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
【编者按】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教育部将于2023年对赣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审核评估。各学院结合审核评估工作要求进行了充分准备,总结提炼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目标定位、体系设计、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相关工作。为进一步展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将陆续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专题,分享各学院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供各单位学习交流。
地理启智,环境育人。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于2011年,原名地理与规划学院,2018年更名为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现有学科教学(地理)、社会文化地理与规划、环境化学、生物医药工程共4个硕士点,有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共4个本科专业,其中地理科学专业为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其中,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1人,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项目特聘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占83.67%。学院现有本科生1218名、研究生100名。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化本科教育教学中心地位;坚持以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围绕服务中学地理教育、测绘地理信息、国土空间规划和环境保护行业高质量发展凸显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为建设新时代秀美江西、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36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任务,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
▲“36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3”是指人才培养的“3个目标”:品德高尚,专业扎实,身心健康;“6”是指人才培养的“6大依托”:一流课程,科学研究,实验平台,实践基地,团学活动,专业竞赛;“5”是指人才培养的“5项工程”:红色文化育人工程、本科生导师制工程、产教融合育人工程、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学生自我发展工程。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在“3个目标”中定好“指南针”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指南针”。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和身心健康等三方面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思想品德优良、专业素养扎实,身体心理健康”的德才兼备人才。
▲人才培养的三个目标
1.德育为先,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
学院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新生第一课、课程思政、辅导员知生工程、领导及党员干部联系学生宿舍等方式,引导学生铸就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牢成长发展的基础。近三年,学院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1门课程被评为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课程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获得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学院党委的“三色融合、四进服务”博士团队服务地方发展被学校党委评委“一院一品”培育项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教研室党支部被评为“一支部一特色”培育项目。
▲思想政治工作成果
2.专业为本,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
学院始终坚持“以本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强调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中下大力气。根据“OBE”的理念,邀请用人单位、教育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推进教学与课程改革、加强课程思政、提升学生科创水平,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与时俱进。积极组织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地理科学专业顺利通过二级论证,并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软科学专业排名全国第60名。
▲2022年软科学地理科学专业排名
▲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3.健康为重,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心理
学院不断健全完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研究出台了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不断充实辅导员队伍,现有6名专职辅导员,成立了心理健康室和大学生成长辅导室,加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围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开展春季拔河比赛、“振兴杯”排球、羽毛球比赛、“地理杯”篮球比赛等常规活动,不断提升学生体育活动能力,强化学生身体素质。近三年,学生荣获省羽毛球比赛三等奖1项,学生篮球比赛获校级亚军、排球赛获校级冠军。
▲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
以第一第二课堂为平台依托,
在“6个依托”中找准“切入点”
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聚焦第一和第二课堂,重点依托一流课程、项目研究、实验平台、实践基地、团学活动、专业竞赛等六大平台,找准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的六大依托
1.一流课程提质量
学院狠抓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一流课程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近三年来,学院建成了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12门校级一流课程,编印了5本校本教材。一流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在全校排名前列。一流课程建设可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国家一流课程名单
▲学院教师出版的部分教材
2.科学研究促反哺
一流的研究带动一流的教学。学院重视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反哺教学。学院估计教师积极申报各项课题,鼓励吸纳本科生加入到科研团队中去。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近三年,学院教师共主持纵向科研项目国家基金10余项,省级基金30余项;主持横向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达到1000余万元;主持省部级教学改革课题教改、教科规划项目11项。
▲国家基金项目及本科生加入教师科研课题组
3.实验平台强基础
学院投入4000余万元建成3000余平方的实验场地,其中建成1个江西省城市固废低碳循环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赣州市药物筛选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地理与环境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这些实验室向所有本科生开放,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室开放课题深度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去,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学生在省重点实验室开展实验
4.实践基地拓本领
学院与企事业单位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与赣州中学、广州中海达集团、江西省地质局核工业集团、第七地质大队等90余家单位签订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为学生实习与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同时,学院还建立了庐山地理综合野外实践教学基地、杭州地理综合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丹霞山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基地、赣州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8个野外实践教学基地,每年可供300余学生开展野外实践教学,拓展了学生的专业本领。
▲实践基地建设及学生野外实践教学活动开展
5.团学活动长才干
学院依托天文地理爱好者协会等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出彩地理人、学风建设、暑期“三下乡”、微课堂、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和评比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近三年共组织各类社团活动数20余次,活动场次120余次,覆盖学生2700余人次。
▲学生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
6.学生竞赛练技能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等重大赛事,并结合本专业特色开展了“田家炳杯”师范生基本技能大赛、“三字一画”基本技能大赛、教学PPT制作大赛、CIS技能大赛、presentation大赛、创新实验设计大赛、“经纬杯”辩论赛、年度班级风采展等赛事,学生通过参与这些赛事,锻炼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荣获江西省“挑战杯”比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全国“田家炳杯”师范生基本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GIS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学生举办及参加各项重要竞赛情况
03以系列活动为具体抓手,
在“5大工程”中打好“组合拳”
学院找准专业特色,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以下“五大工程”,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真正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抓好人才培养的“五大工程”
1.以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培根铸魂
用红色文化育人,服务苏区振兴。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一直坚持把中央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让红色文化进方案,进教材,进课堂。一是设立红色班级“传珠班”,开展"红帆领航,学海竞渡" 党史知识竞赛、红色走读等系列活动,二是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和对象,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绘制了一批红色地图;三是结合重要节点、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仪式教育, 广泛开展诵读红色家书等主题鲜明、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四是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团日活动、政治学习、形势报告会集等多样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把苏区精神厚植头脑、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学生红色文化育人成果展
2.以本科生导师制工程指路领航
学院设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导师要成为学生的思想品德领路人、专业学习点灯人、职业生涯规划人、心理健康守护人,引导学生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深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与理解,让学生了解专业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拓宽视野。一是从大一开始为学生配备本科生导师,为学生提供具有丰富创业经验和资源的导师指导。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团队中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三是建立导师与学生定期见面机制,利用课余时间、晚自习时间或用餐时间见面交流学习与生活,并深入寝室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四是建立导师一对一就业帮扶制度,要求导师指导帮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发展计划,点对点帮扶学生考研和就业。
▲学生积极参与导师课题
3.以产教融合育人工程合作办学
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开展人才培养、毕业实习及横向项目的深度合作。一是以“校中企、企中校”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为基础,将校企共建真实项目、案例库作为课程内容资源之一,增强课程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和适用度。二是实行导师互评制度,聘请行业导师作为学校校外导师,同时,安排校内老师到企业单位开展实践训练,并作为科技副经理挂职到企事业单位;三是积极将产业技术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并将产业技术发展成果、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四是开展“行业专家进校园”活动,聘请行业内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学;五是请用人企业单位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建设性意见。
▲产教融合育人导师证书、基地建设及课程资源
4.以创新创业教育工程激励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积极探索:一是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新创业实践、劳动教育实践和素质拓展等实践类课程,培养创新人才;二是重点抓好学生的实习、见习和研习工作,主动对接企事业单位,对教学各环节的运行严格把关,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三是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教,完善专业性和实践性技能竞赛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四是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鼓励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创业训练;五是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业校友和优秀人才担任学院创新创业导师或兼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讲授创新创业课程。
▲实习、参赛及创新创业教育
5.以学生自我发展工程完善自我
学生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完善自我。一是重点抓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劳育与身体心理素质、实践创新与文化艺术素质四个部分;二是强调过程性评价,促使学生不仅重视期末考试成绩,也要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对于专业技能的评价,侧重以表现性评价为主;三是期末开展自我评价工作,要求学生实名登录系统开展自评,并根据自评结果,撰写自己的学业发展计划。四是充分发挥好学生会、团工委、学生社团、自律委员会等学生自治组织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激发其学习主动性。
▲学生综合测评、平时成绩及学生自我管理
教师365天的关心与呵护,成就学生365天的成长与成才!学院将以本科教育为中心,继续坚持不懈努力打造“36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成为地理与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一大特色和品牌。
成绿水青山之事,育经天纬地之才。学院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正以蓬勃发展的态势阔步向前!
GNNU
来源丨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
制图丨张晓旭
编辑丨单可馨
审稿丨刘欣欣 胡琳玲 曹佳慧
责编丨廖辉 匡瑞青 主编丨岳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