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来了!看见千万别摸、别吃!

是它!

它又来了!


外观粉粉嫩嫩

它爱附在木头上

湖边的地面上

湖里水生植物的根茎上

桥墩上

……


密密麻麻

让人头皮发麻!

它就是福寿螺的卵!

(注意!以下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



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原产于美洲,属于典型的外来有害生物,不仅是农作物以及水生生物的“杀手”,而且对人类健康也具有较大的杀伤力。


值得警惕的是,一只福寿螺里,可藏寄生虫6000条!


食用了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就可能被感染,出现剧烈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还可导致死亡。


福寿螺的食量极大,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且繁殖量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


2003年中国环保总局(现生态环境部)将福寿螺列入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


除了福寿螺本螺

它产的卵也不要碰!


每年3~11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季节,其中5~8月是繁殖盛期,在距离水面15-40cm处,常常出现粉红色虫卵。


福寿螺卵块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呈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卵块可达千粒以上。远看像朵粉红色的“花”,是个不折不扣的“蛇蝎美人”。


福寿螺的卵常出现在水边

如果看见千万别摸!


据双流发布消息,记者在一公园内发现了福寿螺,联系了公园工作人员后,专业人员进行了相关处理。


记者也询问了到了公园方工作人员,发现福寿螺所产的卵后,他们都会第一时间通过撒药、人工铲除等方式进行清除。在现场发现的几处福寿螺卵,目前已经被清除干净。


但由于福寿螺繁殖速度过快,今天铲除,明天又繁殖出来,工作人员也是发现一处清除一处,有时可能会有“漏网之鱼”。


所以,千万不要去触碰福寿螺的卵,其具毒性,会危害身体健康,千万别被它“美丽”的外表蒙骗了。


夏天是福寿螺繁殖的高峰期

成都农业部门:放鸭子可治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夏天是福寿螺繁殖的高峰期,成都每年都会安排区(市)县农业部门对这一类外来入侵物种进行集中处理。


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了解到,福寿螺十年前就在成都出现过,经过整治,目前效果较好,已经没有大规模的暴发情况。对于福寿螺等外来入侵物种的整治,主要由成都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牵头各区(市)县相关单位开展,根据实际情况分为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


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针对福寿螺主要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四种办法。其中,生物防治采用放养鸭子的办法,每亩15~30只,既能控制螺害,也能节省养殖成本。


如何分辨田螺和福寿螺?


此外,还有人表示,福寿螺和田螺十分相似,那么应该如何分辨两者?



①从外观来看,通常福寿螺个头会比田螺大许多,色泽偏黄。


②福寿螺的尾部比较短平,外壳薄且脆,而田螺的尾部较长较尖,外壳坚硬。


③福寿螺的卵是鲜艳的红色或粉红色。


别吃福寿螺!
别碰福寿螺的卵!
还有未煮熟的
田螺、牛蛙、小龙虾等
也都含有寄生虫
食用之前都要彻底烹饪
彻底煮熟、煮透!


近期热门视频

多精彩视频,尽在人民网科普视频号,欢迎关注~

大家都在看

注意!此病毒较往年上升,这些人群易感染警惕!春天不做这件事,小心老的快!

花粉高峰期来了!出现这些症状,高度警惕!如何与感冒区分→

源/人民网科普综合潇湘晨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双流发布、人民日报

责编/宋文珍  本期编辑/刘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