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跪下来求我原谅,说再也不动手” | 家暴只有0次和10000次

微微 Momself 2023-01-23

作者:微微

图片:《回归》


家暴零容忍,

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底线


前段时间,微博上疯传的一深圳女童被父母家暴的视频,看得我气到浑身发抖。我身边很多妈妈,根本都不敢看这个视频,太残忍了。


澎湃新闻去采访过女童的邻居,邻居说,那个虐打女儿的妈妈,自己平时也经常被她老公家暴。


有天晚上,她被打得摔在地上直喊救命,她老公还不罢休,对着她的膝盖又是狠狠地狂踩了几脚。不知道是谁报了警,当天派出所的人就来了,问她要不要抓人,她犹豫了好久还是没说,最后不了了之。


我真的很纳闷,身边的每个人都有共识,要谴责暴力,但为什么对暴力谴责了10000次,它还会出现第10001次?我们还能再做些什么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请教了一些专家,看了很多资料,于是有了今天想说的这句话:对待暴力,谴责是不够的。


我们要从一开始,就零容忍家暴!


什么是「零容忍」?零容忍就是绝不容忍,一旦发现家暴的苗头,就马上掐灭,或者果断离开。问题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那些火苗是暴力,她们觉得我的对象不打我,家暴就离我很远;或者TA只是一时生气,平常不这样。


我的朋友姗姗结婚第一年,她老公跟她吵架时摔了一个盘子。姗姗当场就说,「这是我最后一次在家里听到摔盘子的声音,如果你再让我听到,我就离婚。」现在,她跟她老公已经结婚十年了,他再也没摔过一个盘子。


而我昨天看的纪录片,里面有一对教授夫妇。老公因为压力大,一次吵架,他当着他老婆的面把椅子摔烂了。他老婆不但没有像姗姗一样生气,还原谅了他。因为她说他那一刻的失控,只是因为焦虑。他是在以摔椅子的方式向她Cry for Help,不能因为那一刻的愤怒,就认定他是这样的人。


同样都是摔东西发泄,有人认为这触犯了底线,绝不能容忍;有人觉得这是可以被原谅的。


你是哪种?认清了这个问题,才会拥有一种「底线意识」


在家暴发生之前,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底线。你可能会原谅他偶尔的发怒:吵架、骂你、摔家里的东西,这可以理解。但一旦他打了你,不用怀疑,那就是家暴。


「家暴零容忍」,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底线。



为什么现实中,

还有很多人在忍受家暴?


现实并不是如此,现实中很多女性,对家暴有着惊人的容忍度。


有机构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中国,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到丈夫殴打,受害者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选择报警。」


为什么她们会容忍家暴?原以为是因为救助渠道狭窄,救助力量薄弱,但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我发现不仅仅如此。还有这么多受害者在犹豫要不要报警,甚至根本意识不到需要报警。


在家暴面前,我们还存在着严重的观念问题:


我想起蒋劲夫家暴事件后他微博底下的高赞评论,「虽然觉得家暴不可原谅,但敢承担也是一种很man的行为」——WHAT?


想起李阳的女学生评价他的家暴行为,只是「在家庭里犯这么一点点错」,因为「你能影响这么多人,Kim老师也会原谅你。」——WHAT?


想起有人问一个被家暴的女人,为什么不离开她老公,她说,「因为他也有对我好的时候,他开车带我出去玩的时候,简直就像把天上的星星都给了我。」尽管当时她的脸上还戴着墨镜,墨镜底下是刚被她老公打得核桃般的眼。——WHAT?


她们不离开不求助,多数只是因为害怕。她们难以想象离开施暴者将会面临什么。在家里,她们不敢还手因为怕打不过;去娘家,会被恐吓杀死她们全家;要离婚,会被威胁抢走孩子的抚养权。


可是这次他会打眼睛,下次就可能打死人的!有数据统计,女性被杀事件中,超过50%的死亡是由于伴侣的家暴导致的。在家暴者身边,我们连自己都保护不好,又怎么保护别人呢?


还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对家暴者还抱有侥幸。因为很多施暴者事后都会痛哭求原谅,最经典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男主安嘉和。


他们会在家暴时变成魔鬼对你实施暴力,又在事后跪下痛哭忏悔,表现出百般呵护的一面,宣称自己「下次再也不会了」,「我只是太爱你了。」很多受害者看到对方这样子就会心软,忘记自己的底线。


但真正的爱是什么?是眼睛为她下雨,心却还是为她打着伞;是怒不可遏到扬起巴掌,却宁愿打自己,也舍不得打你。荣格说过:「当爱支配一切时,暴力就不存在了;当暴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


一个施暴者的「我爱你」,能信吗?



不是以暴制暴,

用这三个动作,传达出零容忍的信号


家暴只有0次,或者无数次。」所以关键还是要在第一次遭遇家暴时,就要果断采取「零容忍」。


经验显示,在对家庭暴力的预防或惩戒更为成熟的国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暴只要第一次发生时干预得当,之后都不再发生。加拿大在1993年的时候就形成了家暴零容忍的共识:


女性一旦遭受了家庭暴力,就可以立刻报案寻求帮助,果断离开施暴者;


警察不分轻重,必须立案,同时有权利入室制止;


法律一发现丈夫有家暴前科,就会在夫妻离婚时把用于家庭生活的房屋全部判给妻子所有。


这些都是有效的干预措施,尽管女性反家暴之路走得并不容易。知乎上有位匿名用户分享了她的亲身经历:



如何成功离开一段家暴?她的经验或许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条:


一、观念上,认识到家暴的严重性,不抱任何侥幸。因为这「很难改,基本有了开头就有第二次。」


二、行动上,第一次发现时就离开,非如此不可。采取安全的方式,而不是以暴制暴。——离开、分居、辞职、去新的城市、离婚、打官司。


三、离开之后,再考虑经济独立。「要相信一件事情,离开家暴你的人,未来再渺茫,也会比过去好。」(但我建议你,无论何时都考虑经济独立,那会让你时刻充满力量)


我敬佩她,她在家暴时冲去拿菜刀劈在桌子上,把狠话摞下的那个瞬间,需要积攒多少勇气?不是因为她力气有多大,武器有多锋利,而是她有一种为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计一切代价的力量感。


但不得不说,她在受害者里依然属于幸运的那一批。因为她甚至不需要报警,凭一己之力就离开了暴力之家。而她后面举的第二个「家乡故事」,那种陷入家暴泥潭里的女性还有很多很多。


她们找不到安全的求助方式,最后只能以暴制暴,一死一坐牢,柴静的《女子监区调查》就记录了这么一批人。



——听到这些黑暗负面的消息时,我会觉得:「零容忍有那么容易吗?」「难道她们不知道要报警吗?」「如果报警之后,法律管不了他,他后来打击报复怎么办?」


哪怕是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也时不时会怀疑「或许我这篇文章只适合写给那些有力量、有经济基础的人看。而一些比较弱势的女性,她们是做不到的……」


但看完这么多资料,看到那些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在用行动,把「零容忍」变成现实。我渐渐认识到,这些消极想法就是潜藏在我们认知里的「家暴的帮凶」。如果连我们这些还没有遭受暴力的人,都在害怕它,就更别说真正的受害者了。


就算「零容忍」是一个口号,我们也要把它「喊出来」,这才是一个动作。要相信自己,相信未来。如果有一个人守好了反家暴的底线,十个人守好了,一百个,一万个,就完全不一样。




「家暴零容忍」,我们要做的比「谴责」更多。不是因为它有用,才去这么做;而是我们这么做了,它才会有用。



面对不幸的婚姻时

我们不是因为离不开

更多的是放不下和忍一忍

2019,我们一起敢做决定、敢做自己

欢迎添加大表姐的微信来交流

👇

(Momself大表姐微信)


如果想要看更多

可以点击下面的标题查看

“最好的人生,恐怕就是做自己了”

我鼓起勇气穿上性感睡衣,老公却说“有点胖”

一份20个国家的学生必读书单



把文章展示给你关心的人

点击下方“✲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