌。挖掘岭南民俗文化和广府婚俗文化特色,策划组织系列婚庆文旅主题活动,打响广州“甜蜜经济”婚庆旅游品牌。办好从都国际论坛、“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开展“广州文化周”“丝路花语”等城市文化推介活动。实施文化、旅游IP整合营销策略,整合城市建设运营中资源要素,充分发挥20个广州文化旅游境外推广中心辐射作用,为广州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巨大的传播力。建立多部门联动对外宣传推广机制,以品牌内容IP化助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拓展国际传播渠道。扩大与国外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平台友好合作,进行高端策划、跨界运作,通过IP把广州的民情风俗、美食佳肴、生活经验以新的方式重新包装和延展,把IP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


2. 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输出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完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网络。在上级文旅、外事等部门指导下,加大对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我市国际友好城市、“一带一路”国家等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利用、旅游合作等多方面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城市和国际大都市的文化交流,充分发挥广州国际旅游展(GITF)及20个境外推广中心的积极作用,建设跨国界文化协作平台。通过组团出海的模式,开拓文化合作交流途径。支持更多的广州文化企业与其他国际大都市建立文化交流与对接机制。在继续用好广交会、文交会等常规平台的同时,创新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利用各种主题性活动进行对外交流合作,参加国际上重要的文化节、博览会、展览等文化交流活动。实施粤剧、广东音乐、杂技、木偶剧等岭南特色文艺演出“走出去”工程。办好广州国际美食节、广州国际购物节、羊城粤剧节、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文化旅游新业态成果展示会、中国国际漫画节、中国动漫金龙奖、广州艺术季、广州演艺交易会、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广州国际文学周、国际书店(出版)论坛。发挥华人华侨资源优势,加大岭南文化海外推广力度,支持举办广州华侨文化节、华人文化艺术节、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紧密联系一批国内外文化专家、知名企业家以及相关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建立文化对外交流咨询专家库,形成立足广州、放眼全国、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文化智库。及时关注国内外文化前沿问题,加强文化专题研究与市场调查,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机构开展文化交流课题研究、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为政府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积极推动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着力打造文化贸易品牌,建立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资源库,培养实力雄厚的国际市场竞争主体,使之成为文化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建设南沙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支持企业申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发挥天河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作用,推动动漫游戏、文旅装备等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抓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引导文化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方式,促使外向型文化企业向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深入发掘中医药、岭南美食、“三雕一彩一绣”等文化产品服务优势,鼓励企业承接发达国家地区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业务。推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互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一批海外年轻用户喜爱的文化产品。创新文化服务出口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数字贸易。鼓励企业通过电子商务、项目合作、海外并购、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境内外综合性、专业性展会,支持线上文化产品展览交易会等新模式。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丝路书香工程”,打造渠道宽畅、运营高效的传播体系,在交流推介本土文化的同时,营造开放合作、富有亲和力的广府文化形象。


3. 突出主体文化,塑造鲜明形象


优化城市文化载体。优化、统一广州的文化和旅游形象标志设计,彰显城市精神,增强市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之成为具有广泛认同性的符号集合体和城市文化的载体。通过城市特色建筑、景观、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精神与理念的融合传播,塑造个性化鲜明的文化和旅游形象。充分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提高文化和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内涵,激活文化遗存,讲好历史、民俗、艺术、人物等故事,深度挖掘城市的记忆点。通过拍摄广州题材的影视剧和纪录片、建设影视基地、举办节庆活动、美食嘉年华、网红打卡等活动,进行城市形象传播。发挥官方话语、媒体话语、学术话语、民间话语、华人华侨话语的协同作用,提升广州文化和旅游形象的对外传播力、影响力。进行文本创新,以跨文化视野推动广州文化和旅游形象对外传播。确立文本的国际化叙事理念,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有针对性地传播广州文化和旅游形象。向社会征集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及品牌LOGO,搭建城市智慧营销平台,加快构建起“一体多元”的广州城市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及营销系统。


打造融合传播矩阵。积极拓宽传播渠道,推动协同传播。借助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和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或新媒介形态,形成多维化、立体式的传播矩阵,增强岭南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激活公众参与热情,合理调动用户期待,善用社群传播、“粉丝”传播,激发正面传播主动性。重视发动各种不同的自媒体传播平台,强化文化符号传播,提高文化认同感。优化配置、有效开发岭南文化资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相互补充,实现整体效应最优,形成全方位传播体系。


(十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发挥体制保障力


建设中国(广州)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试验区,争取省级文化管理权限,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优化文化发展政策环境,重点推进文化管理体制、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领域的改革创新,探索一批可供在全国推广复制的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提供文化发展动能。


1. 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管理体制建设。梳理党委宣传部门、政府文化和旅游部门及其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组织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体制制度化建设。加强各部门及其内部各处室之间的内部融合和整合。加强文化和旅游部门对相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等组织分类分级的指导、管理、服务。


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创新。鼓励各区、各镇(街)、各社区(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试点,总结经验形成创新路径模式加以推广。加强不同层级和不同地区文化和旅游部门与行业人员之间的互动,建立文化和旅游相关单位协同交流、联合培训、联席会议等机制。推动加强事业单位之间的联动,构建同类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盟与服务机制,以及不同类事业单位之间的协同机制。


2. 深入推进文化发展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文艺院团发展壮大。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积极面向市场,建立以观众为中心、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为目标的院团经营管理体制,定期发布广州岭南文艺创作生产引导目录和项目题材库,为吸引培养体制内外各类文艺人才向文艺院团集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组建广州文化发展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部署要求,坚持遵循市场规律,以整合开发广州市文化资源、保证社会效益主要目标,释放国有文化企业活力,提升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平。组建广州文化发展集团,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型综合性文化投资运营集团,着力创造生产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行业产业号召力的精品佳作。


搭建文艺创作产业平台。安排专项经费扶持文艺精品创作,设立创研基金,动员汇聚体制内外各类有创作能力的人才和机构申报参与广州岭南文化题材文艺创作与项目攻关。依托广州文化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园(原珠江钢琴厂区),积极引进港澳音乐、影视产业资源,共同打造音乐影视国际创新中心。探索搭建美术创作产业平台,加强影视作品创作规划,强化戏剧作品生产,完善创作、制作和宣传推广机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 健全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管理


深化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健全文化与旅游市场监督执法工作机制,形成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贯彻依法行政要求,落实执法责任制,从严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积极探索简易程序,严格遵守普通程序,推进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围绕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积极发挥区域性文化市场执法监管引领作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9+2”旅游市场监管协作,推动形成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合力。


优化文化市场执法监管手段。适应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优化监管理念,依托“互联网+”等新型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监管创新,探索运用电子技术监控设备等非现场检查方式,提高监管智能化水平。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文化市场监管机制。


强化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强化文化市场执法监督。着眼维护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任务需要,突出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配发执法服装,推动移动执法,实施案卷评查、规范执法档案,规范队容队纪,严格执法考核,优化执法培训、切实提升网络执法监管能力,建设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执法队伍。


4.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升包容普惠创新营商环境软实力。持续推动简政放权,加强权责清单管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告知承诺制度,建立容缺容错受理工作机制。扩大文化旅游市场开放程度,健全完善与文化旅游相适应的审批机制、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社会信用体系等。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规范政务服务标准,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制度。严格依法规范办事行为,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限,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建立常态化政企互动服务机制,为市场主体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提供咨询、指导、协调服务。开展政策宣讲和政企互动工作,不断提高政策覆盖率和政策知晓度。


六、发展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统筹推进


1. 加强党的领导,加快职能整合


坚持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十四五”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推动完成“十四五”时期广州文化和旅游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各级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发挥党委及行政部门的战略引领和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合作组织与联席制度,深化部门间、层级间以及各界间的跨界合作与跨域交流,推进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统筹共享与高效利用。构建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党(党委党组)政(行政部门)事(事业单位)群(社会群团)之间的协同关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文化和旅游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和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化和旅游发展格局。理顺党委、政府与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公益组织之间的关系,实现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办管分离”,从“举办”向“引导”“管理”“服务”转变。


2. 创新体制机制,创造动力活力


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服务管理融合,推动公共服务协同化、一体化发展,专业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文化强市、体育强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协同。深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落实自主权,建立分级分类绩效评价机制,激发内在活力。强化市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中心馆(院)地位,发挥其作为枢纽型组织所具有的组织联盟、业务指导、展示平台、信息中心和孵化基地等功能,完善图书馆联合服务体系,推进文化馆总分馆联合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非遗展示馆(民俗馆)、公共景区等联盟体系。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广“社区文化发展委员会”“三个二”的社区文化治理模式(“两会”:社区文化发展委员会、社区文化发展基金会;“两团”:群众艺术团、文体社团;“两队”:文体辅导队、文体义工队)。在镇(街)、社区(村)探索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市场化运营试点。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执法机制创新,推动分立制衡,打造数字化、智慧化监管平台。


3. 推动部门协作,推动行业自治


加强部门协同合作,以及行业自治、社会服务。建立广州市及下属各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协同机制(如区、镇街联席会议)、专家咨询机制(如咨询委员会),保障重大项目的科学决策。健全文化和旅游行业协会及各种专业协会、俱乐部,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中介服务、管理功能,推动行业自治,有序运营(如民宿标准化与特色化建设),并承接政府外包业务。构建社会各种志愿服务组织(如大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老人志愿服务组织、专家学者志愿服务组织),发挥社会公益服务作用,提升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


(二)强化发展要素保障


1. 加强项目用地支持


在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前提下,由各区统筹保障规划内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及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并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给予支持,及时报批、及时供地。对世界级旅游景区与度假区建设要对旅游用地作出专门安排,重点保障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土地供给。对入围省、市重点项目名单的旅游业用地,给予土地储备、农转用指标、项目审批、基础设施配套等优先支持。重点文化产业用地的出让起始价格,按照相应地段实际用途和市场评估地价综合拟定。支持将旧厂房、仓库改造成文化创意场所,落实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对原属划拨用地用于建设非营利性文化创意场所的,继续保留划拨用地用途,不征收相关土地收益。对历史建筑合理利用为文化创意场所的,按照我市关于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享受相应政策支持。支持广州市城市更新改造和新建住宅小区,按照相关标准配套公共文化设施。社会投资建设非营利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由属地区政府出具非营利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意见书,对其建设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并由所在区主管部门监督保证其非营利性质。优化经营性旅游项目用地政策,加强对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用地保障。


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


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积极支持文化和旅游事业,合理划分各级财政支出的责任。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提高具有激励性质的经费投入比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乘数效应。财政投入资金重点向新市民和村落(社区)基层倾斜,落实对体现区域特色的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的扶持政策。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保障。完善以“供方”为主的消费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文化产品采购政策,完善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机制。拓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融资渠道。探索推行公私合作的PPP模式,鼓励企业、个人、社会团体等社会各界以捐赠、赞助、合作、冠名、建立基金等形式参与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与事业发展。


构建文化和旅游金融发展平台、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大力支持广州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结合广州民间金融街和海珠广场文化金融CBD 建设,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产业项目平台、服务平台,积极培育文化金融业态,不断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打造文化金融总部集聚区。发展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大力开展文化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为园区文化项目和文化企业提供个性化、一站式、全流程文化金融服务。争取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广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基金。健全金融资源与文化资源对接新机制,探索设立“版权银行”,引导和促进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将广州打造成全国文化产业风投创投中心。推广文化和旅游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创新产业专项债券种类。依法依规建立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畅通企业投融资渠道。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金融合作,加强文化资本跨地区资源整合和市场培育,促进大湾区文化资本和金融资本集聚,发挥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岭南文化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文化金融发展示范城市。


拓宽文化和旅游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文化产业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定向增发、配股、发行优先股和公司债、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以产业投资基金、众筹等多种形式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普惠金融支持小微创意企业加快成长。


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文化与旅游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评价和服务保障机制,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稳定高效的人才队伍。


创新文旅人才集聚发展机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和服务。注重抓好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人才培养、环境营造等环节,建立健全符合文旅人才成长、发展、使用规律的体制机制,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建立具有广州特色的文旅人才制度。支持行业协会为文旅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探索建立全市文旅人才专家数据库,吸纳省内外著名文化专家、学者和特殊人才入库。


优化文旅人才结构。加大对社科理论、文化经营管理、媒体融合发展、网络信息服务、动漫游戏创意、旅游与服务管理人才的扶持力度。建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重点培养一批来自基层、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文化活动骨干带头人和青年文化人才。实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项目,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干部的专业化建设,提升基层队伍职业素质。


打造完备的文旅人才梯队。坚持突出重点、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推出一批文化艺术名家、文化和旅游产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专家名家。重点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大的青年人才。多渠道引进或培养高层次的领军型、复合型文旅人才。


深化穗港澳人才合作。加大穗港澳高层次文旅人才合作培养使用力度,在入户、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文化人才特定激励措施,形成高层次人才的发现、跟踪、锁定、引进、培养、教育、交流、激励的全周期创新机制。


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人才方式。鼓励以购买服务或第三方用人等方式,激发文旅人才创新活力,缓解基层文化服务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建立柔性人才引进使用机制,通过项目聘任、客座邀请、定期服务、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和使用文旅人才及其团队。


(三)强化法规政策保障


1. 落实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对行政部门、事业、企业人员文化和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宣传,推动执法部门人员依法办事,企业守法经营,营造文明执法、自觉守法环境。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制定政府规章《广州市革命史迹保护办法》《广州市民宿管理办法》,地方性法规《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为促进我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 完善发展政策及行业标准


加强顶层政策设计,推动实施《广州市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广州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广州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社会、市场开办文化场馆(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问题。出台政策加强对文化和旅游龙头企业社会责任、行业作用的鼓励引导,以及平台能力建设提升,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引导产业链群构建。出台措施加强对文化和旅游中小微企业及非遗工作室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和旅游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创新,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增加高端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推广线上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模式。探索建立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供给主体与消费端的长效激励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适当降低文化和旅游企业开发的风险,激励文化和旅游企业加大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力度。在常态化防疫抗疫形势下,注意结合防疫抗疫推动促进顾客消费与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重点通过政策配套促进旅行社与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复苏。依托文化和旅游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及高校与科研院所有关学会,加强相关业务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研究制定及颁布推行,在国家行业标准下形成要求更高的地方标准乃至企业标准,更好地指引行业企业发展,提高产品、服务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如沉浸式文化和旅游体验服务标准、研学旅行服务标准,以及博物馆有关标准等。


(四)强化安全应急保障


1. 加强项目安全应急评估


加强文化和旅游公共项目与产业项目勘察调研、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安全应急评估,包括生态环境、建筑结构、消防隐患等方面的安全评估,以及应急培训、应急预案,强化项目经理负责制。加强文化和旅游场所反诈防骗预防和宣传教育。


2. 加强单位安全应急检查


加强文化和旅游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安全应急培训、宣传、检查,落实单位安全应急责任制,加强应急培训、应急预案,强化单位一把手负责制,重点加强产品、服务供给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


3. 加强资源环境安全保护


加强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本体保护及公共服务设施保障,重点加强文物安全保护,防止文物毁损、失窃。加强市场环境安全应急培训、应急预案,重点保障节假日重点热点场所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有序进行,提升服务质量。协同推进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文化和旅游发展保驾护航。


4. 加强新冠疫情防控管理


在新冠疫情尚未全面结束之前,坚决落实国家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政策,抓好文广旅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在文广旅公共场所做好疫情防控管理与宣传。


【说明:一图解读与图片版文件请查看本号今日其他推文】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印发《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版权归属原单位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原文来源和作者

往期精选


粤宿政策丨《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全国第一部!

重磅丨广东省文旅厅统一使用“广东旅游民宿”品牌标识

粤宿报告丨《2020广东乡村民宿发展白皮书》发布

粤宿报告丨《2019广东民宿发展白皮书》独家发布

粤宿快讯丨广东民宿年度行业榜单“粤宿”大奖!

媒体采访丨徐灵枝看《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粤宿规划丨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一)(二)

媒体采访丨《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一年!

粤宿特辑丨《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两周年!

粤宿政策 | 珠海:《海岛民宿服务规范》。

粤宿政策 | 《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东民宿发展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