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旭:关于小说史教学的三个问题

赵旭 古代小说网 2020-11-15


 从2005年9月至今,教授中国小说史课程已经有12个年头了。在教学中,有三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必须予以解答:什么是小说?什么是好小说?中国小说史课程该怎么教?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什么是小说?

 这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表达方式,另一个是文体。

 从表达方式来看,它是指从一个比较个性化的角度,对某些看似琐碎的问题加以描述并表达态度,进而对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发出声音并施加影响,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例如张贤亮的随笔集就名曰《小说中国》(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从个人角度对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加以评论。

 从文体角度来看,各种文学理论著作已经从内容、篇幅和文字表述等各方面给出了比较详尽的阐述,此无需赘叙。而对于小说文体特点最有影响力的说法恐怕就是所谓形象、情节和环境这“三要素”了。

张贤亮《小说中国》

 我始终认为塑造形象才是小说的核心任务。形象高于情节和环境。过于注重讲述情节的所谓小说,例如今日某些风行一时的畅销书,它们只是故事。没有塑造出鲜明形象的故事情节,就如同没有灵魂的僵尸,看似强悍,实际上不过是吊线木偶,无法真正站立起来。可以说所有的文学形象,都是被直接或间接地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而小说则是真正明确提出以塑造形象为核心的文学体裁,真正优秀的小说,必须要塑造出令人刻骨铭心难忘的形象。

 同时,小说也与表现人物形象的散文不同。散文的本质在于纪实性,记述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进而真实地表达情感,而小说则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虚构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所以,以虚构的方式塑造形象来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看法,这样的文学体裁才是小说。


什么才是好的小说作品呢?

 小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但不变的是它所具有的通俗性、虚构性和启蒙性这三个本质特点。用通俗的语言表述曲折的情节,以构建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为核心,目的在于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有所启发,这就是小说创作的意义所在。

阿英《晚清小说史》

 判断一部小说作品的好坏,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进行:


1、文学层面

 小说作品的魅力首先体现在形象的塑造上。好的小说必须塑造出典型、鲜明、深刻的形象。如《西游记》中喜欢钻人家肚子的孙悟空形象总是令人津津乐道,即使他的一些细小情节,例如在狮驼山用棍子捅象鼻子,回想一下也令人忍俊不止;再如《封神演义》中之殷郊、殷洪,这两个陷入亲情漩涡中的悲剧形象即使放在当代文学作品中也是很丰满的。我们可以说有了这样的形象,就保证了这两部作品都是好的小说作品。

 如果把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我们则很容易说《西游记》比《封神演义》好,因为《西游记》中的形象,甚至是个小妖精,都是那么鲜明丰满,而且数量远远超过《封神演义》。好的小说必须能够塑造出典型、鲜明、深刻的形象,且越多越好。而《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原因也就在这里。古典小说中塑造出典型鲜明形象的数量恐怕无能出《红楼梦》之右的。

谭正璧《中国小说发达史》

2、文化层面

 具有广阔的历史时代背景。小说不仅是文学体裁,更是民族文化意识的载体。好的小说要关注社会人生,而且越宽广越好。小说技巧当然重要,但对于文化关注而言,小说技巧就要退居其次了。

 如《红楼梦》尽管是一部尚未最终完稿之作,但其中国古典小说史最高峰之地位始终无法被撼动,因为它是那个“没有曙光、长夜漫漫、终于使中国落在欧洲后面的十八世纪的封建末世”“在文艺领域,真正作为这个封建末世的总结的”(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6页)作品,是“百读不厌的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到这里达到了一个经历了正反合总体全程的最高度”(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8页)。

李泽厚《美的历程》

 而被称为“四大奇书”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同样也具有这个特点。它们不是局促于个人生活的小圈子,而是着眼于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

3、哲学层面

 好的小说必须要关注人的生存的本质问题,要对人生的诸多问题作出规律性的总结,给人以深刻的启发。要具有跨越时空的强烈的思想穿透力。

 《三国演义》开篇一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对人类历史的概括一语中的。《红楼梦》开篇“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个“味”几百年来更是让无数学者耗尽心血去苦苦探求。这样的小说是有境界的,是真正的好小说!


小说史课程该怎样教呢?

 小说史是文学史的重要分支,与戏剧史、散文诗和诗歌史并列,但从读者接受角度来看,小说又具有其他三种体裁无法比拟的优势。小说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小说这种体裁的发展轨迹来表现不同时期人们审美倾向的演进过程。

北京大学中文系著《中国小说史》

 中国小说从“小道”一直发展到“文学之最上乘”,成为时代的镜子,时代的主角,成为时代的风向标。小说的这种变化体现了人的审美意识。梳理中国小说发展的轨迹,把握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这也正是“中国小说史”课程所承担的责任。

 为了提高小说史课程教学效率,可以有意识地将小说发展历程的描述与小说理论总结和小说创作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积极构建起以小说史发展历程的描述为主体,以小说理论总结和小说创作实践为辅助的立体教学模式。当然,其价值是否符合初衷,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可以先尝试着做起来。


【相关阅读】

孟昭连:《白话小说生成史》后记

李舜华:小说史研究的新路径 ——评《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文法术语考释》

王辉斌:四大奇书探究

孙逊:我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古代小说研究

傅承洲:《古代小说与小说家》


本文经作者授权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