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丨化学化工学院
【编者按】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教育部将于2023年对赣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审核评估。各学院结合审核评估工作要求进行了充分准备,总结提炼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目标定位、体系设计、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相关工作。为进一步展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将陆续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专题,分享各学院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供各单位学习交流。
化学化工学院始于1958年成立的赣南师范专科学校生化科,是学校最早设立的院系之一,先后改名为化学科、化学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等,2011年更名为化学化工学院。学院现有化学(师范)、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4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全省首批通过教育部二级认证师范专业。材料化学、应用化学专业为省级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为省级优秀重点学科,化学学科硕士点为省级示范性硕士点。
学院办学坚持党的领导,将党建融入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创新能力为驱动”育人理念,以培养“高素质化学类专业人才”为目标,其中化学(师范)专业为中学化学师资培养,应用化学专业为分析检测(稀土、药物、土壤、脐橙)、药物合成方面的专门人才培养,材料化学专业为稀土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竹基新材料,家具涂料)方面的专门人才培养。构建“重情怀、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情怀”是指秉承学校“立足红土地办学、用苏区精神育人、为苏区振兴服务、做苏区精神传人”的办学传统,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厚基础”是指强调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整合,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学科专业素养。“强能力”是指强调化学实验能力和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化学教师教育为特色、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互为支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力争将化学学科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特色学科,力争把学院办成层次完整、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产学研相结合,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实施举措
(1)强师资,建队伍。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教师在职学历提升、境内外中长期访学研修和新进教师岗前培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院现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02人,其中高级职称45人,博士学位教师71人,拥有双聘院士2人,全职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兼职国家杰青、优青6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等省级以上各类人才40余人。
(2)重教改,提质量。科学设置实施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健全“重情怀、厚基础、强能力”培养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用雨课堂、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基于真实的情境,采用化学探究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近年来完成省级以上教改课题8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一体化、多层次、开放性’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获江西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基础教育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研究”获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理化学实验》获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对标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等“金课”建设要求,建设一批核心一流课程,目前已获《结构化学》省级思政示范课程、《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省级一流线下课程、《有机化学》省级一流线上线下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获批化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团队、化学师范生培养主干课程群教学团队3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编出版《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化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化学教学技能综合训练教程》《新课程高中化学试题解析与研究》等校本教材10部。
(3)搭平台,强育人。目前我院拥有江西省有机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校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竹基新材料与物质转化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平台4个,新型农药研发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1个。围绕化学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地方特色,立项了一批国家省市级重大项目,形成了一批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发表的高质量学术成果,获评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学院实施实验室开放制度,为学生承担开放课题、创新训练项目以及竞赛训练提供条件,加强科研反哺教学,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
(4)建联盟,助合作。打造行业人才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与中学企业对接,建立了一批教育实践基地,加强了顶岗实习与常规实习。通过专业建设研讨会、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协同制定化学类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我校省级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对中学化学教师进行培训,聘请团队优秀教师为中学教师提供职后发展教育,同时选聘优秀行业人才为团队兼职教师,为学生培养提供指导,实现教师互聘;强化顶岗实习,加强建设常规实习,全面落实专业实践“双导师制”。
(1)实验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教育理念,构建了化学类专业“一体化、多层次、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成果通过统筹整合,完善了课程的层次性和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实现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内容结构性调整,解决了大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彼此分割、未能有效贯通融合等问题。同时,融合科研平台和教师科研成果,推进创新型实验教学改革,为培养基础扎实和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创新能力为驱动”育人理念,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学化学教师”为目标,优化“重师德、厚基础、强能力”培养体系,统整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5 个二级主干课程群,从专业课程与师范课程协同、理论与实践协同、教学与科研协同、大学与中学协同构建与实践“四维协同”培养模式。对接化学基础教育,通过课程资源开发(教材二次开发、地方资源开发、实验改进创新、微课视频制作)、教学过程优化(STEM教育、项目式教学、化学实验社团、试题测评教学)、名师教学示范(名师课堂教学、教学案例分析)等举措,实现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主旨。
03
培养效果
(1)培养人才质量佳。据不完全统计,学院已培养了本专科及研究生近8000人,校友深耕教育、化工企业等基层一线,为地方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让赣师大化学学科享誉省内外。其中部分校友已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化学化工行业乃至政府部门的高级管理人才,其中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组部"万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刘兆平;全国公安“百佳刑警”获得者:赣州市公安局曾远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西中医药大学陈焕文、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温珍海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华南理工大学刘锦斌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天津理工大学钟地长、兰州大学丁三元等;还有大学书记校长:江西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田延光、赣南医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陈新、赣南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曾泽鑫、江西理工大学校长温和瑞、赣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罗序中、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陈焕文等;知名企业家:赣州龙钇稀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清、北京翰利金电子科技公司董事李承志等;全国优秀教师:宁都二中李少权、兴国一中李越胜等,还有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各类优秀校友近百人。
(2)考研录取率高。学院深入实施“本科生考研提升工程”,根据本科生所处不同学习阶段,把考研工作与新生入学教育、日常学风建设、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友工作等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和创新“阶段性模块”引导,即考研引导与规划、专业学习与培养、复习指导与报考、复试指导与调剂、考研服务与政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学生考研的工作,提高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的报考率和录取率,打造考研特色品牌。在原有的提高研究生报考率和录取率的基础上,探索提高考取“双一流”高校的做法和途径,提升考研质量。学院近年来毕业生考研升学率稳定在50%以上,其中考取“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比例较高,多个班级考研升学率达到85%以上,特别是2022届化学专业考研率录取率达到86.8%,双一流院校录取率达63.6%。
(3)学生创新能力强。依托学院创新实验平台,聚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创新创业竞赛为载体,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以竞赛为导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系列赛事为龙头的各类竞赛,有效激发了全院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了大赛的参与度、扩大了学生的受益面。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邀请校内外专家名师开展科创类讲座、培训和竞赛指导,着力进行项目的培育和打磨,促进学院项目提质增效。近四年,每年有200多名同学参与老师科研课题,本科生参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0余项,100余人次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省级立项。学院在“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赛中荣获国赛星系级奖1项、恒星级奖1项,行星级奖1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荣获省级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铜奖2项,省级金奖6项、银奖4项、铜奖6项。
赣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对“重情怀、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取得显著成绩,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服务地方发展。化学化工学院的人才培养逐步凝练形成了“红色文化育人、专业能力过硬、服务地方社会”鲜明的办学特色。
▲明天!笔试成绩公布,面试开始报名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丨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外国语学院
GNNU
来源丨化学化工学院
制图丨张晓旭
编辑丨王佳怡
审稿丨刘欣欣 胡琳玲 曹佳慧
责编丨廖辉 匡瑞青 主编丨岳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