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有创意的是,童昕将几个村镇近期的发展历程放到较长的区域历史背景中来考察,并与当前有关中国明清早期工业化的一些热点学术讨论联系起来,视野更加开阔,立意也更深远。
王缉慈:走向开放乡村的童昕
这是我的学生童昕出版的第二本书(走向开放的乡村:地方可持续转型/童昕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9)。她已经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20 年了,2003 年在我指导下由硕博连读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北大留校任教也有十几年之久。早在童昕写博士学位论文时,就特别关注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各自的决策中都不考虑废物处理问题,助长了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和大规模废弃的生产消费模式。关于电子废物问题的研究将她的研究方向引向了从废物管理入手考察生产和消费割裂所带来的产业发展悖论。她关注的延伸生产者责任制,是将废物排放纳入生产消费的成本计算,从而实现废物增长与经济增长“脱钩”的重要制度创新。但是,基于多年针对中国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发展历程的观察,她发现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有一个重要的假定——生产者在整个生产消费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然而这个假定在生产全球化和片段化的背景下,恰恰是需要质疑的。她去年刚出版的博士学位论文《全球化视野下的生产者责任》基本反映了十多年前她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当她把这第二本书稿发给我,并请我作序的时候,我一方面高兴地答应下来;另一方面也对书名颇为意外。我前后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认真阅读了她的书稿,逐渐理解了她的努力——试图融合工业地理与产业生态学的研究思想,探讨大城市附近的村庄在现代化过程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今天提笔,就该书写一点我的感言。
我相信,只有带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科研,才可以使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开花。从童昕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感觉到了她的这种责任感。这些年来,尽管世界各国相关学界、商界和政界都在讨论低碳经济,讨论绿色经济,讨论可持续转型的目标,探索如何使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resource decoupling),让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脱钩” (impact decoupling),但是很多时候经济增长的目标仍然压倒了其他社会目标,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很多地方不断恶化。中国30 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本地环境污染,也增加了全球资源环境的紧张。基于这样严酷的现实,她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行动。
相对十几年前的博士学位论文来说,这本书中她的认识有了飞跃,从主要向国外学习概念方法,转向扎根中国的现实,观察并提取经验。她延续了对全球生产网络复杂性的认知,感悟到生产环节日趋片段化对可持续生产消费模式的阻力;她和她的研究小组历时四年(2012~2016 年),扎根地方,开展微观调查,包括北京昌平的东小口村、郑各庄村和辛庄村,无锡市的钱桥镇,以及广州和深圳的几个城中村,获得了鲜活的一手资料。
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是联合国确认的与消除贫困和保护自然资源并列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之一,旨在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同时,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并改善生活的品质。它期望实现经济增长能够与资源消耗脱钩。而这一全球目标的实现,需要开放、创新、包容与协作的具体行动,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这本书立足地方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为创新设定了某种超越个体竞争的价值标准。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最具广泛号召力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基于人类共同命运的合作,与创新环境研究中所期待的地方合作是相通的。我很高兴地看到作者在书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地方集体合作的角度,考察了以资源消耗与增长脱钩为目标的发展机制转型的问题。这个角度是创新研究重要的发展方向。正如书中所说,开放的社会没有办法回到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社会,但可持续转型的行动却有可能在地方社区扎根。
我对这本书的研究方法颇为欣赏。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国际上针对工业化转型的研究大多采用宏大叙事的视角,把西方的工业化看作人类必经的共同发展道路。近年来批评西方中心主义视角的研究越来越多,扎根地方经验的微观研究逐渐盛行起来。我自己也一直长于微观研究,采用企业访谈方法,调研过不少从乡村发展起来的地方产业集群。我经常提到地方的社会文化历史对地方产业集群的发生和演化往往有着持久而深入的影响,同时在与外部的交流互动中碰撞和磨合。每一个地方的发展都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创新的空间一定是开放的空间,根植于地方社会文化的空间,能容纳多样性和变化的空间。
微观研究一方面重在“见微知著”;另一方面则强调“行动导向”。该书的研究方法鲜明地体现了这两个特点。作者把分处于全球生产网络不同位置而呈现不同发展路径的村庄的经验串联起来,把观察和体验到的零碎的局部图景拼接起来,揭示了生产与消费割裂在不同尺度的空间上所带来的制度困境。这是经济地理学从特殊的地方经验出发理解普遍性的全球变迁的常用方法。比较有创意的是,这本书将几个村镇近期的发展历程放到较长的区域历史背景中来考察,并与当前有关中国明清早期工业化的一些热点学术讨论联系起来,视野更加开阔,立意也更深远。从我自己的学术研究经验来看,地理学者的研究工作不能只局限在地理学的圈子里,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广泛的通识性,只有打破学科藩篱,博采众长,才能不断推进学科创新和发展,扩大地理学的学科影响。这方面值得继续探索。
更难能可贵的是,童昕对地方可持续转型的研究不仅是中立者的旁观,而且积极参与了其中一些特定的地方动议。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行合一”是学者追求的最高标准。
万事开头难。开拓性的研究和探索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该书在将几个村庄的调研串起来的过程中,还需要做更加精确的概念提炼和更加深入的理论剖析。相信童昕和她的研究小组会继续探索,积累知识,走向成熟。
期待童昕的“零星社会工程”能进一步开花结果,落地生根。
北京大学 王缉慈
2017 年8 月写于台州
童昕,女,四川成都人,博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业地理与工业生态学,近期的研究兴趣为地方制度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包括地方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绿色社区营造,以及可持续生产与消费行为研究。著有《全球化视野下的生产者责任——电子废物跨境转移及我国的对策研究》《走向开放的乡村:地方可持续转型》,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
【相关阅读】
王缉慈:李小建教授经济地理研究的学术论题和价值取向 ——读《中国特色经济地理探索》有感
本文为王缉慈为《走向开放的乡村:地方可持续转型》(童昕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9)一书所作“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丛书)
ISBN 978-7-03-054323-3
责任编辑:彭胜潮 丁传标
《走向开放的乡村:地方可持续转型》以北京、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几个都市周边的村庄为例,展现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转型的不同道路,着重从地方社区变迁与生产消费模式转型两个角度,剖析村落在走向开放过程中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以扎根社区的合作行动作为推动地方可持续转型的具体切入点。
关键词 | 制度经济地理学 | 经济地理学 | 现代农业和乡村地理丛书 | 城镇化背景下老年人宜居研究 | 创新集群 | 城市化 | 城市群新论 | 北大地理科学 | 地理优秀图书奖 | …
(本文编辑:刘四旦)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