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120公里 大浦当代艺术馆列车计划”(以下简称列车计划)第一回已行走结束。首先要感谢学术观察王澈,媒体人程艾,艺术家杨义飞、耶苏、文皆俊杰、魏震、李宁欣的参与,当然还有一路中最辛苦、最年轻的纪录片小组成员朱益德。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尽管这一趟谈不上披荆斩棘,但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此行的戏剧性和偶然性。媒体人程艾在从成都出发的当晚错过了始发站上车机会,在我们一致认为她不能与我们同行之际,她千里追车,终于与我们在江油站胜利会师。人生或许就是这样,失望和惊喜总是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程艾、魏震还有我坐硬座车厢,魏震在k1058成都至西宁方向全程蒙蔽双眼,他希望用身体感知替代视觉经验。在程艾上车之前,我已经与魏震围绕视觉经验的真实性和欺骗性做了接近一个小时的对谈,当然这是在他不知情的前提下,为的就是想抽离掉对谈中的仪式感和经验化。期间,我们还玩了一个看似无聊的游戏,我用语言描绘我目光所及的场景,他在遮蔽双眼的前提下将我的语言转化为形象。随后,他用绘画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感知,并让我用语言来转译他的形象。奇怪的是,尽管他的绘画与我的描述有些许出入,但我却完全猜不透他绘画的内容。
魏震绘画中的形象与未来主义巴巴拉的作品相似,是一连串不规则图像的叠加。后来我才得知,他通过听觉把列车员经过时随身携带的钥匙声转化成了作品形象。虽然这个无聊的游戏很容易让人与米歇尔的形象、文本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但我个人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是,感知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感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借助感知抹掉存在,对于存在来说,我们的感知压根就没有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明而已。因此,在图像和身体本身中都产生了存在与假象、图像与生命的区分。这一点在后面丹霞峡谷中的隔空对话似乎更进一步加深了,后话不提。同行的路上,我们与一位90后乘客聊了许久,他是与程艾共同追车的“难友”。他和魏震谈论了很多关于人生的沉痛话题,我不知道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背负了多少沉痛的故事和事故。他既是列车计划的第一个观众,也是列车计划无形中的参与者,我在想他如果是一个艺术家会是哪一中类型的呢,又会和自身的遭遇发生什么样的对抗?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个用记忆拥抱过去,用希望拥抱未来的人,做艺术的人或许很难做到这一点吧。硬座车厢的人很少,除了我们几个也只有零星的三两乘客和乘务人员,我迷迷糊糊地睡了几个小时。一早醒来,就被乘务员大姐劈头盖脸的教育一番,原因是我没有照顾好同姓的魏震。让我诧异的是,她语言高度的精炼和准确性,容不得你有丁点儿的解释。差不多同一时间,李宁欣也开始实施她的行为创作,她尝试着在旅程中与陌生人的拥抱唤起特殊时期的温暖。拥抱这种方式在行为艺术中太常见了,国内外很多艺术家也都做过类似的行为。不过在宁欣的行为中,我觉得重要的不是“拥抱”这个过程,而是她对个体界限的一种突破。宁欣曾得过一种罕见的疾病,可能受此影响以及性格原因,她不善于也不愿意与他人沟通。
在她的行为实施之前,她要求我与旅客沟通行为实施配合的意愿问题,为了保证列车计划的顺利,我并不情愿的接受了这个任务。之所以不情愿,我认为无论对方接受还是拒绝,这应该都是宁欣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初,宁欣的行为实施并不顺利,她的邀请均被委婉的拒绝。这也难怪,疫情毕竟尚未结束,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仅是身体上的,往往是心理上保持着对他人的戒备。何况这趟列车上的乘客少数民族居多,我们也不清楚对方的风俗禁忌。宁欣或许对我的沟通方式不满,她开始尝试自己与旅客沟通。庆幸的是,一位女乘客接受了宁欣的邀请。拥抱过后,宁欣一个人悄然躲进车厢连接处抽泣起来。这一刻我发现,不是看似坚固的东西烟消云散了,而是柔弱的断裂之处越来越坚定起来。宁欣这一路变化很大,她在行为之外开始用语言表达自己,懂得在一个临时的团队中如何与他人沟通,甚至后来也跟我们喝起了酒,她可是曾经最厌恶酒局的。突破是什么,突破就是一个人做了一件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宁欣的这种突破比此行做十件作品在我看来更有价值。
酒,肯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我不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甚至我都不善饮酒。但我是一个被酒驾驭之人,我喜欢喝酒后的那种真实。在西宁分享会结束当然,杨义飞、耶苏、文皆俊杰还有我,回到西宁的驻留之处的像素空间继续闲聊,酒当然就是最好的佐料。几杯下肚,围绕列车计划大家激烈的讨论起来。当晚的讨论有点乱劈柴,义飞和耶苏两个人最熟,但争论最激烈。两个人的提问、回答异常精准、简练,彼此都擅长用一句话追问问题的本质,列车上的乘务员大姐与他们比显得稍逊一筹。他们两的学术争论贯穿列车计划的始终,也是列车计划难得的精彩之处。另一组的争论则在我和程艾之间展开,她认为我没有给列车计划设定一个方向和框架。列车计划要的究竟是什么?请原谅我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列车计划要拒绝哪些却是大浦当代艺术馆和我都非常明确的。“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与之相适应的被尊崇的观念,一切新形成的关系还未固定下来就已经陈旧,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列车计划的魅力之处就是它的未知和开放,既然我们希望艺术从过去的经验出走,那为何又让他们进入一个新的禁锢之地。
格罗伊斯在“文化档案”的概念中提出,所有的创新都是在这个档案之外产生的,或与档案中所保存的价值相抵触,或许这也是列车计划其中的某些诉求吧。列车计划与我之前策划的系列展览“临时关系”在理念上有承接,但更多的是对“临时关系”的反思和质疑。“临时关系”在强调主题和理念时又进入了展览模式,还是用作品来作证策展人的文本和观念。策展人的主体意识和文本中心化依然明显,直到临时关系剧场版“三岔口招待所”才真正达到我强调的临时关系和弱策展的方式。在列车计划中,我们直接放弃了策展人的身份,目的就是要去展览化,让其保持一种开放、未被定义的流动和模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注重的是个体意志的激活和偶然性的纠缠。但我能体会程艾对我的批评和建议,她希望我能够把整个团队的线路出行和接待安排的更有条理,这也是我作为项目统筹失责的地方。整晚,只有文皆俊杰一语不发,安静的像一个暗中的学术观察。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行9人兵分两车出发,高元作为本地人给我们建议了一条出行路线。但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出发的过程中背离了这条路线。在杨义飞的建议下,我们第一站抵达坎布拉镇。吃过午饭,我们兜兜转转地走了一些地方。但我内心一直不踏实,尽管列车计划是开放的,但它肯定不会倾斜到旅行的范畴。前一晚与耶苏聊过,开放和自由状态是列车计划的特点,但这也是对艺术家个体的考验,艺术家需要在这种开放和自由状态中内心足够强大和有控制力。就像物理中的合力与分力,分力的单独作用往往影响着合力的方向。学术观察王澈有足够的户外项目经验,他看出了我的担忧和疑虑。他一再安慰我,让我不用紧张艺术家的创作,并告诉我他第一次做户外项目时也有类似的担心。其实,我担心的不是艺术家的创作能力,这些艺术家的创作能力和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真有担心,我反而也是针对他们过强的创作能力,有时候太会做作品未必是一个好事情。
第一天是大家寻找状态的一天,当天晚上我们留宿贵德。第二天一早,王澈带队前往距离贵德县城10多公里外的黄河岸边自由创作,并组织了一场黄河论坛。中午,魏震开车接我与大部队汇合,到了后才知道大家已经进山。青海的山与四川不同,青海常年干燥的气候加之风力侵蚀,连绵的丹霞地貌在贵德地区随处可见。我和魏震刚走到山口,远远看到文皆俊杰一个人站在山头,那一刻山是边缘的,山的朦胧和他清晰的轮廓让人体会到崇高。走在山中,体会最深的往往不是空间,而是时间的厚重感。我们不久就遇到了从山中返回的杨义飞、王澈、耶苏还有程艾。当地政府为了防治泥石流,修筑了一道道的混凝土防护坝。我和魏震各自站在一个坝上,与刚才看到文皆俊杰的崇高感相比,我觉得站在远处坝上的魏震特别渺小。
当我再看向魏震时,他已经赤身裸体地坐在坝上画画,我随口对他喊了一句“你觉得绘画在这个现场有意义吗?”。如今回想起来,这句话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意义”和“无意义”已经被哲学的强词夺理所腐化。魏震紧接着回问了我一句“你认为此刻什么最重要?”,我又不假思索的回答“身体”。那既然意义已经被腐化,身体呢?我决定要诉诸自然状态,回到动物行为的领域。我也把自己的身体赤裸裸的交给了自然。我点燃一根烟,思考着魏震刚才的问题。烟丝燃烧发出的滋滋声在那一刻竟如此具体和恢弘,就像在嘲笑我对微观的蔑视。峡谷中燥热的风刮着,风吹在我身体的右半部分,被我塑造成另外一个我。在这样的环境中,时间和空间是虚无的,宏观的一切都是假象,甚至思考都是多余的。在我踱步来回走动时,我不小心踩在了一块小石头上。疼痛,原来疼痛也是有形状的,它提醒着我此时此刻我就在这里。或许,感觉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真实的感觉。
我们已经习惯了通过媒体(媒介)去观看世界,我们已经不再相信不通过媒体还能感知世界。前面提及,图像和身体产生了存在与假象的区分,无论绘画、影像、装置都在艺术家创造了这种媒体的可能性。不过在这样的现场中,艺术家凭借图像的语言化似乎可以看到自己媒体的界限,而这种界限毕竟又是任何一种图像的界限。这也是列车计划所强调的一部分,对物化作品的非强调和对既有界限的突破。远处的耶苏正在创作,我又向他无意识地喊了一句“艺术重要吗?”,又是一个毫无营养的问题。随后,魏震、耶苏和我一同出山与大家汇合,走在一个防护坝时,我想到耶苏、杨欣嘉还有宋兮几年前的“美术字”系列,突然想在这个坝子上留下点儿什么。我借助耶苏的墨水,便写下了“艺术重要吗?”几个字。或许,这无关艺术本身吧。
简单吃过午饭,两辆车先后从两个方向车发龙羊峡。这一路感谢义飞老师,他既是列车计划的参与艺术家,同时又默默承担了司机的工作。这次他的作品同样与车有关,也与他个人长期以来关注的“日常”相联系。在途中,因为路况不熟经常走错路,掉头也就为了常事儿。义飞把“掉头”从日常中抽离出来,驾驶着他那辆比我的坐骑稍微高级一点儿的车在黄河的一座桥上循环往复、掉头不止。不敢断言义飞在列车计划第一回的收获最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时间安排的最有效。每天当大家还在吃早餐的时候,他已经外出考察归来准备充当司机了。
当晚,我们一行人留宿龙羊峡,晚餐的进度比较快。因为第二天要赶回西宁,所以给大家预留了一上午的自由时间。王澈、耶苏、程艾三人晚餐后去夜游小镇,没成想三人游荡了一晚上。尴尬的是,中途我和程艾曾因看日出产生过争执。在王澈的文章中,他巧妙地将看日出描绘成等水亮,这既缓解了朋友的尴尬,等水亮又显得更脱俗,更高级。龙羊峡水边的耶苏,深情专注地等待着龙羊峡水库由暗变亮,王澈精准地捕捉到这充满仪式化的瞬间。我曾跟耶苏电话中聊过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一趟除了他和义飞的辩论,龙羊峡的等待最打动人。或许,我们习惯也善于赋予某物或某事以意义,可等待本身却没有任何意义,无意义的意义又何尝不可呢?
我一再警惕不要把后记写成流水账,可发现过程似乎比讨论意义更生动。列车计划作为一个崭新的项目,值得讨论和挖掘的地方还有很多,第一回既是开始也是尝试。在列车计划第一回期间,大浦当代艺术馆配合列车计划推出了火车箱体式可移动空间,用于列车计划期间个人项目的推出和未来艺术馆的可能性探索。艺术馆二楼平台和两个可移动空间是大浦当代艺术馆的主要纽带,未来大浦当代艺术馆将把展览项目延伸至自然和社会空间合作。当我们还在讨论、纠结如何搭建美术馆展览空间的时候,殊不知已经有人做着消解空间的工作。
遗憾的是,受疫情的影响,青藏铁路公司目前对k1058/1060次列车停运调整。原本定于6月20日实施的列车计划第二回只能往后推迟,这也导致整个列车计划的时间进度受到影响。由于这种不可控因素,给列车计划的参与人员带来诸多不便。我作为项目统筹,代表主办方大浦当代艺术馆向列车计划的参与者,以及关注列车计划的朋友们诚挚地道歉。我们会尽快与青藏铁路公司联系,落实列车计划第二回具体的实施时间。当然,最后要致敬苏男初先生,在全球疫情带来经济下行的前提下,他仍出资过百万来推动这样一个非营利、实验性的艺术项目,我想这远远超出了情怀的范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愿当代艺术有越来越多这样的推动者。
崔付利
独立策展人、青年批评家。2016年获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学理论硕士学位,主要致力于当代艺术批评和展览策划。曾策划《多维之境:首届重庆熙街道公共艺术节》、《追溯的痕迹:关于艺术生态、理想、立场的田野调查》、《错位——媒介转换与观念再现》、《空白脚本——建构无意义的意义》、《洞房计划艺术驻留项目》、《临时关系——语境、限地、过程》、《临时关系——作为剧场的剧场》、《一切都还来得及——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特别展》、《挼普尔——何利平个展》等重要展览和在地性艺术项目。
Cui Fuli
An independent curator and young critic. He obtained master's degree in art theory from the Fine Arts Department of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2016, mainly focusing on contemporary art criticism and exhibition planning. He has curated multiple important exhibitions and site-specific art projects: “Multi-dimensional Realm: The First Chongqing Xijie Street Public Art Festival ”,“ Trace of the Traceability: Fieldwork about Art Ecology, Ideals and Positions ”, “Dislocation - Media Transformation and Ideas Representation”, “Blank script - construct meaningless meaning” , “Dongfang Art Residency Program”, “ Temporary Relationship - Context, On-site, Process”, “Temporary relationship - the theater as theatre” , “Everything is still in time - the First Chongqing International Experimental Imaging Biennale- special exhibition” and “PAPPER – He Liping solo exhibition”, etc.
王澈:列车计划观察报告
不同地域的选择性行走|大浦当代艺术馆列车计划|第一回概录
大浦当代艺术馆列车计划 第一回成都站分享会
大浦当代艺术馆列车计划推出火车箱体式可移动空间
媒体见面会|大浦当代艺术馆列车计划招募名单公布
时速140公里 大浦当代艺术馆列车计划 招募时间月底截至
绿皮火车 向逝去时代致敬的当代艺术
大浦当代艺术馆冠名列车视觉设计
大浦当代艺术馆冠名列车驻留计划