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书 | 被称为清华大学“五星聚奎”的大师们
众所周知,北大清华不仅才子辈出,而且曾经大师云集。人们对大师心存敬意,往往觉得他们高不可攀,可是大师们也是“食人间烟火”的。那么,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他们有着怎样的秘密?他们又经历了什么?北京大学的阿忆老师,通过近距离的走访调查,用轻松的文学笔调,从不同的视角,生动诙谐地还原了大师们的真实生活。他把这一切浓缩在《忆闻——北大清华的那些大师》这本书中。
今天,我们就跟随阿忆的这本《忆闻》,一起来了解大师们的人生。
首先,我们来一起聊聊清华大学的“五星聚奎”。清华大学知名的五大导师,除四位国学大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之外,还有李济,他们一同被称为清华大学的“五星聚奎”。
01
梁启超
▲梁启超
清华北院1号和2号是梁启超在清华的家。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学校的情人坡,只能看到“北院旧址”四个字。他曾是旧政坛上的“公务员”,后来却放弃仕途成为学者。
1925年,梁启超受聘为清华国学院导师,住在这里。
梁启超的父亲和祖父都是秀才,他11岁也考上了秀才,17岁考上举人。当时的刑部尚书李端棻向光绪皇帝递了个折子,呼吁建立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他发现梁启超是个人才,就把堂妹李蕙仙许配给了梁。李蕙仙比梁启超大4岁,非常贤惠。
▲梁启超与李惠仙一家
梁启超身上有着诸多标签,思想、政治、教育、文史领域都有成就。总体上,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1917年以前,主要从政,公车上书、担任袁世凯的司法部长和段祺瑞的财政部长。1917年段祺瑞下台之后,他提出辞职,开始做学术,成为大学问家,创办清华国学院。
早在1914年,梁启超做民国司法部长的时候就提出:清华在重视西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国学研究。但这事儿一直拖到1924年,清华才真正筹办国学院。可以说,梁启超是一人提议,一手操办,全身心扑在了上面。他对国学院的要求很高,日后回忆,还是不太满意。其实,国学院办得很不错,很多学生与梁启超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短短4年内,国学院有将近70名学生毕业,其中50余人后来成为了国学界的著名学者。
梁启超的思想前后变化其实是很大的。他师从康有为,学生阶段与康有为一起保皇。之后,他去了日本,心里又认可孙中山。辛亥革命后,他又站在了袁世凯这边。但是,当他发现袁世凯要复辟后,又坚决反对。总之,他的思维轨迹变化很大。
▲康有为与梁启超
除了建立国学院,梁启超办报也办得轰轰烈烈。他使用新文体办报,社会影响力非常大。
到了晚年,上天跟梁启超的身体开了个玩笑。1926年,他在协和医院进行了切肾手术,坊间传闻“切错了肾”,导致他身体更虚弱,尿血症更加严重。当然传闻也仅仅是传闻。到1929年,他离世的时候还担任着清华国学院通讯导师。就此,梁启超传奇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按照年龄划分,梁启超是五星聚奎中的第一位,第二位就是王国维。
02
王国维
▲王国维
王国维是清华国学院一名较有个人特色的大师。其他四位导师都是校长发聘书来清华大学就职的,而王国维居然是奉诏入京的。那么,他为什么要奉皇帝的旨意入京呢?这得从他特殊的经历开始说起。
小时候,王国维生活在海宁的一个贫困家庭。后来,父亲把他带到了上海。来上海后,王国维先是在梁启超担任总编的《时务报》任校对员,后来被罗振玉挖到了东文学社工作。在东文学社,有两件事对他的一生影响很大,一是学习了日语;二是社里向他推荐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辛亥革命爆发后,王国维跟罗振玉去了日本避难。这一待就是四年。在日本,王国维开始研究甲骨文。
▲王国维和罗振玉合影
王国维的学术成就较多,主要可以分为这几大块。
一是哲学领域。1903年,张之洞想让大学堂取消哲学。王国维发表《哲学辩惑》,表示哲学很重要,是有用的、无害的;他提到,将来能够光大中国哲学的人,一定也懂西方哲学。
二是王国维在1904年写出了《红楼梦评论》。旧红学重视考据和附会;王国维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来分析《红楼梦》,给予它崇高的悲剧评价,开启了新红学。
三是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他在1909年左右写出了《人间词话》,用西方的美学标准,评价了中国的旧文学。
四是他将甲骨学由文字学演进到史学。在1917年左右,他完成了殷墟甲骨文的研究,写出了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著作。
从这些学术成果看,王国维很早就接受了新学。但他却是一个矛盾体,在政治上一直抱着清朝遗老的心态。1923年,溥仪想请一些有学识的人进紫禁城当帝师,王国维受到了推荐。他很兴奋,入京后被封了五品官,南书房行走。他只想好好教导皇帝,重新夺回天下。
王国维在1925年2月接到清华国学院的邀请。他说,需要皇帝颁诏书才能任教。废帝溥仪颁了诏书,他才来清华园做函授教授。可惜,他在清华只待了两年。1927年夏天,就投湖自杀了。
对于他自杀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殉清。梁启超、鲁迅、曹云祥校长基本都认同这种说法。
王国维有9个孩子,存活了8个。子女们对于父亲的死一直讳莫如深。不论是什么原因让王国维决心赴死,他都在文史哲各领域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璀璨的学术遗产。
他去世后,陈寅恪给他在清华立碑,并撰写碑文。其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最重要的一句话。
03
陈寅恪
五星聚奎中的第三位陈寅恪,1926年才来清华国学院就职,比王国维晚一年到。
▲陈寅恪
陈寅恪先后在欧美游历了16年,到访过好多国家。清华组建国学院的时候,他正在柏林游学。他不要学位,只是听课学东西。有传说,梁启超向曹云祥校长推荐陈寅恪,曹校长得知他一没博士学位,二没著作,表示很难办。梁启超说道:我写了很多著作,但是加起来还比不上陈寅恪的300字。这侧面说明了陈寅恪的学问之高。
陈寅恪来清华后,不负众望。他讲课有“四不原则”:古人讲过的我不讲,洋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我曾经讲过的我不讲。各个学校的学生、教授都前来听他的课,朱自清就曾听过。所以陈寅恪被称为“教授的教授”。他一生中通晓的语言有二三十种。
到了1929年,清华国学院的导师,只剩下陈寅恪一个人了。王国维自杀、梁启超病逝、赵元任和李济去了史语馆。所以1930年,清华国学院就撤销了。陈寅恪担任了文史哲三个系的教授,又被称为“三系教授”。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是著名诗人,“清末四公子”之一;祖父陈宝箴是晚清维新派名臣。1937年日本人打进北京。由于陈三立在圈内很有威望,日本人常来劝他投靠日本。老爷子非常痛恨日本人,绝食五天,不幸饿死了。为父亲守灵期间,陈寅恪右眼视网膜开始脱落。清华大学搬到西南联大,医生劝他留在北京治疗,否则可能失明。但陈寅恪一刻都不想在北京,所以动身奔赴西南联大。不幸的是,他写满笔记的藏书,一部分在去昆明的路上被小偷偷走了;一部分被战火销毁了。
陈寅恪在西南联大待的时间不长。在日军的追赶下,他先后去过昆明、香港、广西。在广西桂林,陈寅恪住在一间茅草屋,仅凭着左眼和记忆,写出了《唐代政治史述论稿》。1943年,他去了成都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写出了《隋唐制度渊源》。
到了中晚年,陈寅恪开始大量著书。1944年年底,陈寅恪又写出了《元白诗笺》。写完这本书,他发现自己的左眼也看不见了。第二年,陈寅恪前往英国,接受牛津大学的邀请,同时治疗眼睛。但他的眼睛反而更加恶化了,陈寅恪便不想再待了,1947年回到了清华园,住进了新林院52号。1952年,陈寅恪去了岭南大学,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大学,一直到终老。
陈寅恪在中山大学写了中国史诗《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一直以来,他都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为自己的学术最高标准。
到了20世纪60年代,陈寅恪已年老,身体很差,失明、腿疾,只能躺在床上。在深秋入冬之际,他和太太唐篔相继去世。
陈寅恪在38岁时与30岁的太太结婚,相守终老。他去世后,江西植物园接收了他的骨灰,碑文由画家黄永玉书写,写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好了,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以上我们分享了清华大学五星聚奎中的三位大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那么下一期,咱们就继续说一说另外两位大师,赵元任和李济。
感谢您的收听,咱们下期再会。
图片来自百度网
推荐阅读
往期推荐
公告
转载请注明来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投稿与合作事宜请在微信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