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 文学之城—伦敦
工业化时代,城市依赖制造业和贸易提高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信息化时代,在当前世界经济高度融合、全球化深度发展的国际环境下,要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重大影响力的全球城市,更强调在信息、金融、服务、城市形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城市是文学的摇篮”,社会生活孕育出了文学作品。反之,文学是城市在精神领域的延伸,在小说、诗歌、戏剧中能读到城市变迁的历程。
与街道、广场、纪念碑之类实体不同,文学以文字或语言为载体,是城市文化构成中最难以捉摸的一部分,它们给城市赋予的意义是难以替代的。
在这些作品中出现的地方,比起城市的其他部分,多了故事性和历史感,它们如今依然在为城市带来活力。
就算福尔摩斯没有真实存在过,哪一个侦探小说迷来到伦敦能忍住不到贝克街221B看一眼?
莎士比亚应该是很多人对英国文学的第一印象,下面就从16世纪末的莎翁开始,来阅读伦敦吧!
穿 越 三 百 年
英国文学的心脏“如果说伦敦是英国的文学之城,莎士比亚的环球剧院就是英国文学的心脏。”
在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期间,文化艺术一片繁荣,但繁荣并不在当时的“伦敦城区”。当时的清教徒认为戏剧会使人道德沦丧,将伦敦城区划为了娱乐禁区。
因此,1599年,莎士比亚持股的环球剧院来到了与泰晤士河南岸的“河畔区”,与城区隔岸相望。《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等伟大作品都在这里首演。
环球剧院本身的经历与这里上演的戏剧一样具有故事性,从16世纪末至今,共经过了两次毁坏与重建。
第一次毁坏与重建是17世纪初。1613年,在莎士比亚最后一个剧本《亨利八世》的一次演出中,剧院被烧毁,很快于次年重建并开始营业。
第二次毁坏是在1644年,清教徒得势后,下令关闭伦敦所有剧院,环球剧院可能因为名气特别大,不但被关闭,还被拆除。
再次重建已是300多年后,竣工于1997年,穿越三百多年的时光,莎士比亚的戏剧在这里重新演出。
新莎士比亚环球剧院如今已是伦敦榜上有名的景点之一,位于泰晤士河畔,离旧址不过200码,是伦敦少有的都铎式建筑。
这栋有20个角的多边形建筑,尽可能复原了当时的样貌,木结构由12000个橡木销子穿插在一起,墙壁都用石灰粉刷过。还是自1666年伦敦大火(后文会讲到)之后唯一得到政府许可采用茅草屋顶的建筑,当然,安装了隐形喷水器以确保消防安全。
环球剧院外部
这里依然还有戏剧在演出,并且与莎士比亚时期一样,演出是露天的,舞台下面就是院子,院子可以容纳1000人,楼上座位还可容纳2000人。
演出开始之前,游客可以入内参观剧院和剧院地下的展览馆,剧院还举行免费的讲习班、朗诵会等教育活动,让英国的戏剧艺术传遍世界。
环球剧院内部
火 后 重 生
日记中的城市“曾经有一个城市叫伦敦,但是如今已不复存在。”
17世纪的1660-1669年间,伦敦经历了大瘟疫和大火两大悲剧性历史事件,当时的城市景象被塞缪尔·佩皮斯记录在了他的日记中,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大瘟疫后不久,1666年,伦敦燃起了一场烧了足足四天的大火,中世纪古城的五分之四的城区都被烧成了一片废墟,连圣保罗大教堂也被烧毁,10万人无家可归。
重建伦敦的计划由建筑师克里斯托弗·雷恩(Sir Christopher Wren)主持,在保留古老的街道布局的同时,规划了宽阔的大街、石头建造的房子、专门的人行道、拓宽的泰晤士河等等,新圣保罗大教堂和大火纪念碑在这里一同拔地而起。
新建起来的这个城区,即是如今位于大伦敦都市区心脏的伦敦城(City of London),是伦敦工作岗位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如今的新圣保罗大教堂和宽阔的街道
超过100万人的大城市
百 花 齐 放“一个该受到诅咒的地方,但也是这个世界上(至少是英国)唯一一个有趣的地方。”
18世纪至19世纪初的乔治时期,伦敦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涌入大量移民,人口激增。
181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当时伦敦人口已经超过100万,是西方国家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还是当时的时尚中心。
各类文化交融的时期,往往是文学最兴盛的时期,丹尼尔·笛福(《鲁宾逊漂流记》)、塞缪尔·菲尔丁(《帕米拉》)、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诗人珀西·比希·雪莱、乔治·拜伦、约翰·济慈等等都在伦敦安家落户,并将这座城市写进了他们的作品中。
国家美术馆、伦敦大学修建了起来,开通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交通系统,如今繁华热闹的牛津街、摄政街、皮卡迪利广场在当时已经初露头角。
位于特拉法加广场的国家美术馆
但人口激增也带来犯罪、卫生、拥挤等城市问题,富人搬迁到西部和北部新开发的居民区,穷人和工薪阶层则留在内城,这种东西区分界的情况如今依然存在。
居民收入中位数分布图
(2013年人口普查数据)
房价中位数分布图
(2017年第三季度数据)
维 多 利 亚 时 期
最好最坏的时代“有一群人,我们的心灵因他们而丰富,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9世纪中后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期,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这时大英帝国已经称霸全球,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伦敦作为日不落帝国的中心,文化设施必不可少。泰特美术馆、国家肖像美术馆、大英博物馆、伦敦图书馆等都在这个时期先后竣工。
1851年,伦敦举办了世界上第一场世博会——万国工业博览会(The 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开启现代建筑大门的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就是为了这次博览会修建的。
水晶宫里举办的世博会
工业革命给伦敦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人口,1901年伦敦人口接近700万,放到如今世界上也是当之无愧的超大城市。
繁华的外表下,城市内里却腐朽不堪。大量的劳动人口涌入让伦敦人满为患,到处都是贫民窟,各种传染病频发,泰晤士河也遭到严重污染。
查尔斯·狄更斯以一笔之力,生动而感人的描写了贫民窟、监狱、肮脏狭窄的街道,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维多利亚时期社会生活全景画卷。他以作品中无处不在的敏锐观察力和巨大同情心,唤醒了人们对穷人凄惨生活状况的意识,是这个时代向善的力量。
电影《雾都孤儿》(2005)中的伦敦城
伦敦的很多地方如考文特花园、查令十字街、威斯敏斯特教堂、泰晤士河畔的惠特比酒店、特拉法加酒店、莱姆豪斯唐人街等等,都曾出现在狄更斯的小说里。
除了狄更斯旧居博物馆之外,韦勒街、大卫·科波菲尔街、曼奈特街等等以小说中人物命名的街道,也是他曾经对这座城市有着巨大影响的证明。
图:狄更斯的伦敦地图
糟糕的城市环境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公共卫生法》、《工人阶层住宅法》等等与城市规划方案相关的法令均在此时颁布并进行了多轮修订。
这个时期,伦敦规划建造了排污管道、街道照明设施、公共厕所等,还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
妇女能顶半边天“妇女权益不仅仅对妇女有益,受益的是整个人类。”
在维多利亚时期,已经出现了诸多有名的女性作家,但勃朗特姐妹、玛丽·安·埃文斯初期都是用男性名字发表作品,说明这时对女性仍然有相当程度的束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间接促进了民众对妇女参政权的支持,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女性都以前所未有的参与度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1928年,妇女被给予了平等的参政权。
女性作家如弗吉利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在写小说的同时,也是性别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积极推动了妇女争取参政权运动。
著名的布鲁姆斯伯里(Bloomsbury)小组聚会也是由一名女士,奥特林·莫瑞尔组织举办的,名称来源于她住在布鲁姆斯伯里高尔街的家。
尽管她从未有作品发表,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T·S·艾略特(《荒原》)、格雷厄姆·格林(《斯坦布尔列车》)等著名作家、哲学家、诗人,包括弗吉尼亚·伍尔夫,都是这个文学小组的成员。
布鲁姆斯伯里小组聚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
伦 敦 大 轰 炸“如果你能听到爆炸声,那就说明你还活着。”
“只有那样你才知道你还活着。”
“对。”
1940年的冬天史称“不列颠之战”,德军对英国南部进行了大轰炸,伦敦是他们的重点目标。伦敦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轰炸最为严重的三座城市之一(其他两座城市是柏林和重庆)。
17世纪大火后重建的圣保罗教堂再次遭殃,祭坛被炸毁。威斯敏斯特教堂、摄政公园、伦敦塔、牛津街、摄政街都被击中,甚至金融区和旁边的中央刑事法庭都没有幸免于难。
战争给城市和作家带来的影响都显而易见。
对城市而言,炸弹毁掉了10余万栋房屋,超过4万人死亡,10万人无家可归,道路、下水道、河堤等等基础设施都需要修缮。
当初万国博览会在海德公园修建(后搬到锡德纳姆山)的水晶宫北塔被炸毁,也有说英国人因为害怕这座巨大的玻璃和钢铁建筑会成为德军轰炸机的地标而将其拆除。不管哪个原因,这座标志性建筑的毁坏都意味着伦敦(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的终结。
很多作家积极的参与到战争中,利用才华和人脉,创办报纸、杂志,制作电视节目,甚至从事情报工作。乔治·奥威尔(《1984》)这时就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节目。
战争对作家的影响不尽相同,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一战时期在情报部门工作,还把经历写进了间谍小说《艾兴登》中,二战时他却远离战火纷扰的欧亚大陆,作品《刀锋》的重心是探寻人生哲理。
而弗吉利亚·伍尔夫经历伦敦轰炸后精神崩溃,于1941年投湖自尽。
伦敦大轰炸
新 千 年
再 次 重 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轰炸破坏超过200万个住宅,如同17世纪的大火,给伦敦提供了大量空置区域来规划和重建城市。
战后,伦敦于1944年制定了著名的《大伦敦地区规划》,提出了通过绿带划定增长边界,通过新城疏解产业和人口,通过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推进伦敦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等任务,体现了20世纪初期以来西方城市规划的一些主要理论观点。
从16世纪到新千年,这座城市经历了大火和大轰炸两次破坏与重生,生活在这里的人经历了王朝复辟、阶级洗牌、工业革命、快速城镇化,见证了大英帝国的几度繁荣与没落。
社会变革对产生文学大家的作用毋庸置疑,有变革则有故事有体悟,19世纪以来的英语霸权更奠定了这些作品在世界文学体系中的地位。
但和平时代的作家们可能是寂寞的,如今的英国文学逐渐内化,话题多聚焦在移民、种族问题、平权、青少年犯罪等更个人的问题,确实,少了满是冲突和变化的社会背景,就算有生花妙笔,故事也难以像以前一样吸引眼球。
很多人认为英国文坛在近几十年随大英帝国的综合国力一起没落了,对这个说法本人持保留意见,毕竟道格拉斯·亚当斯、J·K·罗琳带给世界很多快乐。
时至今日,伦敦成了如今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是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的全球城市。在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2016)中,与纽约并列为Alpha++城市。
文化对于提升经济活力、促进社会融合、塑造城市形象都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活力与竞争力,是作为全球/世界城市必不可少的软实力。
伦敦于2012年编制《世界城市文化报告》,提出文化是伦敦的命脉,与成功的金融和贸易同样重要,要将文化和创意人才置于核心地位,制订文化旅游战略,促进伦敦独特的文化产出,保持伦敦世界文化之都的地位,从而推动伦敦成为人们参观、工作和学习的首选之地,并吸引外国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进入。
2016年颁布的新《大伦敦规划》在伦敦“成为全球城市之首”的定位之下,相应提出要成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生活、空间环境以及地区发展等各领域提出一系列支持文化发展的政策。
同年,伦敦市长签署,由市政厅颁布了一份伦敦新愿景:《所有伦敦人的城市(A City for All Londoners》,强调了要建设一个开放的城市,以每个人都能享受这里的生活为目标,发展的同时注重多样性,将各种文化联结起来形成属于伦敦的独特文化。
新旧结合的伦敦天际线
最后狄更斯送给大家。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就像现在。”
每个时代都可以是黄金时代。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还有更多有趣内容放送。
众绘山城 ∣与你一起描绘重庆的未来
本文为"众绘山城"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申请授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所用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往期回顾:
乡村行 | 胜日寻芳,鲜果飘香, 与“李”相约中塘乡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荣誉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