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洞:不忘初心,知行合一
王阳明出生于“书香门第,师礼人家”。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是其祖先,祖父王伦无数不读、学识渊博、著书立说,父亲王华官至南京史部尚书。家族对王阳明影响很大,他五岁才能说话,11岁随考中状元的父亲北上,不以登第为上,而以“立志圣贤”为人生志向,初心始立。
为寻求成圣之道,王阳明18岁于江西上饶拜师娄谅,攻读程朱理学。后求助佛、道二教。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两次落第,王阳明则说:“世人以不得第为耻,我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第三次他终于获中进士。
正德元年,因上疏而获罪,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
从一开始读到王阳明先生的相关书籍,就一直特别想到贵州的阳明洞去实地看看,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使得处于人生低谷的王阳明先生在三年时间里“龙场得道”,改变了中国哲学思想史发展的进程,成就了影响世界的“知行合一”学说。
从贵阳出发,开车50公里就来到了地处贵阳市修文县栖霞山的阳明文化园。进入文化园的广场,拾级而上,首先就看到了一尊王阳明塑像,在塑像的右后侧便可看到阳明洞牌坊,初见牌坊上“阳明洞”这三个慕思多年的三个字,有些感慨激动。
从去年膝盖摔伤以来,快一年不太敢爬山爬楼梯了。
顺着指示牌向栖霞山的右侧台阶攀行,心想不管多高多远一定要到达目的地。
雨伞几乎挡不住风雨,让我不禁感慨当年为免灭族之祸落,落难于此幽洞的王阳明经历着怎样的风雨人生,他那些寄情山水的悲苦诗篇承载了多么深重的凄凉沧桑。
其实也就登山600米左右,便来到了栖霞山的山腰,曾经想象过无数次的阳明洞终于就在我的眼前,我不敢贸然而进,站在洞外五平米左右的小院坝调整思绪。洞前山下有一条小河,小河的两侧是层层梯田和散落的民居。
洞口约2米高3米宽,怀着朝圣的崇敬之情进入这看起来十分普通的山洞,这儿原名东洞,王阳明将其改为“阳明小洞天”,并作《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
洞外正大雨滂沱,游人很少。
等到几个游客拍拍照离开后,我一个人在这洞中静静地呆了二十来分钟,想了很多,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想。
洞内大约有四个平米左右的空间,向右有个长约3米的侧洞可以通向另一个出口。向左2米左右的侧洞也有一个出口,走出洞口,攀爬约4米高的台阶,就是何陋轩了。
当时当地老百姓见王阳明德才兼备,生活极为困苦,教大家读书写字,大家也教他耕地、采野菜,自愿为王阳明修建的简易居所“何陋轩”,寓意“君子居于此,何陋之有?” 王阳明曾著有《何陋轩记》,作品原件流入日本,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正是老百姓、少数民族对人与自然万物的认识、朴素的民主特征和忠诚厚道的道德观念与王阳明的心绪不宁、忧思悲伤、学说积淀相互渗透影响,使得王阳明在这困苦却宁静的环境里,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悟道之后的王阳明就开始开始在洞中讲学传道。
后来在山洞上方创办了“龙岗书院”,这也是他创办的第一所书院。
进入书院便可看见一块巨石侧面刻着“知行合一”,顺阶梯而上,便可达当时老百姓为王阳明修建的“君子亭”了。“君子亭”位于龙岗山巅,除了有一个很小入口外,四周栏杆连成一体,坐在连成一周的长凳上,凭栏远眺,可以看见栖霞山下连绵起伏的山脉和修文县城。
亭子中间有大约2平米左右的空间应该就是当年王阳明的简易书斋了,也是王阳明弹琴讴歌、闲逸赏景之地。亭子四周有竹子,竹子有“德、操、时、容”四道,故名为“君子亭”。王阳明曾在这里写下了《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提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治学要求。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1509年在此提出的学说。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体系中最核心、最成熟的概念和表达方式。“良知”是心本体,“致”是功夫。
“亲民”也是王阳明最重要的思想,他认为朱熹不应将《大学》首章“在亲民”改为“在新民”。
他晚年还提出了著名的“王门四问”:“无善无恶心之休,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嘉靖七年,58岁的王阳明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江西南安青龙浦一条小船上。临终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也是他坦荡一生的总结。
清朝康熙年间,政府为王阳明在阳明洞上、“君子亭”下修建了圣人大殿,并在大殿中塑有一尊木质的王阳明塑像,殿上方匾上题字:大启文明。
抗日战争时期,张学良和赵四小姐曾被囚禁在这大殿东厢房三年,至今墙上还保留着他当年写下的诗句:“犯上一是祸当头,作乱原非愿所求;必存广宇壮山河,意挽中流助君舟;春秋褒贬分内事,明史鞭策固所由;龙场愿学王阳明,全把贵州当荆州”。
顺着阳明洞西侧顺山而下,走过一条长廊,还有一处西园,广场的左侧便是刚新建不久的王阳明纪念馆。
在纪念馆里,较为详尽地呈现了王阳明的生平和杰出贡献。
非常幸运,整个景区游人都很少,大半天时间里,总共也就遇到不到50人,这样的感觉令我有些暗自窃喜。我可以慢慢地清静地通过图片、讲解、多媒体等方式再一次更为系统、周全地了解王阳明的求圣之路,去感受他的学说思想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深远影响。
我想,回去以后再捧起有关王阳明的书籍重读时,或许仍然和过去一样有很多不解。但是应该会有不一样的体悟了。
人生短暂,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内心的淡定从容与实践坚守。
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不忘初心,知行合一。
曾经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