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兴凯:岳 父
毛兴凯,笔名腰悬河,土家族,湖北巴东人。大学本科学历,语文高级教师,历任初中高中校长、教育站长。爱好写作,部分作品见诸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故乡的心跳》,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
岳 父
文/毛兴凯
中午十二点,随着葬礼的结束,岳父一生的故事都存封于老屋旁、溪流后边的坟茔里。接下来的半天时间,是帮忙的人凑在屋子里,相互重复着他在不同场合留下的或长或短、亦庄亦谐、缤纷精彩的故事瞬间,直到天黑才陆陆续续散去。
岳父叫陈恭杰,土家族,住巴东、长阳、五峰三县交界的水布垭镇三岔溪畔。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应征到福建前线当汽车兵,六十年代中期转业到当时的杨柳公社任拖拉机站站长,八十年代初退养回家。乐安居家的同时,给乡亲们当一当业余的支客师(红白喜事当管事),继续他传讲故事、协调人际关系的快乐人生,直到二00七年三月二十九日去逝。
岳父是一个普通百姓,要说在百里十乡的名气,比地方上的不少干部还要大,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大王。他,不知从哪里学来那么多古今学问、人生哲理,无论是风云变幻的大形势,还是稀奇古怪的小故事,都讲得入情入理、头头是道。社会伦理,家长里短,狭骨情长,道德正义,天南地北,轶闻趣事,娓娓道来,如泣如诉。只要他在场,旁人不插话,听者无杂音,给人的感受远远超过许多专业的评书大师。
岳父就任拖拉机站长期间,公社经常召开单位负责人会议,与会的人时常因听他讲故事而迟到,他也因此没少受领导的埋怨。但由于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都很投入,一开场就身临其境,进入了角色,领导的埋怨、提醒也不是那么奏效。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公社领导还专门定了一条纪律,开会前不准讲故事,要讲也必须散会后再讲。他一点也不觉得委屈,也不认为这是在与他过意不去。因为公社领导也喜欢听他讲故事,有时还专门请他吃饭,听他一讲半天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公社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拖拉机,它既是生产的劳动工具,也是出行的交通工具,不是领导或熟人,一般是坐不到的。他那辆“东方红”拖拉机,更是书记外出的“专机”,直到八九十年代才被“双排座”和“吉普车”取代。后来他回忆说,开拖拉机的那段岁月是他一生中最风光的日子。与此同时,他的故事也随着“专机”穿越山山水水,传遍村村寨寨,广为流传。
岳父是一个大忙人,除了工作,还要顾及家庭、邻里。六个孩子的衣食住行,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单位邻里的红白喜事,他都要兼顾着。他认为,不能在外面风风光光,回家就空空如也,要统筹安排,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里里外外都要象个样子。当然,也有统筹得不好的时候,比如,讲故事误事、怄气的情况就时有发生。
有一次,邻村王家接媳妇,岳父去吃酒,大伙儿围在火炉旁听他讲故事,帮忙烧开水的小伙子听得入了迷,结果炊壶的水烧干了,把东家的炊壶烧穿了底,搞得小伙子十分尴尬无趣。岳父回到家里也因此遭岳母狠狠地数落了一顿。无奈之余,他便给小伙子送去13块钱帮忙赔炊壶。炊壶终究是没有要赔,但那个冤枉、委屈,实在不得了。他逢人便说,这个事真是想不通。
平时,岳父一回到家,只要稍有空闲,屋里总是邻里满座,都是来听他讲故事的。大晴天的时候,有的先是男的来了,好一会儿没回去,女的便来喊他们回去,说要下地干活了,结果女的听了一阵也没有走,于是几口子的几口子很默契地说,反正今天已经不早了,就玩一天吧,改天赶点工是一样的。屋里一聚就是十几人,没有坐处,后来的只好站在一旁听。这种情形常常急得做饭的岳母不知所措。要吃饭了,没有准备那么多,等了一会儿,大家又没有走的意思,只好马上“赶暴”(差菜差饭迅速补充)。正式喊吃饭的时候,有的却假装要走,岳母便苦苦地挽留他们一起吃,说饭菜不好,随便点,莫嫌弃。尽管有时一坐就是两三桌,但岳母从不埋怨岳父,只是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她会说,以后你到别人屋里讲去,你不着急,我还着急呢。
很多时候,岳父到场吃酒的地方,要开席了,支客师(乡村支客师有多个)喊吃饭喊了好多遍,就是没有人去,大家要听他讲故事,要听故事的下文,生怕中间的某一段漏掉了。看着饭菜就要冷了,没有办法,支客师只好暗地叫几个小伙子,先把岳父请上桌子,其余的人这才跟着去吃饭。有时候,尽管他已经吃过了,还是被小伙子们硬拉上桌子,不然,支客师的工作就会特别地被动。更有甚者,常常因为听他讲故事,不少人忘记了时间,赶车掉车、乘船误船,让人哭笑不得。
由于岳父娴熟的语言技巧,同样的故事,别人讲出来不好听,他讲出来就特别的有味,特别的引人入胜。因为如此,他的朋友多、人气旺,加上他崇尚公平、伸张正义的个性,周边一些家庭有什么矛盾,别人劝不好,只要他出面,十有八九都能劝和。在这些节骨眼上,老百姓信任他,往往胜过当地干部,胜过他们自家的长老。
受到老百姓“重用”, 岳父感到很自豪,劲头也更足。他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力求把事情处理得更圆满、更有效。甚至到后来,司法调解的同志来当地处理矛盾纠纷,也要把他请到场,助他们一臂之力,效果总是远远超过大家的预期。
岳父是一个乐观开朗,乐于助人,风趣幽默的人。别人对他开玩笑说,毛主席有“两个务必”,你有三个“义务”(义务讲故事,义务调解员,义务支客),了不得啊。他笑而不答。看得出,他非常认同人们对他的这个评价。
原打算把岳父的故事搜集整理,编个民风民俗方面的册子,因时间、能力的双重制约,起了几回版,均无果而终。最近放几天假,想起他的一些往事,写就几行文字,算作对他的纪念吧。
— END —
声明:凡在本公号发布的作品有署名的,均为作者本人投稿或约稿的原创作品,无论发布时是否标有原创,版权都归原作者所有,其它公号转载须征得同意并注明作者和来源《硒园雅吟》。本平台文章所采用的配图未署名的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爱美食点击阅读原文,文章不错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