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VS音乐:选择喇叭,需要有与审美相关的智慧和勇气
今天谈一个音响生活美学问题吧。
这么开头有点装逼。
其实是我确实碰到一位逼格很高的烧友
连名字都高,叫“卡拉扬”。卡拉扬全名VON KARAJAN,姓冯,他也是。
先上一张图,证明我所言不虚。
先正面来一个
“卡拉扬”其实在耳机俱乐部混迹多年。这个ID对我非常熟悉,从未谋面。从名字和这张全景图片可以看出,今天“作案”的是一位大户人家。
这是一个别墅空间,在一个有阳光的地下室,听音的体积非常大,应该超过300立方米。面积已经大的超出想象,层高也足足有四米。在上海来说,这是近乎奢侈的存在。
侧面来一个
1. 琴瑟
那我们先把听音的事放一下,先聊聊音乐。卡拉扬同学是一位资深的烧友,从交流中可以判断,熟悉发烧江湖上近20多年的所有事情,无论野史还是正史,无论现场还是录音。但是,然而,这依然不是亮点。
我们的目光先离开一下,去楼上看一下。
三角钢琴。这个并不是摆设,他即兴弹奏了半曲,从手法上看,是练过的。我和同去的布鲁斯,都是琴盲,我拼命敲击高频区,他敲击狠命敲击低频区,用真实的乐器来校准一下自己的发烧耳。
这台钢琴并不算太贵,当然高音区并没有斯坦威那种有着穿透力的,华丽的,音色,但,即使这样,也打败了所有的贵价系统。
还有一架古琴。看着就爽。小卡没有动手,怕是高山流水起来,吓坏布鲁斯和我这等庸人。
2. 玩物
经过一番铺垫,我们还是回归大厅,看看这套系统吧。
MBL的111A,是90年代中期产品。
前端器材,再来一个全家福
猜猜,这个和喇叭的位置关系?
考虑到我拍的渣图,和整个逼格不符,就简要罗列以下器材清单
1)MBL早期的经典后级8010.
2)数字转盘采用比较早的罗技
3)金嗓子解码前级。型号 DC 300
C-300在系统中非常重要,因为小卡主要音源就是数播,在此多介绍一下,
前置放大器的输入信号量化精度为24bit,取样频率分别为33kHz、44.1kHz、48kHz共三种,而解码器会自动对取样信号进行锁定。如果输入信号源的取样频率是44.1kHz或48kHz而又达到一级精确度的话,这个输入信号便会输入到一组无数码抖动的PLL锁相环电路,以防止产生脉冲失真。其他类型的输入信号则要经过一组SFC取样频率转换器,把信号转换或达到一级精确度的48kHz信号。
最后,所有的信号全部输入到DSP数码信号处理器中去,在数播系统中,用了这个功能。
4)数字转盘,英国之宝的800老转盘。
在播放CD的时候会用到它,但是,并没有根据这个信源来设置DSP。后面会提到。
5)还有辅助系统,LP,蒋鹏设计的比较早的气浮式。
这个狗狗不错。
今天的系统并不富,显然无法和枫林、巨富、甚至布鲁斯的小喇叭在总体价位上PK。但是,这不重要,房大压倒一切!
3. 现场
小卡本人是一位现场迷,对上海的几个音乐厅谈起来都颇有心得,而且对于经典的演出都不会错过。自己曾录制了一个爵士舞现场后,翻录了一盘,开盘带!精致的封面,可见用心。
所以呢,买这套房子就是为了让MBL 111A能创造出,近似音乐厅的效果。
有人为了结婚买房,有人为了居住买房,而有人却是为了鸣放买房。我实在不能理解那些居住斗室,却拥有几百万音响器材的“音壕”是怎么想的。
小卡一度觉得111A在市区的斗室无法发挥作用,甚至干脆放弃过一段时间。后来到处寻觅别墅,在被这个独栋别墅的地下室空间吸引后,果断出手。
因此,在装修中充分考虑了作为音响房的种种,比如顶棚的材料,墙壁的材料,地板的材料。
我环顾一周,发现,什么材料都没有。没错,都藏起来了,这也是他的追求。并且用声学仪器测试了每个区域的混响。
布鲁斯拍了几下手,觉得混响时间偏长。是吗?
4. 影像
如果你不是一位发烧友,在这个空间里,你甚至不会发现111A是一个喇叭,它更像是一个现代派的雕塑。这一点上,我确实觉得111A比同时代的葫芦101D更好看,现在的这种,就更别提了。
当今旗舰:Radialstrahler mbl 101 X-treme
现在的101系列,已经经过多年的进化,越来越有未来感了,从现代艺术,直接进入了后现代。
今天参与“作案”的不仅有布鲁斯,也有我多年的好兄弟,曾经担任《名车志》杂志首席摄影师,出版人的刘杰。作为汽车界的大佬,他对美的事物都感兴趣,负责今天的家访器材摄影。
如果有商家需要我们撰写枪文,同样可以连拍摄也负责到底。老刘在汽车摄影界的地位,谦虚一点说,可以排在中国前10位。拍摄HIFI器材正合适。下面这个大片,就是实力的体现。
在今后的家访中,我也会带着他逐渐“入坑”。
为什么此处会插入一位摄影师呢?因为他的宅子和小卡只隔一个马路的距离。他也拥有,这么好的地下室,“入坑”非常方便。来一张老刘的工作照。
那么小卡的器材放在哪里呢?
在楼梯下的一个小角落。如果陌生人进入这个空间,幸运而细心地发现了这个111A喇叭的话,那他绝对看不到,这里还有一堆器材的。
细心的读者可能在开始的图里就发现了,功放摆哪里呢?再回到楼上的图,看看。
5. 皇位
MBL的扬声器都非常独特。这里主要不是说外观,而是它的发声方式。在这个空间里,如果你按下PLAY,音乐响起后,其实是无法判断发声点的!尤其坐在最后排,我们坐着的这个位置。
左作者springson,右bruce,对此文也有贡献,他坐的是皇位。
你不再会想所谓的定位,低频的下潜,还有高频的延伸,这些问题。
我把它这套系统叫做,嗯,用哲学的语言表述为:消解HIFI的后HIFI系统,而小卡说,这是我追求的,“音乐沙龙空间”。
应该说,这套系统给我们的感受和一般的“音响发烧友”都不太一样,你需要花点时间,适应一下这种表达方式。这个方式最大的优势是,房间的皇帝位,非常多,当然也存在“甜点”位置,但很多地方,都可以听得很舒服。
小卡说,音乐厅就是这样的。
慕尼黑音乐厅
所以,我们今天探讨,不再是音响性,而是,
这套系统在这个空间里,音乐好听吗?
它可以营造出音乐厅般的现场感受吗?
从这两点出发,小卡拉扬是怎么指挥这些器材做到的?
6. 历史
下面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音乐好听吗?答案是,好听的。
我们不会就此开始讨论音乐,毕竟这是耍器材,而是从MBL的发声方式开始。为此,我在家访后,对这个MBL进行了一番简单的信息整理,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MBL成立于70年代末期的德国,可是,在日本HIFI大国,STEREO SOUND杂志上出现,却很晚很晚。
有图为证。这是2006年156期的立体声杂志的一篇报道。
为此我和赋格的总设计余燕明进行了交流,他说,早在90年代早期,北京的超音波,就开始出现了MBL的葫芦,他曾经和另外一位著名胆机设计师,老关在那里做过HIFI节目。
而我第一次听MBL,应该是在2004年。
在MBL进入日本前,早有德国物理,柏林之声等品牌进入。MBL101E,在进入日本的当年,就获得了GRAND PRIX大奖。随后,我又发现了一点信息,据菅野先生说,其实这个喇叭在80年代是有人在日贩卖过的,但是销量并不好。
为此我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在80年代的日本,曾经一度红火的是EV,ALETC,JBL,TANNOY,这样大口径低频的喇叭,MBL从设计外观上看,当时的人们会觉得,这是什么鬼?最重要的是,这种喇叭,需要很大的空间,才能真正发挥它的鸣放特点,否则,对日本烧友来说,小房间,确实不如搞一对大EV。
日本大烧,斗室玩耍Altec A4和JBL 哈斯菲尔
在实际的聆听中,我们坐在前排,可以听到从喇叭里发出来的更多直达声和细节,但是,并不会让你觉得有多惊艳。当坐到后排,却会呈现出一个巨大的舞台。
我们上一次采访“上海菅野”,提到麦景图的设计师设计出XRT22等系列喇叭的时候,感叹于他的天马行空,同样,MBL的拥有着,Wolfgang Meletky先生更加的大胆,从资料上的喇叭家谱可以看到,MBL旗舰喇叭,诞生于1979年,MBL的名字来源于,设计师及老板的名字M,还有他所在的城市柏林(BL)。长姿势了。
据说当年研发花了8年时间。第一个作品MBL 100。此后到1986年推出了101系列,这个旗舰型号一直沿用至今。
MBL 111A是90年代具有划时代的产品,但是101迭代到了C系列,依然是3分频。没有现在的超低频,所以低频只能到50HZ。而111A是第一个非旗舰的四分频喇叭。我的推测是,这是一个具有用次旗舰测试市场的实验性产品。
不过小卡考证的结果是,这个喇叭并没有像现在的旗舰系列把低频做得更加激进,而符合当时传统的三分频设计初衷。
葫芦的进化
7. 对立
为此我在网络上看了一些评论,这一段具有代表性,摘抄如下,文章的标题是《“纯音响” 发烧友对“葫芦”的批评》,这篇文章似乎是香港同胞写的,里面用词稍微做了一些修正。
MBL,当然绝非十全十美的扬声器:世上那有十全十美的扬声器?
但在过去多年里,我以MBL为参考标准,所有在来我这里做过客人的扬声器,都认为,这是一个特别的喇叭,不简单。从另一角度看,MBL也是一对最难服侍,备受诟病的,富于争论性的扬声器。
某些“纯音响”发烧友不喜欢它。“纯音响”发烧友的定义好难理解,偏偏世上就多的是这类自认“纯音响”的音响专家。
他们说:“我不听什么音乐,但是,我能鉴别音响的好坏,老实讲,几十年来我无法了解这班大佬们“听音响”所指何物,他们也不了解“听音乐”所指何物。
“音响派”批评,MBL缺乏定位、不够有实体感,略欠尾声。我至今只明白定位和实体感的批判的是什么,仍无法推断出“欠尾音”所针对的是甚么。我们一小撮MBL拥趸都百份百同意,若然“尾声”是指扬声器回放乐声的延展,乐声在录音现场空气中的余音,或残响,或回响的话,MBL葫芦回放“尾声”的功力便远远超越任何用声盆发声的电动式扬声器。
曾经不止一次企图与“音响派”沟通,求他们用语言描述所听到的甚么为“尾声”,可惜对方不懂音乐语言,鸡同鸭讲,不得要领。至于定位和实体感的评语,则有迹可寻,而且代表了品味不同,喜恶各异的意向。
和古强超级音乐发烧友比,我最多算中级,但是,算纯粹而地道的HIFI音响发烧友。
身居两边,非常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如果你结合小卡的环境,和MBL在官方的很多图片,就会清楚这个喇叭的特点——这是一个乐器。
下面这段会更清楚。
MBL葫芦是个360度立体发声的扬声器,它所播出来的一件乐器,或一个人声,听来都是悬浮在听者面前一度3D空间的一个音源,音源的方位虽然固定,但由于没有集射性,所以绝无声盆单元所能提供的针点式效应。
针点式定位是Hi Fi友最沉迷的激情之一,因为它是比现场听声更过瘾的东西。听HiFi喜欢追求超越真实的乒乓定位感,MBL葫芦那种悬浮在空气中的定位感受虽然更接近真实,但反为不够“Hi Fi”。
8. 歌者
据说MBL登陆日本市场后,从2006年开始,逐步加大了对自己低频的呈现,为了获得HIFI迷的钞票。小卡的这个MBL 111A确实是更典型更老派的MBL之声。
他甚至告诉我,他搭配的MBL8010后级,也是更加体现MBL最初声学审美追求的。在这里,我们回答第一个问题,这个喇叭的音乐性的确很好,但是不是我们理解英国声的那种厚暖,甚至带有些许色彩,而是德国式的严谨,所散发出来的高贵和忠实,我觉得在音色上,非常接近维也纳乐团的那种感觉。
尤其在播放艺术歌曲,非常到位,此刻的111A成为了一个歌者,现场小卡拍了这张我带去片子,日后寻觅。
9. 氛围
下面讨论第二个问题,真的可以达到现场的真实吗?
首先,必须说,和现场接近,你必须有足够大的房间,即使是有足够大的房间,如果你坐在离喇叭很近的位置,比如说3米。对,你没听错,3米是不够的,而需要坐到近乎6米的地方,才能获得360度发声所带来的特有的自然的声场效果。
而这个声场,和我们传统的多分频喇叭非常不同,即使是类似蜜蜂那样的石井式房间,也没有这种自然的舞台感。这就是它的优势。
到这里,我的确非常渴望,有机会,能在这个环境里听一下后现代的MBL,会怎样。
而这个优势非常突出地体现在室内乐,艺术歌曲,小编制的JAZZ乐队上。瞬间会让你觉得,播放古典音乐似乎进入了莫扎特、海顿时代的贵族沙龙。
而播放JAZZ乐队,似乎突然来到了一个慵懒而轻松的,灯光昏暗的酒吧。到这里我确实理解小卡说的“音乐沙龙空间”了。
演唱者的那种慵懒,飘荡在幽暗的空间
这个空间里,你不会追求定位,不会追求音效,只是感知到乐声在响起。而这个华丽的地下室,瞬间也被这种氛围包围。当一曲完毕,观众四面八方的掌声,似乎从房间的各个角落过来。
10. 缺憾
但是,在大编制,比如马勒和布鲁克纳这样的浪漫派的表现上,却有一点点问题,这点问题主要是低频的量感不够,尤其是在播放44.1的CD时候,会非常明显,也就是说,你会发现,这个空间确实有了音乐厅的感觉,比如如丝绸一般的弦乐和管乐纠缠在一起的色彩,有嘹亮的铜管带来的辉煌,却唯独欠缺,乐队齐奏时候,定音鼓裹挟在里面,狂风暴雨,千军万马的感觉。
现场播放的马5LP,低频会好一些。
好在,这种缺憾在高格式的数字录音,还有LP作为音源的时候会大大地减少。
据小卡介绍,他现在听音主要以高格式的TIDAL文件为主,而且专门为了数字音源,用DSP数字均衡器进行了与房间的匹配调整。
因为数字均衡器只能为数播进行优化,所以没有办法让LP和CD发挥出足够的爆发力。这就是大空间可以发挥的优势。比如这张,通过英国之宝转盘接入金嗓子解码,声音在我看来,是有点问题的。
HIFI本质上还是遵循牛顿力学的,就是扬声器推动空气的能力,没有足够的空气,艺术表达的各种可能性也就没有了。
11. 原理
下面讲一点MBL自然声场优势形成的原因。
我们知道,发声体的音波扩散度和发声体的体积成反比例,即发声体愈是细小,它的扩散角度愈是宽大。此外,在各式震动发声形态里,又以呼吸(膨胀/收缩)形态发声最能贴切模仿天然原音。
因此,多年以来,脉动式球体360度扩声一直是Hi Fi重播的至高理想。理想是,凭一只体积细小的呼吸圆球重播全音域。但碍於物理,要个波重播全音域必定要个大波,绝对违反经济效益,以前有人成功创制出按照输入电力而作出膨胀/收缩的金属线发声球体,但只限高频,况且失真偏大。
以与111A同时代的101的原理为例。
工作原理是把多片超薄振膜围绕着垂直轴心,并且分为不同的频率范围发声(高、中、低频)。这三个部分从顶部固定,靠底部的磁铁与音圈推动振膜。
音圈与磁铁组合为一个元件,音圈可自由地在磁铁的间隙中运动。
以下来自MBL相关的技术介绍,供技术派了解360度的特性。
MBL把震动体像切开一办办的瓜皮般揍合成球形,强力磁场在球体底部与瓜皮震动体耦合,横切面看,它是个向上推的音圈/磁芯/悬挂体组合,声盆部份是一束揍合成球体,顶部给结扎在一起,底部直驳音圈的多办瓜皮。
音圈受到讯号驱策,作出上下方向活塞冲程,瓜皮震动体遂作出相应的脉动胀/缩,推动空气,产生360度立体声波。(除顶盖及底座无扩散功能外,它是个最接近『全息』3D 360度的发声体)MBL脉动球体还未能臻达单一发声体重播全音域的鸟托邦,只做到三路重播,低音球体亦偏离圆球形而是榄球形。最后,MBL仍须向物理定律低头妥协,为MBL l01C三路脉动球体扬声器加插一路12寸盆4寸音圈超低音。
音乐讯号(目前还是电力)由扩大机传送到喇叭。电力通过音圈产生磁场与磁铁交互作用,让音圈在磁隙中间上下运动。
12. 画像
这次“作案”过去有两周了,我一直在试图寻找一个视角,让这次,布鲁斯觉得不够HI的家访更有意义。
所以特别参与了一些HIFI群关于听音观念的讨论,深深感觉我们发烧友的多样性,尤其在选择喇叭的时候。我列举概括一些经典画像,分三类,请对号入座。
1, 音壕派
这个不用多解释,很有钱,时不时让厂商来搭建一套,一切按照西装或者有定论的来,甚至一切都要顶级。
我觉得这就是钱对于发烧的价值,如果这位烧友拥有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和基本的平衡观念,这样最省心,也可以获得很好的声音,还增长见识。
这几天就听到一个南方的兄弟,说要把喇叭花系统请走了,现场录了一段,50多万的配置,确实素质可以!和配图无关。
那可以换这个了,最新的花瓶次旗舰Forza横空出世了。
2,音庸派
顾名思义,就是不知道选择音乐还是音响,无主见。大多数发烧友是这种状态。
表现为:总觉得自己的不够好,但是,也说不出什么不好,就是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想知道更好的是什么。这也就罢了,还不愿意花钱,更不愿意多去听听其他人的,或者现场,最麻烦的是,也还不知道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是什么。
这时候需要做的是,先确立自己的音响及音乐美学,让自己变得有勇气有智慧。
在这一点上,小卡是一个很正面的案例,他有经济实力去追求更好,更有素质的器材,但是他的目的是打造“音乐空间沙龙”,那么即使是有定论的MBL低频不够HI,不够有冲击力,他也可以解决的很好,而且达到更高的层次。
我们也探讨了李泉在bluenote的现场录音,这个就是他追求的美学
这里也在回答第三个问题:小卡如何打造这个空间。
不过他也在想把MBL更高型号,搬到家里。但是,如果搞成这样,这不是他要的!
3,音贼派
不是淫贼哦。顾名思义,就是在追求音乐与音响上,不管有钱还是没钱,都特精明与鸡贼。但是,会该出手时就出手。
如布鲁斯这样的,耳朵灵敏,喜欢HI也喜欢音乐,也有着开放的心态,到处取经,虽然他有一掷千金的实力,但是,玩得却也鸡贼。也知道自己的声音不足之处,惦记着,蹲守更实惠的VIVD G1S出现。这个案例如下:
怎样让书架箱,鸣放出落地箱气势?布鲁斯50万+系统揭秘|古典音乐相对论
13. 美学
我们当天试听的软件,我也在此罗列,以方便大家按图索骥。
贝钢奏的表现上,低频略微欠缺一点
这张片子也是通过CD播放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但是一旦进入数播模式,有DSP加持,问题就没有了。“音乐空间沙龙”模式重现。
最后总结一下,小卡是一个完全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发烧友,他理解,MBL111A虽然在素质上不算顶级,但是,却能以像对待楼上的钢琴、古琴那样,来用好它,包容它,让它与空间融合,表达符合自己的声音美学,和生活美学。
热文推荐:
唱片推荐
家访
作家格非写作时听什么系统?ALTEC和赋格845之间仅仅是一件《隐身衣》的距离
“匹配派”高手阳光枫林,和他的“伊丝特珑”(Estelon)
生活美学,从小熏陶,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