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理健康科普】⑥|孩子厌学,问题的源头往往包括家庭

潮州教育 2024-07-17


心理健康科普



编者按


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幸福和发展,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学校的稳定、社会的进步。为更好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发挥家校社协同共育作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有效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市教育局组织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等专家名师,针对心理健康、学习动力、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等师生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科普,即日起在“潮州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设学生心理健康科普专栏,敬请关注。





孩子厌学,问题的源头往往包括家庭


厌学的定义是拒绝上学,指学龄期的个体拒绝去学校,或者持续出现无法整天待在学校、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现象。厌学属于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大概占到青少年的情绪问题百分之十甚至更高。有两个明显的症状:一个是躯体症状,如身体的各种不适,头疼,肚子疼,呕吐,恶心。一个是精神症状(焦虑为主)。但是,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不上学,时常请假,慢慢的就长时间不能上学。上学的时候严重的不安,有的父母开车送到校门口,孩子死活也不肯下车。

厌学的成因非常复杂,涉及到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和个体的多个层面。往往都是从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被动学习开始,然后就会出现抵抗学习的现象,最后就不上学,拒绝学习。要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先理解行为背后的意义。

第一:行为是环境中各种关系交织的结果。换句话,孩子厌学行为代表的是家庭关系。所以,不是那么强调孩子多久没上学,而是更多了解家庭发生了什么?家庭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二:厌学是家庭系统当前互动模式、并持续外显的部分,代表的是家庭关系表现、表征、表达。本质是家庭长期互动形成的模式,盘根错节形成的,是学生自我感受的一个表现。

第三:厌学背后隐藏很多家庭潜在的、未解决的矛盾。很多父母说我们没有问题,把孩子弄好就行了。但是他们不知道,不解决夫妻的问题,孩子的症状没办法改变。

第四:厌学也是维持家庭关系的策略。父母觉得孩子去上学、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可孩子可能觉得不上学就是最有效的、最好的办法。比如,夫妻某一方长期不在家,但孩子一不上学,立马就回来了。这时厌学就是孩子让家庭去改变的一个手段。

厌学是家庭寻求改变的契机。孩子行为的本身,就是自身情感最直接的表现,也是家庭教育的缩影,要治标更要治本。


原作者:刘艳

推荐人:许金丽,市职业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略有修改)


-end-








编辑|施骏烁

美编|唐尚清

编审|刘世通




【心理健康科普】⑤|缓解心理疲倦的6个方法

【心理健康科普】④|做高情绪价值的父母

【心理健康科普】③|学会调节,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理健康科普】②|拥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疗愈

【心理健康科普】①|赋能——高考启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