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读 | 重庆的人口引力圈有多大?基于中国联通用户大数据的分析

大数据实验室 众绘山城 2020-02-03

曾几何时,北漂、沪漂、广漂、深漂成为了北上广深最具人口吸引力的代名词,11月16日有媒体甚至推出了大数据视野下的蓉漂一族。可见,人口吸引力成为了衡量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那么,重庆的现实人口引力圈在哪儿,将是映射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的现实状况的有力证据。下面将重点聚焦人从哪来、到哪去、结构上有什么差异三个方面做一分析。


  重庆人口引力圈有多大 


关于重庆人口吸引力的范围,我们先从六普和2015年的小普数据说起。2010年的六普数据显示,重庆外来的半年以上人口(不含故乡为外地、已入户重庆)约104万,其中66.2%来自川黔鄂,4.4%来自湘陕;2015年1%的人口抽样表明,来自川黔鄂的比例略有下降,但也达到64.5%,4.3%来自湘陕,来自重庆周边省份的人口占比也达到了68.8%。这样看来,重庆的主要人口吸引圈在与重庆毗邻的周边省份

同时,在重庆周边省份的地级市中,与重庆毗邻的地级市和重庆联系更为紧密,如广安市约70%的农产品销往重庆,三分之一的劳动力输出流向重庆,再考虑到成渝城市群的重要性,本次分析重点聚焦于成渝城市群以及陕西、贵州、湖南、湖北与重庆接壤的地级市,涉及到26个地级市200余个区县(简称重庆周边地区),总面积约42.5万平方公里,占六省(直辖市)幅员面积的31.5%


重庆周边地区区位图


  怎样分析引力圈 


数据君采用中国联通智慧足迹的人口大数据,从人口的长期迁徙和短期流动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长期迁徙维度:使用2017年6月和2018年4月两期联通数据,在号码不变的前提下以职住地的变动进行界定,可反映重庆对周边地区的就业吸引力和定居吸引力

短期流动维度:应用2018年4月在渝驻留时间小于10天的联通用户数据,做来源地的识别,可反映重庆的商务控制力、公共服务和旅游吸引力

同时数据君按照联通用户量与统计意义上常住人口的比例关系进行了扩样。


  从哪来? 


次区域差异:长期迁徙成都平原排第一,短期流动川东北排第一


重庆周边可以分为七大区域。成都平原、川南地区、川东北地区、鄂西地区、黔(东)北地区、陕南地区和湘西地区。

成都平原:作为重庆周边地区最为富裕的区域,以研究范围内17%的幅员面积承载了30%以上的人口和45%的GDP,理应是人口流动最为密集的区域,长期迁徙占到了32.2%,排在七大次区域的第一位,短期流动占到了28%,排在七大次区域的第二位。

川南地区和川东北地区:二者幅员面积、户籍人口规模相当,但是川南经济发展条件较好(从区域GDP占比来看,川南16.5%>川东北11%),川南长期流动的比例明显高于川东北;而川东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又距离成都较远,各类公共服务对重庆的依赖性更强,短期流动中川东北明显高于川南。

鄂西、黔(东)北、陕南地区:从面积、人口、GDP的占比关系可以看出,相对落后的鄂西、黔(东)北、陕南地区短期流动占比明显高于长期流动占比情况

流入人口来源地构成


2016年主要统计指标区域占比


注释:成都平原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雅安、遂宁、资阳七市,川东北包括南充、广安、达州、巴中四市,川南包括乐山、自贡、泸州、内江、宜宾五市,分类标准来自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


来源地识别:成都位居重庆长期和短期来源地第一位,广安是与重庆联系最紧密的地级市



成都是流入重庆人口最多的城市,长期迁徙和短期流入均占总量的15%左右,充分体现了成渝城市群的双核效应。

其他地级市中,广安和重庆联系最为密切,占比12%以上,其次是占比在10%左右的达州,这也就充分证实了川东北已经是重庆的区域腹地。除各城市的市辖区层面以外,重庆与环渝的周边区县联系非常紧密,如广安的邻水、武胜,达州的大竹,资阳的安岳等。

长期流动人口区域分布图


短期流动人口区域分布图


  到哪去? 


四大板块:50%流向大都市区,20%流向渝东北和渝东南


从人口流入地的区域分布来看,长期迁徙和短期流入的基本特征一致,表现为50%流向主城、30%流向一体化地区、20%流向渝东北渝东南,这和六普及2015年的1%人口抽样结论相一致,也进一步论证了重庆大都市区的重要性。

重庆四大板块划分

(大都市区包括主城和一体化地区)


流入人口去向地四大板块构成


空间分布:除主城区以外,江津、永川、万州、合川、璧山城区是长期迁徙流入的主要城市节点;短期流入中,除65%集中于城区外,长江沿线等旅游热点区域“高亮”凸显


长期迁徙:73%的长期流入人口集中于主城及区县城区,且流向江津、永川、万州、合川、璧山五个区县城非常明显,在流向远郊区县城中,55%的人口流向这五个区县城。

短期流入:相较于长期流入更为分散,虽然仍然有65%的短期流入人口流入到主城及区县城区,但是长江沿线的长寿—丰都—忠县、万州—云阳—奉节—巫山等热门旅游区域人口流入“高亮”集聚明显,同时也可明显看出乌江画廊旅游开发相对滞后,并未呈现带状人口集聚态势。

流动OD:主城区具有绝对优势,和成都平原、川东北、川南、黔(东)北联系最为紧密,合川的主要来源地为广安,永川和江津的主要来源地为泸州;万州对川东北的达州吸引地相对较弱但对恩施吸引力相对较强,而达州主要流向开州和梁平,黔江在武陵山区的人口吸引力不强,而秀山对铜仁和湘西有一定的吸引力。

长期流入人口去向地分布


短期流入人口去向地分布


长期流入OD图


短期流入OD图


  结构差异 


性别差异:长期迁徙的男性占比高于短期流动,且主城和一体化地区更为明显,说明男性在家庭经济来源中的突出作用


长期迁徙的男性占比(68.2%)高于短期流动的男性占比(66.1%):说明重庆周边地区出于工作的需要男性迁移比例相对于短期的商务往来、公共服务和旅游男性占比更高,这也符合男性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普遍认识。从流入区域来看,就业机会较多的主城区及一体化地区长期迁徙男性占比也是明显高于短期流动。

长期流动人口性别构成


短期流动人口性别构成


年龄差异:长期迁徙以老年人、年轻人为主,短期流入以中年劳动力为主


长期迁徙的29岁及以下人口占比为36.2%,特别是18岁以下占比为6.9%(短期流动为3.6%),55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原因:女性55岁退休)占15.4%,18岁以下及5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51.6%,明显高于短期流动人口的结构比例。这对于重庆而言,喜忧参半,喜的是年轻人向我市的长期迁徙,将改善下一步我市的劳动力结构,忧的是老年人长期迁入不低,也将会加大我市社会负担,也有可能由于重庆相比于其他对标城市而言,房价相对较低,重庆吸引的外地人由于照顾小孩与家庭等的需要,父母辈也一同迁入我市。

长期迁徙年龄构成


短期流入年龄构成


延  伸

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是依托于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研究平台,通过致力于时空大数据挖掘、城乡发展动态量化评估,以大数据的智慧感知与综合运用等研究领域,精准认识城乡发展规律,精确诊断城市问题。由中心原创的“数读重庆”栏目,将通过数据洞察的方式,讲述重庆故事。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联通集团旗下专业开展位置及相关大数据业务的公司。公司以中国联通4亿+用户数据为基础,以国际领先的SmartSteps平台为数据处理基石,将手机信令加工成时空标签,反映人的空间活动,从而研其踪而知其人。通过匿名、聚合、外推的大数据能力,帮助政府精准服务、精确决策、精细分析。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还有更多有趣内容放送。

众绘山城 ∣与你一起描绘重庆的未来


本文为"众绘山城"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申请授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所用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往期回顾:


话题 | 重庆各区县名称怎么来?——以“水”为名

话题 | 重庆各区县名称怎么来?——巴山延绵

数读 | 透过马蜂看网红重庆(一)—旅游哪家强?

数读 | 关于重庆轨道环线和4号线的猜想,哪段人会多?

数读 |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部分区段停运,影响了那些人?

乡村行 | 从柏林站到石笋山,共赴七夕之约

话题 | 所有人的城市—伦敦(2):出行舒适但职住不平衡

话题 | 所有人的城市—伦敦(1)管子地图

数读 | 轨道上的两点一线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荣誉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