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怀念令人钦佩的杂文家——舒展

刘正学 金台唱晚 2021-12-21

点击“金台唱晚”关注
怀念令人钦佩的杂文家——舒展刘正学
4年前9月的一天,人民日报社文艺部老前辈舒展告别他一生钟爱的杂文,悄悄离开了这个世界。他曾留下遗言:不开追悼会、不去八宝山、不告知朋友,也不留骨灰。因此,许多文坛好友写他回忆文章时,只能写“他去世于2012年9月某一天”。后来,我问了报社离退休干部局,才知道他去世的日子是2012年9月25日
▲中年时期的舒展
在我眼里,文艺部已故老前辈舒展是一位真正的作家和杂文家。这不仅因为他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是出版社年度计划必出的书,更是因为他的书有固定的读者群,这些读者能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欢迎关注金台唱晚,ID:rmrbjtcw
▲《新三家村札记 舒展卷》
▲《贿赂谈往》
▲舒展在《贿赂谈往》一书的扉页给本文作者刘正学的留言
舒展是湖北人,上世纪50年代初,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在校时,他就喜欢投稿写杂文。毕业后,不知为什么没去当编剧或导演,而是到《中国青年报》当记者、编辑,后又主编周刊,当了编委。这恐怕与他少年时代爱读鲁迅文章、爱写杂文有关。所以,在报上他开辟 “小辣椒”专栏,以笔锋犀利的杂文风格赢得读者的好评。
▲《中国青年报》的《辣椒》副刊报头
后来,反右时他被错划成右派。粉碎“四人帮”后,他复出调入人民日报文艺部当了副主任,主编大地副刊,并发表大量优秀杂文,后结集出版《辣味集》,喜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优秀杂文奖。另外,《访茅盾》一文又获1979年世界青年征文奖,主编的《钱钟书论学文选》(共5卷6册)获得全国优秀图书三等奖。同时,《中国杂文百部(卷2)当代部分:舒展集》收录了舒展多年的优秀杂文随笔。有评论家认为,读舒展的杂文随笔——“最酣畅的文字、最勇敢的呐喊、最精粹的传承、最真挚的情感、最冷静的思考”,其文章“有事实、有根据、有分析、有理论、有文采”。舒展一生共出版十几本杂文、随笔,其知识面、趣味性及理论的深刻性和笔锋的犀利,使其列入当代优秀杂文家的行列,是公认和当之无愧的。(欢迎关注金台唱晚,ID:rmrbjtcw
▲舒展(左一)与黄宗江(左二)、方成(右二)、公刘(右一)在青岛太平角留影
▲舒展漫画像(丁聪 画)
十几年前,我曾与他一起在金台园里每天散步聊天,约有4年多时间,对他为人对事爱憎分明、言语犀利都留下深刻印象。那时散步的还有很多老人,他是主讲人,谈国内外形势,讲文艺界人与事,特别是说起当时腐败现象,舒展最为慷慨激昂。他是学术型的文人,平时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散步时听他神侃,什么莎士比亚、易卜生戏剧中的台词,什么唐诗宋词中的佳句,还有他最熟悉的鲁迅文章中的名句,他都能脱口而出背诵出来。能与钱钟书这样的大学问家对话的,舒展是其中一位。他是研究钱钟书编辑委员会的编委,对介绍推荐钱钟书的学术、学文起了很大作用,也颇具钱先生的幽默感。前些年,他写的有关钱钟书的文章曾转登于《金台通讯》,也让大家能够一饱文福。
 ▲2010年5月《金台通讯》刊登舒展《好读书——钱钟书如是说》一文
 ▲2010年6月《金台通讯》刊登舒展《杨绛先生的人格魅力》一文
在金台园散步,我与舒展还是很好的书友。他因换过一个肾,不宜远行,平时买书最多去小庄的新华书店。为此,我还帮他买过几次书。一次,我在三联书店买了一套上、下两册的梅兰芳口述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我对舒展说,这是一部研究梅兰芳梨园生涯权威书籍,光彩色、黑白照片就有643张。他听了立即对我说:“好啊!那你就帮我买一套,千万千万!”
▲新华书店小庄店
▲梅兰芳口述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
舒展的儿媳妇是俄罗斯人,所以他的孙女乳名叫阿琳娜。我们在金台园散步,阿琳娜刚上小学,每星期周末她都来看舒展。舒展领她来金台园,成了大家的开心果。她有一双褐色的大眼睛,尖翘的小鼻子,梳了一条长长的大辫子,十分聪明伶俐,是班上学习的尖子,记忆力强,也很幽默。舒展笔下,她曾考爷爷奶奶,问:“什么船既不下水,也不着地?”爷爷奶奶答不出来或答错了,她就哈哈大笑说:“是宇宙飞船!”舒展还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次请俄罗斯亲家吃饭,地点是“九头鸟饭店”,让阿琳娜当翻译,阿琳娜犯愁了,说:“您知道,我当翻译多难啊!如果我说去那家有一只长着9个脑袋的大鸟饭店吃饭,还不把俄罗斯外公外婆吓跑了!”遗传舒展基因的阿琳娜自小聪明幽默、招人喜欢,如今该上大学了吧?(欢迎关注金台唱晚,ID:rmrbjtcw
▲舒展与阿琳娜(方成 画)
▲2010年4月《金台通讯》刊登舒展《我家的开心果》一文
舒展离开我们已经4年了,但人格魅力,他留下的丰富的文学作品,将永远让我们铭记在心!


舒展,原名舒学煾,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舒家街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毕业后分配至《中国青年报》工作,历任记者、编辑、编委、星期刊主编。1983年调入《人民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编辑、大地副刊主编、文艺部副主任,高级记者。著有《当代杂文选粹·舒展之卷》《牛不驯集》《调侃集》《有戏没戏》《贪官的价格》《感觉时间》《贿赂谈往》《直立的人》《茶亭闲话》《硬骨头》《走近钱钟书》等。其中《辣味集》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优秀杂文奖,《访茅盾》获1979年世界青年征文奖,《钱钟书论学文选》(5卷,6册)获全国优秀图书三等奖。
“金台唱晚”推荐阅读:
一位具有高度洞察力的“采矿人”,也是一位具有高度艺术技能的“珍宝加工者”
翻看通讯录,勾起那丝丝的回忆……

李庄为我“送样子”

怀念老友丛林中


有一种怀念让我终身受益


怀念“池北偶”——《告台湾同胞书》的起草者



微信ID:rmrbjtcw
“金台唱晚”期待您的关注!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