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的语言:语言人类学导论
语言,尤其是在现实社会环境中使用的语言,绝对会令人着迷,但研究起来 却颇具挑战性。语言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提供了一系列概念和工具来应对这一挑 战。我在本书中的目标是提供与语言人类学主要原则和方法有关的一个可理解的介绍,而不过度简化这一领域学者所做的复杂贡献。在某种程度上,本书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它不仅适用于第一次学习语言人类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我非常希望能够向他们传达我对这个领域的热情),而且适用于各种可能出于不同原因 对“活语言”感兴趣的读者们。例如,这些读者可能包括文化人类学家、实践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或从未在工作中密切关注语言,却可以通过这种做法受益的政治科学家。我也希望这本书对语言学家有价值,虽然他们迄今为止的著作更具技术性和抽象性,但他们希望将注意力转向研究语言实践的实际情况。最后,我希望这本书能吸引那些天生对语言在塑造和反映文化规范以及社会互动方面发挥的 核心作用好奇的人。
在美国,语言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四大传统领域之一:考古学、生物(也称体 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语言人类学。Franz Boas 一百多年前在美国建立人类学学科,大多数人类学家都在这四个领域接受过培训,并且经常在不止一个领域中进行研究。然而,随着学问在过去一个世纪变得更加专业化,这种广度也变得更加罕见。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说服其他子领域的人类学家,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家,使他们相信在语言人类学及其子学科领域中能够获得良好训练的优 势。毕竟,文化人类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的许多研究人员)收集的大部分数据本质上都是语言学方面的。语言人类学家(例如 Briggs,1986:22)认为,这些数 据不应被视为一个研究人员可由此获取事实或信息的透明窗口。相反,社会科学 家的访谈和其他数据来源应被视为交际事件,其中意义是共同构建的,并与各种形式的背景交织在一起。我希望本书能提供有用的分析工具和实例,来帮助研究人员对许多不同类型的社会和语言实践进行细致的分析。
我应该介绍一下这个学科的命名以及学科边界的独断性本质。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在美国的每所大学都能找到,当然也不是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有时它被归入社会学,个别人类学家工作的学术部门多种多样,从政治学到教育心理学应有尽有。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在学术界外的私营部门、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工作。在这些机构中,他们兴许不会被当作人类学家,而是被当作一般社会科学家或其他专业领域的专家,如跨文化交际或监测评估专家。
作为一个分支学科,语言人类学在美国的地位是很独特的,而在其他国家则很少有这样的待遇。然而,本书阐述了语言人类学的核心主题以及方法,这些对于“语言人类学”本身而言并不是研究展开所依据的标签。例如,在英国,有些学者像语言人类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以民族志的方式研究语言,而“语言民族志”研究的正是此类学者们的著作,此学科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参见 Creese, 2008;Copland & Creese,2015)。一些社会语言学家,他们通常拥有语言学而非人类学或社会学博士学位(虽然也有例外),但也依照我在本书中描述的方法来进行学术研究。此外,语言人类学家有时也会使用其他术语来作为他们所做的事情的关键词,如人类学语言学、民族语言学或“人类政治”语言学。并且许多研究人员在诸如语用学、社会政治语言学、话语分析、修辞学、应用语言学或交际学等其他相关领域开展相关联的重要工作(Duranti,1997,2003,2011;Zentella, 1996)。在本书中我借鉴了这些学者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者的成果。虽然我认为自己完全投身于语言人类学,但我与 Mary Bucholtz 和 Kira Hall(2008)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现实社会环境中采用“所有上述”方法研究语言实践。在我看来,在参与跨学科对话时不仅没有损失,还可以获得一切。
尽管我发现所有这些不同领域对大部分语言研究都很有价值,但我仍试图将 我提倡的方法与那些将语言仅仅视为语法规则的抽象集合的方法区分开来,因为后者脱离了实际的语言交流。自Ferdinand de Saussure 开创这一学科,到几十年前 Noam Chomsky 开始主导这个领域以来,语言学结构就随之而诞生,并且此结构同对它的见解对于大多数语言人类学家来说极为重要。但因为 Chomsky 对语言学学科的霸权控制开始减弱,所以我们就更有理由在本书中提出方法—将语言使 用视为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补充或对Chomsky语言观重新定义的替代方案。理想情况下,一些学者将语言实践视为一种社会行为的形式,他们也能够利用语言学结构中最有价值的发现,这些发现也恰恰是以 Chomsky 的方式所提出来的,同样地,这些学者也能密切关注这些实践嵌入社会等级和身份网络的方式。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正如 Michael Silverstein 所指出的那样,这可能会导致“人们会有看情景喜剧一般的感觉,仿佛一只脚站在码头上,另一只站在被潮水冲离岸边的船上”(2006:275)。Silverstein 接着做出了如下的陈述。
本书有一个重要的隐喻,在这种状态下保持直立是需要很大的身体力量来支 撑的,一只脚牢牢扎根在语言是一种结构编码的观点中,而另一只脚则扎根在语言是一种媒介的观点中,影响着人类群体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以数量级加 速形成的社会历史宏观结构(2006:275)。
本书的目的是以理论见解、方法工具和民族志范例的形式为那些希望保持直立的人—希望从语言语法模式和语言在塑造社会生活的作用两方面来详细研究 语言的人提供一些具体的帮助。
这本新编第二版的《鲜活的语言:语言人类学导论》添加了全新的一章(第二章“姿势、手语和多模态”),同时其他十二章也都有所更新。本书共有三部 分。在第一部分“语言:一些基本问题”中,我解释了如何将语言使用视为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研究。介绍性章节第一章“社会生活中的语 言”介绍了四个关键术语,这些术语将为读者阅读后续章节提供一个导向。这四个关键术语—多功能性、语言意识形态、实践和指示性—可以应用于多种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以加深对语言工作方式的理解。第二章“姿势、手语和多模态”, 描写了语言的意义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以及其他方式来表达。该章论证分析了多种符号形式对手语和口语的重要性。第三章“语言人类 学的研究过程”描述了语言人类学家在进行研究时使用的多种不同方法,并讨论了许多研究者在现实生活中研究语言时所面临的一些实践和伦理困境。第四章“语言习得与社会化”着重描述了语言人类学家研究幼儿在适当的文化实践中社会化后学习他们的母语的方式。这种方式认为语言和文化实践是完全交织在一起的, 而此理解方式同样也适用于青少年和成年人,他们无论何时进入新的社会或职业 环境,都会参与语言社会化。第五章“语言、思维和文化”,是本书第一部分的 最后一章,探讨了所谓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背后的一些争议和基本原则,以及语言与思想和文化之间的关联方式。
本书的第二部分,“说话者、听者、读者和作家社群”,从这些基本问题出 发去思考语言和社会群体不同形式的构成—通常是共同构成的。第六章“语言使用者社区”探讨了“言语社区”的概念,调查了关于这一主题的一些学术研究,最后讨论了“实践社群”这一有价值的替代概念。第七章“多语现象和全球化” 将这些社区置于全球背景下,以证实不论在世界何处进行语言或社会实践研究, 考虑个人和社区的多语性是多么重要。第八章“读写实践”说明了研究读写能力和口头能力交织性的重要性。许多语言人类学家只关注口语,但将读写实践与口头(和非口头)互动结合起来研究,是很有启发性的。第九章“表演、表演性和社区建设”,这是本书第二部分的最后一章,这一章理清了表现和表演性的各种理论 和民族志方法,并讨论了这些主题对于理解语言和社会社区形成方式的重要性。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语言、权力和社会分化”,通过在特定社区内调查研究多维度的社会语言差异与不平等性,更深入地探讨了实际社区的构成。第十章 “语言与性别”,探讨了一些关于两性讲话方式的共同语言意识形态,并回顾了关于性别语言实践复杂性的研究。第十一章“语言、种族和民族”涉及了另外两种常见的社会和语言分化形式,即种族化和族群化。该章描述了以规则支配为本质 特征的非裔美国人英语、1996—1997年的黑人英语论战,以及模拟西班牙语的种族化特征。第十二章“语言的消亡和复兴”探讨了世界上如此多语言濒危的一些原因,并寻求何种社会不平等和语言意识形态构成了这些濒危话语的基础。最后一章“结论:语言、权力和代理”将前几章的思路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一种观点:语言实践夹杂在权力动态之中,并受制于各种形式的机构。最后一章介绍了一些社会理论家的概况,包括 Raymond Williams、Michel Foucault、Sherry Ortner和Pierre Bourdieu,我认为他们的观点最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语言、权力、政府机构和社会行为的理解。
总之,本书旨在邀请所有读者更全面地探索这样一个概念:语言使用总是以一种社会行为的形式来参与。开展这一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鲜活的语言”的含义。
戴琨,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基础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西方文化、跨文化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主持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青藏高原考古研究”、多项省部级教改项目和2017年度陕西师范大学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鲜活的语言:语言人类学导论”。在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本书目录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语言:一些基本问题
第一章 社会生活中的语言 3
第二章 姿势、手语和多模态 27
第三章 语言人类学的研究过程 41
第四章 语言习得与社会化 53
第五章 语言、思维和文化 67
第二部分 说话者、听者、读者和作家社群
第六章 语言使用者社区 93
第七章 多语现象和全球化 106
第八章 读写实践 121
第九章 表演、表演性和社区建设 136
第三部分 语言、权力和社会分化
第十章 语言与性别 157
第十一章 语言、种族和民族 177
第十二章 语言的消亡和复兴 197
第十三章 结论:语言、权力和代理 210
注释 234
参考文献 247
识别二维码购买
Journey into Journals——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