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郑铁生:曹雪芹与《红楼梦》

郑铁生 古代小说网 2020-11-15

内容简介

       该书第一次系统地归纳和梳理了百年来对曹雪芹生平的研究和探索,并在史料的基础上做了理论的阐释,第一次系统地解读和剖析了《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肌理。文笔简洁、明快、优美,说理深入浅出,从而达到雅俗共赏,能够为国内外提供《红楼梦》这部名著最有价值的欣赏。



郑铁生教授

目  录


第一章 曹雪芹家世

一、包衣世家

二、江宁织造曹家60年

三、一代英才曹寅继往开来

四、百年贵族的没落

第二章 曹雪芹素描

一、曹霑剪影

二、秦淮旧梦

三、燕市悲歌

四、“悲遇合”:生命体验

第三章 《红楼梦》的版本与传播

一、《红楼梦》抄本

二、《红楼梦》脂评本

三、《红楼梦》刻印本

四、红学热点:《红楼梦》后四十回

第四章 《红楼梦》的叙事形态

一、《红楼梦》的故事是怎样讲的

二、《红楼梦》叙事结构的“新变”

三、如何建构《红楼梦》前五回相对独立的多维时空形态

第五章 《红楼梦》蓝图——前五回的叙事

一、三个过场人物把镜头推近贾府 

二、黛玉、宝玉和贾府典型环境

三、《红楼梦曲》、判词隐喻着青年女子的生活道路和命运结局

第六章 钟鸣鼎食的贾府是“虚架子”

一、王熙凤与贾府的豪奢和淫糜

二、明线与暗线交替写秦可卿之死

三、元妃省亲与荣国府“内囊尽上”

四、宝玉、黛玉情窦初开至初恋

第七章 贾府的钟鸣鼎食与潜流暗礁

一、大观园的儿女结社吟诗   

二、贾府钟鸣鼎食的生活 

三、“凤姐泼醋”触及了传统文化的潜流暗礁

四、房族之争——贾赦与贾母、邢夫人与凤姐的较量 

五、贾府“内囊尽上”

第八章 风吹雨打中的贾府

一、王熙凤的性格能量与尤二姐悲剧

二、贾府内囊尽上、大故叠起

三、多事之秋的薛家与贾家   

第九章 走向衰败的贾府  

一、宝、黛爱情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二、宝玉婚事和贾府被抄

三、贾府死丧接连、行将灭亡的挽歌

第十章 沐皇恩 复世职 家道复初  

一、“沐皇恩”、“延世泽”、“兰桂齐芳”

二、顽石的故事首尾呼应 

三、《红楼梦》是悲剧

后记


《曹雪芹与红楼梦》,郑铁生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后  记


郑铁生


 多年来,我在大学开设《红楼梦》专题课,年年修订教案,十年间写下尺把厚的讲稿,以此为基础,完成了《曹雪芹与红楼梦》一书。



 康德说:“学术的讲述是通俗讲述的基础。因为只有能够彻底讲述某物的人,才能以通俗的方式讲述它。”这段话十分有道理,只有自己真正读懂经典,才能给人讲明白。我把这话作为自己的学术追求,锲而不舍地践行。因此,这部书稿最大的特点,就是系统地解读《红楼梦》,让人知道《红楼梦》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

 无论讲课,还是整理书稿,都是从文本出发,力求说理明白透亮。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字表述的能力,而更重要的则是对研究命题的深层次的把握。我正是借助叙事形态、意脉、叙事单元等理论范畴,构架起这部书的理论框架。

 当然,是否具有穿透性的眼光,解析作品的形式和内蕴,揭示或悟出一些文本未说出却已流露,并渴望在读者心中唤起的东西;是否具有整体性的思维,感悟文本生命的律动,而不是肢解作品,将流灌作品肌体中的血液流失,导致苍白?那将等待读者去体会吧。


1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人们最喜爱的一部名著。然而我们对其博大而精深的历史文化内蕴的解读和普及,与其应有地位和价值相比,差距甚远。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为做好普及工作而不懈的努力,而影响最大的当属三十年前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尽管学术界对改编有争议,但仍不愧普及《红楼梦》实绩卓著。当然普及有方方面面,无论是纸质文本,还是影视媒体,但都是形式问题,我以为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小众学术,大众欣赏”关系。

 所谓:“小众学术”,是指研究红学的学者、专家,他们从文本到版本,从作者到家世,上穷典籍,下考文物,举凡涉及曹雪芹及其家世的一纸一石、《红楼梦》版本的几张残叶都孜孜以求,当然,更多的还是阐释《红楼梦》文本的艺术成就。一言以概之,学术也。“小众学术”为红学研究奠定了基石,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开掘了红学研究的领域。

《刘心武红学之疑》,郑铁生著,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所谓:“大众欣赏”,简单地说,欣赏是解读的过程,《红楼梦》在未被读者解读之前,是一种雪藏状态的审美现实,是潜在的艺术世界,是开放的心灵家园。只有通过读者的欣赏,《红楼梦》才能成为有生命的审美现实;《红楼梦》文本的审美意义,才能进入读者理解的意向结构之中。而解读的深浅粗细,往往取决于读者自身所具有的感悟、情感和体验。“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大众欣赏得到普及,对理性的需求提高,才会对小众学术激励和推动;相反,小众学术越是把理论研究贴向大众,为提升大众的理解力和欣赏水平铺桥架路,小众学术才会越有生命力。只有小众学术,深入地为红学的研究开拓和奠基,才能不断地为大众欣赏铺设普及的台阶。欣赏也是不断提升的过程,“大众欣赏”与“小众学术”的两极差越小,“大众欣赏”的整体水平就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小众学术”达到的最高极至就是雅俗共赏。



 2015年10月10日 中华网报道一个学术信息。前不久,在台北大学文学院白先勇先生就《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和版本问题,做了精彩的演讲。其中谈到:“历来一种较为流行的红学观点认为:‘庚辰本’才更接近于曹雪芹的原著,拥有一百二十回的‘程乙本’的后四十回为高鹗续编,并非曹雪芹原作。

 然而在仔细比较了这两个版本之后,白先勇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庚辰本’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诸多矛盾,恐怕是抄书者做了不少手脚的结果;而‘程乙本’后四十回在文字丰采、艺术价值上面并没有明显的逊色于前八十回,甚至出现了不少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亮点。”

《红楼梦叙事艺术》,郑铁生著,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

 对白先勇的见地,我颇有同感。在《红楼梦》诸多版本中,“程乙本”的语言最通俗、简洁、明快。胡适一生都推荐“程乙本”作为普及版推广大众,可见,其选择是十分恰当的。

 因此,在《曹雪芹与红楼梦》书中,我除了特别标明使用的《红楼梦》版本而外,其他所有的引文都出自张俊、沈治钧新批校注《红楼梦》(商务印书馆2013年)。这个新批校注的《红楼梦》是根据北京师范大学馆藏乾隆五十七壬子(1792年)程伟元、高鹗萃文书屋活字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乙本”)为底本,并参校其他十几种版本整理而成的。



 最后,不得不说中州古籍出版社资深编审张弦生先生对拙作青目有加,犹如一股暖流湿润了我那日渐板结的心田。三十多年“淡如水”的相交,无论是编辑,还是著述,在学术领地拓荒,心愿都是一致的。我们不仅仅是传播文化知识,更是传递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追求,甚至可以说,是在默默地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文脉传承铺下几粒石子。


2015、11、22

作者简介

       郑铁生,男,汉族,出生于河北张家口。河北大学中文系77级毕业生。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曾任汉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小说、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现任北京曹雪芹学会副会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学术著作有:《曹雪芹与红楼梦》、《三国演义叙事艺术》、《三国演义诗词鉴赏》、《古汉语通论》等,其中编著《中国文化概览》四次获得国家社科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并翻译为英、日、韩 、法、俄、西班牙等11个语种,发行国内外。在《中国语文》、《文艺研究》、《南开大学学报》、《红楼梦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相关阅读】

高淮生:《红楼梦丛论新稿》

王怀义:红楼梦诗学精神

张云:《也读红楼》

苗怀明:文献与文本——突破红学研究瓶颈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